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一切安好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巅峰对决3

重生之一切安好 第二百三十六章 巅峰对决3

作者:花开一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22 07:20:40 来源:笔趣阁

安好道:“皇阿玛继位以来,直至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几十年的战争和混乱,耗费肯定不是个小数目。几十次的木兰围场,多次下江南,每次都是浩浩荡荡的,这些的花费恐怕也如同流水般,别的就不计算了,单就这三项,就差不多可以使国库入不敷出了。”

康熙怒喝道:“你在指责朕?是朕穷兵黩武,好大喜游,导致国库空虚?”

大阿哥道:“清婉妹妹,你一个闺阁女子,不懂得情况别乱说话,皇阿玛继承大统以来,平定三番之乱,平定葛尔丹叛乱,收复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约等等,那一场战争不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明明是功绩,怎么到了你的口中,就成了穷兵黩武了呢?还有皇阿玛的木兰围场之行,是为了加强同蒙古各部联系,为了威摄蒙古,为了保证八旗军的战斗力。而下江南是为了考察民情,巡查河工等,怎么到了你的口中就有成了好大喜游了呢?”

安好道:“清婉只是陈述事实,没有别的意思,至于穷兵黩武,好大喜游,是皇阿玛自己延伸出来的。”

康熙道:“哦?你是说是朕曲解了你的意思?”

安好道:“皇阿玛,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谈论了……”

康熙道:“不,这个问题一定要谈,朕一定要清楚朕怎么就成了穷兵黩武,好大喜游的昏君暴君了呢?”

林成道:“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皇上吧,首先,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战争是必不可少的,以暴制暴,往往是最直接最可靠的办法,无乱是平定三番之乱,还是平定葛尔丹叛乱,收复台湾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但是皇上,既然前几十年战争已经很频繁了,还有必要通过木兰围场来保证八旗兵的战斗力吗?而且平定葛尔丹叛乱之后,蒙古贵族就算有反心,也会有所忌惮,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次叛乱的。那么皇上,在战乱不断的那几十年也举办木兰围场,我们就不得不怀疑那时的木兰围场究竟是为了保证八旗兵的战斗力,为了威慑蒙古贵族,还是为了满足皇上您的狩猎爱好多些呢?”

林成说到这儿的时候,康熙已经有些恼羞成怒了,不错,的确自从登基以来,几十次的木兰围场之行,说是为了威慑蒙古各部,为了保证八旗子弟兵的战斗力,但事实上,多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狩猎的爱好,否则木兰围场,十年去一次就足够了。但是康熙绝不允许别人把他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因为这会有损他的威名。

康熙怒喝道:“放肆…..”

林成打断康熙的话道:“皇上,您先别激动,等林成说完了,你再说也不迟。至于下江南,我只能认为,那更是纯粹的游玩……”

大阿哥道:“林成,住口,你在污蔑皇阿玛。”

林成道:“是吗?那么我请问皇上,请问大阿哥,皇上您几次下江南,耗费了国库多少银两?而皇阿玛几次下江南能创下的百姓的福利有多少?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有多大?”

大阿哥道:“皇阿玛几次下江南,监督河工,减少了洪涝灾害,这些那是用钱能够计量的?”

林成道:“监督河工,本可以派大臣,或是阿哥去,哪怕是皇上要圣驾亲临也该轻装简从的,皇上每次下江南,都带了大量的官员随从,逶迤几公里,这些耗费如果用于修建工事,怕是可以把黄河长江的河堤都加固一遍吧?还有我想请问皇上,每次下江南,您是花在处理政事上,倾听民声上的时间多?还是用在游玩上的时间多呢?皇阿玛每次下江南,见过的百姓多呢?还是看过的歌女多呢?”

康熙心虚地打断林成道:“林成,别以为你手中有暗器,就可以信口雌黄.”

林成道:“我说的是真的,还是信口雌黄,想来皇上的心中有数,皇上,你应该知道功过自有后人说吧,皇上,林成愚昧,尚且能够看到这一层,那么许多的史官吗?他们可比林成有见解的多。他们会在史书上如何记载皇上的几十次木兰围场之行和多次的下江南呢?他们会如何解释国库空虚的原因呢?”

安好道:“皇阿玛,这些只是我和林成的个人看法,不代表他人的看法,皇阿玛八岁即位,能保证国家的领土完整,能为百姓提供像现在这般相对安宁的生活,皇阿玛的功绩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这民间的主流声音对皇阿玛还是盛赞的。不过,安好认为以皇阿玛的才智,本可以将大清治理的更加昌盛的。如果皇阿玛能够放更多的心思到关心民生上的话。”

皇上道:“你们的意思是朕愧为一国之君?”

安好道:“皇阿玛,清婉听说,上古明君,能够为了给百姓谋福利,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休息游玩时间。安好在戏文中,几乎没有听到上古明君有带着大批人马去游玩的经历,清婉听到的是,他们或亲自征战沙场,捍卫臣民的利益,或亲事农桑,或亲自指挥河工修筑…….”

康熙道:“你的意思是,朕今后该冲杀沙场,该亲事农桑,该亲自修建河工吗?”

安好道:“皇阿玛,清婉不是这个意思,清婉想说的,清婉认为,一个真正的明君应该能够胸怀苍生,对苍生疾苦心怀怜悯,而非带着贵族式的居高临下的冷漠,皇阿玛,原谅清婉的愚钝,清婉同皇阿玛相处的时日也不短,但清婉没能很真实的感觉到皇阿玛真的把天下苍生放在了首位。皇阿玛的心中装了太多的东西,其中爱新觉罗的既得利益在皇阿玛的心中高于一切。皇阿玛心中江山的位置,可比百姓的位置重多了。”

康熙道:“接着说。”

安好道:“皇阿玛,容清婉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江山不可能永远姓爱新觉罗。”

康熙怒喝道:“清婉,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安好道:“我知道我在说什么。皇阿玛,你史书比我读的多,想来,皇阿玛你一定比我懂历史。那么皇阿玛,请问,这几千年的历史,这江山换了几次姓了?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康熙道:“别问朕,朕知道你心中已经有结论了。你接着说。”

安好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哪个不是雄才大略?他们哪个不是曾经创下了盛世,他们为了让皇位能传子子孙孙,可谓是煞费苦心,秦始皇修建长城防止外敌威胁他的子孙坐稳江山;汉武帝为了不让外戚威胁他儿子的地位,临死前,几乎将后宫所有的娘娘都赐死了,宋太祖为了不让武将威胁宋氏的统治,而杯酒释兵权。还有朱元璋,他为了让他的儿孙坐稳江山,是杀尽了功臣。可是最终呢?最终他们的儿孙都没能保住江山,他们的儿孙有多少是身死何处都不知道的。”

康熙道:“那么你认为这些个朝代消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安好道:“很简单子孙不孝。”

康熙道:“这朕知道,所以朕让朕的儿孙,从小就开始接受比以往历代皇子都严格的课业。”

安好道:“可是,皇阿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康熙道:“朕的阿哥都不安逸,宫里头的朝廷上的争斗永无止息。”

安好道:“不错,可是哪朝哪代的皇子不是生活在宫廷朝堂的斗争中呢?可不还是照样亡国灭族了,我所说的‘忧患’,指的是忧国忧民。‘安逸’指的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唯我独尊的感受。”

康熙道:“忧国忧民?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安好道:“不错,皇阿玛,想当皇帝的皇子不少,可是皇子们想当皇上,绝大多数是为了追求那种唯我独尊的感受。而不是因为说他当上了皇上,坐在最高的位置上,可以实行自己的抱负,可以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百姓造就更美好的生活。只有忧国忧民的君王,才可能对政事兢兢业业,才会殚精竭虑地为百姓造就更好的生活。而相反凡是为了追求唯我独尊的感受,而坐上宝座的君王,当上了皇上之后,多半之后追求穷奢极欲的生活,为了保全自己唯我独尊的地位,而整天想着怎么把可能的威胁给消灭掉,而花在治理国家上的时间,却少的可怜。”

康熙道:“那么如果不把威胁到自己帝位的人消灭掉,如何能够保全自己?又何来的治理江山一说。”

安好道:“皇上,多行不义必自毙。”

康熙道:“清婉好胸怀,你要是个男子,明朝恐怕复辟在即啊。”

安好道:“不,皇阿玛,如果我是男儿身,我也无意于帝位,清婉喜欢天高海阔的生活,喜欢那种接近人烟的生活。不想过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不想总是生活在那看是人声鼎沸,实则每个人都孤单恐惧的地方吗,还有,我想过平凡人的生活,只想和自己倾心的人,携手到老,而不想有太多我不爱的人掺在我们中间,然后彼此伤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