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一切安好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阴云密布3

重生之一切安好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阴云密布3

作者:花开一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22 07:20:40 来源:笔趣阁

东宫又恢复安静了。太子依旧呆愣的站着。太子妃其实早在李德全进来传达康熙的旨意时就已经醒了,只是不想睁开眼,看着那么多虚伪的眼神,不想听他人虚伪的安慰。所以一直就在装睡着。

小顺子:“太子爷,皇上送太后娘娘回慈宁宫了。各宫主子也已经各自回去了。”

太子仿佛没听见,依旧呆愣着。

小顺子道:“爷,您可得振作起来啊,那些个狼子野心的人,巴不得爷您被打垮呢。明儿个,他们不知道会在皇上面前怎么编排您呢?主子,您得提前想个应对之策啊。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太子颓然地道:“除了坐以待毙,本宫还能怎么做呢?这些年垂死挣扎,做的还不够多吗?可是结果呢?结果皇阿玛对本宫的不满依旧再不停地加深。”

太子妃道:“太子爷。”

太子转身见太子妃醒了,忙上前扶起太子妃。

太子道:“小顺子,你去问问太子妃的药熬好了没有?”

小顺子道:“扎。”

太子妃道:“等等…..”

小顺子道:“太子妃有何吩咐?”

太子妃道:“我不想喝药。”

太子道:“这怎么行,晶晶,你刚刚小产,要注意调养,别落下什么病根。”

太子妃的手轻放在肚子处,神情中的哀婉浓浓地溢出眼眶,酸涩的泪水,眼看就要落下了,太子妃转过脸背向太子他们,使得别人看不到她眼中的泪水。

太子的心中也是一阵的酸涩,尤其是见到太子妃背过身去的那一刻。

太子挥手让殿内的宫女太监都退下。

然后太子坐在了床侧,紧紧地揽着太子妃道:“对不起,晶晶。”

太子妃再也忍不住地扑在了太子的怀里,痛哭起来。压抑的哭声闷闷地敲打着太子的心头。

太子妃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直到忽然感觉到一滴灼热的水珠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太子妃这才猛然止住了哭泣,然后从太子的怀中抬起了头,在泪水朦胧中,看到了太子那红红的眼眶之中,似乎溢满了泪水。

太子妃以为自己眼花了,嫁给太子这么些年了,始终未曾见太子哭过,都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更何况是身为储君的太子呢。

太子妃用手帕擦干了自己的泪水,然后再定睛看向太子,不错,自己没有看错,太子真的哭了。

太子妃心中忽然涌上各种情绪,太子在此刻忍不住地留下了泪水,说明太子他在乎自己和他的孩子,说明太子他心疼自己,太子能在自己的眼前掀开面具,放纵他自己在自己的面前哭泣,说明太子他在内心深处已经信任自己了。想到这些太子妃的心中油然而生了欣慰和甜蜜的情感。可与此同时,太子此刻的茫然无助的样子,这般颓然绝望的样子,又让太子妃心疼,又害怕。

太子妃用她的手帕轻柔地擦拭着太子脸上的泪水。

太子握住太子妃的手,道:“晶晶,嫁给我,委屈你了。”

太子妃道:“爷,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太子您器宇轩昂,识量不凡,仪表端庄,风度儒雅,身份显贵。臣妾能嫁给您,是臣妾几世修来的福分。”

太子道:“在太子妃的眼中,爷真的如此卓越吗?”

太子妃满是仰慕的眼神看向太子,真挚地道:“臣妾所言,字字珠心。”

太子道:“能得到晶晶的如此认可,本宫心中甚是欣慰。不过现在几乎人人都说本太子是暴虐成性,贪欲无度,小肚鸡肠,难堪大任。”

太子妃道:“太子爷,您别放在心上,那都是有心人恶意诋毁的。”

太子似乎没有听到太子妃的话,依旧自顾自地回忆着自己以往的岁月。

太子道:“本宫还是个婴孩的时候,皇阿玛就立我为储君。许多人说是皇阿玛将他对皇额娘的爱转移到了我的身上。这才立我为太子。六岁之前,皇阿玛亲自教导我,六岁那年,皇阿玛又令张英和李光地做我的老师。我13岁时,皇阿玛让我进畅春园无逸斋读书。所有的人都羡慕皇阿玛对我的宠爱。”

太子妃道:“皇阿玛对太子您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对太子您的宠爱,也是他人所不能及的。”

太子苦笑道:“是啊,都这么说,可是谁知道这其中的辛酸呢?“无逸”就是不能贪玩,不能贪图享乐。那时候,每天,天还没有亮,我就必须来到无逸斋复习前一天的功课。一个时辰后,满文老师和汉文老师来到,那时候,我得背书给他们听。每天都得背诵老师指定的文章。夏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我都不能摇折扇,不能敞怀脱帽,必须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皇阿玛上完早朝后,就会来无逸斋检查我的功课。下午我在庭院里练习射箭,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皇阿玛还会在傍晚时分检查我的射箭成绩。”

太子妃道:“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皇阿玛他如此重视太子爷您的学业,可见皇阿玛他是真心想把太子爷您培养成将来的盛世明君。由此可见太子爷您在皇阿玛的眼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臣妾听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太子爷您经受住了这么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才成就了太子爷您今天的卓尔不凡。臣妾还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常常听闻太子爷您如何的文武兼备,如何的内外兼修,那时候臣妾,就在想,太子爷您该是如何的丰神俊朗。初见太子时,发现太子爷您真的是名不虚传。”

太子爷道:“曾经,我也体谅皇阿玛的苦心,于是尽管很累,尽管很孤独,尽管很羡慕其他的弟弟妹妹他们相对清闲而安逸的生活,却依旧咬牙坚持着,告诉自己,我是太子,是储君,将来要担起整个大清的江山社稷,所以现在要修学储能。渐渐地,我对于这些艰苦的日子适应了,甚至喜欢上了这种日子,甚至开始想着将来自己当上了九五之尊的时候,该如何进行运筹帷幕,指点江山。于是在皇阿玛的精心栽培下,在我的努力下,终于我达到了皇阿玛的期许,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同,那时候,大臣们都在夸我文武兼备。可是,这一切从二十九年开始就变了……”

太子妃道:“康熙二十九年?臣妾记得,那年皇阿玛亲征噶尔丹,在途中病倒了。听我阿玛说皇阿玛病倒之后,皇阿玛很想念当时还在京城的太子爷您,所以下旨宣太子爷您和三阿哥胤祉前往塞北行宫。这么看来皇阿玛他当时应该还是很宠爱太子爷您的,要不然也不会因为想念太子爷您而亲下圣旨宣您前往塞北行宫了。太子爷,当年发生了什么吗?”

太子道:“本宫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记得当天,本宫和三哥他一起来到塞北行宫皇阿玛的病榻前,三哥一见到卧病在床的皇阿玛,就失声痛哭。当时本宫看到皇阿玛病怏怏的样子,心里头也甚是难受,可是本宫明白,本宫是太子,是储君,不能哭出来,而要镇定这样才能让皇阿玛放心,于是我就尽量的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平静,想借此让皇阿玛明白,本宫可以为他分担点什么,而不会因为他生病,就手足无措,难挡一面。可是自从那之后,皇阿玛他渐渐地对我冷淡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心中很是不安。”

太子说到这儿,头痛地揉着太阳穴。

太子妃叹息道:“太子爷一定是你努力做出的平静表情,让皇阿玛误以为太子您,对他的生病毫不在乎,皇阿玛误以为太子爷您不孝,而三皇子的痛哭,就更衬托出太子爷您的不孝。皇阿玛他是至孝之人,曾经在孝庄皇太后病重期间连续35天衣不解带的全力侍奉。”

太子听太子妃这么一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我说我无缘无故地怎么就被皇阿玛他疏远了呢。只可惜现在明白的太晚了,我当时察觉到皇阿玛他对我渐渐的冷淡之后,以为是皇阿玛他更喜欢别的弟弟呢。我把我的想法和舅舅说,舅舅也以为是这样。我就连连做噩梦,常常梦见自己被废了,然后其他的阿哥登上了皇位,我也像历史上那些个被废了的太子一样,死得极其凄惨……”

太子越说越激动,太子妃忙安抚道:“太子爷您多虑了,现在已经是康熙四十七年了,康熙二十九年已经过去十几年了,皇阿玛也没有要废除您的意思啊。”

太子道:“可是现在知道已经太迟了。太迟了。晶晶那之后我常常做恶梦,梦见我的太子之位被废了,晶晶,你知道吗,太子之位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从我懂事起,我就被告知,我是太子,是大清的储君,和其他的阿哥不一样,比任何阿哥都要尊贵,所有的阿哥都得对我行礼,哪怕是大哥。我不敢想象当有一天,我的太子之位没了,我只是个二阿哥,我得向大哥行礼,得向某个皇阿玛新立的太子行礼。不敢想象那样的生活……”

太子妃安慰道:“不会的,爷您多虑了,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

太子摇着头道:“晶晶,你不会明白的,你不会明白的,我已经喜欢上了太子这个位置,喜欢上了这个位置带给我的尊荣,喜欢在这个位置上,想着将来我继承皇位之后,可以指点江山,我甚至想好了,等将来我坐上了皇位,我要如何的治理这个江山,将大清带上新的巅峰,我要好好地施展我的抱负……”

太子妃道:“会的,爷,终有一天,您会实现您的抱负的。”

太子爷似乎没有听见太子妃说什么,依旧自顾自地说道:“于是,我不允许任何人取代我的位置,谁都不可以,所以为了防止我的储君之位被替,我开始不安分了,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同时也开始变的敏感多疑了,我常常怀疑朝中的某个大臣,甚至是宫里的宫女侍卫,会背叛我,于是我见谁就打。晚上一沾枕就会做噩梦,于是我晚上不敢睡觉,可是长夜漫漫不睡绝对难熬,我只好酗酒,常常喝地伶仃大醉的。因为晚上没休息好,白天就呼呼大睡……”

对于太子的这些生活,太子妃是有影响的,那时候太子妃刚刚入太子府没多久,看到自己心中丰神俊朗的太子变成这副模样,心里头很心疼也很害怕。当时许多人都说太子是疯了。太子妃当时只有十四岁,自己还是个小女孩,压根儿不知道该怎么办,再加上,自己刚入宫没多久,对于太子也不熟,只好躲在自己的寝宫里,不敢出来。

太子妃没想到,那时候的太子既然会是如此的痛苦。太子妃心里头悔恨渐长。

太子妃道:“对不起,太子爷,当时臣妾不敢躲在自己的寝宫里的,臣妾应该陪着太子爷的。”

太子道:“不怪你,你那时才进宫,本身对宫廷就陌生的很,而且自己还是个小女孩。能不被吓哭就很不错了。再说了,就算你当时来陪我,我也不会相信你的。”

太子妃道:“太子爷,那些噩梦都已经过去了,太子爷您该放下了。”

太子道:“那样噩梦连连的日子过了许久之后,我终于病倒了。”

太子妃道:“是指六年前的德州之行的那次吗?臣妾记得那一年,臣妾在宫里,听太监传来的消息说,太子爷那您的病一直不见好转,皇阿玛就把舅舅从京城召来侍候太子爷您。”

太子道:“是啊。那时候舅舅他已经失去了皇阿玛的信任,本宫和他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再加上他是我的亲舅舅,于是很快本宫和他就无话不谈。谈皇阿玛这些年对本宫的冷淡,越谈,本宫就觉得本宫的前途越加的惨淡,于是在德州住了一个多月回到了京城后。我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行为愈加放纵,没想到,本宫的这般行径,就又害了舅舅,皇阿玛认为这是舅舅在背后怂恿的结果,就下诏处死舅舅。”

太子说到这儿,眼眶中本已消失的雾气,就又再次聚拢在了眼眶中。

太子妃道:“爷,您也别太自责了,那时候爷您生着重病,皇阿玛为了让您宽心养病,不惜把他已经罢官多时的您的舅舅,召到德州侍疾,可见皇阿玛的心中对太子您的宠爱之甚。太子您当时一时糊涂,没看出来皇阿玛他的用心良苦,可是舅舅他如此剔透的局外人肯定看出来了,他非但没有帮助太子爷您解开对皇阿玛的误解,劝太子爷您安心地做太子,做好做太子的本分,反而来让太子您对皇阿玛的误会加深,让太子爷您觉得自己已经毫无希望了,从而使得太子爷您破罐子破摔,行为愈加放纵。从这些方面来说,舅舅他死有余辜。”

太子怔怔地看了太子妃良久,终于长叹道:“我堂堂七尺男儿,既然看得不如一个妇人透彻。”

太子妃道:“太子严重了,太子您只是一时浮云遮望眼了。”

太子道:“不是,是本宫太是非不分了。”

太子妃道:“太子,请恕臣妾直言,您之所以会几次三番地误解皇阿玛的良苦用心,而做出一些不妥的举动来,是因为皇额娘她走的早,这后宫中,没有娘娘会真心地待太子您,他们纵使看出了您和皇阿玛之间有些误会,也只会坐视不理,甚至加深这种误会。而太子您从小就被皇阿玛亲养在身边,皇阿玛他把您保护的密不透风的,所以您生活的世界太过单纯了,很多事,尤其是对于人心思的弯弯绕,难免就有看不透的地方。这都不是太子爷您的错。想来如果皇额娘她还活着,太子爷您,决不至于会做出这么多不妥的事来。如果臣妾早点接近太子您,太子爷您也不会这么的无助,被小人蒙蔽,这是臣妾的失职。”

太子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困扰了本宫几十年的问题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么本宫现在该怎么做呢?皇阿玛他已经被我伤透了心了。”

太子妃握住太子的手道:“太子,父子之间没有隔夜的仇,您明日亲自前去皇阿玛那请罪,并把这一切都亲自告诉皇阿玛。凭借皇阿玛对皇额娘的余情,凭借皇阿玛他对您的宠爱程度,想来是会原谅太子爷您的。”

太子久久地看着太子妃,太子妃眼神坚定而诚挚地看向太子。

太子不确定地道:“真的吗?”

太子妃到:“太子爷,您就算不相信臣妾,也要相信皇阿玛啊。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最终,您的坦白无意于改善皇阿玛对您的态度,您把自己心中话说出来了,总比憋在心里头强啊。”

良久,太子道:“晶晶,本宫做了这么多的糊涂事,而且诚如你所说的那样,一直以来皇阿玛把本宫保护的太好了,我恐怕斗争不过那些从小就靠着自己和他们亲生母妃保护着,应对各种生死危机活下来的兄弟们,而且本宫的耳根子太软,心意不坚定,一言以蔽之,本宫,也许真的不适合,做太子。恐怕皇阿玛他们也这么认为,我把一切向他坦白之后,皇阿玛恐怕更会认为我不适合做一个太子。这么些年来,我为了保住太子位置,做了太多的荒唐事,也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就像今天这样,本宫亲自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本宫不知道百年之后,史书上将会如何评价今天本宫的所作所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众口讨伐……”

太子妃道:“爷,您正值风华,还有的是时间去做一番作为,来扭转这些年一时糊涂做下了糊涂事给您带来的负面评价。”

太子爷到:“爷已经累了,真的很累了,而且爷恐怕难有一番作为,爷手下没有几个能人,而且本宫不像其他的兄弟那样,府衙在宫外,可以在府上收留能人,本宫在宫里,宫里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来的。那些个奇人异士,更是本宫所不能接触到的。现在巴不得把本宫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的兄弟不少,那怕本宫真的想有一番作为,本宫也抵不住他们那么多人的从中作梗啊。所以本宫想,干脆主动向皇阿玛提出罢免太子之位,从此以后,我就学习十二弟,远离皇储之争,来求个安宁闲逸。”

太子妃道:“太子爷,不管你做什么决定,臣妾都会在您身后默默支持着您,虽然未必能帮得上您什么忙。但臣妾一定不会给您带来任何阻碍的。”

太子道:“可是委屈你了,凭你的条件,完全有资格有朝一日成为国母的。”

太子妃道:“臣妾只想做太子爷您的妻子。”

太子的声音中带着鼻音道:“谢谢你,晶晶,今后本宫决不负您,不再纵情声色,而一心待你。”

第二日,太子爷主动向康熙坦白了一切。

康熙听太子爷说明一切之后,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父子俩抱头痛哭起来。这些年的隔阂也在瞬间消失了。

面对太子自求罢免的请求,康熙更是悲从中来。

不过也明白太子怕是真的不适合继续呆着太子之位上了。可是废太子不是个小事。太子没有大的过错是不能废弃的。于是康熙和太子只好找个合适的时机再说。

康熙最后问了太子那天为什么要致和雅福晋于死地。

太子沉下脸色道:“皇阿玛,那个贱人,她是老十安排在我身边的探子。暗中和老十的那个蒙古福晋通信,把儿臣的行踪透露给老十他们。”

康熙也阴沉着脸色道:“看样子,老八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啊。”

几天之后康熙到塞外巡视,让太子和另外六个皇子随驾,巡视途中,康熙最喜爱的皇十八子胤祄突然生病,百般治疗也不见好转,康熙忧心忡忡。这时太子爷心中虽然也担心着这个弟弟的病情,为老来失子的康熙所承担的痛楚而感到心疼,但是同时他也明白,这怕是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的一个好时机,于是太子故意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甚至喜形于色的表情,似乎正巴望着胤祄快点病死,自己就少一个竞争对手。康熙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于是这一年的九月,康熙把诸王、文武百官召到行宫前,当众宣读诏书,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太子跪在下面,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偶尔还笑两声。诏书宣读完毕,康熙老泪纵横,扑倒在地痛哭了一场,此后,他一连几日的寝食不安。

废太子已经好些日子了,康熙心中的难受劲还没过去。

这天李德全见康熙又只动了两下筷子,就不吃了,忍不住地忧心忡忡。

李德全道:“皇上,您好歹多吃点啊。”

康熙道:“清婉公主他们收到朕的手信之后,是怎么做的?还有虎臣派去青海的人有消息带回来吗?策妄阿拉布坦是越来越过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