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黄面虎走江湖 > 第四章 第4节

黄面虎走江湖 第四章 第4节

作者:易今之心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22 07:30:43 来源:笔趣阁

西口脚行东山再起是在老冯掌柜故去,冯世武掌门之后。冯世武笼络了一帮混混儿在生意上开始了拓地扩疆,谁拦路?来吧!在与人争银子窝那块地儿时,冯世武用上了土匪当年对付他爹的办法,拿来用在自个身上。他用刀子在自个大腿上挖了一个窝,倒上油插上灯芯子点灯。谁敢给我争?你也得这样点灯,烧吧!这恐怕是天津混混儿玩地最登峰造极的“玩”法。不像别的混混儿自残一下完事了,跳油锅一下子被炸死,捏火炭也不老是拿在手上,踩铁鏊子也是走一趟二趟完事了。在腿上挖窝点灯,开始倒上油点着灯芯子,灯着起来烧的就是人肉,人身上的肉能着吗?七零后一代人都能知道,过去有个猪蹄甲子点灯的孩子玩具,过年过节的时候谁家杀了猪,把猪蹄甲子抠下来,里面塞上猪油,插上个用棉花捻的灯芯子,一点就着。孩子拿着点亮的猪蹄甲子灯,闻着燃烧的焦香味,和烧烤摊散发的香味一样,黑天里满街跑,照明当玩具。人的大腿上肉多,点灯就是燃烧人的脂肪,慢慢着吧,啥滋味?能受得了?要不说,天津混混儿那么出名。一个行当有一个行当的追求和“文化”,天津的混混儿把追求自残的花招当成一种荣耀,向人显摆,甚至成了一种畸形的“乐趣”。冯世武就靠玩这一手玩出了名堂,把冯家的家业做大了。“生意”上谁还敢拦他的路?冯世武一路高歌猛进,用变着花的自残招式遇“河“架桥,碰“山“劈道。他冯世武一不挥大棒,二不举血淋淋的刀,甚至没有狰狞的面目,而是对人彬彬有“礼“,谁要给他作对,来吧,我先自残做给你看看,不招你不动你,但你得陪着我那样玩,敢不敢?不敢,那你就让开,还与你握手道别,他玩的好似“君子”之道。

天津是河路、海路、陆路的交通汇集之地,在此卸货装货再集散到中国北方各地。清末,天津已经发展为中国北方最发达的城市。商业日趋繁荣,随之引来各色人物掏金。混混儿这股天津商业激流中的暗流,已今非昔比了,他们的口味也越来越大,在争利霸市中,“大兵团“作战开始兴起。打群架各方一聚就是上百号人,成了玩“酷”的压轴大戏。玩“酷”是一个人的能耐,但这不算终极,随后压上个“兵团“大战,一锤定音,震慑四方。冯世武早就想物色以一当百的人物,有万夫不挡之勇的人更好,武功高强的人就成了他最理想的选择。

早前,脚行在天津指的是搬运行业,扛大个儿的、挑夫、轿夫、车夫这些人从事的活计,清代中期后,天津的搬运行业发展迅速,从业人数翻倍增加,为争活抢活打架斗欧时常上演,官府一看不行,得插手管理,就以天津四个城门为区域,划分成四口脚行。西门那块地方为西口脚行,北门那里是北口脚行,东门一带是东口脚行,南门就是南口脚行。四口脚行成为了官家的胳膊腿,再管着辖区内的不少私人小脚行,小脚行按月、按收入的多少向四口脚行上缴不同份额的银两,谁要不缴,四口脚行有权把其取消。后来,官府把四口脚行地面上的税收权也下放给了他们。这样以来,四口脚行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事务繁重,下辖的私人小脚行又都是些亡命徒混混儿开的,管理起来太吃力,或是吃下去让肚子难受。官府看着又不行了,索性把四口大脚行转给私人代理,让他们黑吃黑,官家躲在幕后只收钱,图清静去了。

私人脚行经过决逐,胜出者可得到四口脚行之一,冯世武凭实力和他与官家的私情,拿到了西口脚行。另三口脚行分别落入其他三个大混混儿手里,北口脚行归陈天左,东口脚行归赵瑞典,南口脚行归李师亭。

四口脚行归属私人后,代管小脚行、代收税费的权限不变。天津县衙为让他们收税具有合法性,还给他们颁发了“谕贴”,作为收税的凭证。啥是“谕贴”?用当下作为参照来说,就是政府部门出据的红头文件,官家的上方宝剑。唉呀!四口脚行的四个大掌柜那派头甭提了,不光是财大,气粗得就没法说了。

天津有个收藏爱好者,在他的藏品中,有一个把店(把店是四口脚行的下属脚行)脚行保存下来的账单残本,从上头看到,这个二级脚行一年向北口脚行上缴白银5000两。二级脚行好几家,再加上一众小脚行,为衙门收的税,上交完定额后,剩下的都落入四口各脚行的腰包,想想,四口脚行每一家,一年敛财得多少?

四口脚行亦私亦官,亦人亦鬼,横征暴敛,恶贯满盈,直到1937年日寇占领天津,才打乱他们的垄断。日本人一来,这个行业的底层从业者脚夫,头上又添了一魔。

官府为了省心把四口脚行推了出去,让他们去黑吃黑,黑吃黑无非就是大鱼吃小鱼,没有公德天理,谁强谁立得住脚,接着就是财源滚滚。不过黑道上要想强,首先就得拳头硬,冯世武一直在物色人,成了他的头等大事。津门混混儿玩自残虽能降住人,可一旦事弄大了,往往又得靠“兵团”作战,双方一叫就是一二百号人,这些人都是不要命的混混儿,手持刀斧棍棒对干,一战定乾坤。

要说这些打群架的混混儿有多不要命,听天津上年纪的人说,那时候大混星子为争地盘、夺码头打群架,只要一招呼,说给朋友帮衬帮衬去,混混儿们听了认为这是瞧得上他们,不问底细从锅伙里拉家伙就上。

清代诗人崔旭,于道光四年(1824年)作过一首描写天津混混儿的诗,甚是微妙微肖:

百斤石锁手能擎,

一语许人身便轻。

还是幽燕游侠气,

爱歌乐府少年行。

一场仗打完了,有人被砍掉胳膊腿,死上几个那都不稀罕,不过要说稀罕事儿也有,你要问问他们帮谁去打架?打的人又是谁?竟然不知道。把人打死了,可能打的就是叫他去帮衬的人,为朋友两肋插刀,刀插进去了,可能成了为朋友的敌人帮的忙,把刀插入了朋友的肋中。津门的混混儿不拿命当回事儿,就如说句话一样轻松!

天津混混儿打群架惊天动地,还得搭上人命,要说由头、原因,不能是为了点小事儿吧?你可别说,为个鸡毛蒜皮子事儿就能干上。

津门大混混儿袁文会与大混混儿王丰年那一场约架算是闹出动静了,袁文会叫了150人,王丰年叫了130人,双方打得昏天地黑,战到最后,王丰年的大弟子王金刚捅死了袁文会的大弟子孙子森,大弟子能战死,代价可谓不小,大弟子这个级别就是混混儿集团里的二把手,这场架打的不可谓不小,你要问问为嘛打这场架,那点事儿和这样大的阵势真没法相匹配,原因只不过是孙子森失手打死了王丰年的一只鹦鹉。袁文会出面陪不是,没说拢,王丰年硬要“开边比划”(开边是野外,比划是打仗。混混儿的行话)。这事儿讲起来可能没大有人相信,幸好天津县衙详细记载的这个案子的卷宗,让袁文会的后人保留下来了,才成为可靠的历史记载。

天津卫各路混混儿沉在这样的江湖里,要是拳头不硬,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