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黄面虎走江湖 > 第二十章 第2节

黄面虎走江湖 第二十章 第2节

作者:易今之心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3:18 来源:笔趣阁

冯世武、陈天左、赵瑞典、李师亭四位大掌柜一听杀人不偿命!犯法不治罪,忽地站起来。陈天左说:

“到时候袁大人不认账咋办?你能管的了?”

“这事我作得了主,解的是袁大人的难,以后还能忘了你们!”

陈天左说:

“好!杀人不偿命!我就冲你县太爷的这句话了!”

赵瑞典说:

“县太爷!光说说不行,真赶到事儿上别再不好使了,你得立个字据,到时候找袁大人也有凭证,让他知道是谁拿命换了他的命!”

知县连说:

“没说的!没说的!这个没说的!”

李师亭说:

“一条人命给多少银子?”

冯世武说:

“听说那回是一千两,这回咋着也得三千两银子吧!”

知县向县吏一挥手:

“拿纸笔来!”

县太爷给四口脚行的大掌柜签字画押,让一个脚行出一个人,空下一个,正好县大牢里有个等到秋后处斩的斩监候死罪犯人顶上,五个人凑齐了。

冯世武回到西口脚行,把混混儿都叫到前大厅,他也跟县太爷一样哭丧着脸。混混儿看见面面相觑。

冯世武开腔:

“我有难了!”

众混混儿说:

“大掌柜!大掌柜!您的难就是我们的难!上刀山下火海算个嘛!您说吧!”

“袁大人托县太爷找我和三个口的大掌柜,说杀那些洋兵的人找不到,洋人给他没完。得找几个人顶罪,替……替死……这咋办?”

混混儿争说:

“噢——这事儿。不就是一个死吗!怕嘛!”

“四口脚行,一个行出一个弟兄,咱西口谁去了,他的爹娘就是我的爹娘!”

谁去?还是老规矩,抽死签。死签落到陶进头上了,陶进心里啥滋味不知道,冯世武心里倒不是滋味,陶进是西口脚行的干将,别人死了不要紧,陶进抽到了死签,冯大掌柜真是心疼。没法,这是规矩。

接下来混混儿赴刑场,一个个视死如归,后头抬着五口大棺材紧随,路两旁搭着一溜路祭棚,摆供、烧纸、烧香。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但鸦雀无声,只听到四个混混儿引擎高歌,狂笑自若,那情境,无论是他们自个还是无数看客,甚是视为“英雄好汉”,给这四个字,英雄好汉加引号?还是不加引号?

不谐调的是,那个斩监候死刑犯人,押赴刑场把他吓得半死,在四个混混儿的感召下,好歹他强打精神挺直了身,看客们还是觉得让他大煞了“风景”。

这种事、这场面,与上回火烧望海楼大教堂顶罪替死的混混儿如出一辄,在这里就不详说了。不过将死的人能看到给自个这待遇,也算值了。

唉——!天津卫的江湖,咋着个说法?

不管咋说,有人敢、又甘心情愿地替别人去死,无惧无恐,“英雄”豪迈地上刑场,在一个地方能出现两回。唉——!也只有在天津的江湖中!

唉——!天津的江湖里,还能再出现无数回!

唉——!就是天津的江湖能滋养出这样的混混儿。这样的混混儿才能干这样的事儿!唉——

天津南门外刑场上,刽子手摁陶进的头∶

“跪下!”

陶进头一顶,腰一挺:

“爷给谁跪过?不就是个死吗!我弓下腰,可怜你这个孙子,砍吧!你他奶奶哩砍吧,爷站着,砍吧孙子。爷替朝廷顶天下,砍下的头也比你那个**头留在脖子上强十倍!”

刽子手:

“爷!你就成全小的吧,小的哪想过砍你的头啊!这不,小的也和爷你一样,替朝廷行事啊!爷!你就弓弓腰吧!”

陶进喊道:

“爷都成全他们,都弓下腰,爷不值得给这些孙子磨牙,爷都弓下腰!”

混混儿一字排开,弓下腰,对面的差役拽着他们的辫子,把混混儿的脖子都拉得平直,这样一刀下去,干净利落。陶进眼角里瞅见绐他送行的宫庆。

“宫庆兄弟!窑子里我那个妹妹托付给你了,别叫……”

“咔嚓”一声,代替了陶进没说完的话。刽子手手里的刀落下了。临死的人说话到底是有数的。

一阵“咔嚓”声,五个人头滚落在地。

火烧望海楼那回儿,天津混混儿替洋人缉拿的人犯去死,那是混混儿第一回干这种事,第一回,开天劈地,壮举震动津门,青史上“留名”了,多少年过去了,还被后人演绎出影视剧,作为剧戏,看点分量着实不轻。这回混混儿也是顶洋人缉拿的人犯去死,也许是重复走人家走过的路,确没人记的了。

“嗷——师父!师父!”

针灸医生从刘振声下巴周围拔出一根根银针,刘振声喊师父,算是他说出了第一句完整的话。

霍元甲一脸欣喜:

“能说话了,针灸真管用。”

医生说:

“再针几回,他差不多和平常人一样能说话。”

农劲荪在屋外,听到叫师父的声音,走进屋。刘振声看见农劲荪,怱地从床上跳下来,趴地上嘭嘭给农劲荪磕头,农劲荪拉起他来说:

“别磕了、别磕了。能给你针好,我高兴,我这里又多了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农劲荪握住医生的手,感谢地说:

“真不愧是津门第一神针!还得请你再多针针,彻底给他治好。”

医生说:

“他光哑,不聋,这种症好针多了,要是又聋又哑的话,针起来就难,有的再针也白嗒。”

农劲荪对有武艺人的珍惜,是他这个同盟会员受到政治压迫的一种释然,也是他要做能够做到的事情。霍元甲吓退洋人,起到的政治影响,与农劲荪的政治目的相统一。这与一场打败洋人的战争意义相同。同盟会当时没有一丁点能与洋人对抗的武装力量,他们做不到的事,霍元甲一个人做到了。同盟会和列强的对抗,在象征意义上能做得到的,并可以致胜,就是在擂台上的战场,这就得仰仗武功高强的人。再就是农劲荪少时习武,对武艺一直珍爱于心,这也是他好结交武艺人的另一个原因。

刘振声的武功在同代人中出众。他有残疾,是个半哑巴,农劲荪决定花钱给他治病,针灸治愈聋哑,大有先例。农劲荪请了天津的名医,刘振声的症状又不属于顽疾,给他治好了。

刘振声作为霍元甲的徒弟,他是在高起点上追随名师。当时的河北为直隶省,这里武艺高强的人不少,人一旦有了名气,弟子动辙两三千人,这也是自个影响力的证明。另一方面,收徒弟是师父们经济实力与生活保障的来源。在当时、当地会武艺的人没有拒绝收徒弟的,武艺不精的人,想收徒弟,难。说霍家的迷踪拳不收徒,不外传,关起门来只习祖传的武艺,这是电视剧里演绎出来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不学别人的长处,孤芳自赏的门派,几乎没有。门派的名称可以不变,习武不可能不学别人的好东西,与人较量,被打败,能不知道人家哪里比自个强,能有不想赶超人家的想法?不先学人家的长处,能赶超得了?武学上最怕闭门造车,除非你永远不与人交手。要知道那时候习武就是为了技击,一招一式都是对着打人来的,一出手,就要心毒、眼毒、手毒。这是师父时时提醒弟子的三毒要诀。

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博釆众家之长融汇贯通出超凡的武艺。而大师往往又乐于收徒授徒与武学。现在知道的霍元甲有名有姓的徒弟,刘振声、张文达、边云山,不是就这三人,是他们的武艺出众才得以留名,追随霍元甲习武的人很多,在混混儿中不乏都有霍元甲的弟子,直筒子就是其中之一。霍元甲收徒很谨慎,是他择材严格,不是那块料,心术不正的人,他不要。

大师孙禄堂为把自个超凡的武艺传下去,曾登报纸招徒弟。《孙禄堂先生生平及大事记》中载:

“1931年,先生欲寻慧达之人继承自己之拳学。于是登报招收弟子。此前先生曾寻天赋慧达者数十年,始终未遇。惟海桂园天赋尚可。可惜1928年5月,海桂园随张作霖出关时被炸死(海桂园是张作霖的保镖兼秘书)。先生此番招徒条件有三:1、本人酷爱武艺,三年之内不准备从事其他事业者。2、大学文化程度。3、面试合格。仅一周,报名者已达300余人。先生从中择出3人,认为条件尚可。决定使3人各承自己一门拳学(先生融汇贯通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然,同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人心惶惶,其时已不具备潜心习武之环境,于是先生抱憾中断传授。’”

这样一比较,如果霍家的迷踪拳一辈一辈的人只守着自家一门武技,不学别人,不外传,倒像是不入流的杂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