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春惊寒食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航向香料群岛;宝船与三桅风帆船相遇

“怎么回事?”沈自丹发现船员中施家人丁兴奋起来,有人嘴里在喊,“苏儿巴牙!苏儿巴牙!”

南乘风脸上露出喜色,上前道:“督公大人,我们到新村了!是施家华人在爪哇岛的定居点。”众人顺着他的指向,往岸边望去。只见莹蓝莹蓝的热带海面渐渐与白沙相接,显示出热带植物丛生的翠绿的陆地。陆地蔓延,其中一处背凹的地方,地势平坦,颜色逐渐过渡为建筑物房屋、茅草顶的褐色。城的中间有一座红色的建筑引人瞩目,两翼展开,上施瓦顶,勾心斗角,屋顶颇有南宋文人建筑之风。

而那一圈城镇的周围,居然是开垦出的一片片的稻田,碧绿的稻田呈梯田的形状从海滩平原延伸到半山腰上。

“天哪,这里居然有稻子!”顾沉星不由得赞叹起来。只是稻田当中的行道树并不是大明常见的杨柳或樟树,而是一簇簇热带的椰子树;而在稻田之后,翠绿色山势起伏的岛屿上,拱起一个个圆锥形的山包。山包的的顶端都呈光秃秃的黑灰色或灰白色,山脚下被河流冲积的地方却十分肥沃,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各种珍奇的植物,为大明所不常见。

“这里的山十分有趣,像是一个土馒头,好圆啊!”戈舒夜道。

“呸呸呸,不吉利。”

沈自丹与诸通事商议后,派下小船,上岸打听。南乘风自告奋勇,不一会儿便去而复返,上船对沈自丹道:“督公大人,没有问题,新村的华人们欢迎公公进港登岸!”

费通事道:“新村华人信奉伊斯兰教,皈依真主,少不得请大人通知下属,尤其是海盗们,言行举止间要注意,不要冒犯了此地习俗。”沈自丹道:“这个自然。”于是吩咐下去,一行人于是进港登岸,准备买米菜、燃料,补充淡水补给,下船休整。

因着南乘风的缘故,村主亲自来港口迎接,还准备了宴席、当地的菜肴和新鲜米饭与香喷喷的椰浆;沈自丹于是从船上取来茶叶、精美布匹与铜钱(这里铜钱流通),赠与村主。与满剌加的战云密布不同,这一路上喜气洋洋的,从港口到村中,小孩子们一路笑着跟随,口中喊着“南大少爷回来了!”沈自丹也乐于给小孩子们铜子和米糖。

新村是施家为首的华人聚居地,多是广州、漳州、泉州人移居而来的,村主也是华人,白话混着闽话。

杨明与杨昶和顾沉星于是担任翻译,给沈自丹翻译村主那些热情又口音很重的官话。众人入了乡席,闲聊起来,杨明注意到:“顾大少,你是太仓人,何以听得懂福建各地口音呢?”

顾沉星道:“家母是福建出身,我从小会说。再者天海豊以海为生,海路上以浙闽粤三地为多,就算是为了生计故,顾某也总得学点傍身呀。”

杨明笑着摆摆手道:“果然如此,我们本地人听得出区别,这福建地虽不大,隔山语音有别。顾大少是闽北口音,倒和建章杨爷口音相似。”

杨昶道:“我少小离家,在陕甘呆的久了,口音也渐渐改变了;杨家宗族虽留在建宁府,但叔父几个都在京中,我袭爵后也在京中居住,真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杨明道:“杨公子正是建宁府建安东杨、文敏公杨荣大人的四世嫡孙。”

顾沉星有点惊奇,道:“原来如此,久仰久仰。”顾沉星此时想到了母亲留下来的一幅画,谢环的《杏园雅集图》,图上画的正是九个内阁大臣在杨荣的杏园聚会的画面,推测母亲和建安杨氏有关。(剧透:顾沉星和杨昶是表兄弟,这也解释了蓝迦楼发现顾小海身上和杨昶有血缘这一点)

杨昶道:“顾公子,我有一言。番人的礼节到底在汉人中不作数的,此行若是能安全返航,回到大明,你和小夜还是该按照汉人的礼数正式行过婚姻之礼,也应当去云头堡拜祭戈盟主,在他灵前尽子婿之孝。”

顾沉星道:“杨兄此言有理,我记住了。”

******

沈自丹跟随当地村长来到那座远远看到的红色建筑,原来是华人所建的三保清真寺。拜祭过郑和,向村长打听航线。新村中有从满剌加来的船只,沈自丹得知了满剌加已经陷落于葡萄牙人之手的消息,于是决定返回大明之时,沿苏门答腊岛的东路航线直接去往漳泉航线,不再经过满剌加。

新村出产檀香,为了补充此次航行的军费,沈自丹以低廉的价格向当地人购买了大量的檀香,和东部群岛所产的大量丁香,使得整个船队都发出香味。

******

葡萄牙人占领满剌加后,在当地建立石头堡垒,控制了周边的航线。他们从当地人口中打探出香料产自满剌加东方的群岛,对于香料和金钱的唾手可得,如同一个黄金吊钩上诱人的宝石鱼饵,于是雇佣了当地向导,派出先遣队马不停蹄地向东探索。

(虚构)

朝向两个方向的风帆船队在太平洋群岛间的航线上相遇。

“总督大人,海平面上有船,大船!”弗朗西斯科-西塞拉大声喊道,船上众人都将目光移向海平面。

只见海平面上徐徐升起桅杆的尖顶,一、二、三,后面还有并排的第四和第五根桅杆。最后在船尾立着第六根尾稍,各个桅杆顶上挂着长长的飘带状的定风旗(指示风向)。

前三跟桅杆从前往后依次高起,最高的桅杆几乎和船身等长。第四第五根桅杆稍低,并排而立。桅杆上面张挂着浸过桐油防水防腐的熟帆布,由于桐油的颜色呈现一种显旧的黄褐色。帆布横向有一根根竹子做的横梁将帆分割成一节一节,如此可以利用缆绳上拉而像百叶窗一样将帆完全撑开。放下时,则利用竹子的重力使得帆自然垂下,不会卷做一团。(帆也叫风篷)

船首和船尾都高起,其中船尾以木板和华丽精致的雕工雕刻着龙头鱼神、展开双翅的螭吻造像,寓意一帆风顺。船首悬挂着两只小船,船尾有摇橹可以伸出,在无风或逆风时可借助人力;有四舵、四只大铁锚;侧舷有挡波板,甲板上可以拉起防护箭矢的卷棚。通船以红布为帷幔,上面插满了通信用的五色旗,显得富丽堂皇。

(由于沈自丹改良了神威号的炮舱,甲板上加装了火炮,侧舷要高一些。)

“好大的船!我估计它有不列颠的海上君主号那么长!足有130英尺长!”小西奎拉道,“但是它比皇家君主号要窄1/3。”

“东方人真有钱啊,红色只有大主教才能穿呢,他们居然搭在船上!”

(《使琉球录》记载宝船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舱深一丈三尺,尺度约是46m*8m*4m,舱口并不高)

******

“督主大人,有船!黑十字,是红毛的船!!”

沈自丹、周敏静和船上众人皆站起来,紧紧盯着地平线。

海平面上缓缓升起一只尖尖的桅杆顶,然后露出桅杆尖下面圆形的瞭望台,然后是被风鼓着的白色的帆布,上面涂刷着黑色的大十字架。三根桅杆依次露出海面。帆布的分割是竖向的,但从远距离看不清,被风完全鼓起,像是一个个饱胀的白色发面团。

三帆快船的帆是最上方有一根横杆将帆布横向撑开,向下用竖向的多组线索控制帆布的展开和收拢。这种软帆的缆绳操纵系统非常复杂。

船身也渐渐升了上来,船头较低,斜插着一只斜;船尾很高。从吃水线往上层有两层可以打开的舱口,可以伸出炮管。而船尾在此基础上还要高处三层。

“红毛的船好高啊!”

“他们的船帆好奇怪。”

“帕杜卡王子,我看到划船的俘虏之中有帕杜卡王子!他穿着平民的破烂衣裳。”戈舒夜眼神尖锐。

“看来葡萄牙人没有发现是他。”

“督主大人,他是重要的人证,应当带他回去面圣,这样我们此行对于圣上来说更好交代——也要让他亲口说出药师之泪的下落。”周敏静道。

(三帆快船尺寸。在1650年-1850年间,由于战列舰战术的存在,英国的主力战舰靠的是火力压制,比拼谁的炮多,于是船龙骨尺寸一直在越造越大,由38.5m一直增加到60m,英国战舰是比较大的,有三层炮舱;擅长跳帮战的荷兰,尼德兰联邦,船的尺寸则要小一些,驾驶更加灵活。跳帮战就是接舷、人直接跳上对方船去砍杀。战列舰的火炮性能逐渐发挥出来之后,跳帮战逐渐被淘汰了。

葡萄牙和西班牙争霸的时代比英荷早,在1500-1600年左右,战船比英荷都简陋和小型一些,此时火炮齐射战术还没有成型,而且也不起决定性作用。当时船上有个神岗位就是木匠,因为当时的火炮技术即使侧面对射,也很难将对方船只击沉,只要木匠及时赶到将窟窿补上,木质帆船就不会沉。)

******

着急在大海上扩张,去往香料群岛的葡萄牙战舰,

和返航路上,势力未来逐渐向内陆紧缩的大明宝船。

******

“向对方发信号,我们要求谈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