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回到过去当大家长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

回到过去当大家长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

作者:新安小胖A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6 06:43:34 来源:笔趣阁

最妙的是,这地方在其他方面也很合适,不仅距离王德隆和杨青青的学校比较近,拐过这条街,距离这个房子也就二百米,还有一个托儿所和一个小学。两个学校就隔着一条马路,还正好在夫妻二人上学的路上。真的是太方便了。

由于路程远,王德隆和杨青青来沪市带的生活用品其实并不多,大多都是衣服被褥。

所以当他们真的搬进租的房子的时候,两个人才发现家里的东西,实在是太缺了。

杨青青惆怅的说道:

“这里买什么东西都要票,我感觉我们太难了!”

王德隆安慰道:

“慢慢来吧,等我们开学了,学校里应该也会发一些票据的。”

“只能这样了。”

杨青青盘算起来:

“我们缺暖壶,缺脸盆,缺碗盘,还缺水杯……”

至于其他的,更是数不胜数了。

王德隆拍了拍脑袋说道:

“对了,我有办法了。”

杨青青:

“咦?”

王德隆说道;

“干脆我们去买罐头吃!吃完后罐头瓶子还可以做水杯呀。”

杨青青一愣,随即点头

“小风哥哥,你真是超级聪明的。”

想到好吃又可口的罐头,一家六口彼此对视一眼,立刻唏哩呼噜就开始穿大棉袄了,动作快得很。王德隆把门锁好,说道:

“走吧。”

一家六口刚出门就看到方家大儿媳下班回来,她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出门儿啊。”

杨青青回答道:

“对呀,我们这边什么也没有,实在是不太趁手,想出去转转,看看能不能买到点什么!”

“要的要的,过日子缺东西实在是糟心。你们快去吧,傍晚凉,早去早回。”

对于杨青青一家三口,他们是很满意的。虽然还没有相处,不知道人怎么样,但是人总归是多少看脸。单纯看脸,就觉得他们一家六口人都不差。

更不要说,听说两口子还都是大学生,这年头大学生太稀罕了,这不仅仅代表了有文化,也代表了将来可以前程似锦的。

退一万步讲,这些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一个月总归能赚到五块钱,要知道,她做临时工一个月才能拿到十五块,这可是赶上她三分之一的工资了。自然是希望他们长久住下来呢。

她又说道:

“路上小心啊。”

杨青青回答道:

“好,谢谢!”

她出了门,低声说道:

“这家人还挺热情的。”

王德隆笑了出来,说道;

“是啊!遇见好相处的邻居,总比遇见眼高于顶的强很多。”

他们这段日子看房子,也遇到过穿的破破烂烂可是依旧看不起外地人的本地老阿姨,不晓得她们的优越感到底在哪里。

不过,他压根就不放在心里啊。有本事,比谁钱多啊!呵!

王德隆夫妻讨论这家人,这家姓方的也在讨论王德隆一家六口。

方家老太太的话就是:

“侬不要看他们是外地人啊,将来也许是比我们家有出息的。”

这话倒是不假了,人家是正八经的大学生啊,又是那样好的大学,将来可不会差了。

方家小儿媳今天休息没有上班,杨青青他们搬家的时候,她有过去帮忙,她小声说:

“我觉得,他们家条件不差的!你看他们一家人穿的都不差。那个小杨今天还问我,哪里能买到煤球或者蜂窝煤。听说也要票,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说到这里笑嘻嘻地说道:

“她说他们家贼怕冷,怕冻坏了!你说说,他们是打江南那边过来的,还怕咱这边儿的冷。他还问我哪儿能买到柴火呢!你说哪儿有地方卖这玩意儿啊!”

方大娘说道:

“我小时候,那个时候我爹还会在山上捡草,然后送到城里卖给那大食铺子呢!不过这都几十年了,哪里再有了哦!现在……哎!”

方大娘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她小声儿地说道:

“他们是不是想买柴火?”

“那是的啊,他们总不能不做饭不烧炉子吧!他们又怕冷。”

方大娘若有所思,随后低声说道:

“我晓得了。”

自从把活儿让给了儿子,他们老夫妻在家里也没啥事儿,如果去捡点柴火回来就能贴补家用,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主意。

当天晚上,方大娘就叫了杨青青,两个人嘀咕了一会儿,很快的达成了共识,一捆草一分钱。

方大娘高兴,这不仅多了房租,还多了贴补;而杨青青也高兴,他们家过来本来就什么都缺,现在他们马上就要开学了,自然也没有时间去搞这些。有人愿意卖,他们就愿意买的。

就这样,双方真是皆大欢喜。

安顿下来之后,夫妻二人又将几个大孩子送到小学就读,把小家伙儿送到了托儿所。距离他们比较近的这家托儿所一个月是五块钱,中午管一顿饭。每周休息一天。

这算是最近比较贵的一家了,听方大娘说,远一点也有的,价格在三块钱左右。虽然他们家的孩子没有送过,不过听说跟五块钱的肯定没有办法比。

其实方大娘一直都想说,还不如每月给她一块钱,她帮着带孩子算了。但是这话在嘴里转了几个圈儿,咽下去没说。

要是普通人,她许是就说了。但是人家是读人,读人都讲究教育,她一个老太太,自认为是教育不了什么孩子的。也不好就这样给人家孩子耽误了。

这一大家子,虽然有些小心思,但是倒也不糊涂,所以不难相处。

忙忙碌碌的租房,忙忙碌碌的搬家,又忙忙碌碌的为孩子找学校找托儿所。等待一切都忙好了,他们才感觉到开学的气氛。夫妻俩都长得好,所以一入学就引起旁人的关注。不过两个人都完全不避讳自己已婚的身份了。

因为是第一年恢复高考的关系,好些人年纪都不小了!也有一些下乡的知青,大概是因为在农村的辛苦劳作,显得比实际年龄大不少。

其实王德隆和杨青青都不算小。王德隆二十七周岁,杨青青二十五周岁的“高龄”,在同学里算是年纪不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