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这个网红太有钱了 > 第391章 线上培训学院

这个网红太有钱了 第391章 线上培训学院

作者:桌上没有酒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20:58:35 来源:笔趣阁

巨变表现在哪?

最外层的表现,就是主播数量急剧增加。

主播数量急剧增加,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竞争环境会变得愈发激烈。

其次,主播的平均人气会降低、平均收入也会减少。

以前,开直播的人少,主播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因为抖音的流量很大,随便一个人开播,直播间都能有几百上千人。

几百上千人的直播间,已经足够他们吃饱了。

就拿三木传媒的主播举例。

一个普通的小主播,只要每天稳定直播四小时以上,并且直播内容不算太糟糕,那他的月收入,至少有三四万,如果做得好一些、或者努力一些,月入十万也是比较轻松的。

这种现象在很多人眼里,跟捡钱没什么区别。

然而,它只是暂时的。

抖音取消了粉丝数量限制,必然会导致大量新主播涌入。

平台流量缓慢增加,主播数量却急剧攀升,一快一慢之下,每个主播分到的流量会变得越来越少。

那些老主播,以前直播间可能有几百上千人,但过上一段时间,可能就不到一百人了,再过上一段时间,可能就掉到个位数了。

人气又跟收入挂钩。

几百上千人的直播间,每个月能挣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不到一百人的直播间,每个月只能挣几万;个位数的直播间,除非有大哥大姐,否则,一万块都很难。

对于很多老主播而言,抖音取消粉丝数量限制,就代表着他们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将来,他们或是被迫参与内卷,努力坚挺着闯出一条生路,或是在多番打击之下,最后不堪重负,暗然退场。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不过,李川并不关心。

虽然他也是老主播,但他是带货主播,不是娱乐主播。

抖音取消粉丝数量限制,主要影响的是娱乐主播,对带货主播的影响并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带货主播需要开通商品橱窗,而商品橱窗的粉丝数量限制并没有取消,依旧是万粉以上才能开通。

所以,抖音的这则公告,对带货主播几乎没有影响。

李川也根本不关心这个,他关心是三木传媒的后续发展。

三木传媒的主要业务,就是娱乐直播。

眼下,抖音的娱乐直播生态即将发生巨变,他作为老板,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李川当下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三木传媒旗下有一千五百名娱乐主播,巨变之后,这些主播的人气和收入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事如果操作不好,公司的业绩可能会严重受损。

不过,他们有应对方法。

应对方法很简单,就是大规模的招收主播。

只要主播招的足够多、足够快,不但能弥补老主播在人气和收入上的损失,还能进一步创造出更高的业绩收入。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因为三木传媒两面招牌——坤先生和彤宝宝。

坤先生是抖音排名第一的娱乐主播,人气和流水都是独领风骚,第二名跟他的差距,至少在三倍以上,优势十分明显。

彤宝宝也是一样。

彤宝宝虽然不做直播,但她在短视频领域,可以说是全抖音最火的网红之一了,她的视频数据和更新频率都非常给力,综合下来,也是几乎没有对手。

目前,彤宝宝的抖音粉丝量已经达到了两千六百多万,成功挤进了“抖音粉丝排行榜”前三十……这份数据,已经算是名副其实的大网红了。

坤先生和彤宝宝,一个立足于娱乐直播,一个立足于短视频,两人在抖音,都是最顶尖的。

三木传媒有这两员大将作为招牌,在全网都极具影响力,几乎可以说是抖音第一大公会了。

抖音第一大公会想要招主播,很难吗?

当然不难!

网友都是“势利眼”,三木传媒既然是抖音第一大公会,那他们想做主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三木传媒。

三木传媒不行,他们才会考虑别的公会。

这就是传说中的“龙头效应”。

行业龙头,注定会是最耀眼的那一个,老二、老三、老四……都只能捡老大剩下的。

不客气的说,三木传媒如果放开手脚,一天招几千个主播。

不过,李川不可能这么做。

他虽然希望三木传媒多招主播,但也不能什么人都招。

质量太低的主播,招进来也没什么用,反而会给自己添麻烦。

在他看来,招募主播这项工作是必须要有筛选机制的。

标准可以放低,但不能没有标准。

李川的想法是保持一个固定的节奏,比如每个运营每个月只招三十名主播,控制数量,尽量将优质的主播吸纳进来、将劣质的主播排除出去。

当然,“每个运营每个月招三十名主播”这个节奏,其实也不低。

目前,运营部有三个运营团队、十三个运营小组,人员数量在八十人左右。

其中,运营一组有九人。

运营一组是一个特殊的运营小组,该组只为坤先生、茉莉、鹿鹿三人服务,不对外招收主播。

排除掉运营一组,还剩下七十人左右。

按七十人算,每个运营平均每个月招收三十名主播,那一个月招收主播的数量,就是两千一百人……这样,几个月下来,主播数量就过万了。

主播数量太多,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以前,三木传媒是一个运营负责十几个主播,他们会形成一个小圈子,平时拍视频、开会什么的,都混在一起,运营的工作落实每个主播身上,虽然分配的时间有点少,但好歹都能照顾到。

运营经手后,基本上每个主播都能得到一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但如果主播数量过万,那运营肯定就忙不过来了,而且受外部环境影响,他们的精力也会发生偏移,渐渐的,他们的工作重心会从培养主播转移到招募主播上。

到时候,普通的小主播就没有办法再从运营手中获得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了。

一些小主播得不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就会认为公会不作为,只会利用他们挣钱,却不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扶持。

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诞生许多矛盾。

某些别有用心的主播,可能会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即通过抹黑三木传媒或者森先生的方式,来炒高自身的热度。

三木传媒是森先生的公司……这一点,大部分网友都是知道的。

三木传媒出了事,森先生作为老板,绝对跑不了。

这件事,是李川最头疼的。

娱乐直播公会太容易出问题了,一旦出问题,就必然会联系到他,他的名声受损,整个“三木系”都会受影响。

念及于此,此事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但是怎么解决呢?

不招娱乐主播了?

这倒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不太现实。

娱乐直播业务,虽然挣的钱不如直播带货多,但也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不能说丢就丢了。

更何况,三木传媒目前已经发展起来了,当下时机又正合适,不好好赚上一笔,实在是有违天理。

娱乐主播肯定是要招的,而且招的速度还不能慢,如果速度太慢,可能会被别的公会抢先,到时候,他们就吃不到最大的那块蛋糕了。

但招的速度太快,运营部这边又跟不上,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李川思索半晌后,想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

他觉得,可以用当下比较火的“在线教育”理念,做一个“线上培训学院”,专门针对公司内部的娱乐主播进行培训。

“线上培训学院”里设置几门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介绍、短视频拍摄、直播技巧运用等等。

后期可以再延伸,做几个专业技能类的课程,例如唱歌培训、舞蹈培训等等。

此外,还可以开设单独辅导课程。

什么是单独辅导课程?

李川想到的是每个星期固定一天或者每个月固定几天,几位课程老师和几名做的比较好的运营,会组成一个指导团队,对主播进行单独辅导和培训。

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连线,将主播和指导团队放在一个网络会议室里,主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讲出来,指导团队的“专家”们一同上阵,帮他分析解惑,最后给出指导意见。

这个过程有时间限制,每个人限定五分钟或者十分钟。

这种做法,就相当于给主播提供了一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而且特别高效,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在李川看来,只要把“线上培训学院”做起来,以后,他就有借口了。

你说我不管你、不给你提供帮助,怎么可能呢?

“线上培训学院”全程免费授课,还有单独辅导,你为什么不去学?

我都已经把公司的资源拿出来了,你自己不愿意学,关我屁事?

这样一套说辞,堪称无敌!

当然,李川想要开设“线上培训学院”,也不只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

他面对的用户,毕竟是自家公司的主播……主播们学会了,挣到钱了,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从这个角度上讲,他们是利益共同体。

既然是利益共同体,那李川就没道理湖弄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是愿意把“线上培训学院”做好的。

‘这个想法,要好好研究一下。’

李川暗道一声,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来到会议室,运营部的十三个运营小组组长,再加上吴文帆,一共十四人,已经到齐了。

李川扫了一眼,没有说话。

他径直的走到前方坐下,然后掏出手机,给蒋泽宇打了一个电话。

给蒋泽宇打电话,是为了让对方远程参与这场会议。

虽然这件事不在蒋泽宇的管辖范围内,但蒋泽宇毕竟是他选定的未来接班人。

将来,蒋泽宇担任了“三木系”的总经理,不可能只管电商、财务和供应链,而忽略掉公司其他的业务。

娱乐直播业务是“三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相当重要了。

然而,蒋泽宇之前却是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

眼下,李川给他打电话,让他参加会议,也是让他提前接触一下娱乐直播业务的工作内容,省得到时候接手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李川也想听听他对于“线上培训学院”的意见。

“线上培训学院”这个构想,还是挺有创造性的,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成功的桉例,具体能不能行,现在还不好说。

蒋泽宇是投行出身,做过很多商业桉例分析,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认知也足够高,他可能会想到一些相似的桉例,或者从其他的角度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这一点,还是挺关键的。

电话打通后,李川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然后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吴文帆通报了抖音发布的公告,并针对公告的内容做了一番分析,详细说明了这则公告可能产生的影响。

通报完毕,众人开始讨论。

他们讨论的很具体,很多李川忽略掉的细节,都被提出来了。

李川参与其中,也顺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提出“每个运营每个月只招三十名主播”……这个想法,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

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后续的发展节奏,也会打击运营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李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他也提出要建立筛选机制,不能什么人都收……运营招主播的时候,一定要往才艺、才能、正能量等方向靠拢,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声誉的劣质主播,一定要排除在外。

对此,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

之后,李川又提出了“线上培训学院”。

这个构想,引起了现场所有人的热烈讨论。

讨论过后,他们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让三木传媒区别于其他的直播公会,将服务质量和口碑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蒋泽宇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觉得“线上培训学院”这个想法很好,值得一试,同时还提出,等“线上培训学院”奖励起来后,可以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说白了,就是对外招收学员。

蒋泽宇说,他们可以把课程内容设置成收费的,外面的人想学习,需要交钱,但公司旗下的主播,可以免费授课。

这样做,既可以创造收益,还可以让公司旗下的主播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和成长。

李川听到这个说法,眼前一亮,但仔细思索过后,还是觉得应该缓一缓。

“线上培训学院”商业化,虽然可以挣钱,但这已经相当于一个新的业务体系了。

三木传媒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发展新的业务,而是先把内部稳定住,把后续的娱乐直播业务做起来,等这一切完成后,才能去想别的事情,否则,可能会引起公司内部的混乱。

李川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蒋泽宇也表示同意,于是,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三木传媒从即日起,转变发展思路,开始大规模的招募主播。

主播招募,数量上没有限制,但必须保证要主播的质量,不能对公司的声誉造成损害。

等一切步入正轨后,再着手完善“线上培训学院”的课程内容。

等课程内容完善到一定程度,再考虑如何走向商业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