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31章王陵之母弃身立义

历代王朝更迭 第31章王陵之母弃身立义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9 13:40:58 来源:笔趣阁

就在项羽准备北上之时,得知王陵率军兵临阳夏,急忙安排兵力阻挡。

王陵此人是个妙人。他与刘邦也是同乡,乃沛县人。虽然同在一县,但是他和刘邦的身份天差地别。当年刘邦不过是个百姓,勉强算是富农,王陵家却是沛县屈指可数的豪强。刘邦还没做亭长的时候,总是跟在王陵身后,如同跟班,像对亲哥哥似的伺候王陵。王陵的性格跟刘邦截然不同,刘邦是个市井之徒,王陵却是个读书人,而且脾气倔,心直口快。虽然刘邦总是讨好王陵,但是王陵根本看不上刘邦。后来,刘邦跟风起义,“买卖”越做越大,成了一路诸侯,一直打到了咸阳。差不多跟刘邦起义同时,王陵也起义了,收罗了数千人马。当时很多人都去投奔刘邦,王陵却根本不想跟着刘邦,自己带着几千人马占据了南阳(今河南南阳),自成一派。

天下豪杰反秦之时,随便纠集人马也算一路义军。可是现在秦朝没了,天下是各路诸侯的天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王陵想再占着南阳过自己的日子已经不现实,正巧这时刘邦从汉中杀了出来,大有夺取天下之意。王陵想:投奔谁不是投呢?好歹跟刘邦有交情,还能照顾自己。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人马归顺了刘邦。

刘邦对王陵自然是看重的,于是欣然接纳。这时候他正在关中忙着灭章邯,脱不开身,就让王陵直接去沛县接自己的家眷。出来这么长时间了,父亲、妻子和孩子还在项羽眼皮子底下,现在刘邦没公开打项羽,倒也罢了,以后要是打起来,难保项羽不拿刘家人要挟他,所以必须接出来。

要接刘邦家眷哪那么容易?王陵刚有动作,项羽就得到消息,直接派兵把王陵拦住。

秦汉时代,哪个郡县有豪强,可以说全国都知名。项羽自然是对王陵的大名早有耳闻,而他生平最佩服那些豪强,也最爱与之结交。听说王陵降了汉,项羽就想着怎么才能策反王陵,让他跟着自己打天下。想来想去,项羽想起王陵的老娘还在沛县,眼前一亮,赶紧命人把王老太太接到军中,并且派人给王陵传话:“你的母亲现在在我的手里。如果你能背汉降楚,可保你的母亲安然无恙;如果你一意孤行,那么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王陵是个大孝子,一听说老娘被项羽抓到,心当时就乱了。他急忙派心腹使者去见项羽,表示只要保证母亲的安全,一切条件都好说。项羽听使者转达王陵愿意投降之意,心里很高兴,设宴款待使者,同时把王陵的母亲也请了出来,安排在上座就座,自己在下首用儿子辈的身份作陪。项羽玩这么一手,实际上就是想借使者之口让王陵知道:我对你的母亲特别好。

吃饱喝足之后,要送王陵的使者回去,王陵的母亲要求单独送一送,顺便叮嘱几句。项羽当然没有多想就同意了。王老太太把使者拉在一边,说了心里话:“以前在县里,我也见过汉王。别看当时不怎么样,可我也看出来不是一般人。现在我落到项羽军中,也观察过,这个小子绝不是汉王的对手。以后,天下迟早是汉王的。你这次回去,替我给我儿子捎个口信,让他一定要好好跟着汉王,别因为我分心。我都一把年纪了,不想拖累儿子,今天我就死到这了,你赶快走。”说完,老太太突然拔出使者的佩剑,自杀了。

王氏倒在血泊之中,把项羽气坏了,后者一声令下,将王氏扔进油锅。可怜王氏已死,尸首又遭油烹!

此等行为真是令人发指!

在这一点,项羽做得的确太过分,无论从道义还是从自身利益上来说,都是极为愚蠢的举动。从道义上来讲,王氏为长者,又已经自杀了。项羽作为晚辈,与王氏、王陵都没有深仇大恨,油烹王氏的尸体则太过惨无人道。从自身利益来讲,虽然王氏自杀与项羽挟持王氏为人质有关,但是人毕竟不是项羽亲手杀的。如果项羽有刘邦的手段,这时候趴在王氏的尸首前洒几滴眼泪,厚葬王氏,即便是王陵不感激,起码也不至于恨项羽入骨。人都死了,烹之,对项羽而言没有一点好处;厚葬,起码还能挽回一部分影响。可是项羽放着好事不做,偏偏要做蠢事。

使者逃回王陵军中,将王氏托自己带的话以及王氏死后的下场讲了一遍,王陵痛得当场晕倒。醒过来之后,王陵咬碎了钢牙,从这以后铁了心跟着刘邦打项羽,帮助刘邦安定天下,因功被封为安国侯。刘邦死前安排后事,就提到王陵之才可以担任丞相。虽然史书里没有详细记载王陵的功绩,但凭此两点,可见王陵为刘邦的汉室江山立下了多少功劳。这样一个人才,项羽生生地把他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白白便宜了自己的对手。

这说明什么?是项羽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步田地,项羽犹未提高对刘邦的警觉,仍然按照既定的计划去打田荣。临走的时候,项羽发布了征集令,命令九江王英布率军跟自己一同出征。一直以来,英布都是项羽最为倚重的猛将。有英布在,许多硬仗、大仗都不是问题。为了在对田荣的战争中速战速决,免得夜长梦多,项羽很希望老部下能帮助自己。然而,九江王英布以患病为由,拒绝出征,仅仅派手下带了几千人马前来,略表心意。

英布为何缺席这次出征,其内心真实想法已经不可知。但根据情理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种可能是英布真的病了。虽然称病不出常常是古人表示拒绝的一种方式,但也不能说所有的“称病”都是撒谎。英布也是人,恰好此时生了病也不是绝无可能的事。

第二种可能是英布满足于九江王的生活,不愿意再冲锋陷阵。他是猛将,每次打仗打得都是硬仗、恶仗。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中亡。没过上舒服日子的时候,许多人会因为**努力地去争取。等到过上舒服的日子,再让他辛辛苦苦去拼命,许多人就会退缩。英布此时毕竟是三四十岁的人,刚当了几天逍遥王,尝到了富贵生活的安逸滋味,很可能就失去了厮杀的勇气。

第三种可能是英布不满项羽的不尊重。从项羽的角度来看,英布的九江王是项羽封的。不管英布现在是什么地位,在项羽眼里,英布还是他的手下,是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但从英布的角度而言,英布此时已经是九江王,是一方诸侯,从身份、地位上来说,他与项羽是平级。这时候,项羽还是用对部下的态度要求英布随自己出征,很可能让英布心里不痛快。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会使英布最终拒绝随项羽出征。如果项羽有刘邦的心思,很可能找出英布不跟随自己的真实原因,施以有针对性的手段进行弥补。

但是,项羽毕竟是个莽夫,缺乏头脑,他没有深究英布拒绝随行的深层次原因,只是简单地开始怨恨英布。从此,昔日的君臣开始变得“同床异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