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银戟太岁雪天王!

"随我前去捉拿刘秀!"

薛仁贵的骑兵在袭击刘秀的途中,也受到陨石引发的地震影响,战马受惊,好不容易才重新集结,在薛仁贵的带领下,奔袭刘秀。

刘秀在亲兵的保护下,离开山头,撞见杀来的薛仁贵的骑兵!

"夏军骑兵来的如此之快,看来张华反应极快,在陨石坠落之前,已经派出这支骑兵。"

刘秀脸色苍白。

不过,刘秀憔悴的神情,倒不是因为怕了薛仁贵,而是召唤陨石,耗尽了刘秀的体力,刘秀昏昏欲睡,只能强行打起精神。

"光武帝,得罪了!"

薛仁贵知道刘秀恐怖的天赋之后,不能放刘秀离开,否则刘秀再召来陨石,后果不堪设想。

"跟我上!"

薛仁贵一挥方天画戟,方天画戟爆发出斩裂空气的响声。

羽林军跟随薛仁贵,围攻刘秀。

"咳咳咳...你还无法抓住我..."刘秀看向身边的护卫武将,"拦住他们。"

"末将领命!"

刘秀身边的护卫武将跃马而出,身穿亮银甲,面如冠玉,手持亮白方天画戟,迎战薛仁贵!

两马相交,风驰电掣,两把方天画戟在半空中激撞,火花四溅,空气震荡,刺耳的撞击声,震耳欲聋!

浪涛般汹涌的霸道巨力从方天画戟传来,方天画戟剧烈摩擦,薛仁贵心里一惊。

两人眼神流露出郑重之色,初次交锋,竟然势均力敌!

迄今为止,薛仁贵少有遇到实力如此相近的对手!

薛仁贵与许褚切磋,也没有这么吃力。

而眼前保护刘秀的武将,武力明显超过了许褚、颜良、文丑等猛将。

有资格担任刘秀的禁卫大将的猛将,也是在一个朝代举世无双的绝世猛将!

两员猛将同样使用方天画戟作为兵器,速度快如闪电,迅速碰撞,你来我往,飞沙走石,暴虐的气流形成气场,四周的石块激飞!

"你是银戟太岁雪天王贾复!"

薛仁贵与保护刘秀的绝世猛将过了十几招,发现对方武力不下于自己,很快猜测出对方的身份。

贾复,云台二十八将武力最强者,也是古华夏继霍去病之后的第二位冠军侯,长期追随在刘秀身边,很少单独带兵。

在张华麾下效力的马武,虽然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数一数二的猛将,但比起银戟太岁雪天王贾复,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你也知道我之姓名?还不速速让开!"

贾复在迎战薛仁贵时,爆发出空前的气势,怒发冲冠,力战薛仁贵,不落下风!

薛仁贵知道有贾复担任刘秀的禁卫大将,想要活捉刘秀,成功率极低。

刘秀已经率领骑兵,突破羽林军的围攻,而耿弇赶紧派兵前来接应刘秀。

刘秀经常亲自带兵冲锋陷阵,用兵能力,薛仁贵也难以比较。

"你的武艺,不在我之下,但今日,恕不奉陪!"

贾复知道刘秀在强撑,在刘秀突围之后,贾复没有必要继续与薛仁贵厮杀,于是舍弃薛仁贵,纵马而走。

贾复的战马也是名马,风驰电掣,方天画戟狂舞,尽杀沿途的羽林军,没有羽林军可以拦住贾复!

除非正面战斗,羽林军组成森严的军阵,才有可能留下贾复这种级别的猛将。

但在突袭时,队形混乱,贾复如入无人之境。

薛仁贵在后方,改用长弓,一箭射出,疾如闪电,要取贾复的性命!

贾复没有回头,已经察觉到身后的杀气逼近。

贾复看似随意回身一戟,击开薛仁贵的一箭!

箭矢变形,在剧烈碰撞的瞬间,贾复身形一晃,却又强行稳住身形,不想向薛仁贵示弱半分。

"贾复,此人果然不好对付,与我不分伯仲。"

薛仁贵目睹刘秀、贾复全身而退,神色凝重。

刘秀可以杀出重围,除了因为有贾复护卫以外,还有刘秀本身就是一员猛将。

不能以为皇帝坐镇后方,就手无缚鸡之力。

刘秀在最危难的昆阳之战,可是亲自带领骑兵冲锋陷阵,斩首数十,可谓是皇帝中的猛将了。

银戟太岁雪天王贾复更是云台二十八将武力最强者,匹敌薛仁贵,只要拖住薛仁贵,刘秀就能率领骑兵突出重围。

薛仁贵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他已经试探出了贾复的深浅。

以后夏军众多武将,如果遇到贾复,可能需要避其锋芒。

夏军武将之中,真正有能力与贾复战斗的,可能也就只有五虎将了。

薛仁贵截杀刘秀失败,返回夏军营垒。

夏军经过最初的混乱,已经基本恢复秩序。

这个时候,夏军、吴军已经不惧刘秀的东汉军,完全有一战之力。

"主公,刘秀身边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贾复担任禁卫大将。此人武力与末将不相上下,难以取胜。刘秀趁机率领骑兵,杀出重围。请主公责罚。"

薛仁贵如实说明情况。

"银戟太岁雪天王贾复,此人确实是个万人敌,为东汉前期第一猛将,你留不住他们,也不必自责。"

张华知道刘秀身边经常带着猛将贾复。

但凡是有点势力的领主,身边或多或少都会跟着一两个猛将,作为护卫,以防不测,如刘邦身边的樊哙,刘秀身边的贾复,曹操身边的典韦。

本来马武也是刘秀身边的猛将,还好被张华捷足先登,否则刘秀势力,更加强大。

"依我推测,刘秀此时的状况必然有恙,东汉军此计不成,短时间应该不会进攻朝歌城了。"

张华经历与其他诸侯的明争暗斗,经验丰富,推断刘秀会因此放弃攻略河内。

王守仁将刘秀召唤陨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张华、孙策没有因此损失大量兵马,刘秀想要强攻朝歌城,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至少要折损10万兵力。

根据张华打探的消息,刘秀势力四周有不少强敌,刘秀也无法承受为了攻下一座城池而付出十万雄师的代价。

因此,张华推断刘秀会选择退兵。

刘秀与贾复返回汉军营地,袁绍亲自率领袁谭、袁尚两个儿子,前来觐见光武帝。

虽然不知道为何,刘秀召来的陨石坠落的位置出现了偏差,但刘秀出场自带天地异象,让袁绍对刘秀更加死心塌地。

他袁绍,自认为,好歹是东汉忠臣。

"臣不知陛下亲临朝歌城,统筹千军万马,有失远迎,还请陛下赐罪!"

"爱卿免礼,你的兵马,在此战立下汗马功劳,孤将来若是可以取得天下,你必定可以名列王侯。"

"多谢陛下!"

袁绍闻言大喜。

刘秀在此战,没有战败,只能说双方都拿对方无可奈何,刘秀取得天下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袁绍只要抱紧光武帝的大腿,汝南袁氏,又能成为东汉的高门,重现四世三公之辉煌,光宗耀祖,不是奢望。

"此乃吾儿袁谭、袁尚,他们有经天纬地之才,为当世卧龙凤雏,可辅佐陛下,成就霸业。"

袁绍趁机向刘秀举荐能力最强的两个儿子。

袁谭、袁尚赶紧说道:"臣参见陛下!"

"你们二人,担任偏将军。"

"多谢陛下!"

袁谭、袁尚得到刘秀重用,大喜过望。

云台二十八将没有全部被刘秀召回,他们也有希望列为云台。

"你们可以退下了。"

"陛下,既然您已经亲临,为何不大举长驱,大破贼寇?"

"战机稍纵即逝,不宜继续进攻。燕云的骑兵、太行山的山贼,蠢蠢欲动,孤不能在此地长期拖延下去。你可明白?"

"臣明白。臣告退。"

袁绍隐隐察觉,刘秀决定退兵,刘秀也有一丝不甘心。

"噗!"

在袁绍和袁谭、袁尚退下之后,刘秀大口吐血,鲜血染红羊皮地毯。

贾复赶紧问道:"陛下,您没事吧?"

刘秀不再掩饰疲倦的神情:"说不碍事是假。虽然不知道为何掌握了这种特殊的能力,但后遗症太过严重,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我无法再亲自领兵征战。此事机密,不可泄露。你召耿弇、吴汉前来,我要亲自部署退兵事项,以免敌军趁机追杀。"

"喏。"

贾复去找耿弇、吴汉。

刘秀始终没有以主将身份统领大军,而是让耿弇、吴汉担任主将,故布疑阵,让张华、孙策也不敢乱来。

张华、孙策的斥候还无法靠近刘秀身边,得不到确切的消息。

否则,要是张华知道刘秀受到的反噬极其严重,张华说不定会蠢蠢欲动。

夜尽天明,原本即将爆发大战的双方,因为王守仁力挽狂澜,各自罢兵。

陈宫、阎象、宋献策等谋士,可以清楚看到朝歌城外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触目惊心。

"光武帝刘秀,真乃神人。"

"**明,也是神人。"

"我陈公台,算是心服口服了。"

这些谋士经历大魔导师刘秀与心学大师王守仁斗法,一阵后怕。

差一点,张华和这群谋士就被刘秀给团灭了。

好在王守仁言出法随,冒着反噬的危险,强行改变结果。

陨石坠落,扬起大量沙尘,短时间改变了这片地域的天气,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河水暴涨。

可以想象刘秀的可怕。

这下一来,双方更加不可能交战了。

"报!东汉军,拔营向北退去!"

"主公,我们是否要追击?"

"不可擅自追击。且不论刘秀是否有后续手段,东汉军和**还有二十万兵马。在邺城、邯郸、常山等城池,也有刘秀、袁绍的兵马。"

张华来回踱步,认为不能深追。

刘秀召来陨石,没能顺利撞击夏军营地,但东汉军的损失,也只有数百人。

刘秀只是失利,谈不上战败。

追击刘秀,意味着要与刘秀、袁绍、颜良、文丑、云台二十八将等名将交战,河北各座城池的东汉援军到来,搞不好还会被刘秀回头击败。

张华此次出兵河内,目的只是为了保住孙策的地盘,让孙策成为钉子户,牵制袁绍和刘秀。

如今,目的已然达成。

"锦衣卫、夜不收,加强对刘秀、袁绍势力的渗透。下一次,我要得到更加准确的情报。"

张华对锦衣卫这一次的情报很不满意。

刘秀用兵诡异,亲自潜入东汉营中,锦衣卫也无法察觉。

锦衣卫、夜不收还没有细作成为刘秀势力的中高层。

"此次情报有误,下次,锦衣卫不会令明公失望。"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的压力骤增。

以刘秀的智谋和气运,想要往刘秀身边安插细作,实在是太难了。

"孙伯符、周公瑾、鲁子敬,东汉军已退,不如我们煮酒论英雄。"

张华帮助孙策击退东汉大军之后,开始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收获政治资本。

张华带兵,冒死来救朝歌城,不是大发善心,而是为了牟取招揽孙策势力的政治资本。

王守仁逆转阴阳的手段,让孙策、周瑜、鲁肃等人,对张华更加畏惧,谁也不知道张华手中还有什么底牌。

张华故作镇定,让孙策、周瑜怀疑张华还有其他底牌。

其实张华也不知道王守仁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王守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张华的量子力学,只是和王守仁吹牛,但王守仁的心学,已经可以影响现实。

王守仁的情况与刘秀一样,遭到逆天级别天赋的反噬,没有几个月,王守仁也缓不过来。

二十万东汉大军退去,张华留在朝歌城,与孙策、周瑜、鲁肃,煮酒论英雄,商议天下大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