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吴起的踪迹

“禽滑厘在长安城?他虽然投入墨门,但曾经也是我的弟子。如今他能够开山立派,也是一件幸事。如有机会,我会去长安,见他一面。”

张华在上党城见到了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

孔子死后,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

据说,李悝、吴起、禽滑厘等人都曾经为子夏的弟子。

当时魏国是霸主,子夏被魏文侯推崇,魏文侯借此笼络人心。

李悝、吴起作为魏国臣子,自然投其所好,也拜子夏为师。

信陵君推荐张华前来拜访子夏,也有提醒张华笼络人心的重要性。

子夏在这片地方招收了不少弟子,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张华执掌几十万兵马,还不至于需要拜子夏为师,只是前来拉拢子夏,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诸子百家中,子夏也算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了。

提及禽滑厘,子夏有几分唏嘘。

禽滑厘成为了墨子首徒,与儒家分庭抗礼,物是人非。

不过子夏认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因此也不觉得禽滑厘投靠墨门是什么大事。

“先生是否愿意出仕,为我效力?”

张华有意招揽子夏。

这可是儒家大能。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只愿授业教徒,不愿出仕。除了授业解惑,我也没有其他才能。”

子夏没有同意出仕。

有些人可以当老师,但不见得可以治理内政。

理论与实践有不小的差距。

“真是遗憾。”

张华看出子夏的决然,再加上子夏也没有在魏国出仕,也不强求。

张华打量这位儒家学者,子夏身材魁梧,倒不是众人印象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书生的形象。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孔武有力”一词的由来。

儒家提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包含了射箭和驾驭马车等战场上的技术。

因此,张华怀疑子夏上战场的话,也能亲自手刃几个敌人。

张华又与子夏讨论一番,讨教一下先秦时候的儒家哲学。

先秦儒学还比较纯粹,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的发展,内容就有很大的改变了,并且目的变成了维护统治。

张华没有完全尊崇一家之言,拜访子夏,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礼贤下士,向儒家士子表明自己敬重儒家,目的已经达到。

“我会令人在夏城为先生修建一间书院,由先生担任教谕。”

张华有意将子夏迁至夏城,向世人表明自己爱才,同时将诸子百家控制在长安、夏城两座城池。

百家争鸣,官府还是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天色已晚,我且告辞。”

张华不容子夏拒绝,将此事定下。

张华离开子夏的府邸,负责保护张华的薛仁贵说道:“主公,刚才在屋内的屏风后面,还藏有一人。末将担心是刺客,所以一直在暗中防备那人。但此人从未出手。”

张华不以为然:“或许是子夏的内人或者弟子,因为我突然前来拜访,躲闪不及,因此才躲在屏风后面避嫌。”

张华与子夏谈论的是学术问题,走个过场而已,而不是用兵和内政,因此即使躲藏在屏风后面的人听到张华与子夏的谈话,张华也不认为会有什么危害。

“信陵君,防守滁州之事,就全权委托给你了。”

张华对信陵君信任有加,令信陵君担任滁州守将。

信陵君的能力很强,先是窃符救赵,后来又合纵伐秦,足以独当一面。

张华特许信陵君招收门客,与乐羊带着魏武卒镇守滁州。

“我会尽力守住此城。如果十万敌军来攻,则为明公吞之,如果百万敌军来攻,则带领百姓,南下河内,逃离此地。”

“……”

信陵君倒是实诚,没有夸下海口,可以挡住百万大军,而是有一说一,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

信陵君再厉害,也不可能挡住百万大军。

有能力携带百万大军前来攻打滁州的统帅,肯定不逊色于信陵君。

毕竟,刘邦也只能将十万兵马,韩信那种级别的统帅,才是真正的多多益善。

子夏见张华离开,对屏风后面的人说道:“你可以出来了。”

“真是凑巧,没想到拜访老师,还会遇到此人。”

从屏风出来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认子夏为师。

“你的才华,在于用兵,不在儒学。”

“老师此言差矣。国不富强,如何用兵?国无余粮,如何出兵?富国强兵,需要治理。兵家可行征伐之事,但就治国而言,唯儒家、法家最为合适。”

“可惜,你来晚了几年,否则有你辅佐,魏斯也不至于沦为他人之臣。”

“这个世界能人众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也不敢说必胜。这几年游历,倒是见识了众多能人,其中一些人,能力比我也毫不逊色。魏斯固然是一个优秀的君主……”

“既然魏斯也已经臣服,你为何不趁着刚才的机会,为张华效力?”

子夏盯着此人的表情,想要看出他真正的想法。

只是,这个弟子的能力,不逊色于他这个老师,而且这个弟子精通兵、法、儒三家的理论,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国变法,都是超一流。

中年男子叹道:“老师可知道,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区别?”

子夏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不错,一次雪中送炭,要胜于十次锦上添花。”

“而且,这个世界有众多明主,良臣择主而事,我吴起只愿侍奉霸主。且让我再观察一段时间。”

中年男子点破自己的想法。

子夏摇头:“你啊,还是放不下功名。”

“大丈夫当提百万之师,纵横天下,名垂青史,为何要放弃功名?”

吴起不以为然。

子夏想要立言,而吴起想要立业,各有追求。

子夏知道吴起有自己的追求,也不强求。

吴起本来是儒家曾申门下弟子,因为母亲过世后,没有奔丧守孝,被曾申认为不孝,逐出师门。谷

从此,吴起弃儒学兵。

另外,吴起还杀妻求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要超过一切。

即使拜子夏为师,也是为了丰富吴起的治国变法理论,并不是真正归入儒家。

吴起是兵家的代表者,也不会考虑重新回到儒家。

“我们许久未见,且小酌一番。”

子夏不反对吴起的追求,而是与吴起叙旧。

“我游历多时,已经有些许疲倦,正好与老师详谈。”

吴起在子夏的府邸住下。

张华还不知道自己与诸子百家之中的兵家亚圣吴起擦肩而过。

围攻大梁城的范仲淹、李绩已经向张华求援,以确保可以拿下大梁城这座坚固的城池。

张华需要带兵南下,与范仲淹、李绩汇合,因此才会任命信陵君担任滁州主将,镇守这片领地,以免被刘秀或者李克用攻下。

“高顺带着募集的兵力,前去洛州夏城练兵。”

张华将高顺调到夏城,训练陷阵营。

一旦高顺的陷阵营训练完毕,向东可以攻略中原,向西可以支援关中,向北可以救援河内、滁州。

随着张华的领地扩大,夏城的位置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河洛为天下的中心,可征伐四方上下。

除了高顺,魏延、田横、魏斯等人,也被张华带走,彻底瓦解他们建立的势力。

“主公,有一骑兵百人将,在村庄遇到了一人。此人自称是三国马良,此言可能非虚。主公如有闲暇,可见一下此人。”

张华即将离开上党城之前,王守仁向张华引荐三国马良。

“马良?”

张华还真没想到会在这块地方遇到蜀汉的文臣马良。

马良是荆州士族,出使东吴,安抚五溪蛮,但刘备在夷陵之战兵败,马良也因此战死。

马家五常,白眉最良。

白眉马良是马家五兄弟中,能力最强的一个,可惜死得早,否则以后说不定也是蜀汉最高层之一。

吕蒙白衣渡江,以及夷陵之战,这两战,让蜀汉损兵折将,损失无数良将和文臣,导致后期诸葛亮也挺为难。

魏延与杨仪不合,诸葛亮都忍了下来。

刘备认为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还是尝试让马谡独当一面。

这都是因为蜀汉缺人。

既然马良出现在此地,那么张华还真有必要招揽此人,指不定马良会有些奇奇怪怪的天赋。

“带马良来见我吧。”

“属下这就下去安排。”

在王守仁的安排下,白眉马良被张华召见。

张华打量马良的长相,马良的眉毛,还真有一撮白毛,怪不得被称为白眉马良。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季常来投,我大业可成。”

张华按照惯例,吹捧每一个投靠自己的文臣武将。

“我观明公爱惜民力,与慕容麟等人不同,因此愿意出仕,为明公效微薄之力。”

马良开门见山,想要追随张华。

实在是张华开仓赈灾,发放种子,打动了马良。

每一个文臣武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要是达到他们的要求,甚至会主动投靠。

张华颇为吃惊,看来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魅力了。

张华的领地扩大,影响力也提升,更多人主动投靠。

“你且在我的身边效力,随我南下中原。”

张华正好缺少人手,于是将马良与诸葛恪等人带在身边。

“喏。”

马良认可张华的统治政策,心满意足加入。

张华在离开上党城之前,查看马良的英雄属性。

【英雄】:马良

【等级】:37

【统帅】:48【武力】:23【智力】:84【政治】:91

【天赋】:神来之笔(马良以真气作画,可以化虚为实,将作画具象化。具象化的对象越夸张,消耗的真气越多,对精神负担越大)

【来历】:汉末荆州士族,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良的天赋,也相当逆天啊……”

张华看到马良的英雄属性,暗暗吃惊。

这么说来,画饼充饥,不再是梦。

就是不知道马良的极限可以做到何种程度。

“以后再看看马良是否有用武之地,暂且南下中原。”

张华没有让马良倾尽全力表现天赋,否则反噬可能会让马良难受几个月。

即使是王守仁、刘秀,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出手,毕竟天赋越强,反噬也越强。

……

宛城,皇太极的白甲兵进入这座中型城池。

此地戒备森严,属于南阳霸主的主城。

“鳌拜,不可在此地惹事。此处的领主,不比我差。要是乱来,你我都要死于此地。”

皇太极担心鳌拜在宛城闯祸,提醒鳌拜。

“主子请放心,我鳌拜即使再糊涂,也不至于凭借这点兵力乱来。”

鳌拜扫视四周,在此地感受到不少强大的气息。

南阳霸主不弱,唐赛儿的十几万白莲教徒正是因为不敌此人,所以才走商洛古道,进入关中,遇到了张华。

皇太极在宛城,也要遵守这里的规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