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盐商张士诚的能力

“该怎么安排张士诚?令其为盐运使?”

张华与赵匡胤对峙期间,屯兵中牟镇,需要安置张士诚、张士德兄弟。

张士诚、张士德兄弟是元末的盐商。

说是盐商,实际上,给元朝官府运盐的收入微薄,张士诚主要工作是私盐贩子。

盐铁官营,利润在于官府,因此,私盐暴利。

张士诚、黄巢等枭雄,都是贩卖私盐出身。

张华势力,同样实行盐铁官营。

虽然如此,张华的领地内,还是有人贩卖私盐,屡禁不止。

只要利润足够高,这些私盐贩子就敢铤而走险。

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张华有意考虑让张士诚担任盐运使,整治私盐。

张士诚本来就是贩卖私盐起家,自然知道贩卖私盐的各个环节,可以对症下药。

在任命之前,张华查看张士诚、张士德兄弟的英雄属性。

【英雄】:张士诚

【等级】:55

【统帅】:70【武力】:68【智力】:81【政治】:80

【天赋】:盐民首领(张士诚代表盐民这一特殊集团,对盐民产生亲和力,容易得到盐民拥护)

【特殊兵种】:盐民兵(二阶兵种,以盐民为兵源的低阶步兵,擅长水战,不擅长陆战,兵种天赋:“水战”,兵源:盐民)

【来历】:元末枭雄之一。

“张士诚的军事能力,比起同一时代的朱元璋、陈友谅、王保保、明玉珍等诸侯,都差得远了。”

张华看到张士诚的英雄属性,发现张士诚的统帅、武力只是一般水平。

张士诚是盐贩子出身,骨子里是个小商人,虽然占据富庶之地,但野心其实并不大,所图的不过是一个安稳富足的日子,只要不把他逼急就不会玩命。

相比之下,朱元璋、陈友谅、王保保等人,才是真正的枭雄。

朱元璋独一档,陈友谅、王保保次一档,张士诚就没在朱元璋这里占过便宜。

张士诚亲近盐民的天赋让张士诚可以轻易煽动盐民。

“张士诚,还是不能担任盐运使。”

张华看到张士诚的天赋,只要张士诚愿意,很容易就能煽动盐民,爆发叛乱。

虽说以张士诚的能力,最终还是无法成事,但要是突然叛乱,还是有点棘手。

张华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张士诚在后方挂个闲职。

【英雄】:张士德

【等级】:63

【统帅】:75【武力】:81【智力】:72【政治】:50

【天赋】:枪术

【特殊兵种】:盐民兵

【来历】:张士诚之弟。

张士诚之弟张士德,军事能力强过其兄长张士诚不少,但张士德的内政能力,差于张士诚。

所以张士诚是盐民首领,而张士德不是。

张士德算是二流偏下的武将,可堪一用。

张华任命张士诚为文官,张士德为武官,也算各有任用了。

张华又查看李绩的能力。

李绩相比于张华击败瓦岗军,臣服于张华之时,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

【英雄】:李绩

【等级】:70

【统帅】:95【武力】:70【智力】:95【政治】:75

【第一天赋】:百战(李绩在每次征战结束后,都会总结经验。征战次数越多,李绩的统帅、智力值越高,而且,李绩与敌军交战,有极小的概率学习对方武将的军事天赋、谋略天赋)

【第二天赋】:戍守(李绩在与秦朝武将王离交战时学习的天赋,该天赋可以提升边塞士兵的防御和韧性)

【第三天赋】:天命加身(李绩在与后金武将努尔哈赤交战时学习的天赋,天命圣主,真龙护体,小幅度提升军团士兵的攻击、防御,大幅度提升军团士兵的士气、速度、幸运值,但使用者需要承受精神反噬,战斗持续过长时间,会对使用者造成不可逆的内伤)

【擅长兵种】:全兵种

【特殊兵种】:无(李绩可灵活运用各个兵种)

【来历】:唐朝英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相比于瓦岗寨时期的李绩,现在李绩已经接近超一流统帅,统帅值从90提升至95,智力值从93提升至95,算是一名智将。

而且,李绩领悟了努尔哈赤的军团天赋,对军团的提升,相当恐怖。

可以说,李绩的天赋就是复制敌人的天赋。

虽说复制敌人的概率极低,但只要李绩经历的战斗次数一多,总会偷到对方的天赋。

要是以后李绩偷到韩信、白起、吴起等人的天赋,那么李绩还真有可能跻身于超一流统帅。

张华终于明白为何李绩有资格与李靖、李世民等武将并列为唐初三大统帅。

李绩某种意义上来说,越老越强。

以后就算李绩的统帅值达到98、99,张华也不意外。

当然,越到后面,李绩的提升就越难,毕竟开始接近人类的极限水平。

吕玲绮进来,对张华说道:“主公,范仲淹已带兵攻克新郑、长平、阳翟等城镇,此时正在与曹操对峙。司马懿也攻占了努尔哈赤部分领地。只有曹操,在此战,一无所获。”

“奇怪,司马懿的反应,怎么比曹操还快?司马懿不是努尔哈赤的盟友?”张华从吕玲绮禀报的情况,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难道司马懿与赵匡胤暗中有来往?”

诸侯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东吴、蜀汉还干了几仗,相互之间,派兵防备彼此,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就更不用多说了。

努尔哈赤出事,司马懿在暗中捅刀子,比谁都狠。

赵匡胤、司马懿同时出兵,与张华争夺努尔哈赤的地盘,要说他们之间没有暗中来往,张华是不相信的。

中原的形势复杂,诸侯众多,而且都是硬茬子。

曹操、司马懿、赵匡胤、高欢,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纵横一时的枭雄?

在中原四周,还有强敌环伺,如河北刘秀,山东诸国。

“中原似乎是一处泥潭,若是在此地耽搁太久,恐怕其他方向的诸侯有做大的机会……”

张华陷入沉思。

中原因为强大的诸侯太多,人口密集,导致吞并中原,明显比吞并关中更加吃力。

实际上,几年后还存活的诸侯,都是历朝历代的枭雄,他们兵多将广,虎踞一方,越到后面,越难吞并这些诸侯。

“主公在烦恼什么吗?有末将可以效劳的地方?”

吕玲绮见张华沉默不言,可以看出张华遇到了难以解决的事情。

张华漫不经心说道:“你打算怎么效劳?”

吕玲绮挺了挺胸膛:“只要末将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

吕玲绮想着能够获得超过吕布的成就,她已经被封为关内侯,如果想要成为县侯,还要立下足够的军功。

吕玲绮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毕竟时不我待啊。

“那你帮我暖……不,令铁鹰斥候,送一封信回去长安。”

张华想到花木兰的孩儿也快要出生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

因为天下诸侯众多,张华也没有信心尽快扫平这些诸侯,所以培养一个接班人就很重要了。

如果张华在有生之年还不能干趴这些诸侯,还能由儿子,儿子的儿子,完成未竟的事业。

“是。”

吕玲绮接过书信,内心突然有一丝羡慕花木兰。

即使张华远征关东,也还惦记着花木兰。

“宋州的赵匡胤、许昌的曹操、陈县的司马懿、宛城的高欢……接下来,该拿哪个诸侯开刀?”

张华摊开地形图,已经在物色下一个受害者。

在大战中落败的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皇子,向东边逃亡。

途中,皇太极与多尔衮就谁能接替努尔哈赤,登上汗位,而产生了争执。

谁能成为大汗,意味着努尔哈赤留下来的心腹,会为谁效力。

建州女真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法,理论上,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代善等人都可以接任努尔哈赤。

这个时候,后金五大臣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努尔哈赤在位时,后金五大臣和八个旗主,都有商议国事的权力。

“四贝勒才德冠世,此时危急,当速继大位。”

费英东等后金五大臣,在逃亡途中,一致推举皇太极为新的大汗。

八旗旗主不齐,与努尔哈赤同辈的后金五大臣,拥有空前的话语权。

皇太极拉拢后金五大臣,还有其他贝勒,即使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抱团,话语权也不及皇太极和后金五大臣。

“好。”

多尔衮气急败坏,咬牙切齿,但他也不敢反对辈分太高的后金五大臣,最终憋了半天,牙齿间只蹦出一个好字。

费英东为皇太极撑腰,但此时费英东在安葬努尔哈赤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大汗,接下来,我们几万兵马,该何去何从?”

皇太极心里已有决定:“黄河以北是光武帝刘秀的地盘,我们去了那里,死路一条。不如前往山东,经水路,前往辽东,或许,辽东才是我们的龙兴之地。”

“好!”

后金五大臣无不露出兴奋的神情,他们有些怀念白云黑土的辽东大地了。

皇太极神情凝重:“或许,回到辽东,也是一场恶战,因为那里可能已经被人占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