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八十章 另请高明

轩辕新明录 第八十章 另请高明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1:40:30 来源:笔趣阁

进了王府书房坐下,几人叙了些许闲话。上茶之后,郑经直奔主题,提出应该在近日就选择黄道吉日,拥立朱慈炤登基。朱慈炤连忙起身逊谢,表示自己德薄智浅,希望另请高明。

听到朱慈炤这句话,毛渊明和许纬辰都笑了,显然,“另请高明”这四个字,在另一个世界里被一位长者用得出神入化,成为互联网上高频出现的梗。

“永王殿下,延平郡王和军机处都决定啦,您来当大明皇帝。”许纬辰背答案一般把这句话说给了朱慈炤听。毛渊明听了,更是哈哈笑出声来。

朱慈炤不知道二人笑些什么,只是沉吟未答。显然他是念不出一百多年后林则徐写的那两句诗的。

毛渊明于是也出声劝道:“永王殿下,国姓爷和延平郡王两代人孤悬海外恪守明制,就是为了今天能拥立殿下登基,光复大明江山。您万万不可推辞。”

朱慈炤看了看毛渊明,觉得形象气质别具一格,可能因为“毛利国人”与大明之人有所不同。而且,许纬辰提起过毛渊明乃是“复兴会”的会长,虽然不知道这是多大的权势,但会见郑经一共就这么几个人在场,可见地位不凡。

“毛先生如此厚爱,让士……慈炤不胜惶恐,只是如今清人势大……”朱慈炤来了杭州半年,还没有完全适应身份的转变,有时候说话会把王士元的名字带出来。而且他这句话还没有说完,郑经却激烈地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

王守礼见状,连忙拍抚郑经的背,又急着命小太监端痰盂过来。

“唉……”毛渊明见此情形,叹息着说道,“永王殿下,您也看到了。延平郡王的玉体着实有些欠安。但即便如此,王爷还是时时叮嘱我们,要以光复大明江山为重,不可失了国姓爷的恢复之意。”

朱慈炤看着眼前郑经虚弱的样子,知道毛渊明所言非虚,不由地有些难过,默默垂下了头。

“永王殿下,您是世间仅存的崇祯陛下嫡子,您若是不为天下苍生计,慨然赴任,那别人更难忠心于恢复大明的事业了。”毛渊明继续劝说道。

朱慈炤其实也并不是不愿意答应,只是这些天下来,已经从许纬辰的口中得知,军机处统率的文官武将几万兵马,都属于延平郡王郑经,如果不能踏实知道郑经是否真心实意拥立自己,那皇帝这个高危职业还是不能轻易答应做的。于是,又抬起头看了看郑经。

郑经终于止住了咳嗽,喘着气说道:“永王殿下,我父子恢复大明之志,苍天可鉴。殿下切勿有所迟疑,早正大位,才能早……咳咳……”

郑经一句话没说完,又剧烈地咳嗽了起来。王守礼急得一边拍抚郑经的背,一边连声说道:“王爷,您还是少操劳,多休息。”

如此情形,毛渊明和许纬辰都转过脸来,看着朱慈炤,等着他的决定。

朱慈炤见郑经身体如此之差,却还是心系光复大业,不由地肃然起敬,更不好再推三阻四,站起了作了一揖说道:“小王愿听凭安排。”

“好,好。”郑经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说道,“永王殿下英明决断。毛……咳咳……两位先生替我安排……咳咳……大事……咳咳……失礼了……”

郑经不停地咳嗽,显得有些语无伦次,挥着手示意王守礼回寝宫休息。王守礼连忙招呼小太监推动四轮车,出了书房。

毛渊明和许纬辰连忙站起来送了郑经出去,才又回头坐下。

既然朱慈炤已经答应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商讨具体事宜。时间上不用太着急,最好是前线战事有了决定性的结果,可以诏还郑克臧、刘国轩等人一起办。

许纬辰提出来一件事:在登基大典之前,必须先去拜访一个人,请他出山,否则拥立之事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谁?”朱慈炤立时来了兴趣。

“浙东名士黄宗羲先生。”

“有道理。”毛渊明听了,差点拍自己的大腿,“梨洲先生是士林领袖,请他出山是最好不过。只要他老人家在登基大典上出现,那天下士子必定八方而来,为我大明所用。”

“只是,请黄宗羲先生并不容易。我们之前试过请他的高足万斯同为国效力,结果被他师徒以才学未到火候的托词拒绝了。”

“呵呵,万斯同还才学未到火候,那天下还有敢说自己有才学的人吗?”毛渊明对黄宗羲和万斯同师徒非常了解,在文史论坛上混,这些都是基本功了。

朱慈炤也听说过黄宗羲和万斯同,对毛渊明居然熟悉这对师徒感到非常惊讶,又不知道为何无法延请黄宗羲出山,便问道:“请梨洲先生出山有何难处?”

“难处嘛,以我的猜测,就是梨洲先生对我们是否真的是大明朝廷,还心存疑虑,对我们能不能战胜满清,也无把握。”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毛渊明问道。

“需要永王殿下亲自登门拜访,像刘备访诸葛孔明那样,请他出山。”许纬辰其实早就知道黄宗羲的想法,因此一直在等待恰当的机会向朱慈炤提出要求。

“哈哈哈。”毛渊明又笑了起来,“看来,永王殿下还要辛苦一趟了。”

朱慈炤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登门访贤为国聘士,是小王分内之事,何来辛苦。只是我与梨洲先生素未谋面,不知如何能够找到他,又不知怎样才能得见他的面。”

许纬辰冲着朱慈炤点了点头,答道:“殿下所虑,军机处都研究过了。之前投诚我军的海宁知县许三礼与梨洲先生颇有来往,请他带您去便是了。”

商议已定,时间也不早了,朱慈炤仍坐了肩舆回府,照看胡氏和新生的二王子。毛渊明很长时间不在前线,虽然一直有书信往来,但对局势的发展依旧不甚清楚,便拉着许纬辰继续详谈。

许纬辰告诉毛渊明,杭州一切事物大致还算井井有条,清朝投降的官吏办事也算得上用心,去年的秋粮征收颇为丰厚,自己非常重视的孤儿院工作在鲍婧的领导下有序进行,今年惊蛰之日,一百多个年满七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学读书了,而且用上了司徒辉新编的数学课本。

“为什么选择在惊蛰开学?”

“学制的事情,既要方便制定,又要照顾生活习惯,用阳历可以避免年长年短不一影响学生读书。只是老百姓惯用的还是时宪历,所以用节气作为学期开始的标志,节气本质上是阳历。而且,老百姓习惯是过了元宵才算出了新年,惊蛰之前的雨水并不能保证在元宵节之后。”

“原来如此。”毛渊明想了想又问道,“那眼前还有什么别的需要办的事情吗?”

“嗯,有件大事,正想与你商量。”许纬辰凑近了毛渊明说道,“常镇业跟我说了好几次,需要建立中央银行,把经济和货币的事情管起来。之前因为人手不够,没法推进,现在大家从东宁过来了,我想是时候开展了。”

“央行?”

“是啊。现在我们占领杭州都半年多了,陈永华委托日本铸造的永历通宝根本不够用,城里流通的还是顺治、康熙钱,面子上很不好看。朱慈炤马上要登基,新的钱币必须要铸造出来。另外,有了央行就可以吸储和发债,能解决眼下财政紧张的问题。”

“有道理。那这事情谁来办合适?”毛渊明望着许纬辰问道。

“我建议,由常镇业牵头,文济世主管,再派两个官员过去帮他的忙。”

“文济世是985大学的经济管理硕士,筹办央行倒也非常适合。”毛渊明赞同了一句,又想了想,“那……接下去需要我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