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烈血苍穹 > 118 优势转化

烈血苍穹 118 优势转化

作者:金属裂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1-02 10:22:54 来源:笔趣阁

飞船的高度降低并不是垂直式的,而是以一定的速度绕着木星飞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下降。

导弹脱离战舰之后,则是一边绕着木星飞行,一边向木星飞行,从远征一号的角度看是垂直,从其他方向看,却是一条弯曲的弧线。

或者说,半条抛物线。

导弹以惯性飞完一百多万公里的路程,直到接近木卫四的轨道才重新启动引擎,改垂降为平飞,从卫星的前方发起逆向进攻

这样做的好处是导弹与卫星之间的相对速度更快,防御难度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多么精彩的战术都很难起作用,真正的胜利,就是用一点一滴的胜率积攒而成。

从最初的全面碾压到后来的狼狈不堪,外星种的经历一言难尽,他们早就收起了所有的轻视,再不敢小看人类半分。

明明只是个刚刚走出行星的低等文明,怎么就这么难缠呢?

当远征一号抵达木星的时候,外星种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之前一直没有动静是没必要,当导弹即将飞越卫星轨道,逐步转为平飞的时候,大群冰制外星战机腾空而起。

而且敌人不止制造了简陋的战机,还有十几艘冰制炮艇,以及两艘长度不低于百米的冰制战舰!

目睹这一幕,众人不禁愕然。

这么短的时间造出这么多飞行器,外星种用的到底是什么技术?

欧展鹏甚至有种想法,这会不会是外星种的压箱底,专门用在落难的时候?

双方还没接触,成群的导弹突然散开,飞在最前面的导弹主动爆开,释放大范围的烟幕。

对方的飞行集群分毫不乱,似是早有准备。

然而烟幕中的人类导弹并不是老老实实的飞行,而是无声无息地分裂,释放分导弹头。

一转眼,分导弹头就达到了两千多枚,其中只有一半儿装备蘑菇弹,剩余的全都是普通弹头。

没办法,军方的储备有限,这已经是仔细搜刮,把压箱底的存货全都带上的结果。

远征二号更甚一步,只有三分之一的蘑菇弹是自产,余下的三分之二,是来自大毛、米国和其他小伙伴的紧急支援。

面对共同的敌人,蓝星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再大也得先放一放,这种时候讲利益提条件,无异于自决于人类。

两千多枚各种弹头在烟幕中兵分两路,一半儿飞向木卫四,另一半儿却不为所动,继续飞往木星方向。

释放了弹头的导弹率先飞出烟幕,与拦截的飞行集群遭遇,顿时光芒纷飞。

外星炮艇发射一种怪异的白色射线,凡是被这东西命中的导弹,全都立刻失去动力,只能依靠惯性继续飘飞。

接下来,就是成群的外星战机涌上,将导弹彻底分解。

但也不是所有的导弹都被外星种解决,下一批导弹以极快的速度冲出烟幕,向炮艇和战舰发起进攻。

惨白的射线,爆炸的火光充斥战场,没多一会儿,已经有数十架外星战机、六只炮艇和一只敌舰当场沉没。

当又一批导弹飞出烟幕的时候,外星人的飞行集群已经沉没大半,剩余的飞行器拼尽全力,也没能拦住几枚弹头,唯一的冰舰还被一枚蘑菇弹命中摧毁。

余下的外星种开始拼命了,只要发现导弹的踪迹,就会立刻有一群战机涌上,毁掉一架顶上一架,直到引爆导弹为止。

半小时后,这一仗终于接近尾声,最终只有三枚导弹突破封锁,但它们都没能命中目标。

不过没关系,人类真正的杀手锏是后面的弹头,它们没有动力,没有尾焰,悄无声息地飘行在木卫四的轨道上,甚至有一部分调转方向,用只比木卫四慢一线的速度同步飘行。

它们会在不久的将来陆续降落,发起持续的、不定期的轰炸。

但没有任何人失望,因为一号舰的关注点早就离开了战场,那些飞向木星的弹头,才是真正的重点!

它们并不是偏航,每一枚弹头的方向和速度都经过精心的计算,看假乱糟糟的一团,实际上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弹头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持续加速,先后越过木卫三、木卫二和木卫一的轨道,最后越过木星的大气外层,飞向行星的另一侧。

在飞出一条接近直角的轨道之后,一千多枚弹头分成四个群体,分别飞向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及木卫四。

不再是从卫星背后发起别扭的进攻,而是从行星内侧向外侧发起的垂直打击!

这个计划的精髓就是改变弹头的进攻方向,从而避免背后打击的劣势。

在人类的军事理论体系之之下,从卫星背面发起进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远距离迂回,飞到卫星侧方或下方发起进攻。

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速度损失比较多,进攻不够突然,敌人有充足的时间发起拦截。

二是贴地飞掠,靠近目标后再发起进攻,进攻方式与巡航导弹类似。

舰队向落舰山发起进攻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优点是进攻突然,更难防御;缺点是必须考虑天体表面的地形和引力,将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说不上哪一种方式更可靠,只能结合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究竟哪一种战术更合适。

说起来可笑,人类的军事力量进入太空的时间很短,从未有过真正的大规模舰队对抗,实战经验几乎等于零。

但每一个有实力的蓝星小伙伴,都在通过模拟对抗的方式,反复探索各种太空战术。

模拟对抗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预设战场条件之后,以最接近实战的方式展开演练。大量的模拟对抗产生了一系列太空作战理论,例如《高空轨道的优势论述》、《低空轨道的逆势进攻》、《正向摆脱与逆向突袭》、《太空对抗的基本原则》等等。

基本上都带着一点空战战术的影子,却又似是而非不尽相同。

这套体系成不成熟暂且不说,总之理论体系确实存在。

欧展鹏提出的作战计划,本质上就是把远征一号的高度优势转化为速度优势,从而突破拦截摧毁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