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第365章 执帚

长平长平 第365章 执帚

作者:楚秦一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59 来源:笔趣阁

小四还没有吃饭,正好和曹包一齐用餐。其他人就围坐在旁边。

郑安平道:“君上何教?”

曹包道:“吾星夜往赴,于日出时得入大梁,面见君上,报以官宅、驿站、车行均筑毕;复得四百亩,皆以种粟,今已抽穗;管邑精壮皆出经商,邑中所留皆老弱妇孺,业农者,惟城主一家,亦耕种四百亩。君上得闻吾计,甚予嘉慰。并报得韩卒骚扰一事。至夜,君上乃召吾授计曰,新建诸宅,当及早入居;驿站初设,当速募驿卒,以充其用;驿舍少得其用,可募管民得其用者居之,以充官用;车行已成,唐叔等颇计其策,可依计而行。韩卒之至也,吾当责其背约,妄出华阳;若彼不听,则当启长城尉,以兵临之。吾闻之计也,乃星夜而归。”

郑安平道:“诚至当也,至善也。”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称善。

郑安平复问道:“管邑盗贼公行,君上何教?”

曹包道:“管邑民少,钱粮乏短,非有土人为盗者。其有盗贼,或途经,或乡人为恶以求利也。”

郑安平闻言大惊,难道自己防了半天的贼人竟是自己吓唬自己吗?不过仔细想想,自己自从到了管邑后,的确一次也没有和贼人打过交道,所谓贼人都是从城主和豕三口里听说的。难不成这两人合起伙来欺骗自己?

心里正自疑惑,就听到粟兄出来问道:“吾等多闻于城主,其城数被贼侵,宁为欺乎?”

曹包道:“凡有贼者,数乃至百,其周必有大邑,以供其食。管邑地只四百亩,供管民之不暇,焉得供贼?如城主所言,年奉百石,不过五七人也,自守之不暇,焉得为害!”

犬兄道:“城主其余欺也,奈何?”

曹包道:“非欺也,实有其贼,而故为大言,以求其利也。”

犬兄道:“何利也?”

曹包道:“或得其奉,或减其役,想必有之。”

郑安平自觉面孔发烧,他已经把今年的第一期供奉交了,虽然用的是自己的钱!而且为了提防心目中的盗贼,他们四人提心吊胆、彻夜不眠了两天。

为什么这两天会这么紧张呢?郑安平继续回忆,发现是受了曹包一句话的影响。于是问道:“先生之归大梁也,再三嘱吾等披甲枕戈,恐有夜贼。何其异也?”

曹包也有些赧然,道:“吾观韩人来扰,未知虚实,恐其复至也。今闻于君上,知华阳之卒,例不出华阳,出则当以背约论。”

两件影响众人心情的大事,就这么轻轻地揭过,让众人心情既放松,又感叹:到底是高高在上的贵人,既知道得多,又懂得多,自己觉得多严重的问题,在他们看来都不是事!

郑安平道:“既无警,吾等且归各宅可也。”

曹包制止道:“虽管邑少贼,韩卒亦安,然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诸公之计是也。方今之时,虽不宜多加戒备,亦不得不防小人盅害。其昼也,吾五人当分在各处,有议则集。其夜也,当易宅而居,令贼不知。”

郑安平道:“愿闻先生之计。”

曹包道:“吾观右伙,疏于农事。可荷甲执戈,以为缉盗,城内城外,三五巡之。臣之为丞,当巡田亩、管邑,或募卒,或劝桑,及察民情。令、尉及左伙,或高坐,或力田,或散或聚,以为不定。食时及午时,众人且归,尽集于管令之府,以通消息,以为公事。至其夜也,但卜宅而居,令人不识。兵甲随身,以备不虞。唐叔之至也,或别有谋。”

郑安平道:“吾等粟粮,尽在驿中仓内,鼎簋亦存,或当聚于驿舍而食。”

曹包道:“可矣。食则聚于驿,午议则聚于司,非在一处,亦可掩人耳目。”

商议已定,就照此办理。小四也不换装,解下弩箭,执起手戟,城里城外瞎转,威慑的意味强过侦察的意味。曹包或沿河巡查,或往管邑访视,独来独往。剩下三人人带一名小僮(五旺)去田间照料,另一名小僮(五儿)则负责畜养禽畜。

至午,众人聚到郑安平的宅中。小四绕着管邑走了好大一圈,对管邑周围的地形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回来后说了好些自己的新发现。郑安平道:“粟其有熟者,或可获之。”曹包道:“吾请城主募农者,而耕其田。募执帚者,以为清洁。城主言,农者则无,执帚无虑也。”

郑安平道:“前者书籍,或有四五家在农籍,宁无农者?”

城主道:“所谓农籍者,非实业农也,盖虚得其地,而种于城主之家。”

郑安平道:“管邑弃农而业商,知者以为盗贼公行,不敢自富以招寇。但业商者,财不入邑,贼不侵也。若以先生之言,管邑四周并无盗贼,何力农者少?”

曹包迟疑道:“华阳之卒不出华阳,乃伪为盗贼乎?”

郑安平道:“吾观城主,所言多虚而不实,莫非有诈?”

曹包道:“城主主管邑,业已三代,根深柢固,难可动摇。若其不乐为农,暂且由他。吾已托之为募农者,其若不然,吾自他邑募之,必无他言。”

郑安平道:“先生之言是也。”

下午,城主送了四名健妇和四名**上十岁的孩子过来。由于已经看见郑安平等在管邑不远处劳作,故直接带着人过了桥。到郑安平面前停下道:“适得管丞令,命送执帚者数人。此四者,乃城中忠朴之辈,皆母子也,其体尚健,可供役使。但得一粥一饭足矣,并无他值。”

四人停下手,看向四人。四名妇人皆面容憔悴,身体瘦弱;四名孩子也都形容矮小,头大体小。一看便知是长期衣食不周。

粟兄问道:“汝四女来城,奈何无夫相伴?”

城主道:“此四女之夫皆失散无着,寄于夫家,艰难度日。闻大夫选执帚,吾乃思之,是四女失所依托,若得为大夫执帚,而得衣食,亦为积善。”

粟兄又问道:“四女所居何家?家为何业?娘家何乡里?”

城主对四女道:“汝各言夫家为谁,娘家为谁。”

四个女人怯生生地一一小声作答,三人听了也和没听一样。

粟兄道:“吾观此四女并其子皆佳。惟但城主送至,不敢留也。愿城主送归。旦日于城下劳众长老为证,各妇家长、族长引出,面立契书,各执一劵,乃敢应命。”

城主道:“是微庶荒唐!令、尉其恕之!旦日必依令而行。”带着四人离开了。三人目送四对母子过桥入城,仔细观察着他们之间的身形姿势,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曹包这时急匆匆地赶到了,一问才知道城主把要送来的僮妾都挑好了,而且有四对,皆为母子关系。曹包懊悔没能及时查看四人的动静,郑安平道:“先生勿忧,其四女旦日于城下立书契,先生可得而察之。”曹包不同意,快步跟着进了管邑,要追上城主,观察各家风貌。众人只得由他。

到了晚餐时间曹包才回来,自言已跟到各家,观察其貌,皆穷乏低檐之家,城主所荐无误。他还找城主要了四块民间用的木版,趁着天色尚明,取出石墨书写契约。

饭后,五人一起来到管邑,由城主带着,邀请了五位长老为明天立契作证。又到了四人家中,问明是否愿意,还征求了族长的意见。一圈走下来,天已经快黑了。

当天晚上,大家没有搬家,就在驿舍休息。第二天早餐后,众人结束整齐,来到城下,城中的相关人员已经在城门前等候。郑安平等一一行礼道谢。四名妇女的家人和郑安平等对面席地而坐,城主和长老坐在中央。

曹包取出昨天写好的契书,交与长老及妇女的家人过目,家人们都不识字,只等长老说话。一名识字的长老将契书念出来,道:“某女,某乡里人,嫁与管民某,生子某。今母子皆愿执帚于管邑官司,凡所食宿,一仰官给,生死寿夭,各安天命。管令某,夫家某,中证管城主某。”念完,问道:“其有疑乎?”家人那边有人道:“无疑。”

曹包走过来,道:“各家依次而前,各道里籍名氏。”

于是四家人依次带着女人走到曹包面前,各告了原籍、夫名和妇名,在家人一栏下写下自己的名字。自然都是些狗啊猫,大中小,一二三之类的。写毕,曹包以刀刺家人和妇人的手指,流出血来,在自己的一栏下面印上手印。曹包对每个人都同样安慰道:“汝等无忧,饥则给食,病则给药,定勿缺也。"

四家按完手印,郑安平刺破手指,在四片木版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城主作为证人,也刺血按印。曹包将四片木版交与长老见证,各无异议。曹包将木版用力摔在一块大石头上,木版从中间裂开。曹包将木版一分为二,照着上面写的念出名字,家人上前,领了右劵,女人和孩子则过来立于郑安平等身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