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第58章 望日出兵

长平长平 第58章 望日出兵

作者:楚秦一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59 来源:笔趣阁

征发刑徒的教令再次下达到各县,这次是征调三万人,组成一支远征军,去他国作战。随着刑徒征调令下发的,是征调各级官员的命令。

三军统帅是中更胡阳,三个五大夫包括王龁、王陵和司马靳。北地郡五县由于遭灾,牲畜大量死亡,允许每县出精壮千人,这五千人早在数月前就已经来到咸阳,在军营中接受训练。

这天下朝后,一名壮年男子跟着张禄一起步出宫门,来到张禄的车前。张禄对芒未和陈四介绍道:“中更胡阳。今日有事商议,汝二人即乘车回府令备酒肉。吾随中更而至。”

芒未和陈四行了礼,登车驶去。张禄与胡阳同乘一车,随后缓行。

胡阳对张禄道:“是二者即陈四、无为乎?”

张禄道:“然也!中更亦闻其名?”

胡阳道:“无为以辅佐之功得三爵而至簪袅,陈四以谱山川之功得四爵而至不更。一事而晋三四爵,自武安君以来,秦未之闻。咸阳哄传,是以知之。问之,皆客卿之客也。客卿有客如此,足见高才!”

张禄道:“中更误矣!无为及陈四非臣之客,乃大夫郑氏安平之客!”

胡阳惊道:“郑氏非客卿之门下乎?”

张禄道:“吾与安平,亦君臣,亦故交。昔在大梁,多承郑氏之惠,乃得今日。今少得富贵,不敢忘也。朝中人皆知臣让大夫爵与安平,不知安平于宛县,以武入秦,御与射皆优等。若叙其能,得爵亦非低也。臣所让者,实余事耳!”

胡阳道:“何客卿门下,贤才之众也!”

张禄道:“臣在大梁,深潜于野,乃知伏虎潜龙,在在皆是。辱没于豪强之家,求生于将死之间。王若用之,何忧大事不立!”

胡阳道:“子与臣皆外臣也,于故土皆无闻达。今用于秦也,各建功业,立爵名,森然众人之上。何故土不得其用,而反用于秦耶?”

张禄道:“臣亦思之。秦之所胜,在律法森严。臣于关东,闻秦律法森严,常惧动辄得咎。一朝入秦,乃知秦法,善法也。集天下之善策,而著之于简策,公之于黔首。此邦愚者之所行,皆外邦智者之所得,以此务农,则地无不蕃;以此务工,则工无不精;以此兴军,则阵无不整;以此而战,则战无不胜。非臣等力能为也!”

胡阳道:“子之言是也。子与臣皆外臣,关东各国,非戚非贵,求生尚难,而况建功业乎?于秦则不然!孤身入于秦,一朝身为王臣,以律而行,秦人不以臣非亲而不信,不以臣非贵而无畏威。令行而禁止,虽父子不能匹也。此他邦之所无也。智者于此,虽少子弟,无亲族,乏资财,得道辄行,虽贫贱无所碍也;失道而退,虽亲贵无所避也。是故事必成,功必立,业必建也。”

一路上两人谈起秦律,各抒己见,都认为秦法利益明显,与自己在关东所闻大不相同。两人相互发挥,高谈阔论,深引以为知己。

到了郑安平的房间,郑安平早已侍立于门外,陈四和芒未立在他的身后。

胡阳自然知道张禄住在郑安平家,陈四和芒未的房子虽然建好,但两人并无家眷,没有回去住,仍然住在郑安平家中。更为重要的是,张禄还住在郑安平家中,他们俩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张禄,比如早上为他驾车上朝,晚上陪他聊天闲话。这要回了自己的宅中,啥也干不成了。

胡阳看上去比张禄年轻得多。两人下了车,芒未把车接过来。张禄引见了三人,相互见了礼。张禄道:“孤身在秦,诸事不周,屈辱中更。”

胡阳道:“子尚得二三子相扶持,臣实孤身,车马至,无人接驾!”

进了堂,张禄招呼三人坐下,盖聂在后面帮助母亲炊事,五旺自然是在田中忙碌:虽然秋收已过,但为了明年的好收成,良好的田间管理必不可少。

郑安平奉上了他从陈四那儿学来来的野菊花茶,这让胡阳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一番唏嘘,将众人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

饮毕,胡阳对三人道:“臣奉王命,将往上党,同领秦、韩两军,以伐赵邑。特请客卿教下,愿得二三子以为助。”

在这之前,张禄向三人透露过胡阳想请众人协助他领军伐赵。这次伐赵,是秦与韩、魏联军,芒未是芒家人,曾陪同芒卯出席过一些外交活动,如果出来,有可能被韩人认出,所以事实上已经决定了,由郑安平和陈四同去。郑安平见胡阳开口,偷眼看了一眼张禄,见张禄暗暗点头,便道:“臣与不更,故魏武卒也,愿随中更驱使。簪袅暂留府中,侍候主君。”

胡阳道:“阳何幸,得二君之助。二君爵虽大夫、不更,不敢令往军中,愿入幕中,早晚请教!”

郑安平道:“吾等,一勇武夫,焉敢承中更之请。愿在帐下为一小卒。”

胡阳道:“臣孤身在秦,左右无人扶持。故每出,必请公卿门下贤者以为助。今幸客卿不弃,以二君屈就。臣五内感沛!”

双方又说了些客气话,早餐就端上来了。堂中五人,每人一鼎一簋,加一小筐菜蔬和一小碟酱。几人相互礼敬,吃了一回。

和魏国武器自备不同,秦军士卒的武器都从武库支取。这省了很多麻烦,也增加了不少手续,多费不少时间。郑安平和陈四是以中更幕僚的身份从戎,武器不在县武库领取,而是到秦宫武库领取。虽然秦宫武库等级高,但领的人也多:各级公大夫以上军官的亲营都在秦宫武库领取武器。

胡阳虽是中更,却并非行伍出身,没有自己亲营。他只能找贵族高爵借一些人员相助。临时抽调一些刑徒作为自己的亲营。这和客卿灶养了许多门人还有所不同。

在等候领取军械的时候,郑安平和陈四已经到胡阳的府上报到,胡阳将前来报到的人安排办理各项事宜,借以考察他们的才能。

在华阳君府的兵曹协助下,公子缯已经深入潜伏到赵国内部。赵国内部的动静,由公子缯派人五天一次,从水路送到洛阳,再入咸阳。所以咸阳方向对赵国的动静掌握得一清二楚。

赵国没有让出城池给韩、魏两国,两国也就在秦国的利诱威胁下,派出军队,讨伐赵国。

到了中秋,各豪门的门人都到齐了,也都领好军械,胡阳和众人欢宴赏月,第二天即进入军营。

和客卿灶将内史部刑徒的集结地放在陕县不同,胡阳把集结地定在蓝田县渭水河畔。各地炒好的粟米都被运往军营,而不是进入县城。蓝田县尉领着五百刑徒临时成为胡阳的亲营,一道道命令通过蓝田县的驿站发往秦国各地。

除了内史部外,北地部的五千人早已集结咸阳,现在被命令开往蓝田准备军营。南阳郡和南郡也有征发,被要求和韩军同往洛阳集结。

一过十月望日,各地的刑徒都动起来,从全国各地向蓝田进发。

在胡阳的军营中,郑安平真正体会到秦人律法的严明。胡阳的命令没有任何拖延地被执行,哪怕是豪门高第,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抗拒。整座军营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将全国各地汇集过来的力量,凝聚成一柄巨大的宝剑,锋利无比,寒光闪闪!执剑人就是位居上位的胡阳。

不过十日,军队集结完毕,宝刃初砺,一队队向函谷关进发。命令发出后,胡阳先行到达函谷关,安排出关事宜;而幕府的另一些人则前往陕县,安排大军过境。

秦军经函谷,过陕县,向关东征战,这已经是常套了。无论是函谷关的守军还是陕县的官员,对这一流程都十分熟悉,普通百姓也都见怪不怪。

陕县的前任县尉被提升为陶尉,新任的陕尉才刚刚上任数月,就要率领陕县五百刑徒,再次出征。胡阳派白起的家臣前往陕县,大军出函谷关后,将在陕县宿营,督促陕县安排好营地。

三万刑徒,连同各级官员达四万之众,还有数千高级军官的亲营以及其他辅助人员,需要供给的大约有五万之众。当然,这五万人不是一起进发,而是分成三军,相互间隔一天。这样,后面的军队可以按前军探出的道路依次而进,免除寻路、设营之苦;但另一方面,也要忍受前军留下的污秽。尽管胡阳下了严令,大便必须挖坑掩埋,但小便的气味也让人上头。

中军最为臃肿,不仅有大量的部队,还有大量的辎重,用了约千匹驮马或驮驴。由于知道作战的地域是上党,而胡阳也已经早早潜入其地探查,那里道路狭窄、崎岖,车乘根本无法通行,只能把要带的东西驮在牲口的背上,让人牵着走,这既增加了后勤负担,也减少了运输量。一旦进入战场,胡阳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旷日持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