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第92章 性命相托

长平长平 第92章 性命相托

作者:楚秦一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9 02:32:43 来源:笔趣阁

王陵等人进来后,也被白起要求随便挑地方坐。这里是一座山峰,地势起伏不定,找一块平坦的地方都难。又没有坐垫,跪在地上真的硌膝盖。白起来到案前,随意在膝前用手抹了抹,毫无波澜地跪下;王龁和司马靳分坐在他的左右,也学他的样子,用手把地面略略平整平整,也就跪下了。王龁带来的人已经在里面先坐下了,王陵带来的人则找了处杂草较多的地方四散坐下。

白起道:“秦王有教令,请诸卿亲闻!”

司马靳跪起,从袖中取出一片竹简,向大家展示,确系秦王专用的令简。众人一起行礼道:“谨奉教!”

司马靳朗声诵道:“秦收上党,赵阻我于长平。着以武安君起为上将军,左庶长龁为尉裨将,总督诸军克服之!其勉哉!”

白起和王龁皆伏拜道:“谨拜奉教!”

司马靳又道:“王谕:武安君在军,不得外泄;一应军令,皆依左庶长。”

众人又伏拜道:“谨奉谕!”

白起道:“起也幸,得王恩及诸卿助!”

众人行礼道:“谨奉君令!”

司马靳道:“王教发于十日前。至今乃露布者,大势未定,勿得泄也。幸诸将用武,士卒劳力,今乃略定,而宣之!”然后对白起一揖,请白起讲话。

白起让家臣在地上铺开一大匹白布,上画长平山川形势,及各军营分布,道:“赵军四十余万,已为吾围于山谷之内,兵虽多,无能为也。愿与诸将共击之!愿闻其计?”

王龁和司马靳都坐在了案边,在案下就坐的以王陵地位最高。他发言道:“武安君令下,臣愿为前部!”

白起有些鄙夷地望了王陵一眼,也没理他,看向其他人。

上郡尉算是白起的老下级,比较掌握白起的心思,在这里地位也算高的,他知道白起最看不起说大话的人,必须有具体的措施。于是跪起道:“臣观赵军虽败,猥于一隅,然士卒众多,人皆奋战,昨日大战,乃其例也。臣以为,当坚壁以守,俟其再衰三竭之时,乃得进也。”

说起昨天的战斗,白起在自己的营地里也看到了,但由于角度的原因,看不到整个战场的全貌。见上郡尉提起昨天的战斗,白起突然来了兴趣,道:“昨日北地军奋战竟日,以一营之兵挡四营之众,格杀其万人将一人,吾甚嘉之。愿北地尉细言其详。”

李冰跪起道:“臣在营中,但备增援,阵战之事,皆由参军骜总领。愿以闻!”

白起用眼神示意蒙骜发言。蒙骜从李冰身后跪起,道:“臣非敢以一营之众,当四营之敌也。臣之战也,实有三营之众与焉。山顶一营,当其冲也;于邻近五营得持盾百,持弓百,持戟百五十;又于后备得一营为援。三营齐战,乃得胜焉!”

李冰道:“参军骜初战南山北营,得斩赵军三百级。赵军胆寒,不敢复进,乃得于各营减持盾廿、持弓廿、持戟卅,以援南营。”

白起道:“汝何计而一战斩赵首三百?”

蒙骜道:“北营之敌,皆逡巡、畏缩之徒,受命而攻,实无战力。臣诱其入营,以持戟出其后,以弓矛扼其前,其气沮,其阵乱,而无能战矣!故尽墨之。”

白起让蒙骜详细叙述整个经过,蒙骜把第一营诱敌深入,加以包围全歼的情况详细叙述一遍。这一经过蒙骜亲身经历,说得绘声绘色。白起听了叫好道:“善!虽赵军无谋而畏战,然聚而歼之,亦难能也!”他让家臣给蒙骜舀一碗水,继续说南营的战事。

南营的战事比较复杂,其间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特点。蒙骜高屋建瓴,把整个过程叙述得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说到自己用箭指示弓箭兵齐射一节,白起击节赞道:“甚善!”然又有不信道:“汝其神射若此乎?”

李冰解释道:“蒙卿初至时,河东尉绾亲为试之,射、御、力皆优,并无虚也!”

白起来了兴致,叫家臣取自己的弓来。白起力大弓强,寻常人根本拉不开。家臣取来,交给蒙骜。白起道:“且一射以为乐。”

前几天,蒙骜刚到时,白起叫他与自己角力,蒙骜没有同意。现在白起又让他试射,蒙骜觉得有必要露一手。他挂好弦,试拉了拉,赞道:“好弓!”

白起见蒙骜很轻松地拉开了自己的强弓,更加高兴,道:“但得中的,愿以赠之!”

蒙骜道:“安敢望君上之赐!”

白起道:“非赐也,射之礼也!”

蒙骜抬头,见空中一行鸿雁飞过,张弓一箭射去,一只鸿雁一头栽了下来,其余鸿雁惊叫四散。帐中齐齐喝彩!只是这一箭射下来的鸿雁十分强壮,又带着箭强飞了一时,不知最终落在何处,无处寻找。

早有瞭望哨报知赵括,赵括亲自上来观察,一眼就认出,这边是王龁的军官,那边是王陵的军官。值得王龁、王陵亲自觐见的人物,几乎呼之欲出:武安君白起!很明显,白起的大帐就设在自己鼻子底下的小山包上——他一直以为这里只是秦军一员偏裨悍将:只有五千人,而且如此接近赵营!白起怎么可能驻扎于此?

赵括马上想到,只要自己能调集到两万士卒,强攻此营地,必能生擒白起,重挫秦军。但昨天赵蒙强攻的画面又出现在自己眼前:为了拿下一座五百人驻守的山头,赵蒙动员了二千人,还加上了自己的亲营,最终结果是惨败。赵括又看了看南边营垒前的空地,那里已经几乎没有可供两万人集结列阵的余地了!更何况,两万人从哪里调集呢?自己虽说有四十五万人,但老弱妇孺占了十多万,真正的战斗部队不过二十五万,剩下的只能算是辅助劳力。在二十五万作战部队中,精锐的部队已经在前几天的作战中被消耗殆尽,几乎全都进了伤兵营;剩下还能作战的兵员要在今后的作战中充当骨干,不能再有损耗。如果再集中两万能战之士,万一不济,全军可能立刻土崩瓦解。赵括不敢再冒这个险,毕竟,他还有一个多月要坚持,不能再孤注一掷。——经过前段时间的作战,他已经明白,彻底清除秦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秦军共处就成了惟一选择。

赵括表面上在眺望着远处的秦营,思绪却在快速的闪动。大帐内的沉闷感,以及由于人员众多而带来的污浊空气,都让他难于沉浸于思考中,眼前开阔的视野和清爽的空气,非常适宜他。

要怎样才能熬过这一个来月的时间呢?一天只能喝一碗清可鉴人的稀粥,而天气也一天凉似一天,部队还能维持纪律和统一行动吗?还能有战斗力吗?还能维持士气吗?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对所有的问题选择“能”,至于如何才能,那就得靠他的努力了!

他的视线又转回到白起所在的小山包上。他自己也曾在那里设立过指挥台,看着赵军成千上万人冲向秦军营栅,冲向出来野战的秦军,填堑、堆土、弓箭掩护、盾牌遮挡,士兵们前赴后继,踏着鲜血和尸体前进、前进;但秦军就像一堵墙一样挡在前面,无论如何冲击都无法撼动;有好几次赵括感觉快要成功了,但秦军总能找到新的援军,把自己反击下来。失望、无奈、沮丧……负面的情绪充斥着他的胸膛,几乎令他要痛哭失声;但他不能,他必须摆出一副早有预料的神情,冷酷地、毫无感情地面对这一切。

他的眼前又闪现出赵王那副恳求的神情:“卿要以不足月之粮,持之二月。待秋收一毕,孤必发大军相救!”赵王的话清晰而残酷。赵括知道,不会有什么救援的大军,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只是,他必须要活到秋收之后才能去死……

被剥夺了活的权力是痛苦的,而比死更痛苦的,是被剥夺了死的权利。

现在赵括无权去死,他死早了,就意味着邯郸将在缺乏秋粮收获的状态下进入战争,那几乎意味着战败,以及国破家亡,宗庙隳落。

必须坚定地活下去,多活一天,赵国就多一天存活的机会。

他的眼前又闪现出母亲的身影。母亲大闹王庭,其实是赵王和赵括之间的默契,目的是当赵括兵败身亡后,祸不及家。赵括一定会兵败身亡的,而按律,将在外败北,全家都将受牵连,轻则没为奴,重则族灭。那时赵王总不能出面说,赵括兵败是我同意的……

母亲、妻子,还有儿女,你们都还好吧!

想到他们,赵括用力握了握腰间的短剑,一定要坚持到十月来临。他就不信,他这么困难,秦军会好受了!而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秦军不好受!

赵括转身下了瞭望哨,坚定地向着大帐的方向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