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宋阀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的篇章

宋阀 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的篇章

作者:宋默然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13 来源:笔趣阁

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的篇章

徐卫这些日子一直在等耶律大石的消息,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契丹枭雄动作会这么快。

在兴元府川陕宣处置司的正厅上,徐卫正和本司官员接见契丹国的使者。听说,这群人在仁多泉者城一带险些让彝生者龙的部众给劫了,幸好彝生者龙懂些汉语,否则,恐怕就要引起外jiāo风bō。

这回来的却不是萧朵鲁不,而是一个正经姓“耶律”的人。众所周知,原辽国的上层主要有两个姓构成,一个是国姓耶律,一个便是萧姓。其中耶律是契丹人的姓,萧是奚人的姓。奚人臣服契丹以后,辽主“善抚其部,拟为国族”,当成自己人。

此人名叫耶律元术,他的官职名称很拗口,徐卫也没有记住,反正是辽主麾下的大将。耶律元术先代表辽帝,转呈了给徐卫的礼物。都是些西域特产名珍,中土绝计见不到。

徐卫谢过之后,话从萧朵鲁不说起,他问道:“不知此前的使者近来可好?”

“多承枢密相公过问,萧朵鲁不如今正在军中效力,相信徐枢密很快就会见到他。”耶律元术笑道。

这句话引起了在场所有川陕官员的注意,很快?怎么说?莫非耶律大石同意了咱们的提议,要进攻西夏了?徐卫心头一跳,疾声问道:“上回,我托萧朵鲁不转达辽主的消息,不知道……”

“在下正为此事而来。”耶律元术正sè道。他顿了顿,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自萧朵鲁不归国,并带来徐枢密的口信,我主极为重视。召集朝臣经过许久讨论,最终决定,联宋、迫夏、攻nv真、雪国耻!迎还圣上,重建大辽!”现在的契丹人,可称为“流亡者”,尽管耶律大石在西域打下万里江山,但契丹人的根始终不在那里。所以,就不难理解耶律元术为何如此神情。

此言一出,满堂欢腾。在座的,除了契丹使者以外,还有川陕宣抚处置司的马扩、张庆、张浚、万俟卨等。这些人都知道徐卫联辽的计划,此时听闻耶律大石同意,如何不喜?大石若能打协助打通河西走廊,非但于契丹人来说,东征复国变得切实可行;于大宋,于西军,都有莫大的好处。从此以后,nv真人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徐卫不禁都有些jī动,一拍大tuǐ:“好!辽主果是世之英雄!当机立断,魄力非凡!尊使,敢问贵国几时动兵?”

这句话一出,那些契丹使者都相顾而笑。徐卫看得一头雾水,我这话有什么好笑的?

耶律元术执礼道:“在此,要请枢密相公勿怪。只因路途遥远,事前难以知会。在萧朵鲁不回朝两月有余后,我主就已经下诏出兵。”

堂上一片哑然,川陕宣抚处置司的官员们几乎要怀疑自己听错了!萧朵鲁不是去年五月,吴玠去世之际回国的,马扩去过虎思翰耳朵,他知道从陕西到那里,最快最快也要走半年。也就是去说,萧朵鲁不回到虎思翰耳朵,已经是年底。再准备两个月,然后出兵,算算时间,岂非开chūn之后?也就是不久之前?

徐卫除欣喜外,也有些吃惊。当初,他向萧朵鲁不建议攻夏,打通河西走廊时,萧朵鲁不还说了一通诸如契丹党项历来jiāo好之类的话。他本来猜测,萧朵鲁不回去以后,大石肯定要犹豫再三,却不料,他如此坚决!

紧接着,另一个问题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既然已经出兵,那打得怎么样?当他问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更让人吃惊。

“我主以南院大王萧斡里剌为主帅,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剌阿不为副帅,部族首领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发十一万骑,从哈密力出发,进攻沙州。现在,已顺利夺取沙州、瓜州、肃州,党项守军降者颇众。眼力,我大军正围攻甘州,萧大王派在下来,就是知会徐枢密,按原定计划,两军在西凉府会师,商议后续。”

耶律元术一语惊满堂。

契丹人竟然已经连下沙、瓜、肃三州,正围攻甘州?那接下来可就是西凉府了!耶律大石好快的手脚!

正当徐卫还在震惊之中时,耶律元术问道:“在下来时,曾在仁多泉城一带逗留,那处已被宋军收复,想必西凉府对枢密相公来说,已经如探囊取物一般了吧?”

徐卫笑了笑,没有马上回答。老实说,他确实再三下令给熙河帅司,准备进攻西凉府,原本早就应该动手的。只是中途出了折彦质引军勤王,要他帮忙照看中原这档子事。于是就给耽误下来,现在,人契丹军都快打到跟前了,西军还没动手呢。

“好说,你回去只管回禀贵军主帅,计划未变,贵我两军仍在西凉府会师。”徐卫笑道。

“那是最好不过,实不相瞒,我军取沙、瓜、肃三州都不算艰难,唯独甘州强攻多日不下。而西凉府为党项重镇,如果西凉兵进援,那就费事了。所以,还请徐枢密……”耶律元术笑道。

徐卫正sè道:“这你放心,我保证西凉府的夏军一兵一卒也无法西进。”他这不是吹牛,也不是顾面子。在攻取仁多泉城和济桑城两处以后,西军就已经对西凉府构成也巨大威胁。但是,西夏国内的局势摆在那里,他们根本无力西顾,力量都集中在对付萧合达上。取西凉府,对姚平仲的熙河军来说,不算难事。

耶律元术见他如此自信,倒也放下心来。尽管,契丹人对南朝印象不怎么样,对宋军的印象更不怎么样。但几次遣使到陕西,又时常通过党项人得到消息,所闻所见都证明,西军今非昔比了。皇帝之所以下定决心,摒弃党项,联盟南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西军一举收复全陕,将金军驱过黄河。当然,后来西军竟然还chā手西夏事务,这更让皇帝刮目相看。

又说一阵,耶律元术话锋一转,提起了一件事情。

“徐枢密,宋辽从前是兄弟之国,今番再度联手,一直是通过枢密相公。我主的意思,此番我来,一是拜会相公,二是看是否方便,去一趟江南?”

正如他所说,一直以来,大宋和契丹之间,都是通过陕西在联系。以至于耶律大石都在疑huò,宋辽两国之间的事务,是不是陕西长官说了就算?不用经过宋帝?上回萧朵鲁不来,曾经隐晦地问及过此事,得知是因为徐卫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耶律大石听后,便吩咐出征文武,去拜徐卫时,看有没有机会去一趟江南,也见一见宋帝,这样更稳妥一些。

徐卫反应很快,立即答道:“这是自然,就算尊使不提,我也会安排。徐卫虽然受天子命,镇守地方,但终究是臣子。朝廷授予我便宜大权,原本是为救急。宋辽相逢一笑泯恩仇,此等大事,当然要由圣上和朝廷最后定夺,岂是徐某敢擅权的?这样,你一路也辛苦,且在兴元歇息两日,我尽快安排,如何?”

耶律元术大喜,执礼道:“如此,就多劳枢密相公费心了!”

“客气,今天晚上,我设下宴席,替各位接风洗尘,也预祝贵我两朝能击败强敌,鼎定天下,再续兄弟之谊!”徐卫笑道。

“好!在下一定到!”耶律元术喜道。

随后两日,徐卫尽量把公务排开,专mén在家里只作一件事情,写奏本。他虽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但更有事后报备的意义。关于结好党项,联络契丹这些事情,虽然一直是由他主持,但也都向朝廷报备过。

只不过,那是例行公事,不算详细。而朝廷大概也没有太过重视这回事,可能杭州那帮人认为这事不太靠谱吧。这一回,趁着契丹使者去江南的机会,他必须把这件事情详细说明,这样才不至于让赵官家和六哥一头雾水。

奏本写好之后,他用枢密院专mén的红字牌加急发往行在。宋代的官方通讯,皇帝的诏命要用金字牌传,而且上面写明“御前文字,不得入铺”;接下来,就是枢密院的青字牌;再下,就是地方各司用的银字牌。御前金字牌,规定一昼夜行五百里,枢密院青字牌,一昼夜三百五十里,而银字牌就从来没到过一昼夜三百里。徐卫现在带着“知枢密院事”头衔,所以他可以用青字牌来传递消息。

送出奏本以来,他又安排耶律元术前往杭州。紧接着,一道军令发到熙河帅司,命令姚平仲发兵收取西凉府,同时派陕西转运司的转运判官,权充军前转运使,负责协调粮草。至于他自己,这回就不去了,你作为军事统帅,发手下大将打仗,没事就亲自去,这让底下人认为你不信任他。

却说杭州方面,在平息了政变以后,朝中开始了清洗。凡是跟太上皇有瓜葛的官员,都受到处置。严重的,如黄潜善、王宗濋、罗汝楫之流,丢了xìng命。次之如王次翁等辈也除名编管。剩下的那结,不是贬谪,就是安置。

徐六升为次相,他借此机会,捎带着把一些没有参与此事,但却极力主和的官员排挤出朝,纷纷下放到地方上任职。他这个作法,受到了台谏jī烈的批判。宋代政治较为开明,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言路的畅通。御史台虽然只是一个监察机构,既没有行政权,也没有司法权,更不用说兵权,但上到皇帝,下到百官,没有人敢对台谏掉以轻心。罗汝楫为什么敢上窜下跳,大放厥词?因为他是言官,可以风闻言事,而且不因言获罪。

宋代名臣包公包拯作言官时,为了反对皇帝提拔张贵妃的伯父为宣徽使,数次直谏,宋仁宗不为所动,坚持己见。包拯火了,撺掇整个御史台的官员,在下朝之后,截留满朝文武,当着百官的面,jī烈地反对皇帝的作法,甚至公然说张贵妃伯父是“盛世垃圾,白昼魔鬼”,说到冒火处,包拯是越走越近。

当着朝臣的面,皇帝也不好发作。包拯又是他信任的臣子,于是皇帝退步了,以商量的口wěn道:“既不作宣徽使,改作节度使如何?反正节度使是粗官。”

仁宗的本意是说,节度使在我大宋,已经不如唐末五代那样把持大权了,而且多是授给武臣,被那些带兵的粗人视为最高荣耀来追求,所以称为“粗官”。

哪知这句话捅了马蜂窝,包拯怒火冲天道:“节度使太祖,太宗都作过,恐非粗官!”他这一jī动,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廷辩结束回到后宫,皇帝的爱妃上前询问是否替她伯父要到了官职,仁宗气不打一处来,一边用袖子擦脸,一边责怪道:“你就晓得替你父要宣徵使,宣徵使,你可知道包拯是御史!你看看吐我这一脸的口水!”

“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

从此事不难看出,宋代重视言官,容忍言官是有传统的。徐良虽然是次相,但受到言官群起而攻,按理,他应该谦逊谨慎,收敛一些。可徐良不这么干,他手里有人事权,首先就把御史中丞给撤了,换了一个叫作周三畏的接任。结果,又遭到言官们的jī烈反弹,他接下来更狠,把几个态度最坚决的正言,司谏,御史,全调离台谏。

他这种作法,叫作控制言路。皇帝一般都不这么干,他却敢,为什么?因为正是赵谌的授意。经过此变之后,赵谌认识到,自己还是太过心软,如果早些听宰执们的意见,清理跟太上皇有瓜葛的官员,不就没有后来的事了么?

当然,你作宰相,光是换批官员还不行,你上台执政,得有施政纲领。徐六也是雄心勃勃,誓要超越其父。他施政的重心,就放在战备上。至于民政经济什么的,延续从前的政策就行。

那战备怎么搞?赵鼎之前,已经nòng了个五十万jīng兵的计划,你跟着学么?徐良还真就不怕拾人牙慧,他认为赵鼎之前的计划很好,五十万jīng兵是一个合理的数目,要继续推行。但光有兵不够,得有能征惯战之将,于是他提出了选将法。之前,武臣的晋升,其实都掌握在军队统帅的手里。他们往上一报,说谁有功,该怎样,朝廷就批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朝廷并不知道。选将法,就是要以军功为唯一晋升标准。

兵有了,将有了,接下来就是要jīng器械,练战力。他因为在陕西任职的缘故,所以对西军很熟悉,他认为西军为所以能在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与其器械jīng良,战术灵活是分不开的。以徐卫为代表的西军将帅非常强调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这是南方宋军所缺乏的。徐良决定,从荆湖宣抚司、江西宣抚司、两浙宣抚司、淮西安抚司中chōu调军官,到西军中去观摩jiāo流。

赵谌对他这些举措非常支持,全部照准施行,sī底下还对沈择称赞徐良“真宰相也”。

不过,皇帝也不是全部满意,他认为徐良这一揽子计划虽然不错,但缺乏一个主线,一个整体的战略。你只说了要办哪些事,却没指明办这些事是为什么,你未来的规划是怎样?

徐良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他知道,朝廷的大战略一提出来,就不能草率更改,要完全杜绝太上皇在位时期的朝令夕改。一旦战略拟定,那么举国上下,就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所以,在这一点上,务必要谨慎。战略一错,那就步步皆错了。

正当徐六多方寻求答案时,他堂弟给他帮了大忙。这一天是四月二十六,徐良仍旧和往常一样,早朝之后,在宫里吃了皇粮饭,然后到中书政事堂理理。先去跟首相赵鼎说了一阵话,无非就是jiāo流近日要着重办事哪些事务,而后坐到了自己的办公堂。

这个位置,原来是赵鼎坐的,而赵鼎现在坐的位置,却是朱胜非的。朱胜非被太上皇远窜他乡,本来大臣们以为,朱胜非当年有拥立之功,平息政变以后,他应该就回来了。哪料,皇帝并没有召回朱胜非,而是给了他一个宫观闲职,又赏赐许多财物,有让他养老,但不让他致仕的意思。

赵谌并不是一个薄情寡恩的皇帝,他也记着朱胜非的耿耿忠心。但是,忠心是一码事,能力又是另一码事。这回政变,他对朱胜非比较失望,完全没有一个宰相该有魄力和应变能力,只知道震惊,惶恐,这怎么能执掌政fǔ?还是守着荣华富贵养老吧。

徐六在办公堂坐定以后,看到桌上已经排好了公文,其中有一个本子特意放在案桌中央。他拿起来一看,顿时来了jīng神,因为这个本子,正是他堂弟徐卫送上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