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金荣的石头记 > 学无以广,志无以成(上)

金荣的石头记 学无以广,志无以成(上)

作者:不懂拐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8:27 来源:笔趣阁

孔小圣端坐于楼船二层。眼见得身侧南归的平底货船擦肩而过,迤逦而返,心底完全不能古井无波。

他知道只要踏入京城,自己的名声、家族的名誉、祖宗的神位就全押上去了!

但心有点虚。准备了多日,越准备越没底。

赌桌的对手方,金荣,却隐藏在云雾缭绕之中。研究越多,越看不透此人。

当年他身边仅三四人便敢向死而生,平草原,灭数十万人,万国来朝。

去高原,三百六十人对战三万图播骑兵,灭图播、平西域,天翻地覆。

应对大和尚、老秀才辩论,随手就是传世雄文,让人辩驳无由。

新船旧船之说到现在为止还没个真正的说法能服众,把道理讲明白。

最新的“国桓亡”,“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二则新理论一听就知道是金荣的路子——完全跳出了一家一国藩篱,直指“人的本身”的阶级属性——当然小衍圣总结不出“阶级属性”这高端名词,但是金荣的“无君”、“非礼”之道已经渐露端倪!

万民皆能议论国是,褒贬国策,点评公务员,因无上无下,故无“以下犯上”!

以法为君,是以民选!——犹如上古之君,皆民选之!

尊礼,守礼,立制,守制,皆不若守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国君亦然!小衍圣忖之,“以人为君,国恒亡。以法为君,国得长存!”来自英法美国的“人人平等”说在赵国被严禁讨论甚至不能被提及,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小衍圣没听说过,甚至不懂!

哪怕不说、不看、不听,冥冥之中,四面八方而来的压力让固守自持的皇权被无数的恶意窥视着!

因金荣崛起而紧张过度的不仅是忧心忡忡的孔氏,更还有皇帝!

金荣的“拉下神坛”说飞快流传于大江南北,毫无疑问有某些势力在推动,这是试探手,皇帝怎么应都不对劲。

事实证明,读书人去了蒙元,在面对这歪理时,虽都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但点头称是者甚众,甚至有人在高呼“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果金荣不经科举而大开官场门户,天下一半读书人立刻就会叛变。

而目前的孔小衍圣还代表着“最广大读书人的根本利益”,但怕只怕,一旦金荣抛出个什么诱饵,站在“最广大读书人”对立面的可就难说到底是谁了。

随小衍圣而来的有几百个积年大儒、高僧和道士,甚至还有地方名医——反正孔氏也是病急,估摸着有点影响力的,懂点儿啥的,会说两句的,能写写算算的,都往篮子里划拉。

都这个时候了,守着留着藏着掖着干什么?

渡口在即,孔氏乘坐的三艘巍峨大船如载千钧,缓缓停下,等候靠岸。力夫的吆喝声在噪杂的河口显得那么突兀和凌乱,小孔胸中陡然泛起一阵恶心。

“这也算是另一种进京赶考吧?”他心里苦笑:人生在世没有谁是什么事都能顺顺利利办得成的,总会经历无尽风雨。但愿柳暗花明会在山穷水尽之时不期而至。

小孔深知自己其实只是个样子货,仗着家世在外面横冲直撞,居高临下,以势夺人,以名压人。但就学识看,自己大概最多算个童生,连秀才都勉强。从经历看,自己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从未经历过风刀血雨,从未置自己于死地,也从未想过要舍身求道。

孔小衍圣的眼睛向其他船上熙熙攘攘跑来跑去的读书人望去——这些人文章道德也罢了,见识、学问、机变、气魄恐怕都很普通。虽然人数众多,但并未使他感到安全或稳妥,反而隐隐有些害怕。

京城来风并不友善。

码头忙乱渐熄,力夫退到远处,初春的寒风遇上了汗水,外邪易侵,卖苦力的人要时刻躲着点儿,不少人口里天天含着姜片。

三只江船并排停靠,数条船板搭上去,空荡荡的码头开始人头攒动。

两条人影站在了队伍面前。

当先一个少年朗声道:“京城末进金振,迎接孔家主大驾,并有不解之惑,请教诸位前辈达者。如果各位不能答得让人心服口服,请各位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

嗯?众人一滞。

这是两人挑三百的意思?金振据说是孔家后人,怎么反了?你读过几本书,懂得几个道理?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一道身影掠过跳板,向金振扑去,大喝道:“小子无礼,滚!”双拳如山,欲裂山摧岩,风声大作——这是孔氏高手来清理门户了。

金振身边那个瘦瘦的中年人,面目普通,气质平平出奇,挺身而出挡在金振身前。再从袖子里摸出个手帕来,缠住对方拳头再一挥手,那高手倒飞而出,砸在船上,将三层楼的船舱打穿,落入水中。

本来还有三个人跃跃欲试想教训教训金振,见此威势俱息了武斗之心。有宗师护着,再多高手上去也是白给。

金振道:“赵国文风孱弱,清逸而无味,繁琐而空洞,在下不才,狂妄自大,欲以一人挑战山东一省读书人。请赐教。”

一年轻人道:“我观你行事有礼有节,何必做那无父无君之贼?”

从这句话起,震惊赵国、影响后世百年的万人百日辩论正式拉开帷幕。

金振道:“吾自幼失怙,于妓院长大,须怪不得我不知有父。承蒙贵人相助,读书习武,稍明事理。自食其力,自生自灭,君不知有我,我何必知有君?”

众人哗然。原先不知道金振是孔氏遗孤的,现在一打听也都明白了。孔氏始乱终弃,居然让遗腹子在妓院长大,可谓大丑闻!这孩子先前进攻清国,大行王道,可算是出污泥而不染。但此人今天站在了黄巢、陈涉那边,此孔氏之罪也。

有人道:“你父母过世,难道是君之过?太太平平长大成人,岂非君恩?”

金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难道我侥幸活下来不谢老天,反要谢皇帝?皇帝再大,能大过天?”

这是狡辩,但是前面那位立论本身就强词夺理,大哥不说二哥。

有人道:“你出身孔氏,如何能对宗族拔刀相向?”

金振道:“吾只知有母,死于妓院,不知宗族。他们与我相认,连名字都未赐下。宗族视我如虫蚁,我自然视其为陌路。”这个事儿说不清楚了!但是族谱不收此人,可见孔氏并未视其为本宗。

有人道:“金荣祸害人间,我等为解救苍生而来,你竟然要助纣为虐?”

金振又抛出个立论道:“金荣说话有理有据,蒙元得以大治,是以赵国当以之为鉴。天下非一姓一人之天下,天下人有权求真知、明真理!怎能一家之言以蔽塞民智?凡是视天下为私者,皆民贼也。”

没人上前硬杠,但是大家都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果然金振道:“孔氏有何大功于天下?宋人当国则投靠宋人,金人当政就投靠金人。自汉以降,未闻孔氏有诤臣、忠直之士。不知道诸位以其马首是瞻,是何道理?”

有人道:“至圣先师,天下之师范,道德之表,我敬之乃出自真心。”

金振道:“有祠堂拜还不够?我看你们这趋炎附势、贼来即降的样子,孔圣人若活着得笑死,真不愧是他的徒子徒孙?”

这话太毒,没法子接。孔子、孟子、苏秦、张仪、商鞅、伍子胥、孙武、庞涓之类都没有“祖国”概念。奔走于诸侯之间,谁用我就忠于谁——这正是中国文人罕见烈士的传统。如文天祥、于谦者千年来屈指可数,比比皆是“水太凉”。

一人喝道:“小子无状!非人哉!”

金振道:“世上多有衣冠禽兽者,沐猴而冠,男盗女娼,欺世盗名,却得享大富贵。近的如严嵩,远的有蔡京,更早的匡衡大贪官不仅凿壁偷光还偷贫民田地……其人多出儒门,斯人哉?”

沉默良久,有人道:“你说有惑待解?”

金振道:“一人重抑或天下重?以天下事一人者,国祚几何?”

无人应答。

一人道:“人君乃天子,牧民治国,此乃一人事一国也。”

金振狡猾地一笑,“我说的不是皇帝,是孔家。”

孔小衍圣再忍不住,道:“孔氏只有食邑,何来的一国事一人之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