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金荣的石头记 > 争春皆苦,群芳零落(上)

金荣的石头记 争春皆苦,群芳零落(上)

作者:不懂拐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17 22:31:08 来源:笔趣阁

关于最近最热的两件事——王莽之失和清国抢才,凌三攴和孙子讨论过多次。虽然退休了,但是老家伙恋栈权力中心,流连于京城权贵之间,这个热闹焉能错过?关于王莽,凌三攴给皇子们上过课,讲稿也是给皇帝过了目的,当然他只是四平八稳地照抄史上公认的看法——乱臣贼子假冒圣人,此为定论。他的政策侵害了豪强,所以失败。

但是,这些观点没有解决一个问题——王莽难道不知道豪强必然反对“均田”、“平价”、“公平执法”?他的新朝也绵延了近廿年,一代人……凭什么他能顺顺当当代汉自立?难道仅凭亲儿子因为杀了奴隶而抵命自杀?当初,全体朝臣为当了五年丞相的王莽求加九锡!班固更说举国支持其当政。究其原因,难道不是王莽的理想就是人民的理想,算是一场平民逆袭的革命?

他输在何时?何地?刘秀借南阳豪强力量卷土重来,里面有没有儒家大佬在暗中支持这历史的反动?如果王莽庞大的军队没有倒戈,中国是不是能提前两千年进入社会主义?凌氏三代应该不懂什么是社会主义,但是“大同社会”是知道的。如果举国反对王莽,是不是意味着连贫民都想拥有特权,拥抱剥削,拥护“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自上而下”的恩赐?弱肉强食不仅是强者之路,恐怕弱者也喜欢这个。

这个话题可以讨论一千年,但另一个事情迫在眉睫!清国力邀金振、贾环,甚至挤出两个四品高官的位子,而贾敬死后,皇帝才赏了个五品的丧事待遇!这个诚意不可不说是到位了。

“此阳谋也。”凌三攴评论道,“跟永琪比,这个福尔康视野更广,心胸开阔,手段高明!就放在明面上,让你看个通透,你怎样应手?送你两个军政大员之位,正好是一条孤军深入的大龙的两个眼!必须要两眼都成,大龙才得不死。一眼若死,另一眼势难独活。高明!”

凌宣道:“咱们家持何立场?”

凌三攴:“你觉得咱们家应该持什么立场?”

凌宣最近有点飘,主要是在他的算计下贾宝玉连干了几件蠢事。

一,动作迟缓,没有夺下舆论至高点,将话语权拱手让人。一个月前发生的陈闻旧事说了又说,比如给清国运了多少石陈米,皇帝的新年致辞——谁要看这种东西?

二,对热点话题的分析束手束脚,隔靴搔痒。既没有拍好马屁,也没有打痛敌人,老百姓想看的东西,比如十八才女集体婚礼,一带而过,政府部门吹牛放空炮的东西倒是连篇累牍。

三,目光狭隘却立场坚定——俗称顽固不化!凡是外国的都是坏的,凡是赵国的,甚至是屎,都香。凡是汉人老祖宗说话必是警世通言——哪怕是两千年前的主张;凡是蒙清人说话都是别有用心,狗屁不通——比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元人出品,必没道理。

四,对国内政策理解肤浅,歌功颂德都唱不到点子上。皇帝请客听戏,那些客人是谁,有什么功绩,完全不提——似乎皇帝请错了人似的。又似乎在说皇帝找人来做秀,表面像明君,其实并没真正把这些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百姓当回事儿。——当然贾宝玉这一点看得很准,但表达得这么浅显就没意思了。

五,刊登了不少诗歌,居然都是朝庭高官所做的制式文,用字险丽,面目可憎,嚼之无味。广大群众想看的《江山美人志》精彩唱词全无踪影——连戏评都只寥寥数语,而且语焉不详。对皇后屡次落泪倒是大书而特书——至于为什么哭,完全不分析……坊间传闻这戏极为滑稽好笑,皇后简直哭得莫名其妙,难道是牙痛?

凌宣思考片刻道:“咱们要做人间清醒——别人同意的咱们反对,别人反对的咱们鼓吹。”

原来杠精的别名也是“人间清醒”?

凌三攴哭笑不得,“万一别人看出来你只是为反对而反对,没有建设性,只会放空炮怎么办?”

凌宣俯首道:“请问爷爷,咱们怎么办?”

凌三攴道:“你年纪轻轻,(高中都没毕业)能有什么见识观点?没的拿出来让人笑话。好好儿睁开眼睛看着,做好记录,什么人在何时何地对谁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任何人问你看法,你都答之以只是学习,不敢胡说,怕贻笑大方。”

凌宣道:“这也太憋屈了吧?”

凌三攴笑道:“总比说错做错让人拿住、一辈子没有翻身之日强。我能在朝堂上三十年不倒全靠一条:该张嘴时闭嘴,该闭嘴时闭嘴!”

凌宣嘴巴动了动,半晌道:“如果皇帝垂询呢?”

凌三攴冷笑:“皇帝永远不会垂询于你,放心吧。或者五十年后下一个皇帝会问你一声,如果你没有提前把自己给害死的话。”

凌宣不愤地道:“连何庥那种只会说大话的贱人也能混上首相,我怎么就不能了呢?”

凌三攴闭上眼睛再睁开,“无论如何要送你北上承德了,从头做起,从基础做起。何时你不再觉得天下人不过如此了,什么时候你就能当大用了。”

凌宣嘴角抽了抽,鞠个躬退下,心里无声地道:“本来嘛,这世界上大多数都是傻子疯子痴子,或者利令智昏,或者鬼迷心窍,或者沐猴而冠,言不达意,朝三暮四,贪婪浅薄,自以为是,胸无大志,好高骛远,从众愚昧,粗鄙不文,或者读书读傻了……能有几个像样的?爷爷越老,胆子越小,阳气不足了。”

凌三攴拾起老花眼镜开始研究松江府送来的报告《禁洋布入华疏》——松江织户万人签名的报告怎能不看?洋布如洪水泛滥一般拥入江南,虽然数量有限,但是趋势一年更比一年多,已经有作坊在倒闭了,剩下的苦苦挣扎。

洋人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段简单粗暴,没有技术含量——就是用超低价、高品质硬冲,打破原来的势力版图——难道他们洋人打的是“逼死赵国纺织作坊独占中国”的主意?哈哈,想得倒美。(不过这一招一直到五百年后还在上演——只要有人敢创新,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网购、甚至写小说、拍电影,抄袭者一哄而上,模仿、减配、搞价格战,恰烂钱,看谁死得慢,真正是脸都不要了)

凌三攴寻思,便宜的布大量进入赵国正好可以倒逼国内织厂改进手艺,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和洋布争嘛!反正俺家在山东,手根本伸不进纺织业里去。

松江的织户们未免想得太理想化了——难道关闭国门你就安全了?我看你们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凡强者都是杀出来的。打不过?学习人家先进经验啊!他们会偷技术,你们也去偷啊!为赚钱还要脸做什么?

哼哼,英国人是血汗工厂?榨取童工劳动?一天工作十个时辰?说得跟真的似的。英国朝庭难道不为民作主?把老百姓都逼死了难道他们还能把作坊搬到印度去喝印度人的血?他们用老百姓的血肉来换取权贵的财富……这样的朝庭能活得下去?说不定三年五载就被异族推倒了。被剥皮喝血的老百姓怎么会支持那种朝庭?如果英国找不到办法安抚百姓,亡国不远矣。

可怜凌老头完全不知道,中国人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是“菩萨天尊都是怜悯世人的,所以我们可以反抗”,继而“为了求得更好的运气,佛祖菩萨天尊可以来买通,比如烧香或者许愿还愿”,最后“你们会有报应的!来世我会来收账的!”或者“我做鬼也不放过你们。”

而英国人的口号是“上帝可怜可怜我吧……”,“如果上帝不可怜我,肯定是我的问题”,从而觉得“这些苦是上帝对我的考验!考验我的信仰是否坚定,所以我不能反抗上帝的意志”,最后“只要我饿不死,就要忍耐下去,洋和尚大老爷怎么会错?他们代表的是上帝的意志”,“如果我上当受骗,那是我活该。”

所以凌老头以己度人,以为英国老百姓必然是要抗击资本家剥削——其实,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哪怕土地被老爷抢走了,那必然是我活该……或者乞求罗滨瀚、佐猡、蜘蛛怪、绿毛怪、猫妖、半人半蝙蝠的机关怪兽来拯救世界,我们普通人就享受英雄拯救天下带来的福利好了,鼓掌欢呼。然后告那些超人违法犯罪,因为程序不正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