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 198 妇人之见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198 妇人之见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17:39:06 来源:笔趣阁

若没有招工这会子事,李大娘心里也不会生出这等豪华的奢望,可是人心就是这样,一旦被“种草”,那草便在心底生根发芽了!

利益驱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李大娘开动脑筋,必须要想个法子说服张都头,也为说服自己。

忽然,李大娘灵光一闪,看着张都头说道:“当家的,我虽然这是个妇道人家,但我……我认为那告示上说的都是真的!”

“嗯?”张都头放下粥碗看着她。

“当家的你想啊,大帅对我们不薄吧,要不是大帅的恩德,你……你哪能娶到我啊!”李大娘不由想起了以前,春暖花开……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我们也生养了五个孩子……现在我们中吴军是郎君掌管大权,郎君……”

“郎君对我们就更好了!就前些时日赏赐的三倍衣粮,听说就是因为郎君的坚持,不然……”

“大帅和郎君,对我们都非常好。所以我认为,大帅和郎君不会在这件事上坑害我们!”

李大娘终究是个没有见识的妇人,说完这段话后,不由紧紧盯着自家丈夫。

张都头眉头一拧,瞪眼略微提高了一点音量,骂道:“妇人之见!”

李大娘顿时一个哆嗦,心神震荡,那已经出现裂痕的决心,差点彻底崩溃。

但是,那五个可爱的孩子,与内心长出的“草”,让李大娘坚持。

她心头猛然划过一道闪电,福至心灵,鼓起勇气,顶着张都头的威严,说道:“我知道,当家的你担心我去了那作坊就回不来。”

“可是当家的,你再仔细想想,若我当真回不来的话,你当如何?”李大娘问道。

“若你果然被害,回不了家的话,为夫说不得拼了性命不要,也要讨个说法!”张都头面色凝重。

之前,王传平骑在将士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时候,虽然调换了将士们的粮饷,但也没有逼得将士们饿肚子。

更没有对将士们的亲属动刀。

家属随军的危害,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

可为何唐末以来这个现象始终存在呢?

就是因为,将士们的亲属,是他们的逆鳞,若当权者执意要动将士们的家属,那么将士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什么路?

就是“拥立皇帝”、“黄袍被加身”这条路。

而且,不说当权者对将士们的家属动刀,就连发不出足够的粮饷,让将士们养家,将士们也会暴走。

所以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将士们也始终都在防范着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也是张都头不准李大娘去作坊做工的重要原因,没有之一。

李大娘听了张都头这话,心中顿时一暖,但现在不是温情的时候,只听李大娘说道:“当家的,既然如此,那大帅和郎君为何要在大营中张贴招工告示?”

“难道大帅和郎君不知道将士们心中的想法么?据我所知,大帅和郎君并非听信谗言的昏……”李大娘本想说“昏君”,但立即意思到这不妥。

“大帅和郎君明知道,坑害我们,将士们会立即造反,可是他们为何还要这么做呢?他们又不是傻子!”李大娘继续说道。

张都头听了这话,心头猛然一愣。

对呀,这话好有道理的感觉。

“所以当家的,此事就只有一个解释。”李大娘心情激动起来,道:“那告示上的一切,都是真的,大帅和郎君是真心实意的招我们去作坊做工,并没有其他想法!”

李大娘心潮起伏,盯着自家夫君,等他拿主意。

张都头摸了摸鼻子,端起粥碗继续喝粥,维持着一家之主的威严。

两口粥下肚,张都头才漫不经心的说:“你说得也有一些道理,其实我们中吴军的大帅和郎君对我们这些将士都挺好的。”

“只不过,此事还是太突然了。若大帅和郎君果真没有其他意图,自然是大好事一件,你是妇道人家,本不该出门……但我们这等人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等一些时日吧,看看情况再说,此事牵扯太大,我们输不起……”张都头做出最终的决定。

“那……就听当家的。”李大娘缓缓点头。

登记报名,去作坊做工,是为了这个家,以及那五个可爱的孩子。

现在决定观望,静待事情发展,同样也是为了这个家和五个孩子。

天黑了。

各军大营中,各家各户都就此事展开了一番讨论。

绝大部分人家,都直接对此事持否定态度,约定好坚决不去报名。

像张都头和李大娘家这种,采取观望态度的,都只占极少一部分,决定直接报名的则一个也无。

……

今天夜里,牙堂,灯火通明。

杜昭等众人足足商量了半日,终于商量出一个可行之法。

俗话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众幕僚和众将离开牙堂时,都是喜滋滋的,一幅等着看好戏的表情,都对明天的局势持乐观态度。

翌日。

一大清早,晨雾皑皑,牙城、街道、民宅、两军大营等,都像是披上了一件纱衣,朦朦胧胧。

杜昭一大早出门,按照昨晚的约定直奔牙城北城门。

“郎君到了!”周庭、侯仁矩等幕僚武将早已等候在此,见杜昭骑马而来,忙迎了上去,纷纷见礼。

“诸位久等了。”杜昭勒停马儿,“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赶往两军大营吧。”

言罢,当先骑马驰出牙城北城门,李安及数十牙兵骑马护卫在后。

周庭、侯仁矩等,也纷纷上马跟随在后。

早晨安静的牙城北城门,自浓浓的白雾中传出阵阵清脆的马蹄声。

战马,属于极度稀缺的战备资源,无论对南唐来说,还是对吴越来说。但杜昭他们这一行够格骑乘马匹。

来到两军大营,在“报名点”对面的晀望楼上设下座椅,杜昭与众人一一落座。

晨雾弥漫,但因为这晀望楼距离“报名点”很近,大营中又到处都是燃烧的火把与火盆的缘故,竟也能看清“报名点”的情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