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龙起南洋 > 第两百七十八章 英国人插手

龙起南洋 第两百七十八章 英国人插手

作者:流泪的鱼wyj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8 来源:笔趣阁

ps: 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赞!

1月份的北京,正在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天气非常的寒冷。北京城内的街道,大都是土路,下雪之后,变得泥泞不堪。这个时候,已经很少有人会外出了,大家都窝在家里,烤着火,或者抱着老婆睡大觉。

虽然新年就快要到了,但对于穷苦的老百姓而言,这个年并不好过啊。朝廷的军队正在南方和一个叫新华国的国家打仗。尽管战争距离北京城的老百姓还很远,但是已经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了。物价开始上升,特别是米价,更是不断上涨,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同时,也有不少的流言在北京城内流传。关于新华国,大家知道的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将这当作是谈资。在大家的流言当中,新华国乃是前明后人在南洋建立的国家,一直隐忍了近两百年的时间,这才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现在,前明要打回来了,要把满人赶走,恢复大明江山。当然,这样的流言,官府是严禁流传的,一旦被发现的话,将以妖言惑众抓捕,轻则挨一顿板子,重则直接丢掉脑袋。不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满清政府越是禁止传播和新华国有关的流言,老百姓就越是相信那是真的。一些平时受到满人欺压,过不去下的汉人,对于新华国,已经隐隐有一些期盼了。他们再遇到那副为非作歹的满人的时候,也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再忍一忍,等到汉人大军打败满清,好日子就来了。

北京城的气氛。非常的诡异。南方大军正在同新华军鏖战。但是,战斗开始半个多月了,却还没有任何的捷报传来,这让朝堂上的诸公都有些担忧。道光帝更是一日三问,询问南方的战局。只不过,每一次都让他非常的失望。

1月29日,前线军队终于送来了奏折。还是由蒙古郡王僧格林沁所写的奏折。只不过,奏折有两份,但是内容却是大相径庭。前一份奏折上说。清军正在同新华军激战,虽然初期受挫,但部队士气并未受到影响,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更是表示。击败新华军指日可待。一切都非常的乐观。但是第二份奏折,完全就是叫苦连天了。部队损失惨重,新华军火器强悍,借助地形优势,清军无法突破新华军的防线。搞不好大战会一直持续下去,短时间内想要把新华军赶回南洋,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军机大臣们收到这两份奏折之后,也都皱起了眉头。他们一个个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当然能够分得清这两份奏折的真伪了。很显然,南方的战事是遇到麻烦了。只不过。他们该怎么像道光帝禀告呢?众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最终,只得原封不动的把两份奏折都递交给了道光帝,让道光帝自己来决定。

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道光帝的身体月越来越差了,脸色苍白,就仿佛是要行将就木了一样。看完了军机处送上来的两份奏折之后,道光帝更是脸色煞白。

“哼!看来朕的弟弟也知道报喜不报忧了。可是,这对于战事,有什么帮助?来人,传朕的旨意,招惠亲王回京,南方的战事,交给直隶提督陈金绶来指挥。”道光帝阴恻恻的说道。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拟旨。”军机大臣穆彰阿连忙说道。

“先不忙,你们说说,南方的战事是否真如僧格林沁所言,已经糜烂到了极点了?朕的三十万精锐大军,居然那新华国几万军队毫无办法。”道光帝问道。

“陛下,奴才以为,前线军队只不过是稍微遇到挫折而已,不会太严重的。陛下洪福齐天,必能保佑我大清江山稳若磐石的。”穆彰阿说道。

“哼!朕要听的是实话。”道光帝声音冰冷的说道。他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真话假话还是分得清楚的。虽然,穆彰阿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斥责他。

“奴才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军机大臣穆彰阿连忙跪地求饶。

“裕诚,你说说,大清的军队,真的打不过新华军吗?”道光帝直接点名了。裕诚是兵部尚书,在这个方面,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只不过,裕诚却有些犹豫,不知何地该怎么回答。

犹豫了一下之后,裕诚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陛下,相比新华军,大清的军队这些年确实是有些荒废了。特别是在武器方面,我们和新华军的差距非常的大。经过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新华军装备的火器,比英国人还要厉害。因此,前线军队暂时无法取得进展,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够击败新华军?”道光帝问道。他知道,裕诚说的是实话,虽然这个实话不太让他高兴。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责骂裕诚。

“陛下,奴才认为,大清想要在短时间内打败新华军,是不太可能的。为今之计,只能从长计议,针对新华军的优势,重点发展火器,等到大军的火器能够和新华军相抗衡了,那我们要击败新华军,就比较容易了。”裕诚回答道。在鸦片战争当中,清军就是因为武器装备大大不如英军,最终导致清军惨败的。现在和新华军开战,清军还是吃了这方面的大亏。

“陛下,火器发展,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追上新华军的。我们和新华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况且,一旦给了新华军足够的时间,等到他们消化了广东之后,我们要想击败他们,那就更加的困难了。”军机大臣潘世恩跳了出来,反驳裕诚的建议。

道光帝皱了皱眉头,这些天以来,他也重点了解了一下新华国的资料。虽然很多消息都是从洋人那里得到的,可信度还不能确认。但是,他不得不佩服,新华国以两三百万人的人口,就打的西方强国乖乖认输,退出南洋,这让他非常的羡慕。如果满清的军队有这样的战力的话,在鸦片战争当中,也就不会被英军打的满地找牙,把天朝上国的脸面都丢光了。

裕诚和潘世恩两人的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清军如果不发展火器的话,恐怕不是新华军的对手。但是,火器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发展起来的。一旦给了新华军足够的时间,到时候就更加难以收拾了。毕竟,广东可是有着上千万的人口的,比新华国的人口还要多出两倍,等到新华国消化了这些人口之后,肯定会如虎添翼,成为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的。

“那你们说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道光帝冷着脸问道。

“陛下,火器方面的差距,其实也不难解决。虽然我们大清自己制造的火器,比不上新华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向外购买,这样也省时省力。至于新华国消化了广东的人口,那就更加不是问题了。我大清人口超过三万万,就算新华国获得了广东的人口,也比我们少得多。只要我大清的军力发展起来了,足以轻易的灭掉新华国。”裕诚说道。满清政府,向来不重视火器的发展。明朝末年,中国的火器都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满清入关之后,惧怕汉人掌握了火器之后对满人的江山构成威胁,所以禁绝了火器,那些制造火器的工匠,也通通被杀死或者流放了,这直接使得中国的火器发展,大大的落后于世界了。而现在,满清终于自食恶果了。

“对外购买,向谁购买?”道光帝皱着眉头问道。到现在,他都还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依旧认为中国是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的天朝上国,又有什么需要向外国购买的呢?

“陛下,我们可以像英国人购买。英国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火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裕诚说道。

“英国人?不行。”道光帝立刻拒绝道。他怎么可能忘记被英国人打的满地找牙,不得不签署屈辱的条约呢?现在又要向英国人购买武器,他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啊。

“陛下,除了英国之外,我们无法向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啊!”裕诚连忙说道。武器了不比一般的商品,想要购买的话,也得经过对方国家的同意才行。裕诚这段时间已经和英国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接触过了,他侧面了解了一下,如果满清政府向英国购买火器的话,那是完全行得通的。

“裕大人,英国人的火器,似乎也比不上新华军的火器吧?”潘世恩问道。

“潘大人,英国人的火器,确实比不上新华军的火器,但也相差不多。难道你认为,新华军还会向我们出售火器吗?我们能够买到的最好的火器,就是英国人的火器了。”裕诚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