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孙策的野望 > 第298章 打算烧第一把火

孙策的野望 第298章 打算烧第一把火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23 18:03:27 来源:笔趣阁

这年头的世家大族就没有一个乖的,或者说各个朝代的农民就没有一个善茬子。

涉及到土地的问题,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疯狂开垦。

尤其是会稽郡这种地方,地广人稀的,不仅违规开垦严重,隐户也非常严重。

其中最多的,就是跑去山里居住的,借助地形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样的人没有一万,怕是都得有几千的。

其次就是粮田数量,如今这世道,粮价不断在提升。

今年如果自己没猜错,中原还要有一场旱灾和蝗灾,到时候中原地区的粮价估计要翻倍。

明明高产作物都齐备,土豆、玉米、南瓜和番薯都有,天知道怎么还能闹粮荒……

要知道,这大汉的人口,也没有多到大汉十三州种出的粮食,都养不活的程度。

正常来说应该溢出个三五倍的才对,现在出现这个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粮田面积太少。

作为参谋的周瑜,被孙策叫了过来。其实也正好,这几天在家里也是闷得厉害。

她和小乔的婚事,大概会在年后进行,食髓知味,这几天两人没日没夜腻在一起。

这不,小乔这次都没办法跟来。

“检地倒是可以……”周瑜听了朱信的意思,虽然很想吐槽,大过年的怎么还办公,但也是尽心尽责帮忙分析,“只是粮田数量比例,你知道打算做什么?”

“打算定个比例,每郡的粮田比例,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朱信回道。

“果然是这样啊……”周瑜顿时头痛,“你觉得那些地方乡绅,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别的不说,多种出来的那些粮食,导致粮价大量下跌,你打算怎么做?”

“建立常平仓进行粮价调节怎么样?”朱信询问,记得汉朝已经有常平仓。

只是西汉后期就废掉,主要是主官和地方士绅勾结,贪污挪用粮食,旧粮换新粮,以及恶意操控粮价什么的。

后续东汉明帝时期,有打算重建常平仓,最后还是以上述原由,没有建成。

其实扣除上述原由,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常平仓,不利于世家大族操控粮价。

“你这样会把乡绅都给得罪狠的,尤其是吴郡顾氏。”周瑜提醒道。

“得罪人肯定是要得罪人的,不过就常平仓的问题,还不会引来那些乡绅们的反弹。”朱信分析道,“最近一百年,他们的底线不是粮食,而是西域的商路。”

西域的商路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打击都垂涎,奈何扣除万事屋谁也没有能回来。

东汉朝廷组织过两次大型贸易,不少世家大族参加,结果去的人都没有能回来。

当时随行的,还有三千大汉精锐,这样都没有能回来,大家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果断后续没有继续投入,只是用入股的方法,加入到万事屋的队伍里。

还不能安排人跟着过去,只能由万事屋的商队去走这条商路。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那部分商品,交给万事屋帮忙销售。

虽然基本能销售完毕,但多少钱卖出去的,却只能由万事屋那边报价。

这种能赚钱,能赚大钱,但什么都没有掌控在手里的路子,让大家又爱又恨。

和丝路的利润比起来,粮食收入,早就不是世家大族关注的重点。

也最近四十年,大家把目光转移到粮食上,是从天灾**不断出现的情况中,看到的商机。

就如同一个股票要大跌的时候,大家会疯狂卖空。

至于这支股票背后的企业,到底会不会破产,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反正就说现在,那么多新股上市,另外买过就是了。

已经逐渐商业化的这个世界,对农业也没有那么执着。

就好像明朝末年,你要收商税,那么全天下好像都要和你做对。

换成农税,那么就无所谓,可话说回来,偏偏那个时代,读书人名下的田地是不收税的……

这个世界没那么坑,那就还有操作的余地,这也是朱信一直打算做的事情。

“这个不是底线不底线的问题……”周瑜摇了摇头,“哪怕它已经不重要,甚至随时可以抛弃,但是只要你主动出手,那么他们就会疯狂反击。”

“因为只要触碰到一次底线,就会触碰到第二次底线。你能退缩第一次,那么就会退缩第二次。”大乔补充道,她显然也受到过类似的教育。

孙策一开始听不太懂,听大乔那么一说明白了。

自己就是这样,祖郎这边松了口,结果再加上一个大乔,自己居然就没有那么生气了。

甚至还要担心,朱信会不会在未来什么时候,又纳一个侍妾过来。

这不,为了防止这个情况,三女是齐上阵,杀得朱信溃不成军,无暇旁顾。

仔细想想,其实根本没必要担心那么多,只要自己坚持不给朱信纳妾就好。

“我明白了……”朱信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主动让出来的话,就可以?”

“你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按说的确是这样。”周瑜没想到朱信那么快就抓住重点,“但你现在的行为,只会让他们戒备,不会愿意坐下来,和我们慢慢谈。”

顿了顿,补充了句:“同时那么多家,我们要拿出的代价,未必会少。”

“你这个说法很笼统!”朱信直接打断了她,“其他地方姑且不说,但在江东这边,我们其实只需要解决顾氏、朱氏、陆氏和魏氏四家就好。”

“还有张氏、周氏和乔氏!”孙策当即出面补充。

对,这就是朱信故意露出的破绽,没想到孙策居然能立刻补充。

这个感觉,就仿佛这件事情,是他们两夫妻蓄谋已久的一样。

“我们家的粮田比例一直很高,如果姐姐需要,乔家随时会站在你这边。”大乔当即表态,这也和乔氏的实际情况有关。

专门走烹饪行业,产出基本给自家产业供货,所以基本全部都是粮田、养殖地和菜田。

乔家也没什么厉害的靠山,野心自然也不大,目前也就守着现有产业就好。

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跨行经营的想法。

“那基本也就稳了啊!”祖郎算了算,“夫君是朱氏子弟,虽然是旁系,不过只要和宗族商量好,问题不大;张氏是夫君母亲的家族,也方便沟通;再加上陆家与大姐头关系不错,需要协商的也就剩下顾氏和魏氏了。”

此刻周瑜很想吐槽,庐江周氏那么没牌面的吗?居然提都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