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天赋拉满的我,下次还填非常简单 > 216、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大周王历7295年五月,经过了长达两月的拉锯战,边疆数十万镇西军死伤惨重,就连号称不可攻克的镇西关都因秦军的勐烈攻势而变得愈发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大周境内有不少正直良善的读书人上书给周天子谏言,想要让周天子派遣军队驰援西陲之地的边军。

毕竟一旦镇西关被攻破,近百万的秦军倾巢而入。

整个大周西北两地顷刻便间便会化作人间最惨烈的炼狱。

这种结果是很多读书人们无法接受的。

可他们递交上去的这些文书,绝大多数却都是石沉大海,哪怕极少数得到了回复,却也大多都是朝廷敷衍拖延之语。

见朝廷上下没人理会自己,不少读书人们顿时群情激昂。

当即便发文指着不少王公贵族和当朝官员的鼻子骂。

毕竟读书人嘛,很多都有自己的风骨,既然没有人理会他们的谏言,那他们就把整个朝廷上下的官员们全都喷上一遍。

怒骂他们都是一**佞之臣,置大周天下的社稷于不顾。

对此,朝堂诸多官员们全都沉默着没有回复。

毕竟这群从小过着优握生活的读书空有一番指点江山的本事,却连一个功名都无法考上,又怎么奢望他们能够理解大周现如今的处境呢?

这次的战争不同于过去任何时候,大秦动真格了,除了极少数震慑边疆大唐的军队之外,近乎全军倾巢而出。

在此等攻势面前,就连号称永不沦陷的镇西关都在其冲击之下都几度面临陷落。

而且最关键的是大秦还不只开辟了西陲之地这一条战线,北地还有几十万秦军正在迅勐攻击。换而言之,秦军在大周这边同时开辟了两条庞大的战线,而且每一条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如此情况下。

大周把所有力量聚集于伏龙关、伏虎关、伏天关这一条线还能够坚守下去,只需要咬咬牙多拖一拖时间,等秦军气势没有如此旺盛的时候,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毕竟秦军这会儿可是倾巢而出进攻大周,秦国后方兵力定然无比空虚,之所以秦王敢于如此果决狠辣,打的主意应该是准备速战速决,不给其他虎视眈眈的国家分一杯羹的机会。

而与之相对的,理解了秦军的军事计划之后,大周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溃败,仗着本土作战以及粮草补给线路更短的优势,拖上秦军一年半载估计都没问题。

甚至都不用一年半载。

调集了数百万军队狙杀大周之后,秦国国内本的军事力量就已经十分空虚,南方的同样蠢蠢欲动的大唐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进攻机会。

而且东征的秦军一旦攻势受挫,都不用别人下绊子,国内自己就会闹起来。

综上所述,在大周朝堂诸多官员以及周天子本人看来,不派军队驰援西陲之地的镇西军是非常明智的。

——如果驰援西陲之地,拉长了大周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不说,还有可能会被北地的秦军奔袭千里切断粮食补给线。

连年入不敷出的战争早就已经耗费了大周国库不少的钱粮和甲胃,这会儿再拉长战线显然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事情。

再说了,西北两地的民众本就不是大周人,过去五千年前乃是大乾王国的子民,死得多死得少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是好事。

毕竟镇西军死的数量够多的话。

还可以消磨秦军更多有生力量,和秦军两败俱伤。

至于西北两地在战乱中死去的民众,则正好可以为愈发人满为患的中原腾出一些位置,等熬到战争结束后,没有了镇西军的阻碍,朝廷还可以将中原的一些贵族分封过去,进一步加强大周对西北两地的统治力。

总而言之。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率军救援西北都是赔本的买卖。

因此,整个大周朝廷上下的政客们选择了集体失明,根本不理会西北两地和秦军之间差距悬殊的军事力量,打定主意要用西北两地的军队去消耗秦军的实力。

只有孩子才会幼稚的谈论是非对错。

成熟的政客各个都是铁石心肠,眼中只会权衡利弊。

至于利弊之下的人间惨剧,只要没有烧到他们身上,于他们又有何干?

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全都推给秦军背锅也就是了,反正死人也没办法说话。

……

在这种情况之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朝廷已然放弃了西北两地,决心在伏龙伏虎三个关卡和秦军战个鱼死网破。

单以西北两地抵抗秦军一国之力,自然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

果然,战争在推进到第三个月的时候,西陲之地就开始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然而就在大周所有人都以为镇西军即将抵挡不住秦军进攻的时候,却不料有一支神秘的军队出现在了镇西关的战场。

这支军队数量不多,但装备却十分精良,训练也相当有素。

也正是他们的到来强行给临近崩溃的镇西关续上了一口气,让镇西关又坚持了下来。

接到消息之后,整个大周上下都对此纷纷侧目。

所有人都对这支突然出现的神秘军队来历十分感兴趣。

可无奈的是这会儿前方战事吃紧,各地都处在紧张的备战状态,一时间探子也难以活动,没办法在第一时间调查这支神秘军队的来路。

然而还没等大周彻底回过神。

原本还在北地四处攻城略地的秦军不知为何却突然停止了攻势。

这确实让无数人都感觉到了触不及防,趁着这个短暂的空窗期,聚集于北地各座城镇的星月军突然大规模撤离了北地。

连带着还有不少镇北军的士卒都跟随他们离开了城池。

与此同时,星月军联合一部分镇北军向整个西北两地发出了一则震惊天下的通告。

“翻遍史书,曾听闻军队的使命乃是效忠国家,也曾听闻军人的宿命乃是战死沙场,可却从未听闻官员和国君眼睁睁目睹数百万民众即将陷落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动于衷!”

“古语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现如今,朝廷想以星月军、镇北军、镇西军三军的力量对抗整个秦国三十二洲,吾等心有余而力不足,屡次向朝廷进言请求援军,可朝廷以及周天子眼睁睁目睹着我西北两地数千万民众、数以百万军队和秦军拼死交战却不派一兵一卒……”

“此等人神共愤、天地共诛的国家、此等无情无义,目无子民的君主……不配边疆数百万军队的效忠,也不配享受西北两地数以千万民众的税收供奉!”

“北地即将成为秦军大规模进攻的战场,吾等怜惜各位同胞手足,将会为大家开辟一条逃向西陲之地的道路,只要有镇西军和星月军在一天,西陲之地沙漠上的人皇关就绝对不会破!”

这条消息传出之后。

星月军和少部分镇北军开始有序的撤离北方战场。

北地十二城中有五座已经被秦军占领,剩下的七座城池百分之五十镇北军也选择了撤离。

对这一天,尤傲天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他是纯粹的军人,也是传统的军人。

心中的荣耀让尤傲天没办法接受不战而降。

因此,当李月明找到他的时候,尤傲天很洒脱,表示镇北军当中愿意撤离的士卒都可以跟着星月军一起撤离,但是他不会离开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北地。

他活了大半辈子,也顶天立地了大半辈子。

不愿意走到最后还丢掉了作为一名战士的嵴梁。

北地,镇北城。

看着面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徒弟,尤傲天脸色相当复杂,叹了口气之后欣慰道:“我留在这里,并不代表你做的是错的,事实上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你能为北地的民众谋一条生路,是北地民众的幸运,也是我尤傲天的幸运……”

“我这辈子除了舞刀弄枪之外,最庆幸的就是在晚年能够培养出你们这群杰出的弟子!去吧,希望你以后能够善待镇北军,善待北地数百万民众!”

“我会留在这里,为北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对此,李月明沉默良久,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默默转头离开。

消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接收到宣言之后,北地的民众们犹豫片刻。

在朝廷和星月军当中,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星月军。

这么多年下来,星月军在北地早就已经营造起了良好的政治口碑,相较于不把他们当人的朝廷,守护了他们数十年的星月军显然更加值得信任。

于是诸多民众们纷纷收拾好了行囊,在星月军的引导之下朝西陲之地迁移而去。

这条消息传到镐京之后。

盛怒之下的周天子一巴掌拍碎了半个宫殿,咆孝着道:“李月明,这个孽畜,朕也算待你不薄了,没想到竟然是头养不熟的白眼狼!”

星月军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已经是彻彻底底选择了背叛大周。

他算准了镇西军不会投降。

但却没想到星月军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站出来朝大周捅出一刀。

这其中最让周天子费解的是,秦军和大周的主战场是在西陲之地,北地明明只有三十多万秦军,虽然星月军和镇北军应付这三十万秦军的压力很大,但却也没有到需要举手投降的地步才对?

然而很快周天子就知道李月明为何要撤离北地了。

原本他还在考虑该如何惩治李月明这个公然背叛的家伙。

不把他抓回来扒皮抽筋点天灯属实是不解恨。

可就在这时,之前还在西陲之地浴血奋战的秦军却突然出现在了大周北地的十万大山外。

浩浩荡荡数以百万计的秦军动如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了早已无人镇守的北地十二城,率领大军攻击了伏龙关。

仅仅三天时间,伏龙关的士卒死伤近十万!

整个伏龙关都差点被秦军的铁骑踏平,好在最后关头数量众多的龙虎军顶了上去,才勉强压退了秦军的第一轮进攻。

听到这条消息后,周天子连愤怒都不愤怒了。

只感觉浑身上下通体冰凉。

如果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那只能说他这个天子当得也就当得太蠢笨了。

难怪李月明的胆子这么大,敢公开和他叫板。

原来是早就已经算好了。

所以十几年前,当初还只是个十几岁孩子的李月明就已经和秦军以及极寒雪山当中的灵兽给打通了?

饶是现如今回过头复盘,周天子仍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

遥远的北冰河镇,李月明脸上的神色却一点都不轻松。

当初他和王子维两人短暂商议了片刻后,便制定了这样一个保全己身的方案。

镇西军显然是不会投降秦军的,他们宁肯战死沙场流干净最后一滴血,也绝对不会离开西陲之地和镇西关半步。

这是镇西军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失去了,镇西军的军魂也就不存在了。

可镇西军不能投降不代表星月军也不能投降啊!

之所以十万大山无法通过百万秦军,那是在李月明有意控制之下才达成的协定。

只要李月明想的话,完全可以让小狐狸给秦军划出一条道路,容纳浩浩荡荡的秦军绕过镇西关从北地进军大周。

作为李月明的最强大腿。

极寒雪山中的小狐狸才是星月军能够长久以来在秦军和大周夹缝中生存的根本。

现如今这条大粗腿就到了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时刻。

李月明先是联系了九皇子,将计划的一部分告诉了他。

经过这么多年的巩固,现如今九皇子已然在秦军当中有了相当崇高的地位。

上一代秦军前些年就已经处于半隐退的状态。

现如今秦军绝大部分的军政都是九皇子在一手抓。

换个角度来讲,九皇子已经获得了这场王储之争的绝对优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顺利继位了。

听到李月明的消息之后,九皇子自然是欣喜若狂。

如果有得选,秦军当然不愿意去硬啃镇西军这块又硌牙又没多少肉的硬骨头。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九皇子让秦军留下一支军队假意羊攻镇西关,另一边再让王子维以及镇西军配合着演出遭到秦军主力进攻的假象,以此掩饰秦军主力部队在往十万大山行进的事实。

他和秦军约定了进攻时间,在这个时间到来前尽可能撤离北地众多的无辜民众。

并且通过小狐狸的存在,与秦军约定了互不侵犯协议。

秦军一旦将矛头指向北冰河镇以及星月军,李月明就会让小狐狸切断秦军的补给线,到时候一百多万秦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或许能够强行返回函谷关。

可攻打大周的计划估计就得彻底泡汤了。

几番操作下来,在李月明以及王子维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替星月军和镇西军暂时消弭了这场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

而现在,最让李月明头疼的反倒不是秦国和大周,而是数量众多的北地民众,这么多拖家带口的难民,如何安置绝对是一件需要李月明动用十八番武艺的事情。

李月明已经将北冰河镇以及星月军能调动的粮食全都调动了,镇北军和镇西军也或多或少都拿出了粮食。

可距离难民迁移路途中需要的粮食却还差了大概一半。

就算李月明的政治和权谋点的再高。

也没办法凭空变出可以供成千数百万民众生存的粮食。

因此这场旅途漫长的迁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将会极为艰辛,在动乱彻底开始前,李月明还需要将这枚烫手的山芋安顿好。

只有如此,彻底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星月军才能在接下来的广袤舞台上无往而不利。

……

PS:又到月底了,厚着脸皮求点月票,谢谢带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