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港岛旧事 > 94 管炳森之谋

港岛旧事 94 管炳森之谋

作者:萌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3 来源:笔趣阁

何定贤登门来到九龙区利达街的叶氏咏春拳馆,见到身着长衫,理着寸头,举止斯文的叶问。

他朝向叶问拱手说道:“叶师傅。”

“何探目。”叶问带着几名弟子上前,抱拳行礼,丝毫不敢怠慢。

“叶师傅,唔好意思,冒昧登门,实则是久仰咏春拳大名,想要见识一下技击技巧。”何定贤在拳馆大厅的茶座坐定,很有礼貌的接过茶盏,颜雄、孟元达则站在他身后。

叶问闻言笑着谦让:“南方小拳种而已,修身养性是可以,但是论技击不敢称雄。”

“叶师傅名气可是不小,深受饭店工会理事长梁先生推崇,据说在九龙也有警务人员同你学拳。”

“我也是慕名而来。”何定贤笑脸吟吟,表现的倒是很客气,叶问摇头笑道:“强身健体而已。”

“不过,何长官想要见识一下,我可以让弟子们表演一番。”他使了个眼色,背后两名弟子“叶步青”、“徐尚田”各自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旋即默默走到堂下练功场。

“叶步青”身手矫健,打了一套《小念头》,“徐尚田”拳劲凶猛打的是《木人桩法》。

两人动作漂亮,手脚犀利,收功后再去架子取来兵器,一人手持双刀舞《八斩刀》法,一人手持长棍打的是《六点半棍》。

咏春自苏三娘到黄宝华、梁二娣,梁赞、陈华顺至叶问的传承清晰无需赘述。

再下还有“李小龙”等杰出门人,在港岛混口饱饭是有的,何定贤看完大概知道咏春为何会出名,一来是背后后饭店公会的大老板支持,二来是有门人做宣传,三来是动作漂亮……

能不能打嘛。

何定贤挺直腰杆,腰间被枪袋嗑了一下,笑而不语。

另外,《咏春》是南方拳,叶问是佛山人,在港岛有天然的人缘优势,要比大名鼎鼎的“吴氏太极拳”吃得开,武林也要讲人情世故。

何定贤询问了叶师傅是否有想要打擂的问题,叶问细眉毛一跳,满脸谨慎的出言回绝:“我身上有旧疾,弟子们又不行,也就不再掺和江湖事搏名了。”

“在九龙揾口热饭就好。”

何定贤想着冲“李小龙”也得结个善缘,免得日后开电影公司诶喷,也就不再纠缠,拱手说道:“叶师傅既然无意为咏春扬名,是在下唐突了,将来在是九龙遇到什么麻烦,可以去找油麻地差馆的陈警长。”

“陈警长是是我磕头敬茶的师父,曾探长也是我交好的前辈。”

叶问板着的脸突然松弛,乐呵呵的抱拳道:“多谢何长官的情谊,如果何长官要摆擂台缺少人手,阿田。”

徐尚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师傅!”

“你同何长官去打一场。”

叶问话道。

何定贤表情一愣,笑笑不好推辞,当即点点头:“好,有事情我会派人来递话。”

叶问不愧是个懂人情世故的。

旋即,他在叶问与门人的相送之下离开武馆,之后并没有去找“建泉太极社”的吴氏兄弟,因为吴氏兄弟完全是失了根基的人,将来在海内外拳馆生意做的大,但是论名声背景是不如叶问的。

他需要给叶问三分薄面却懒得搭理吴氏兄弟,主要是看出叶问、吴氏兄弟等江湖高手的秉性。

他干脆让邹怀文带着两名报社记者,前往吴氏太极拳做采访。

吴公义、吴公藻两兄弟直到收到拜帖时,便对记者到来做足准备,上天开眼,竟然能港岛报社给他们做采访。

《东方日报》据说销量还不错,也是一间有背景的报社,要是能够多拉几名学员来也是好!

邹怀文等人一进门就见到建泉太极拳社内三十多名弟子,身着白色练功服,整齐划一,动作娴熟,正在打太极,粗粗一看颇有一点气势,看得出吴氏太极拳社经营有道。

吴公藻、吴公义两人悄悄给三人递上红包,邹怀文嘴角带笑塞进怀里,欣然笑纳,旋即吴公藻一板一眼的去授课,吴公义以大哥的身份在棠中接受采访…..

“吴先生,吴氏太极拳是国内知名拳种,而我们报社正在做一期港岛国术社的专栏采访,采访了吴氏太极拳内的多间拳社,包括咏春、白鹤拳在内。”邹怀文坐在椅子上侃侃而谈,一幅居高临下的文人姿态。

“嗯。”

吴公义身穿练功服,端着架子,满面春风,浑身自信。

邹怀文突然道:“前天,我们前往咏春拳社采访的时候,有一位咏春拳门人宣称在实战技击方面是港岛第一,吴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拱火拱的太粗糙。

吴公义表情一愣,捕捉到邹怀文眼里的暗示,突然觉得是一个好机会,连忙讲道:“各门各拳种都有擅长的地方,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技击第一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

吴公义有心想要搞点事情炒红太极拳,自然对邹怀文搞新闻非常配合,他又不是傻子,无利可图怎么会往套里钻?

邹怀文点头:“太极拳一向以养身拳家喻户晓,技击方面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吗?”

吴公义微微颔首:“任何一个拳种都有技击术在内,实战表现则要看个人发挥,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太极拳讲究的四两拨千斤,本身就是一种技击理念,简单点说,就是借力打力,以守为攻。”

邹怀文再度点头:“吴先生有机会的话是否愿意接受武行同人的挑战?”

吴公义坦然笑道:“如果有人前来挑战的话,不管是谁,我都会应战,因为,这是一间武馆活下去的根本。”

“好!”邹怀文满意的点点头,身旁的编辑已经写上:“吴先生答应接受一切中西拳种的武师挑战。”

第二天,吴氏太极拳社喊话武林,叫嚣愿意接受一切挑战的报道出现在《东方日报》之头版,头版之所以重要便是会被摆在报刊正面,读者们一言就能看到挑选。

“一周时间内,《星岛日报》《中文之声》《港岛商报》《文汇报》《大公报》总计三十多间报社都转登了拳赛消息,咏春拳徐尚田,白鹤拳陈克夫,杜笙的门生江肇华都纷纷登报应战,大老板,拳赛炒作的非常成功。”湾仔区,报馆内,邹怀文穿着西装,语气激动的出声说道:“根据粗略统计的数据,起码有五万多份相关报纸售出,至少数十万市民知晓相关消息。”

“这次拳赛已经成为港岛目前最大的一个新闻,就连《南华早报》都用英文刊登了。”

何定贤发现新闻比想象中热度更大,突然有所明悟起来:“港岛在战后已经很久没有公众性的娱乐新闻了。”

“一旦出现市民们难免追捧、议论,也算是时势造英雄。”

邹怀文理所当然的讲道:“市民们在报纸上看战争新闻看腻了,有娱乐新闻看当然开心。”

“这一回吴公义、陈克夫、叶问等人也算是搭上顺风车,目前全港都在期待吴公义接受谁的挑战。”

“是咏春拳、白鹤拳、还是洪拳、形意、八卦掌?”

何定贤笑出声来:“呵呵,吴先生算是被架住了,不得不应战,不过我们算计了他一把,不能别人白白吃亏,等会猪油仔会送一万港币过来,你转手交给吴先生让他好之为之,另外,交一个礼物给他。”

邹怀文看见老板在怀里掏出一枚子弹放在桌面,当即心领神会的收入衣袋:“我懂。”

他倒是对大老板的做法没有丝毫成见,商人秉性在骨子里自然是利益当先,何况《东方日报》卖的越好作为股东身家也更高,同时还展现出总编的领导能力。

报行内部各种“瞎报”、“假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为了炒作出一个热点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炒出热点便都是成功的报道,作为一张小报纸的负责人,创业初期几乎不会有道德负担。

一周时间,《东方日报》就已经突破两千份的销量,正在持续往上走…..

与此同时,九龙尖东信森纸业的办公室内,大老板“官炳森”面前摆着十几分报纸,每一份上面都是关于拳赛消息的报道。

“呼。”

官炳森坐在皮沙发上,手骨扣着香烟,深吸一口,吐出浓烟:“TMD,花腰贤是要赶尽杀绝啊。”

“大老板,怎么讲?”纸厂负责人青头仔一身短衫,侍立在办公旁,表情严肃。

官炳森弹弹烟灰,一眼就看破花腰贤的计划:“做报纸咯!”

“把报纸做好,一方面给自己的纸厂销纸,一方面,利用报业成员的身份推销白报纸。”

“全港既办报社,又办白报纸的人有几家?就他一间!”

青头仔露出惊讶之色:“这么绝?”

“我们也办报纸怎么样!”

官炳森忍不住笑出声来:“嗤!报社是说办就办的吗?我要是办的起来,用得着伱提醒!”他翻一记白眼,似恨似赞的道:“又能搞定进口原料,又能搞起来报纸,真TM是个人才,最近听同行讲《东方日报》的总编辑邹怀文已经申请加入报业协会,将来有他在里面剧中调节,我们卖白报纸的都不用混了。”

官炳森是港岛纸业的名誉会长,同时是白报纸行业的第一大工厂主,是第一个在九龙区建纸厂的人。

光是在九龙区建成的地皮,现在就增值数倍,价值百万。

他与东方纸业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自纸厂开办,一直就在关注相关动态,本以为是一个趁势入场,喝点汤水的小角色。

没想到,东方纸业靠着产业联动迅速扩张,肆无忌惮的抢占市场,隐隐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青头仔作为纸厂负责人,厂内工头,当即肃声道:“大老板,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入股《东方日报》”官炳森沉吟片刻,手指轻敲桌面出声道:“后生仔有本事做大做强很巴闭,但是总要给前辈一把椅子,不然谁愿意退位让贤?”

“你派人去湾仔警署递个话,说我要请花腰贤吃一餐饭,在湾仔区找间好点的酒楼。”

青头仔爽快点头:“知道了,老板。”

官炳森啜一口烟,心里存着合并经营,做大做强的念头,如果可以的话,谁也不希望打价格战。

当然,别看他目前仍旧坐白报纸行业第一把交椅,但是真摸不准花腰贤卖不卖一个面子。

第二日,中午,何定贤穿着西装,系着领带,带着两个手下就赴约来到春园街酒楼,好歹是一个行业名誉会长出声邀请,就算是一个手下递话,该来还是要来的。

他心里多多少少也能猜测到官炳森的一些想法,来到酒楼二楼时见到正主起身便连忙拱手笑道:“官会长,久仰久仰。”

“阿贤,来!”官炳森五大三粗,理着寸头,身上带有股子江湖气息,很是豪迈的上前揽他入座。

何定贤知道官炳森是一个出生社团的商人,最早在南洋的一间纸厂打工,后来跑到港岛创办工厂,本身是和记字号的四九,但祖籍又是东莞,为东义堂在九龙的发展出力出钱,算是东义堂的幕后老板之一,一生算得上是颠沛流离,曲折离奇,出生草莽,做事自然狠辣。

两人寒暄一番,酒足饭饱,何定贤主动点题讲道:“官会长,我再过一会就要回到差馆办公,有什么事不妨当面直言。”

官炳森把刚刚举起的酒杯放下,含笑说道:“阿贤果然是年轻人,快人快语啊!好!我也不喜欢同那些老骨头一样说话绕圈子,有事情我就直说了,最近白报纸行业又重新活跃起来,我们也学你一样去东南亚进口原料,但是我没有办报纸的本事,看见你报纸办的这么好,有心想要掺一股。”

“放心,在价格上我绝对不会让你吃亏,我愿意用六千块买百分之一的股权,一共买百分之三十,作价十八万港币,同时,将信森纸业百分之三十的股权售予你,合价十五万,互相交换持股如何?”

前两章有读者反映水一点,俊仔思考了一下,一是这个年代了解的人少,不得不填充资料作介绍,否则很多读者看不明白,缺少代入感,作者还是要考虑的,二是更新多了,可能地方有些不够紧凑。

俊仔会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把该交代的东西,融入剧情里面,尽量让读者老爷们看到更多进展,抱拳了!

友情推荐一个新人作者的书《财阀家的贵公子》,看书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试试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