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信天命吗?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信天命吗?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5 来源:笔趣阁

同时一个消息在长安城传开来,说是胜光寺的和尚不虔诚,做了亏心事,整个寺庙被雷劈了。

大雨落在长安城,街道上行人匆忙躲雨,一个更大的消息传入酒肆,长安城周边的几个寺庙全部塌了。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各个坊市,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听着宫前侍卫的讲述,李世民搁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喝问,“当真是被雷劈的。”

侍卫躬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陛下。

沉默了半晌,李世民又言道:“李君羡在哪里?传来!”

“喏。”

雨水很大,李君羡正在朱雀门前还在听着眼线传来的消息,听到陛下召见急急忙忙往宫里跑着,脚踩过一片片的水洼,雨势大得让人睁不开眼。

淋着雨水一路跑到甘露殿前,李君羡站在殿前行礼,“陛下。”

又是一道雷光闪过,照亮了李世民阴翳的眼神,“真是雷把胜光寺劈了?”

李君羡低声道:“据末将查明,当时有几个路人只是听到一声雷响,寺庙便塌了,不只是胜光寺,长安城周边数个庙宇都是这般。”

李世民缓缓开口,“还有人说这些和尚不虔诚做了亏心事?”

李君羡再是回话道,“末将已然安排人在查。”

“张阳这几天在做什么?”李世民下意识问道。

“张尚书和往日一样,下了朝便回家,便不再出门,偶尔还会和公主去曲江池走动。”

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到了张阳。

李世民摆手道:“你先退下,有消息再告诉朕。”

长安城东市一处小巷,家中,李玥哼着夫君教的歌谣踩着纺车织布,她的心情很好,因为坏人有了应有的报应。

夫君特别挑了雷雨天让牛闯办事,只要一下雨,雨水就可以冲刷掉很多的痕迹。

张阳给小武批阅着题目,低声讲道,“小武啊,你这个分解质因数的还是有很多地方是错的,回头让你老师再多讲讲。”

小武安静地点头。

天空中雷声还在炸响,小武倒是不怕,每一次打雷小熊都会抓着房梁害怕得不敢下来。

雨水一直到了深夜这才停歇。

到了第二天,张阳踩着湿漉漉的地面走向承天门。

看天边有了鱼肚白,张阳深吸一口新鲜空气。

许敬宗跟在后头讲道,“想来今天又是一个晴天。”

张阳走入议论声不断的太极殿讲着,“最近身体怎么样了,还会失眠吗?”

许敬宗又道:“还是时常会失眠,家里准备了一些安神的药材。”

看了眼他的气色,张阳又道:“我觉得平时该要多吃一些枸杞说不定会有帮助。”

“下官回家就试试。”

程处默的人手也开始行动,一个个消息在坊间传播。

其中最多的言论便是权贵与寺庙联手收乡民的香火钱。

御史台收到消息,第一时间送到了魏征面前。

今天陛下比往常来的都晚,也没说今天要休朝的事情。

魏征也迟迟才到殿内。

张阳扫了一眼众人,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这才到了殿内,先前在承天门前看到过这三位,应该是来之前又去了别的地方。

一个熟悉的面孔走入殿中。

看到李承乾,张阳稍稍行礼,等他走到近前便问道,“太子殿下近来可好。”

李承乾笑道:“这几天长安城风风雨雨,孤听闻了不少事情,这便在骊山坐不住,昨日就回了东宫。”

“陛下交代的事情,太子都办好了?”

“孤都办好了,昨日便写好了奏章,早朝之后会呈给父皇。”

正说着话语,陛下的内侍太监走来,“陛下有言,今日休朝。”

殿内又是一番议论,许敬宗在一旁小声道,“听说昨夜除了胜光寺,还有长安城周边数个寺庙都塌了。”

“那和休朝有什么关系?”

“张尚书可还记得当年旱灾陛下的罪己诏,如今又出现这等怪事,想来是有所顾忌。”

还没从许敬宗的话语中回过神,内侍太监讲道,“中书省诸位还请入太极殿议事。”

李承乾讲道,“孤也有奏章要呈予父皇。”

“太子殿下一起来吧。”

张阳跟着众人走出太极殿。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三人与太子一起前往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殿内大发雷霆,“这些和尚当真蛊惑我大唐子民!”

众人入甘露殿内,早在前隋就有几次皇帝与佛门的冲突。

知道陛下会如此大发雷霆,众人也都能够想到一二。

魏征上前一步,“陛下,据臣所知在那些倒塌的寺庙中发现了钱财无数,多到那些和尚搬不完。”

李世民自嘲地笑着,“朕听闻过豪强藏富,庙宇也能这般藏富还真是少见。”

魏征递上一份奏章,“这是御史台官吏,根据各方的风闻拟定的奏章,其中有言明,这些钱财多半都是来自权贵之家。”

李世民灌下一口凉水,“细细说来。”

“喏。”魏征把奏章递给一旁的太监开口讲道,“早前就有传闻说是权贵与庙宇有所勾结,不过都没有证据,这些话语也很快就被平息。”

“今时今日人们从这些寺庙中的废墟中发现的钱财何止万贯,这种言论再次被提及,庙宇已经成了权贵们敛财的手段,而庙宇的银钱都不是这些和尚的,而是权贵的。”

“权贵拿大量的财帛送入寺庙以求平安,事实上不过是放在庙宇中,之后便会以他们的名义给献上香火钱,可这之后寻常乡民们香火钱庙宇与权贵坐地分赃,而权贵所给予的银钱还是要如数奉还的。”

“这便是为什么雷劈了庙宇,并且还有这么多权贵着急派人去寺庙中把银钱带回去,若不是这一次的事情,这些事情还不被人们所知,其中涉及的权贵又何止一家两家。”

李承乾也明白父皇要休朝的用意,这件事不能在太极殿中说。

太极殿这么多臣子,一旦有人走漏风声,父皇也会很难办。

怕是那些权贵世族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房玄龄言道:“这些话语是否有人作证?”

魏征点头,“有人说是天降雷罚,已经有了心虚的和尚来长安城自述罪过,御史台等册造案,这些话语想来不会有假。”

李世民听完这些眉头直跳。

长孙无忌行礼道:“陛下,此事朝中不能做事不管,那些寻常乡民为求平安之心不能成为他人的敛财之道。”

李世民神色凛然,“要让刑部与大理寺彻查。”

李承乾走上前,“父皇儿臣以为寺庙不可再扩,清查寺庙之余还要控制僧人之数,若是肆意看着这些庙宇壮大,大唐将再无可战之兵,男人出家没了子嗣,大唐没了人口,没了赋税。”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佛门只为信念,却不知耕种劳作,社稷将不再富裕,一个无人劳作的社稷,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下。”

听着这些话语,李世民忍受着心头的怒火,“胜光寺也是如此吗?”

“回陛下,胜光寺内也发现了不少银钱。”

李世民拿起砚台砸在了地上,“六根清净?实则一丘之貉!”

魏征无奈道:“胜光寺一直以来香火鼎盛,他们一口咬定这些都是香火钱,也无可奈何。”

房玄龄皱眉道:“只要仔细查探,一定也能查出一些端倪。”

这些银钱只要查没便好,长安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这件事终将会被记录在史册。

除了要想着如何处理好,朝中如何处理才能让万民信服。

最清净的地方出现了这种丑恶之事,令人唏嘘。

李世民也更在意的是寺庙当真是被雷劈的?

同时劈了这么多寺庙?

这件事越想越不觉得是巧合。

当真是这些和尚做了坏事,连上苍都看不过眼了?

李世民沉下心莫名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平静了半晌心中的坚定逼退了这种寒意。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还有魏征一起退下了。

甘露殿内剩下了陛下和太子。

“父皇,骊山的事情,儿臣都已经查探清楚了。”

李世民点头,“承乾,你真的相信什么天命所归吗?”

也不知道父皇为何会突然这么问,李承乾沉默着,还在思量。

李世民又讲道,“你真信上苍吗?”

见自己的儿子还是沉默不语,李世民现在没有心思批阅奏章,目光看着窗外,此刻阳光已经明媚。

“这是朕作为一个父亲与儿子的谈话,你说说自己的看法很好。”

“喏,儿臣便说了。”

李承乾小心翼翼看了眼父皇的神色,走上前低声讲道,“父皇,儿臣以前会信,可现在已然不信了。”

“为何不信了?”

“儿臣不信天命,但凡高位都是都能力者有德者居之,再者儿臣也听张阳讲过,从来没有什么上苍怜悯,有的只是人们抗争灾害付出的人命,从来都是人与天斗,何来的怜悯。”

“你长大了。”李世民叹道。

又是退后一步躬身行礼,李承乾讲道,“儿臣失言,让父皇见笑了。”

“你很相信张阳吗?”

“说不上相信,儿臣虚心求教的也不会只有张阳一人,现在他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还是循规蹈矩,并没有因为他在东宫做过孤的少师而趾高气昂,反倒是如今越来越收敛,也不来东宫走动了。”

“嗯,一言一行让人找不出毛病。”李世民很是诧异,“有了之前对他的磨砺,他的成长很快。”

“儿臣时常在东宫听郑公讲课,郑公也有言,张阳此人行事磊落,他爱钱的毛病属实让人不敢恭维。”

李世民却笑了,“人无完人,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君子,他自有他的弱点,用人当了解人,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今天休朝,张阳早早走出了朱雀门,看到等在朱雀门外的李泰好奇道:“魏王殿下这是在等谁。”

“当然是姐夫了。”

这小胖子的笑容很贼。

张阳脚步不停,“我不是说了吗?突厥的事情在搁置一段时间。”

李泰脚步跟着,“当然明白,本王已经安排了侍卫,整日陪着突厥使者吃喝,就是不提正事。”

“最近嗓子好点了?”

李泰清了清嗓子,又看了看张阳的喉结,再摸了摸自己喉咙,“以后我也会长出喉结?”

“魏王殿下这么胖,就算是有喉结,也会被脂肪裹着,脖子粗得都找不到喉结在哪里。”

“我会减肥的!”李泰一跺脚,咬牙切齿讲着。

带着李泰一路回到家中,李玥还在给小武讲着题目。

看到曲江池发生的事情,也知道姐夫的所作所为。

李泰追问道:“姐夫是如何做到的。”

张阳不解道:“什么如何做到的?”

“就是那些庙宇是怎么被雷给劈的。”

“或许是他们坏事做多了。”张阳清洗着刚买来的野菜,也看了眼李玥的神情,她的表情没有任何的波动。

这是一家子最大的秘密。

谁都有自己的后手。

在村子里藏着建材中就放着制作炮仗的原料,只要将配比放大那就是另外一样的东西。

在寻常人眼中这些东西都是石料建材而已。

掩人耳目的办法有很多,当硝石也成为寻常人制冰的事物之后,就更难查证了。

李泰又讲道,“姐夫你知道吗?那个波颇和尚已经离开了长安城。”

“是吗?他就这么走了?”

“嗯。”李泰拿起一颗桃子吃着,“有了这种事情,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乡民们对这些和尚喊打喊杀的。”

张阳笑着,“魏王殿下,很多故弄玄虚的往往都是心虚的,只要我们揭开他们的面具,实则一切都是阴谋诡计。”

“倒是听说波颇和尚此去是洛阳,说是还要去见各地的高僧的,话语不是很明白,已经让人跟着去打探消息了。”

“各地的高僧?”张阳皱眉思量,这个波颇在佛门的名望很大,唐玄奘之所以会西行也是因为波颇和尚的指点。

“不知道魏王殿下喜不喜欢吃油条。”

“好吃吗?”李泰丢了手里的桃子痴痴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