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九百四十三章 我们不是同一类人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九百四十三章 我们不是同一类人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4 17:34:43 来源:笔趣阁

大雨滂沱的夜里,一队官兵策马出了长安城,马儿掀起官道的泥泞,直奔骊山。

骊山,温暖的家中,李玥还在给孩子们穿着新衣裳。

张阳看着手中的卷宗。

王婶脚步匆匆而来,“县侯,公主殿下,宫里来人请孙神医与崔知悌。”

张阳喝着茶水,颔首道:“人已经去了吗?”

王婶又道:“已去宫里,不只是崔知悌与孙神医,还带去了两个医生团队,一共十七人,余下的医者还留在医馆让甄权带着。”

“嗯,那就很好。”张阳收起手中的书卷,又道:“婶婶早些休息,我会带着清清与心安去看望皇帝的。”

感受到李玥担忧的目光,张阳对她道:“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李玥重重点头。

这天夜里,还有人彻夜难眠,长孙无忌不断派人去宫里打听消息,想要得知陛下的病情。

此刻的宫中,十余个从骊山而来的医者匆匆入宫。

今夜的大雨还在下,孙神医与一众医者在卢照邻的带领下走到甘露殿前。

李承乾的衣衫湿漉漉的,一直守在殿外。

卢照邻关切道:“太子殿下,还是先去取暖吧。”

李承乾摇头道:“无妨,孤没事。”

“淋了雨又吹风,对殿下身体不好。”

“只要父皇能够好起来,孤这些不算什么。”

殿内传来了话语声,“承乾,你快入殿取暖。”

听到母后的话语声,李承乾这才走入殿内,因被雨淋被风吹,此刻哆嗦得厉害。

李丽质连忙出来相迎,“有劳孙神医了。”

孙思邈点头,跟着走入殿内。

李世民正躺在床榻上。

卢照邻道:“现在咳嗽算是止住了。”

孙思邈诊脉片刻,与众人低声议论着。

李丽质站在床榻边,就像是病来如山倒,父皇忽然之间就病倒了,她低声问道:“父皇如何了?”

孙思邈起身道:“公主殿下,此时还来得及,还请退避。”

李丽质带着人退到后方。

见到卢照邻,孙神医与崔知悌正在给父皇用针,又过了片刻,听父皇几声咳嗽,接着就吐了。

孙思邈给陛下擦着嘴边,低声道:“现在可舒坦多了?”

“朕好多了。”

听到父皇能够说话了,声音还是很虚弱。

孙思邈又道:“还请陛下这两日莫要上朝,静养两日,待我等会诊之后再行用药。”

李世民缓缓点头,又躺下了。

卢照邻脚步匆匆,“皇后,且先让这些医者会诊。”

长孙皇后不住点头,“有劳了。”

随后让宫里的内侍带着这些医者离开。

李丽质坐在父皇的床榻边,低声问询着。

李承乾看着此刻虚弱的父皇的,脚步艰难的走近,见父皇的目光看来,急忙低下头。

“承乾……”

虚弱的声音传来,李承乾连忙上前,擦去眼泪跪在床边,“父皇。”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又道:“朝政不能耽误,这些天你代为主持朝政,如有不决之事,可问辅机,房相,再有不决也可去问张阳。”

“儿臣明白了。”

李承乾看着父皇又闭上了眼,倒是呼吸平顺了许多。

李丽质低声道:“父皇如此嘱托,还望皇兄也注意身体。”

“孤明白,丽质且放心。”

骊山而来的两个医者团队与太医署的医官连夜进行了会诊。

本来会诊是骊山的规矩,但此刻太医署的众人还要仰仗他们,接下来的这里的一切都要听着孙神医与崔知悌的安排。

孙思邈道:“陛下过往的病历何在?”

见太医署的众人有些迷茫,崔知悌又道:“就是陛下过往的病症,以及用药情况,这些太医署可有记录?”

在孙思邈面前病人都是一样的,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

对孙思邈来说,生病的皇帝就是一个普通的病人。

关于陛下往年的问诊记录太医署的其他人没有,卢照邻倒是有一份,“贞观四年以来的记录都在这里了。”

孙思邈一边翻看着,一边与团队众人商议着。

团队众人都是骊山医馆中最精尖的医师力量,也是关中最顶尖的。

也都是骊山这十年间不计成本,一直用这个入不敷出的赔钱医馆,养出来的医师力量。

多少年过去了,这骊山的医馆就没有盈利过。

众人商讨了一夜,一直到天亮时分,雨水才停。

宫里命人端来了粥食与一些早点。

团队众人分析病症药理,用一个个的药方进行对比,通过陛下过往的病历来进行挑拣需要使用的药物。

看着这些骊山医者的种种分析,其能力确实早已胜过了太医署数倍。

心中惭愧之余,卢照邻心中越发坚定了要改制太医署的心思。

半月时间,骊山医馆的两个最精尖的团队一直留在宫中。

等皇帝的病情有所好转了,张阳与李玥带着三个孩子来到长安城。

张阳怀中抱着秋儿,来到这处小宅院中。

张心安看着四下,“以前爹娘就住在这么小的宅院中吗?”

杨婶慈眉笑看着活泼的孩子,又道:“对,就是在这里的。”

张心安的目光好奇地看着四周。

一家人刚到长安城的旧宅,长孙无忌便脚步匆匆而来。

张阳放下孩子,让张清清照顾秋儿,便出门迎道:“赵国公。”

长孙无忌一脸的愁容,低声道:“没想到你能在这个时候来长安城,老夫甚是心慰。”

“陛下的身体如何了?”

“老夫也不知情形,前两日与玄龄一起见过陛下,看着倒是无碍,具体情形如何我等也无从而知。”

张阳点头道:“皇帝的病情自然不会让我们知晓。”

长孙无忌扭过头道:“老夫那灞上的事……”

“那是京兆府自己查的案子,与在下无关。”

“哼。”长孙无忌一声冷哼,“你与老夫之间还需这般遮掩吗?”

“我们都是外戚,但赵国公私下报复骊山,我就应该甘之如饴吗?”

“你!”长孙无忌的老脸一红,“老夫还不是让刘德威将人放了!”

“是吗?我还要谢谢赵国公了?”

“不必!”

两位外戚心照不宣,长孙无忌摆着一张臭脸,“你什么时候去见陛下?”

“把这里家里收拾一番,今日傍晚便去宫里。”

“也好,这一次你就留在朝中吧,现在太子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说话的时候,长孙无忌满脸的心事。

张阳的双手背负又道:“赵国公,你我都是当朝最有权势的外戚,我们都知道外戚掌权越多越危险,其实这一次我是来辞官的。”

长孙无忌老脸一抽,眼神多了几分惊愕与不信,“你当真要当着陛下的面辞官?”

“我与赵国公不是同一类人。”

“这种事老夫试过,陛下不会答应的。”

“总要试试的。”

长孙无忌叹息一声,失落地走了。

两位婶婶还在收拾家里,张阳与李玥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了宫里。

得知张阳与李玥来了,李承乾亲自来承天门前迎接。

这位素来不上朝的骊山县侯来宫里了,这件事在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

皇城内张清清面色不悦地看着四周围观的官吏。

爹爹一来长安城,朝野上下所有人都闻着味过来了,他们的目光像是在看稀有动物。

李承乾这些天一直都在监理国事,听闻张阳来了第一时间放下了手头的所有事,前来迎接。

骊山在父皇的心中一直很重要,且不说骊山经营给朝中带来了许多益处。

张阳还一直拿着火器的铸造秘方。

夫妻俩带着孩子走入承天门,张阳笑道:“太子殿下许久不见了。”

李承乾行礼道:“如今父皇病重,孤在朝中独木难支,你能在这个时候来朝中,孤实在是……”

张阳道:“不用是说这么多,陛下的身体如何?”

“父皇的病情刚有好转。”

张清清带着弟弟行礼道:“见过太子。”

李承乾瞧着这三个孩子,诧异道:“没想到你的孩子已长这么高了。”

张清清现在的个头只是到了父亲的腰间,表现出来的气度倒很不凡,面对太子也是神情自若。

由太子领着一家人前去面见陛下。

张清清领着两个弟弟跟在后方,这太子与爹爹是同辈人,年岁也差不多。

比较爹爹与太子,看起来太子更像是那种年过三十的人。

李玥一路上很沉默,心中一直牵挂着父皇的病情。

从承天门一直走到太液池,李世民就在这里的一处小殿中。

李承乾先走入殿内,“父皇,玥儿一家来了。”

“嗯,请他们进来。”

张阳与李玥应声走入,“陛下,父皇。”

李世民看到这一家人,还有三个孩子,脸上带着笑容,“这两年朕没有去骊山看望你们,你们倒来了。”

李丽质照顾在父皇身边,给了皇姐一个放心的眼神。

李玥走上前,扶住就要站起身的父皇,“身体如何了?”

李世民缺少血色的脸开口道:“朕无妨,他们都说朕只要静养就可以了。”

说罢,目光放在张阳身上,李世民叹道:“很多人都老了,也有很多人走了。”

张阳行礼道:“骊山也送走了很多老人家。”

忽然,心中有了感慨,也有了很多无奈。

李世民道:“你看起来还是这么年轻。”

张阳回道:“骊山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

目光放在张清清与张心安身上,还有一个更年幼的小子,他正好奇地看着四周。

李世民抱起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爹娘在身边,张三秋也不在意被皇帝抱着,他乖巧回道:“秋儿。”

“秋儿?”李世民神色有了几分不悦,“你爹取名字总是这么不尽如人意。”

目光又看向外孙女与外孙,李世民道:“还以为你不愿再来宫里。”

张清清回道:“只要天可汗不与爹爹吵架。”

闻言,李世民又笑了。

李承乾站在一旁,见到父皇的笑容,他也跟着笑了,这好像是父皇最开心的一天。

张心安道:“皇帝很有钱吧?”

童言无忌,李世民倒也不在意,放下张三秋要抱起张心安,“嗯,以前你没有这么重,现在朕都快抱不动你了。”

或许是用力过猛,李世民忽然又咳了一声,还是抱着这个孩子,笑道:“皇帝可没你爹娘有钱,你爹娘才是这个天下最富有的人。”

张心安低声道:“皇帝坐拥天下社稷,万万里江山,还有天下兵马,我们家只是不愁吃喝而已,皇帝才是最富有的。”

闻言,李世民又笑了,“你家的孩子还真如你一样,伶牙俐齿。”

纪王李慎远远看着这一家人,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位传闻中的骊山县侯身上,这些天一直在看骊山的书籍,皇兄出去游历之后,他就住在了崇德殿,现在也只能远远地看着仰慕了多年的县侯,胆怯地不敢上前。

李世民放下了孩子。

李玥让李丽质照看着她们。

李承乾还要处理国事不能久留。

夫妻俩陪着皇帝走入了太液池的水榭中。

“其实这一次女儿与夫君前来,是希望父皇可以去骊山养病。”

话语说出口了,等着父皇的反应。

水榭内很安静,只能听到太液池的池中偶尔有鱼跃出水面。

李玥行礼道:“父皇,来骊山养病吧。”

李世民看着水光潋滟的太液池,抚须道:“自秦汉以来,这里是个美丽的地方,但后来的皇帝不懂事,将这里废弃了,朕不能让这里荒废,便让阎立本恢复了此地的风光,虽远不及秦汉那般壮丽,至少让这里好看一些。”

张阳道:“如果能够在太液池的北面再修一片殿宇,这里就显得更好看了。”

“嗯,确实这么想过,可朕的负担有很多。”

“骊山修铁路也不是为了自己。”

“朕知道,你是为了建设关中,朕也知道你们骊山自修建铁路开始一直都在亏损,至今为止亏损多少了?”

张阳回道:“近五十万贯了。”

李世民双手抓着栏杆,面色苍白的看着远处,“三年亏损五十万贯,你还真是有魄力,这要是朕的家业亏损这么多,一定要将主持经营之人抓出来,而后将他碎尸万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