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 第六十章:‘铁老大’也没余粮

玲玲啊你们这是回老家探亲呢,还是外出逃难,咋这么多东西。”一进屋看到小山一样的包裹堆,江澈开玩笑道。

“你干就完了,怎么这么多话。”

“早知道我们自己找车了,活没干多少废话倒是不少。”听到江澈叽歪,江铃玲白了他一眼冷哼道。

“你...”

出力不讨好,反倒被噎,得嘞自己的亲妹妹,可不得自己惯着。

江澈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干吧。

“栓子来了,先吃点东西,这些让梁鑫他们爷俩搬。”听到江澈说话声,章秀霞端着一锅面条从厨房走了出来,一边给江澈盛着面,一边给江澈解释道:“不怕被你笑话,都是些旧衣服。”

“四个孩子不能穿的衣服,我看着都挺好的,就想着这么放着白瞎了,还不如带回去给老家的孩子们穿穿。”

这么些年江玲玲从江澈家带回多少东西就不说了,江澈和白玉冰送来的东西都数不清。

尤其是衣服,不管是江澈这个做舅舅的还是白玉冰这个做舅妈的,一年四季衣裳,他们还没想起来给孩子们买,他们两口子就早早的给预备上了,一送就是一摞。

等到江波这个二舅回来工作后,也是时不时的给孩子们买鞋子,买衣服。

小孩子长的还快,好些衣服还没上过身,就已经小了。

衣服这么好,扔了吧,章秀霞舍不得,送街坊邻居吧,又有些肉疼,毕竟里面好些衣服她儿子说都是国外的牌子货,可不便宜。

这么多年积攒下来,都快成小山了。

十多年没回去过,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可要是每家都送土特产,那又得送多少?

亲戚有远近,关系有亲疏。

送多了,自己舍不得,送少了,人家还挑理。

思来想去,送啥都不带些旧衣服回去实用。

亲戚们少花钱给孩子们置办衣服,孩子们也有新衣服穿,怎么都合算。

和江家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章秀霞早就知道了亲家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家。

但是,大包小包装了这么多,章秀霞真得跟江澈解释一句,要不然万一江澈误以为自己从老二家扒拉东西补贴老大,这不是凭白给梁鑫找麻烦么。

“东西只有用到正地方才不能浪费,老太太,您这才是过日子的人儿。”

“还是您煮的面好吃,这一口下去整个胃里都暖洋洋的。”

听了章秀霞的解释,江澈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让老太太误解了,可这种事情江澈又不能解释,解释的越多,错的越多。

只能竖着大拇指赞同张秀霞的做法,再称赞一句老太太煮的面好吃。

“那是论会过日子还得是我婆婆,哪像某人,明知道我今天要走,也不说帮我准备点礼品回去走亲戚。”

“给你蒜瓣儿,吃完帮梁鑫一起装车。”

江玲玲也听出了两人话中的机锋,不过这种事情只能可着最亲近的人损两句,将这件事揭过。

“大哥,后备箱的东西我给放在角落了。”刚搬了一趟东西回来的梁鑫说道。

“哼!~”

“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说我抠门。”

“哎,这妹子不要要喽。”江澈吃了口江铃玲递过来的蒜瓣,摇着头,唉声叹气的说道。

“哎呀,大哥,我就随口跟你开了句玩笑话。”

“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我就知道大哥最疼我了!~”

见江澈的态度,江玲玲哪还不知道江澈早就给预备好了,抱着江澈的胳膊就开始撒娇。

一旁的章秀霞则是笑着看他们兄妹闹腾。

“刚才不是说我抠门儿的嘛,这会怎么又开始粘着我了?”

“玲玲,东西准备好了没?”

就在他们兄妹俩正在拌嘴的时候,江波急匆匆的赶到了。

“你工作忙,不是说不用你来么。”

“从城北到城东,这么大老远儿的,冷吧?”

“快坐着,吃完面暖和暖和。”见到二哥也来了,江铃玲紧忙上前用手给他暖着脸。

“嘿嘿,这不是离上班还早么。”

“要不是你嫂子身体不舒服我拦没让来,她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边聊着天,边干活,没多久,一堆的东西全装上了车。

还好江澈开的是‘猛士’,空间大,要是开的轿车,估计都装不下。

即便是这样,江玲玲她们上车的时候,还得抱着一个孩子,梁成峰也蹲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中间的平台上,这才坐得下。

随着春节越来越近,火车站都不能用人声鼎沸来形容,那家伙人挨着人,人挤着人。

看到这么多人,江澈还在犯愁怎么才能挤进去呢。

就在这时,几位身穿今年新欢的84式铁路制服的职员走了过来:“您是江校长吧?现在人忒多,您跟着我直接把车开到站里。”

虽然对特权深恶痛绝,可当使用特权的人换成自己后,没有几个人会义正言辞的拒绝。

江澈也是俗人,当然知道在人山人海中拥挤和畅通无阻中选择哪一个。

虽说使用特权并不好,但是这种不会侵犯任何人利益的小特权,江澈还是不介意用一用的。

“江校长,您好,我是京城火车站站长储永明,欢迎您的家人乘坐我们的列车。”

离老远就看到江玲玲要乘坐的车厢门前站了一堆人,江澈刚下车,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人就走了过来,热情的和江澈打着招呼。

“临时加塞车票我就已经够不好意思的了,您还这么客气让我们怎么说好。”

人家给面儿,江澈也不会端着,热情的伸出手表示着感谢。

“保证每一名旅客可以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是我们每一位铁路人的使命。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可就别客气了。”

“跟您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是本次列车的列车长廖新霞,您的家人如果在路途中有任何的需求,可以和她说。”

“除了日常的巡视任务,她都在这节车厢办公。”

昨天江澈从赵宝亮的办公室离开,赵宝亮便给储永明打去了电话,先是问了是否还有空余的卧铺车厢后,便跟他说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他。

作为老铁路人,上到国外要员,下到紧急物品运输,储永明什么样的任务没接触过。

因此,尽管还不知道大佬要交代自己什么任务,储永明有决心能够圆满完成。

“这件事不同于其他的事情,不仅要做好,还要做的圆满。”

“咱们日后是吃糠,还是吃粮,全看你这一哆嗦了!”

手下的兵能够在第一时间拍胸脯保证圆满完成,赵宝亮当然高兴,可事关三百多万职工,上千万家属生计的问题,赵宝亮多重视都不为过。

所以慎而又慎的给他提了个醒。

听到大佬这么说,储永明心中一紧。

这些年,不光外面工厂的效益不好,‘铁老大’的三产也备受冲击。

他们京城还好,可许多地方的三产职工都已经很久发不出工资了。

“是!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不用这么紧张,又不是上战场拼刺刀。”

“事情是这样的,江校长的妹妹一家要回老家探亲。”

“你到时候安排个机灵些的列车长过去工作。”

“虽说我已经和江校长有了约定,可就怕他不上心。”

江澈的事情有多少,外人不知道,作为大佬之一的赵宝亮可一清二楚。

这段时间京津两市,闹腾鸡飞狗跳的纺织业也是要压到江澈的头上。

这还不算完,江澈还得帮着‘五小工业’的工厂售卖机械设备。

这么多事情,哪一个都不是小事。

轮着排,他们‘铁老大’都得往后靠靠。

他们能够等得起,可

给储永明打这通电话,就是让他找一个头脑灵活会来事儿的列车长,不光要照顾好江玲玲一家,还还肩负着把‘铁老大’的难处旁敲侧击的传递过去。

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一幕。

“您就是江校长吧,这些年我可是听了您不少的传奇经历。”

“之前都是在电视上见过您,没想到您本人比电视上精神多了。”

“我家老大明年高考,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进入咱们国家最高学府深造,聆听您的教诲。”

能够从众多列车长中筛选出来,那必然是人精中的人精。

廖新霞接人待物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一番独有的技能,那就是能够在一个人的称谓或是曾经做过的事情中敏锐的发现这个人的痒痒肉。

所以在接到储永明交给她的任务后,廖新霞连夜翻阅了所有涉及到江澈的新闻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廖新霞很敏锐的发现‘河岳’大学建设好之后,新闻上报道江澈时,但凡提到他的称谓时,已经由原先的‘江总工’全部更换为‘江校长’。

‘河岳’大学的副校长只是副T级,比‘江总工’矮半级。

按照国内惯例,新闻中只会提最高行政级别,可到江澈却报道小的,而不是大的职位,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两个工作岗位,江澈更喜欢校长这个职务。

因此,见到江澈的第一面儿,廖新霞就一直提‘河岳’的事情,还借着儿子高考将‘河岳’的地位同其他学府拔高了一些。

如果是昨天被廖新霞这么吹捧,江澈还会谦虚两句,毕竟那会儿没想到赵宝亮需要的办法。

不过这会儿,在送江玲玲的这短短几十分钟里,江澈已经想到了相对应的办法。

所以,这些糖衣炮弹,江澈吃的美滋滋的。

送别了,妹妹的一家后,江澈担心自己会忘记刚刚想起来的点子,紧忙回了家查阅资料。

‘铁老大’许多三产所生产的产品大多都是当地的土特产,例如新省的葡萄干、鲁省特产——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长安的富平柿子饼等等。

江澈的点子并不新鲜,第一步便是让‘特惠卖’的采购和‘铁老大’洽谈,将这些特产重新包装后列入‘特惠卖’的采购清单。

第二步,将各地产品交替售卖。

比如长安到沪海这条线上能买到富平柿饼,可到了京城到沪海则只有津城大麻花和德州扒鸡等沿路特产。

江澈就是要产品互换,扩大产品的种类。

再一个,那便是祭出居家旅行必备利器——方便面!

这会儿国内已经有厂家开始生产方便面,沪海益民食品四厂早在1971年便开始生产“鸡蛋方便面”;冠生园生产的“芙蓉方便面”是很多老沪海人的记忆;今年浙省的杭州面粉厂开始生产“双峰牌方便面”。

虽然厂家众多,可他们都是生产的袋装方便面,桶面一家都没有。

生产桶装方便面,这便是江澈给出的第三步。

‘铁老大’的三产工厂并不都是食品加工厂,还有其他种类的工厂,对于这些江澈只能爱莫能助了。

毕竟江澈只是一名“时间偷渡客”,他的见识也就那么多,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不过江澈也给‘铁老大’出了另外的搞钱办法,那就是打广告。

现在火车上可没有后世那么浓重的商业味道,什么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座椅广告,没有语音广播广告,更没有车身冠名广告。

当赵宝亮拿到江澈给出的方案后,每看一条都在拍着桌子叫好。

一边十分赞同的点着头,一边在嘴里嘟囔道:“怪不得曾老和马老他们有事儿就喜欢找江澈,这么快就给出了切合实际的方案,换成谁,谁不喜欢。”

江澈给出的四条方法每一条都直击要害,不是帮着提升销售,就是帮助寻找新的盈利点。

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第三条,因为要生产方便面,且还是碗装的,这就涉及到资金的问题。

若是本国货币还好说,‘铁老大’稍微挤一挤总能挤出一些资金,但是现在国内的方便面生产线都是从‘小八嘎’引进的,这就涉及到外汇了。

江澈只负责出点子,这些都是‘铁老大’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跟他没任何关系。

不过现在,江澈也正皱着眉头在犯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