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 第七十章:归来

小孩子做啥都是一阵风。

从故宫出来上大巴时,一个个都哎吆哎吆的喊着累死了,但是当大巴车从城区驶出来到郊区,这帮小年轻又精气十足的趴在窗户边讨论着哪里的雪景好看。

到达目的地后,争先恐后的奔下车在雪地里撒欢。

待他们疯够了,江澈这才将众人召集到一起,开始参观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始建于1724年。”

“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

“清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

“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只是很可惜,1860年八国联军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进行抢劫和破坏。”

“能拿的都拿走了,不能拿的干脆统统烧掉,一场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

步入圆明园的大门,众人便有一种步入里历史陈迹的感觉。

最引人注意的是那残缺不全但仍高高挺立着的石柱,从石柱上雕刻着的图案,听着江佳怡的陈述眼前依稀出现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殿堂;从石壁上黑色的痕迹,仿佛闻到了旷日以久的烟火味。

触摸着圆明园剩下的残砖断瓦,似乎听到了沉痛的诉说。

“不要看现在的废墟残破不堪,在当时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此外,圆明园也是除紫禁城外帝王居住过最多的地方。”

“据不完全统计,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他们不仅抢走了院内所有奇珍异宝,就连用作装饰的所有事物都搜刮一空,最具有代表作的便是十二兽首。”

“说到这里,我们要感谢艾尔伯特先生在数年前帮我们找回的‘兔兽’,感谢您为两国做出的贡献。”

早在故宫介绍大水缸的时候,江佳怡便精准的把控到了老父亲的意思。

所以,介绍圆明园,江佳怡便放弃了之前的‘小而细’外带一些野史中的小故事,着重放在圆明园本身,用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抬升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富丽堂皇,用以反衬八国联军罄竹难书的罪孽。

也不枉江佳怡绞尽脑汁的回忆之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跟在身后的小老外们不管男生还是女孩子,都默然不语。

一如之前在故宫看到的那两口伤痕累累的大缸,不知道怎么开口。

替自己祖先道歉?

可面对祖先给华夏民族带来这么大的苦难,所有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这里的哀愁,雪越下越大。

就在江澈想着怎么着才能再给这份哀愁添一把火,沙河新村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热闹非凡。

“他三叔,为民他们还没回来呢?”人群中,江大年的媳妇牛兰花问道。

“说是9点多的火车,这会儿都快两点了,许是快到了。”江大河琢磨了一下从京城火车站到家的时间,回答道。

“大年家的,你家小孙子怎么样啊,能吃不?”江家唯一在世的老祖宗‘六太爷’瞧见牛兰花过来了,问候道。

“那小子可能吃了,这不刚刚吃了奶,哄睡下。”

“我才过来瞧个热闹。”

别看牛兰花现在恭恭敬敬的回答‘六太爷’,放在早些年她可是沙河大队最泼辣的那一位。

这位主,历来只有占别人便宜的,没有谁能从她手上得一定但好处,用扯淡的话说粪车从她家门前经过,她都得尝尝咸淡。

当然那也是缺吃少喝的年代造成的,现在沙河新村家家户户不缺吃喝,牛兰花也一改往日的泼辣,开始往好婆婆方向发展。

“娃娃能吃是好事儿。”

“不过你可不能只照顾娃娃,把孩他娘给忘喽。”

“以前咱们穷,对待

“托国家的福,现在咱们家家户户都富裕了,可不能再对小辈苛刻了,传出去丢的不仅仅是咱们老江家的脸面,更是给栓子抹黑。”

‘六太爷’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他更不清楚。

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是一位极为负责任的老师。

年轻那会儿,他还问他爹,为啥牛家庄的少爷当大官了,他们村的土地不但不加租子,反倒还给他们村的佃农降租子,还派人帮佃农修补茅草房。

他爹就告诉他,牛家这是在养望。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族,总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早晚会遇上一些磨难。

若平时不把身边人当人,敲髓吸骨,待有难时只会出现墙倒众人推。

若是平时会做人,遇到难事,这些外人虽帮不了大忙,但是在关键时刻有可能就能救一家子身家性命。

‘六太爷’年少时不懂,可年近百岁,给了他足够长的时间思考。

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早先,他不知道江家的这种好日子会维持多久,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他也就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从未言语过这些事情。

但听到广播里说国家开放了国门,也允许个人做生意了,‘六太爷’便知道这个天不会变。

既然天不变了,那他们江家的富足就不会是昙花一现。

这几年,‘六太爷’经常拉着江大山等子侄辈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所见所闻。

有些人明白‘六太爷’这是借着讲故跟他们说家族的经营之道,有些脑袋愚笨的也被其他弟兄提醒。

“六爷爷,瞧您说的,咱们现在生活这么好,吃不完用不完,不疼孩子疼谁啊,那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不瞒您说,我之所以来这么晚啊,就是给我儿媳妇炖母鸡汤呢。”

“也就是她们娘俩吃饱喝足睡着了,我才出来凑凑热闹。”

“瞧两眼热闹,我还得回去看看孩子睡醒没。”

“我那小孙子,她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

被‘六太爷’当着众人的面点拨自己以往对待大儿媳妇的事情让牛兰花有些难堪,不过江大民可是不止一次跟牛兰花说过那些道理,耳提面命的跟她说为了家族的脸面要改变,不能再那般泼辣。

再加上现在江家的男女老少都在,她也不敢撒泼。

忍着心中的那口气,轻声细语的跟‘六太爷’解释了几句。

“哎呦,原来刚才的鸡汤是兰花嫂子炖的啊,我就说怎么一大早香气这么重。”

“可不是嘛,兰花嫂子现在对她小儿媳妇可上心了,上个月我去她家串门,她的鸡笼里还有不少母鸡,前些日子我还想着跟她换点鸡蛋给我儿子吃,可再一瞅哪还有几只了。”

“知道的,知道你们是在夸兰花婶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在拱火呢。”

“兰花婶子可不是以前的那个兰花婶子,人家现在不光对小儿媳妇好,对其他几个嫂子也是一样的好。”

“虽然没有给其他几个嫂子炖鸡汤,但是我可是听为开嫂子说了,兰花婶子前天晚上给他们几兄弟家都送去了一千块钱。”

“兄弟四个都给了?”

“给了,为开嫂子可是亲口和我说的。”

“哎呦,兰花嫂子我还真没看出来呢,你这么舍得呢。”

“...”

“还真没看出来牛兰花的变化真这么大?”

“都说兰花婶子泼辣还抠门,我咋觉得比我家婆婆要好呢。”

“...”

听着周围人的夸赞,牛兰花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会儿她才明白为什么自家男人天天劝自己要改变。

当初给几个儿子钱有多心疼,现在就有多舒畅。

前些日子江澈给江为民打电话说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宗祠祭拜祖宗,当江为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族亲祖老,江家的宗祠在这段时间可谓是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与众人喜笑颜开装扮宗祠不同的是,‘六太爷’却眉头紧皱。

这幅情形,显然是有心事。

小年轻还以为‘六太爷’这是担心自己哪一天也会成了香台排位中的一员,还劝导他一定会长命百岁。

最后被小辈们搞得烦了,‘六太爷’才说了实情。

原来江家还有一房流落在外,他是因为想到自己在外的三哥一家没能参与到祭祖,不圆满,所以心里不舒服。

听到还有族亲在外地,江大民当然想把这位亲人也接过来一起参与到江家的大事中。

不过众人想归想,可华夏这么大,谁知道这位神秘的‘四大爷’在哪里。

就在这时,‘六太爷’像是想到了什么似得,从床板之间的缝隙中掏出了一封早已发黄的信封。

凭借着信封上的地址,江为民这才联系上了‘四太爷’那一房的族亲。

虽说‘四太爷’早已不在人世了,但是当江大奎听说老家今年要开宗祠祭祖,也不用江为民开口邀请,便嚷嚷着要参加,不光是他自己,‘四房’这边的所有男丁都会参加。

今天便是‘四房’到达的日子,江家老少都聚集在村口等着来人。

就在牛兰花还想听听别人的夸赞时,前头突然传来小孩子们的呼喊声:“为民叔

为民大爷,他们回来了!~”

听到呼声,刚才还七嘴八舌聊着天的众人顿时蜂拥向前。

“大奎叔,这位就是咱们老江家的老祖宗,‘六太爷’。”

车停下,江为民引导着一群人走到‘六太爷’跟前,跟着其中一位和江大山年龄相仿的老头介绍。

老头听到江为民的介绍后二话不说‘噗通’一声跪倒在‘六太爷’跟前泣不成声道:“六叔!~”

后面跟着的一众男丁也紧跟着跪下齐声叫道:“六爷爷

六太爷!~”

“哎,哎!”

“都是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六太爷’泪雨婆娑的伸出手要去扶,被江大民称为‘大奎叔’的男子生怕意外碰上‘六太爷’也不推让,就着劲起了身。

“呵,咱老江家这门儿人,都不用问,打眼一瞧都知道是自己家人。”

“可不是嘛,你瞧瞧这位老哥儿和他们身后的小辈儿们,瞧瞧那身形,看看那脸型,这都不用看家谱都知道是咱们江家的。”

几个老婶子在后面嘀咕着这些人的面相,前面的‘六太爷’一一打量过后开心的笑道:“像,像!跟我那二哥哥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就是可怜了我那二哥哥没有福分看到老家的改变。”

“六叔,您别伤心了,您这样我爸他也不安心。”

说着话,‘六太爷’估计是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伤心难掩。

“就是,六太爷,今天是大奎叔他们回来认祖的大好日子,咱们应该高兴。”江为民适时的插了一句。

“对,对,咱们该高兴。”

“为民啊,带着你大奎叔和其他兄弟、子侄们先给祖宗们上柱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