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风起2005 > 第636章 商业综合体

风起2005 第636章 商业综合体

作者:贪杯的饺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1 02:04:33 来源:笔趣阁

“马总,分厂建设已经定了,就在蓉城川菜产业园区。

郫都区当地的领导也很欢迎我们前去投资办厂,给【青禾食品】批了一大块地。

而且还有两年免租期和不少税收优惠政策,就等我们入驻了。”

高管会议还在继续,此时在做汇报的正是主管【青禾食品】的副总裁兼厂长杨洪刚。

建分厂一直是【寻味集团】的大事之一,而且已经迫在眉睫了。

随着几个子品牌做大做强,魔都这个食材加工厂即便开足了马力,在特定的销售高峰期月份食材供应吃紧,甚至都有些跟不上了。

之前都是通过在淡季储存产能,在高峰期才能保证正常供应。

但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品牌的推出,加上对外供应的业务打开,建分厂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

之所以选在蓉城建厂,一方面是因为马凉这个老板就是川蜀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川蜀的食材原材料非常优质,特别是辛香料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就像郫县的豆瓣是最好的,这也是得益于那里的气候、水质、菌群等先天条件。

而汉源的椒、自贡的盐,如果厂里有需要,供应商

这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能提升食材的风味。

而且除了麻辣烫及火锅的底料生产外,川蜀地区发达的农业资源,也能提供丰富的食材供应。

最关键是价格也要比在魔都低上不少,这方面能省下不少钱。

再加上魔都寸土寸金,不管是用地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要比内地要高出许多。

所以把分厂设在蓉城,属实是再合适不过。

据马凉所知,上辈子不管是大名鼎鼎的海底捞,还是麻辣烫

尤其是海底捞,更是将总部生产园区直接落户在了蓉城,总投资额甚至超过了24亿元。

虽然【寻味集团】现在还无法像海底捞那样豪横,但投个三五亿建分厂还是轻轻松松的。

相信用不了几年,到时也上几十亿为【青禾食品】在蓉城另建个生产总部园区并不会是啥太难的事儿。

听着杨洪刚的汇报,马凉大气一挥手:“没问题,就先按这个方案去执行吧。

资金方面做好预算,回头让邓总直接找我签字就行。”

“得嘞,这两天我就拿给老板您审阅。”杨洪刚一听完,顿时激动地回应道。

一旦蓉城的分厂建成,他负责的业务就更多更广了。

到那时,除了为【寻味集团】供应食材外,也终于有充足的产能去外面打出一片江山。

现在国内餐饮行业蓬勃发展,对于食材供应的需求每日剧增。

别看只是简单的食材生产加工,等【青禾食品】真牛起来也是能为集团贡献巨大的营收利润的,并不比其它冲在一线的子公司差。

真要是垄断了国内的食材供应生意,他杨副总裁才是【寻味集团】最超然的高管。

说一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丝毫都不为过。

杨洪刚这头讲完了建厂事宜,接下来又轮到了行政总监吴倩倩继续汇报。

“老板,新办公园区选址一共看好了三块地皮。按您的要求,全都是选在虹桥机场附近。

其中有两块地皮小一些,刚好在外环内。

另外一块地皮则要大上很多,甚至比前两块地皮加起来还要大,总占地面积超过了50万平方米。

只不过位置却在外环以外,而且土地使用方面也有限制。”

“什么限制?”马凉闻言,也是颇为好奇地问道。

现在才2008年年底,外环外的商业用地压根就不那么值钱,怎么还限制起了土地用途?

吴倩倩也不敢卖关子,当即就回应道:“主管部门对这块地的用途规划有很明确要求!

不能单单只用来建设办公园区,而是要求进行综合性开发。

必须建成一个集星级酒店、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等设施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所以在资金投入上,比前两块地要高出很多。

根据评估公司的预测,至少要准备20多个亿才能全部搞定,而且建设的时间周期也会相应拉长。

所以我建议咱们还是放弃这块最大的地皮,从前面两块小一些的地皮中选一块吧!”

吴倩倩只是个行政总监,所以看问题的角度相对单一。

在她看来,根本没必要几倍的资金去拿那块大地皮,前面两块小地皮随便买一块,完全可以建成足够集团使用的办公园区了。

她毕竟不是重生大佬,也不清楚自家老板如今手里有多少闲钱。

“不行,要拿就拿大的那块地皮。”马凉刚一听完,立刻就给出了不同意见。

那可是虹桥机场啊,传说中的高铁站再有两年也将在那边落成,并于2010年正式投入运营。

而且还有东海国家会展中心,地铁二号线延伸段的终点站,都将在附近兴建。

再加上大虹桥版块的重点开发,那里的地皮只会越来越值钱。

最关键的是,如果不早点拿下来,那里的地块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各路大佬一一争抢,说不定再耽误几个月都轮不到他的份了。

钱不是问题,反正他在美股捞了一大笔,再不济还能找银行贷款。

而且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能分为好几期去推进。完全可以先建设办公区域,然后再开发星级酒店和购物中心等配套环节。

如此一来,不仅资金上的压力不会特别大,而且还能赶上集团对于办公园区的使用进度。

当然了,最关键还是因为有着巨大的投资回报潜力。

现在买地,纯纯就是捡便宜。

等过个十年八年,土地资产的价值翻个两三倍根本就不叫事儿。

反正马凉手上的闲钱也不少,放着也是放,不如拿出一部分投资固定资产。

虽然投资回报不如做创投那样高,但也算过得去了。

即便是创业投资,大资金也只能在后面几轮才投得进去,像几十亿资金这种体量级别,多数也只能是上市前一两轮入场。

其投资回报不会太夸张,最多也就两三倍、撑死了三四倍而已。

毕竟资金体量越大,所能谋求到的投资回报就越是趋于保守,不可能像天使投资那样有成百上千倍的回报。

当然了,一些超级牛的科技企业,随着公司发展其市值也会翻倍增长。

长期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则另当别论。

那毕竟属于特殊情况,人家的股票也不是你想买就能无限量敞开给你买的,需要机会和时间积累。

如果马凉有意向,未来多的是机会入手这些特殊企业的股票,根本不用急于一时。

更何况现在对他来说,钱多钱少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

反正投啥都是投,把钱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才是正道。

不然他好赖现在也是个大集团公司的老板,连个自己的总部办公园区都没有,那多没面子。

所以对这块极为稀缺的地皮,马凉是志在必得。

商业综合体就商业综合体,反正他也不指着这些商业地产能给自己赚多少钱,先把大佬的排场给自己安排上才是最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