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只是夫子 > 第212章 皇子赵询

我只是夫子 第212章 皇子赵询

作者:吴启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6 06:23:08 来源:笔趣阁

皇宫的外城很大,一走一过之间,没有小半刻钟是解决不了的。

甚至在外城还有不少骑马的武士,还能看见一个个官兵来来往往。

他们穿梭在这皇城的外城,虽说时不时地就会被巡逻的侍卫拦下来核查身份,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有不少骑马或者坐着轿子的大臣官员往来于皇宫内外。

皇宫是不得骑马坐轿的,但是这仅限于内城,毕竟大秦的皇宫占地面积巨大,要从外城到内城,靠着双腿走下去,没有半刻钟的时间解决不了。

而孟海这次来到此处,自然没有人给他准备马匹或者轿子,只能靠着双腿向前走。

赵宣作为太子,这个时候就不能与一个人保持太过于亲近的相处,毕竟这么做会冷落其他的人。

所以熊孩子时不时地跑到队伍前方,与于文墨这些人小声说上些话,然后跑到队伍的末尾,又与马高义等人小声地说些话,大部分都是各种问候,各种官腔。

但是马高义和贺显仍然是受宠若惊。

穿过外城,一路向前走去。

穿过了左右两边高耸又厚重的城墙,踏入到了皇宫的内城。

内城与外城的分界线有一座青云门。

跨入青云门之中,就相当于从外城走进了内城。

在青云门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高大的柱子,柱子上盘着两只栩栩如生的神龙,神龙盘在柱子上,脑袋俯视着青云门,似乎在俯瞰着众生。

在青云门的正门口,停放着许多马车马匹,还有许多家丁打扮模样的人牵着马,或者站在马车旁,等待着主人的回归。

于文墨出示了文书和腰牌,在一个个侍卫依次检查之下,一行众人踏入到了青云门中。

于文墨在前方讲解着进入皇宫需要注意的礼节,比如见到有官员从前方走来,得要向左边或右边后退一步,躬身弯腰,等待着官员离开之后五秒左右才能够离去。

如果遇到来往的太监,则是需要向旁边跨出一步,可以与太监相蹴而过,但是要放慢脚步。

在皇宫当中不得大声喧哗,如果真的遇到了难事,可以寻找皇宫当中值守的小太监寻求帮助。

如果在皇宫当中瞧见有人坐着步辇,或者有人在皇宫内臣还敢骑马,坐轿子,需要立刻退到一旁,并且跪下来磕头。

因为能在皇宫内乘坐轿子的人,整个大秦也就那么几个,无疑是位高权重之人。

比如说大秦的两个丞相,皇帝特意恩准,他们能够在皇宫内臣骑马、坐轿。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礼节。

于文墨说完,礼部左侍郎萧云说,之后再换成翰林院学士杜定杰。

这三人介绍着在皇宫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孟海跟在这些人的后面,只感觉自己从外到内进行了一场心灵上的洗礼,如果日后他要进皇宫,需遵守这么复杂的礼节,他宁可以后再不来皇宫了。

孟海刚刚进入皇宫的时候,还被这威严厚重的氛围所震惊,但是渐渐地,他就觉得皇宫也就那样,没太大意思。

目光所及之处是各处高大的墙壁,所以说给人非常恢宏的气势,但是看多了,反而显得有些单调,而且还给人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

路上倒是绕过一些小树林,小池塘之类的地方。但是那里的树木也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目光所及之处,给人的只有万分整齐之感。

倒还是看见了不少镂空雕刻的壁画,还有许多高大的石像之类的建筑,同样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会有些震惊,但是看多了也就没太大的感觉了。

也就是跨过青云门之后,在这路上巡逻的侍卫明显变多了。

孟海大致的估算了一下,每隔两分钟的时间大概就有一支巡逻的队伍经过,一支队伍大概有二十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站岗的侍卫。

他们站立在皇宫的四面八方,但凡肉眼可以看到的地方,全部都有侍卫的身影。

保英殿。

这是进士们参加殿试的地方,此处平常的时候不会对外开放,除非遇到殿试,或者皇宫要举行某种大型考核的时候,才会开启保英殿。

保英殿很大,而且有两层。

保英殿的正上方竖着挂着一个黑漆金字的牌匾,保英殿。

牌匾的左右两边还挂着几条大红的丝带。

两个保英殿除了大门是朱红色的以外,其他地方都呈现乌黑色和暗黄色。

于文墨开始给考生讲述明天殿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并且着重的介绍着保英殿。

保英殿在太祖皇帝时期便已经出现,当年的保英殿只是一个极为破败的小木房子,通过几代皇帝的不懈努力,大秦出现越来越多的英才。

而且伴随着大秦越来越富强,这保英殿经过多次的修整,最终呈现在的模样。

踏入保英殿,正前方就能看见一条红色的地毯直通顶端。

在红色地毯的左右,两边则是一个个略显金黄色的桌椅,桌椅上都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还有蜡烛之类的器具。

现在是下午。

阳光从窗外照射进大殿,将整个大殿照得极为敞亮。

殿试一共分为两场。

第一场是在一楼举行,第二场是在二楼举行。

第一场是进行笔试,根据皇上给定的考题写小论文,优胜者则会送到二楼,由皇帝出题,考生们根据皇帝的问题口述作答。

这第一项笔试仍然比拼着知识的储备,但是这第二项大多数是比拼着胆量,知识储备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孟海踏入保英殿中,看见的是珠光宝气,看见的是琳琅满目的豪华装饰,看到的是真金白银。

于文墨让考生在保英殿自由参观,但是不得损害大殿当中的东西。

孟海在保英殿内内外外转了两三圈,也觉得没意思了,他坐在保英殿外面的台阶,看着远处秀美的风景发呆,忽然见到一个穿着紫色大褂的太监,在三五个小太监的簇拥之下,直奔着保英殿而来。

于文墨见到是太监,显得有些惊讶,他来到了台阶处,等待着太监到达近前,拱了拱手问道。

“不知掌事前来,所谓何事。”

太监当中有个五品官叫做掌事,虽然权力不是很大,但是毕竟能与皇帝时不时地见面,所以掌事的权利不是很大但是却有很多人都想巴结掌事。

太监掌事来到几人近前,身上传来了一阵过分的花香。

太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尖细的声音传出:“陛下在文鼎阁召见伯爷,老奴前来通传。”

太监掌事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腰背佝偻着,脸上笑眯眯的,似乎见到谁都是这么一副表情。

“皇帝要见我?”

孟海重复了一遍。

太监掌事点了点头:“是的,只不过此时陛下还在紫气坊与几个大臣商谈国事,莫曰小半刻钟的时间就能结束,所以让老奴提前通传一声。”

孟海看了看旁边的于文墨,于文墨微微点头。

孟海又看向了熊孩子,这熊孩子也想跟着他的老孟去文鼎阁,但是被于文墨给拦了下来。

“太子殿下作为一国储君,此时不宜离去。这一百二十一个进士此时还需沐浴在太子殿下的圣恩之中,如若太子殿下此时离去,恐怕会引来考生们的猜疑,而且太子殿下作为这些考生当中的主心骨,也能够借此机会树立威信,毕竟在场的这些进士都是未来朝堂当中的骨干。太子殿下应当亲力亲为,与进士打好关系,至少留下好的印象。太子殿下应当勤勉……”

于文墨说着就开始了教育模式。

没办法,这是刻在他这个国师或者说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文人骨子里的东西在面对未来储君之时,自然得要树立自己博学多识的形象,以及善谏的形象多建言,让太子殿下向好的方面发展。

赵宣新的一个头两个大,赶紧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去了,于额没这才住嘴。

孟海作为这一行人的副考官,其实也不宜离去,只不过毕竟皇帝召见,而且现在是休息时间,所以他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告别了于文墨,离开了保英殿,跟着太监掌事前往文鼎阁。

穿过了诸多殿宇,面前出现了一处高大的楼阁,正中央竖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大牌匾,写着:文鼎阁。

这里是大秦皇子们学习的地方。

一些国公、大臣家的子嗣得到皇帝的青睐,也能够破格允许在文鼎阁当中学习。

孟海看了一眼温鼎哥,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掌事,向他投去了疑问的目光。

太监掌事弯腰说道:“老奴残破之躯无法进入文鼎阁,老奴就在门口恭候伯爷差遣,我也可以先入文鼎阁内等候。”

以太监掌事的品级自然没有办法进入文鼎阁,这种只供皇子或者贵人家子嗣学习的地方。

太监掌事带着三五个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站在文鼎阁旁边,孟海也就一只脚踏入了文鼎阁中。

相较于保英殿一脚踏入尽显珠光宝气之态,这文鼎阁就显得古朴上许多,目光所及之处颜色也丰富了许多,至少不像之前在保英殿上看到的全都是乌黑色或者凸显贵气的金黄色。

整个文鼎阁倒是能看见几个摆放着许多古朴书籍的黄色书架,乌黑色的桌椅,甚至还有一些盆栽,摇椅被褥之类的,在墙角处也能看见。

整个文鼎阁内,除了有一股书生气以外,还增添了一股生活气。

在文鼎阁的正前方也有一个地毯,直通文鼎阁的最前方。

这笔直的地毯呈现土黄色,但是上面却绣着金龙与凤凰之类的图样。

地毯左右两边摆放着零零散散近十余个桌子,每一个桌子上或多或少都摆放着笔墨的本。

孟海一边琢磨着事,一边就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然后他就看见了一个令他熟悉的教材,弟子规。

孟海有些诧异地拿起了弟子规,勾着头向其余的几个桌子上望了过去,其中有三个桌子上都放着弟子规,其他桌子上也零散着摆着三字经和千字文。

孟海没想到这三本它用于教瀚海学堂学生的教材,现在都已经流传到皇宫来了。

随意的拿起桌子上的千字文,分开之后就能够看见里面居然还有不少的笔记,只不过这笔记显得极为稚嫩,应该是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人正在努力的写好弟子规当中的每一个字。

在弟子规的旁边,还放着字帖。

字帖下方压着百余张临摹纸,这些临摹纸上的字迹从最下方的凌乱到上方越来越整齐,足以见得此人的努力。

孟海在桌上的书本中,终于找到了这个桌子主人的名字,叫做赵询。

孟海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会也是皇帝的儿子吧?

思绪渐渐扩散。

此人既然姓赵,不能够进入文鼎阁。

孟海在记忆碎片当中也调取出了不少关于文鼎阁的记忆,这里只有皇亲国戚或者受到皇帝重视的大臣的子嗣,才有资格进入文鼎阁学习。

这个叫做赵询的孩子,即使不是皇帝的亲儿子,恐怕也与皇室宗亲有着联系。

孟海正在思索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到他身后传来一阵动静,这吓得他连忙回头观瞧,却发现身后是一排排的书架。

在书架前面,正有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小孩子怀里抱着两本书,睁着懵懂无知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瞧着孟海。

这孩子似乎是刚刚找到要看的书,结果回头发现文鼎阁里忽然多了个人。

孟海露出个微笑,朝着那小孩招了招手。

这小孩也不认生,迈着轻快的小步子,虎头虎脑地走了过来。

想要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尤其是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最主要的就是看此人的衣着。

富贵人家身上穿的大多数都是极为华贵的衣衫。

而官员身上的衣着虽然也很华丽,但是与商人的华丽不同,官员身上衣着华丽,是一种内敛的华丽,而且在这些官员的身上往往佩戴着与众不同的配饰,比如说腰带,比如说帽绳……甚至鞋子上都能给你缝两根金线。

而皇亲贵族又是不同。

就比如说面前这八岁左右大的小孩。

他的脚上穿着两个小老虎头的鞋子,鞋子整体呈红色,但是老虎头的眼睛却有两颗白色的宝石充当,老虎张开的嘴巴则是由经线绣成的,在老五的嘴里,还穿着一颗金珠子。

小孩的身上穿着一袭淡黄色的长衫,长衫倒是平平无奇,而且上面并没有多余的花纹,但是在小孩的胸口则是带着一块长命锁。

单看那长命锁的花纹,便给人一种极为精细之感,在小孩腰间的玉带上,还系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白色玉佩,玉佩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却给人一种流转的水波感。

无论是长命锁还是玉佩,都是极为名贵的。

孟海心中立刻就有了判断。

此人是大臣之子因得到皇帝恩许前来读书的概率极小。

恐怕这虎头虎脑的小孩极有可能是皇亲国戚。

孟海回忆着赵宣与他说过的话,这熊孩子好像给他说过,他有个弟弟。

难不成这人是熊孩子的弟弟?

也就是皇帝的二儿子。

不会这么巧吧?

孟海刚刚想到这里,那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小孩子将书放在了前面的桌子上,双手交叉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说道。

“知礼见过先生,不知先生为何坐在我的位置上?”

孟海有些诧异地看着小男孩,会这么巧吧?

他进入到文鼎阁当中,随便选了一个位置,坐下就刚好是这小男孩的位置?

孟海眨了眨眼睛:“你叫赵询?”

小男孩点了点头:“回先生的话,我叫赵询,字知礼。”

孟海点了点头:“这名字倒是没写错,你这小孩的确挺有礼貌的。你的哥哥赵宣现在他还在保英殿呢,恐怕没时间找你玩。”

小男孩赵询晃了晃小脑袋:“兄长有他自己的事要做,父王只让我在这里读书,而且很少让我与兄长玩,说是怕我被兄长给带坏了。前几日,兄长才被父亲吊在树上打一顿,据说是兄长因为蚂蚁洞把皇宫当中的一棵树给烧了。”

孟海听到这里确定了,赵询又是熊孩子的弟弟,也是皇帝的另一个儿子。

孟海赶紧让开位置。

赵询双脚一蹬,就坐在了椅子上,有些好奇地瞧着孟海。

“不知先生是何人?为何来到这文鼎阁中?我在文鼎阁内,为何从未见过先生?先生难不成是父皇新请来的夫子?”

孟海揉了揉鼻子,解释道。

“我,我是你兄长的夫子,今日被你父王叫到文鼎阁中,有事商量,只不过你父王现在还没有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所以我要在文鼎阁内等上一段时间。”

孟海说的是大白话,所以说完之后赵询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点了点头。

孟海看了看文鼎,阁内只有一个小孩子在,有些奇怪地问道:“这里面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我看连个家丁仆从都没有,难道他们不怕你跑丢吗?”

赵询摇了摇头,奶声奶气地说道。

“不怕,我父王让我在文鼎阁内待着哪都不要去,让我把弟子规背会之后,才能走出文鼎阁。门口有几个侍卫守着,所以我想出去也出不去。只不过这东西好难背,我已经背了三天还是没有背会,而且这里面还有几句话不知何意。”

孟海于是接着这个话茬说道:“哪句话不知道意思,倒是给我说说,说不定我能给你解答。”

虎头虎脑的赵询带着头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顺手拿起桌子上的弟子规,一边翻着页数,一边用手指向其中的一句话。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就比如说这句话,学生就不知何解,当时学堂当中的夫子也讲过,但是学生忘了。”

孟海想了想,解释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如果在路上遇到了长辈,就要快步走上去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那就要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就比如说有一天你和你兄长在外面玩遇到了父亲与母亲,这个时候就不能光顾着手中的玩耍,而是要快步走到父亲与母亲面前,向他们行礼表示敬重。如果你的父母此时真的在陪着重要的客人说话,那这个时候你就要站在一旁恭候,当然,这句说得也这不全面。”

“如果你的父母正在与兄长或者朋友交谈,你倒是可以倒倒茶水,拿些水果。如果是与朝廷当中的大臣商量国事,或者与朝堂当中的官员发生了些许口角,这个时候就要离去,或者上前安慰父母、化解矛盾……”

孟海在说话的同时,还引用了赵询身旁的人举例子,让这小乖孩子更好的理解。

赵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将手指指向了前面几行。

“那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孟海目光望向那几个字。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不知这几句是什么意思?”

孟海看了一眼那几个字,想了想,从不远处搬来一个凳子坐到了赵询的对面。

“这句话讲的是一则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朋友。每到冬天的时候小朋友就钻进被窝,夏天的时候就会拿扇子去扇被褥。他的父亲对此感到很好奇,于是就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个小朋友是这么说的。”

“冬天的时候天很凉,所以他宁愿自己受冻,用身体的温度温暖被窝,好让他的父亲有个温暖的美梦。夏天天气很热,他想要用扇子来驱除被褥上的热气,从而让父亲有个凉爽的夜晚。后面一句话说的是,早上起来之后先要向父母行礼,问安。晚上回家之后则要向父母报平安,不要二老为自己担心。”

“当然,上面所突出的只是孝顺,也不必按照上面所说,冬天就一定被父亲暖被窝,夏天就一定要为父亲扇凉被褥。无论是为父母洗脚,还是为父母揉肩捶背,这些都是体现孝顺的一种手段,而这句话最突出的意思就是要怀着一颗仁孝心的心……”

赵询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了若有所失之色。

赵询和赵宣虽然同为皇帝的孩子,但是两人却有着天壤之别。

赵宣那是父母眼中甚至是周围人眼中的熊孩子,熊得不能再熊的那种。

而赵询,那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乖得不能再乖的那种。

这两人都有一个父亲,母亲是否是一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性格,孟海倒是有些惊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