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瀛剑诀 > 第二百三十章 散布谣言

龙瀛剑诀 第二百三十章 散布谣言

作者:谭漠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5 19:40:40 来源:笔趣阁

郭旭扬依三不通之言,不“轻举妄动”,此时的他,与一个来算命的、不懂武功的客人无异。他假装没有注意到来者,直到那八个人的身影遮挡住小摊的日光,他才扭头去看。

而三不通更是装瞎到底,他眼珠上翻,眼睛不能视物,侧着耳朵听着动静,“是又有人来找老夫摸骨了么?今日这生意可真不错啊!”他猛地一拍脑门,“瞧我,和这位贵客一直在说中原语,一时忘了改过来。在这扜泥城,中原来的客人可不多呀!”

三不通话音甫落,再开口,便是一口溜熟的西域语了,郭旭扬自然是听不懂的。三不通“哇啦哇啦”地说了许多话,刚开始还是笑脸相迎,只一会儿工夫就哭丧着脸。郭旭扬猜测,或许是三不通装作“以为是客,实为债主”的转变。

三不通不但点头哈腰,竟还跪地求饶!更甚者,他那双只有眼白的眼睛里,还挤出了两行清泪!郭旭扬将其言行举止瞧在眼里,不禁生出一个想法:戏台上的戏子,都要拜三不通为师。

反观那八个来收摊位费的人,一脸凶相。其中一人话没说几句,就拿着手臂粗的铁棍,在木桌上“砰砰砰”地敲打着,敲得整张略显残破的桌子又震又晃,仿佛随时都会破成几瓣儿。那八人用西域语与三不通对话交流了很久,突然,站在末尾的一个方脸汉子走上前来,“嗖”地一下,一柄钢刀架到了郭旭扬的脖子上!

方脸汉武功平平,以郭旭扬的身手,完完全全可以避开。然他的脑中闪过三不通的话语:自己若是出手,三不通往后在此处的处境就困难了。他的性子终是柔善,时常为他人多做考虑,当他判断出方脸汉的刀,并不会真的抹自己的脖子之时,他一动不动地任由钢刀架了上来。

“这位中原来的朋友,你别害怕,之所以这么做,只是觉得这样说话,会更方便些。”方脸汉说的竟是纯熟的中原语,“不怕告诉你,想在这扜泥城里做生意,就得孝敬咱们‘天魔教’。三不通这老家伙是个穷鬼,上个月他还欠着咱们钱。他说了,朋友你会帮他付清接下来一年的摊位费,对吧?”说话间,方脸汉将刀刃朝郭旭扬的颈脉处又移近几分。他们与三不通打了很多年的交道,知道这老瞎子身上榨不出什么“油水”,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冤大头”,他们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什么?!”郭旭扬蹙眉看向三不通,“前辈这般做法,未免有失君子之风。”

“哎,你别生气、别生气啊!”三不通的双手在空中虚压,连打手势让郭旭扬消消气儿。他刚刚还在对方脸汉八人哭得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现下袖口一抹涕泪,立马又向郭旭扬赔上一个“憨厚”的笑脸,“你瞧我这把老骨头,又瞎了眼,挣两个辛苦钱真的很难啊!方才我不是说了嘛,会为你找到消灾之法。不知你有没有听过‘破财消灾’这个词儿?真的,相信老夫,百试百灵!”

他根本不给郭旭扬反驳的机会,连气儿都没喘一口,又紧接着说道:“这样吧,你替我爽爽快快地把摊位费付了,也不多,一年零一个月,还不到一两银子。贵客若肯出钱,老夫定会做好你的事,无论你要我做什么!”

这最后的一段话才是关键,而这段关键的话语,也只有“唐国上卿”和“唐国密探”才听得懂,外人是搞不清楚状况的。

郭旭扬暗暗叹气,什么“剑乃凶器,易引灾祸”,什么“破财消灾,百试百灵”,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无非也就是一个意思——这三不通显然是“吃定”自己了!若不给对方一些好处,只怕对方还当真不愿意好好办事。

毕竟,鄯善国并非唐王府的疆域,三不通看样子也不像是唐王府的臣民。这位安插在鄯善国唯一的暗探,说不定只是与唐王府达成某种“合作关系”罢了。而这装瞎的三不通,想必是“见钱才眼开、给钱才办事”的图利之辈。郭旭扬当然不相信,掌握着一个国家暗地线报的人,会拿不出一两银子?看样子,三不通要么是嗜钱如命的“守财奴”,要么,就是顺手讹郭旭扬一把。

郭旭扬将一小块碎银扔给方脸汉,将那八个人打发走之后,他没好气地说道:“前辈精打细算,下得一手好棋啊!”他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并非没有碰到过无赖,但确实不太多。如今,这三不通算是一个,而且还是一个很会做戏的无赖。

“喀吉巷”又恢复了平静,三不通又将眼珠子翻了下来,笑出一口黄牙,“哎哟喂,你可是尊贵的‘大唐上卿’啊!区区一两银子,就别往心里去了哈!来来来,快跟我说说你有什么要事?”他扬起下巴,拍着胸脯,“不管是什么事,你的事,就是我三不通的事!”

郭旭扬瞧着对方那模样,刚被诓了一两银子的他,此刻却觉得有些好笑。适才自己着急想说正事,三不通却扯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如今自己“破了点儿财”,三不通就换上一副“绝对配合”的态度,想不到竟也是一个“见好就收”的主儿。

郭旭扬将一张事先写好的纸张递了过去,其上所书,便是他需要唐王府的暗桩组织处理的事情。他只列明了“要做什么”,却半点没有透露“为什么要做”。此次针对“拜火教焉耆分坛”的部署,关乎全教教众的生死存亡,也是阻挠那手持“龙瀛真剑”的黑袍尊者,欲夺天下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他每走一步,都是思虑再三、慎之又慎的。

三不通快速看完纸上内容之后,摸出火折子,当着两人的面,将纸燃成灰烬。他将灰渣揉成一把,抛向空中,黑灰色的细屑在大风中瞬间散于无形。他拍干净手,手法干净利落。他从事密探细作之事多年,自然很清楚“什么话可说、什么事不该问”。他从始至终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只字不提不问,只专注于“如何做好要做之事”这一点之上。

他不住地轻捋短须,沉吟片刻后道:“扜泥城离焉耆国不算远,散布谣言这件事倒是好办。但那‘御剑山庄’远在中原腹地,虽说穆剑宗已与唐王府结了盟,唐王府难得请他办个事儿,估计他是会巴巴儿地贴上去的,只不过……七月底么?时间好像有点赶哟!”三不通短短的几句话,便切中要点。而他远在鄯善国,竟连黄伊榕当初促成的御剑山庄与唐王府的秘密缔盟,都一清二楚,消息网已是十分精准了得。

郭旭扬点了点头,“这个,在下也想到了。但若以驯养鹰隼传信,还是能够做得到的。穆家若能派子嗣弟子前往,则必能加大‘假消息’的‘真实性’。在下希望这则谣言,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打草惊蛇’。”他抱拳复道:“故而,还请前辈务必帮忙!”

“好吧好吧,正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三不通瘪嘴说道:“我说上卿大人啊,你这一两银子,花得可不冤啊!还有那个李渊,真是只狡猾的老狐狸!每次都只给我买米饼的钱,让我操着买烤猪的心。不行不行!我要让这家伙以后每个月多加三封金锭!”

三不通的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在发往中原的“飞鹰传书”中,夹带上一封为自己歌功颂德、“要挟”唐王李渊给自己“涨工钱”的信笺。郭旭扬于他而言,就是一块大大的“肥肉”。他知道李唐皇族一直想拉拢郭旭扬,此番若不趁着给这位“唐国上卿”办事之时“提条件”,则更待何时?

**据查,鄯善国当时主要的宗教教派是佛教。但对于一个收保护费的、很low的教派,自然只能随意杜撰一个名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