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瀛剑诀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阳之兵

龙瀛剑诀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阳之兵

作者:谭漠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1-19 19:54:03 来源:笔趣阁

淅州,这个刚刚饱受战火荼毒的苍凉小城。城内近半数百姓的民居已被摧毁,门房崩塌,瓦甍断碎,秋风寒雨冷酷无情地直往屋舍里灌。男人们拖着疲惫受伤的身体,如丧家之犬般四处刨挖着能搭屋建瓦的土石;女人们瘫坐在破败的门墙前默默地抹着眼泪;就连稚童都遗忘了嬉笑欢闹的天真情感,呆滞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惊惧。

康颜横穿过淅州主街,这荒凉中带着残酷的画面,让他不忍多看。他猛抖缰绳,催马疾行。

刺史府,现今已成为南阳王朱灿的御用王府,可以说是整个淅州唯一一处没有遭到破坏的地方。这府邸并不很大,灰墙绿瓦,仅四进四出的院落内,遍插迎风飘扬的旌旗。身着武士铠甲的劲卒将这座府宅由内向外防守了三层,另有二十七队五人一编的士兵来往交替地巡逻着。

康颜在梁王府的军中居住了好些时日,对于此等阵仗,已是习以为常。他正准备上前递上拜帖,忽见四个兵卒架着两个哇哇哭喊的孩童大步向府门走去。康颜不解,喃喃低语道:“这是何故?”

他身后的一名随从冷笑一声,一脸嫌恶地道:“康主簿……啊,不,康参军,南阳王朱灿好吃小儿肉,所以……”“列曹行参军”是梁洛仁为了方便康颜出任使臣,而给他加封的虚衔。

“所以那两个孩子是……”康颜惊惧莫名,他事先并不知道朱灿此人连禽兽都不如。

那随从点了点头,重重地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

康颜拿着拜帖的手抖了抖,他呆呆地杵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是进、还是退?“这就是我即将要拜谒的联盟首领么?”他的内心十分挣扎。

“混账东西!赶紧把这两个娃娃的嘴给堵上!若是让隗先生看到,我必治你们死罪!”

几句喝骂声让康颜纷乱的思绪稍稍清醒了些。“这人的声音好熟悉。”康颜暗道。他抬头一看,正是在梁王府军营中见过两回的、南阳王府的客卿楚易。

楚易督看着兵卒们手忙脚乱地用布条将孩子们的嘴给封上之后,才注意到府门五丈之外站立着的康颜及其四名随从。他略微回忆后便想起了在梁洛仁的军帐里,与这个康颜匆匆见过一面,后来对方便退出了营帐。

楚易出使梁王府之时,梁洛仁因其身份低微,对他说话极不客气,处处为难于他。此刻他看到梁王府派来了使臣,自然要在康颜的身上“找回场子”,以解先前的窝囊之气。

“不知这位‘大人’是?”楚易懒洋洋地拱了拱手,皮笑肉不笑地向康颜一步一步地慢慢走来,他故意将“大人”二字说得大声又刺耳。

康颜忙抱拳躬身,回了一礼,双手呈上拜帖,道:“‘大人’二字,在下实不敢当。在下‘大梁国列曹行参军’康颜,特来贵府拜会!”三个月前,他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山野书生,在历经种种磨难,又得梁洛仁时不时地点拨调教之后,他与人对答已算得体。可初次以外交使者的身份面对生人,即便他在来时之路上打了很多“腹稿”,然此时他的心,还是“砰砰砰”地跳得很厉害。

楚易睨视着康颜,在他单手接过红底金字的帖子之时,他锐利的目光当然没有错过康颜那双微颤的手。将字句阅毕,楚易合上红帖,“嘿嘿”笑道:“原来是‘梁王府’的康大人!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哪,哈哈哈!”

“不敢!不敢!”康颜连连摆手,“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尊姓可不敢当,鄙人姓‘楚’,单名一个‘易’字,只不过是我王众多客卿当中最不中用的一个。”楚易嘴角上扬,话锋一转,“朔方郡公怎么没来?他老人家是还康寿的吧?他只派康参军你一人来参拜我王,是瞧不上我们‘南阳国’么?”

康颜前一刻还在心里嘀咕着,“这楚易两次亲到梁王府,头一回还是随主同来,怎么可能是‘最不中用的客卿’?他说话阴阳怪气的,我需多加留神注意。”下一刻听到楚易的后半段话,他立马怔愣起来,“他这话说的……怎么听起来像是在咒梁洛仁死啊?虽说我也不喜欢梁洛仁,可这楚易当着我这个‘梁王府使臣’的面说这样的话,未免也太不合适了!况且,那姓梁的家伙好歹也是梁王府的朔方郡公,这南阳王府他想来便来,不想来便不来,难道还要请示他楚易不成?最莫名其妙的是……他居然说我要去‘参拜’那个吃小孩的朱灿?我又不是他们南阳王府的臣民!”

他的心思转得极快,心中虽有千万个“不舒服”,然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他抱拳接过楚易的话头,“楚大人,朔方郡公身体康健,然国中事务繁忙,他抽不开身,故遣在下来访。”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对于康颜的隐忍,楚易十分满意。他将手一摆,让出道来,“康大人,请吧!”

康颜的四名随从被楚易与其主分隔开,派人安排至偏房住下,独剩康颜一人,在楚易的带领下,穿过守卫及巡防,终于来到内殿。

原刺史处理政务、听审案情的殿堂,被朱灿命人临时改造成了议事厅。朱灿此人,康颜是远远地见过的。然朱灿却不似楚易那般,也识得康颜。因为那时候的康颜,正被锁在马棚边儿上喝冷风。肥硕的朱灿两腿大叉地横坐在主位上,其头顶上方的匾额已更换为“南阳御府”四个大字。他无论在何时何地,身前的案桌上总是摆满酒肉美食。

下首左右两排共设八套桌椅,为客座或次座。除了朱灿之外,康颜还见到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人。那人虽翘着左腿斜倚在木椅上,但康颜却看得出来他比寻常男子要高出许多。他白袍罩身,肩窄腰细,俊美得就像一名绝色女子,细长的丹凤眼中透着浓浓的妖异邪魅。而最让康颜震惊的是:那个人的长发竟是棕褐色的!康颜只瞧了那人一眼,便生出莫名的恐惧之感,入坠寒潭深谷。他不敢再正眼看向那人,然那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如神话传说中的妖精般的气质,让他忍不住又偷偷多看了几眼。

这褐发之人,便是那日携带着“死尸”凌玄肃及白清陌,杀上大王山,故意当众透露了龙瀛剑绝密的隗狸!凌玄肃已于那日“再次”死于郭旭扬的剑下,而此刻白清陌也未跟在隗狸的身后。

一刻钟前,楚易询问过隗狸的行踪,得知其已出府宅。他原以为内殿仅有朱灿一人,因此才带着康颜进殿参拜。岂料那神出鬼没的隗狸也出现在殿中,他想命康颜退出去已是来不及。对上隗狸妖邪的目光,楚易浑身打了一个冷颤。

隗狸瞥了一眼康颜便又关注回自己胸前的褐发,显然康颜完全提不起他的兴趣。他一根一根地顺捋着自己的头发,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们要是打不过李渊,我就走了。”

楚易听罢赶忙向隗狸躬身一拜,陪笑道:“自从隗先生仙驾光临,我南阳国便如有神助!非但轻轻松松拿下这淅州,向西进军亦是捷报频传。正所谓兵贵神速,我军现士气正盛,不多时必可一鼓作气拿下唐军的另一军事重地——商州!”

楚易保持着弯腰鞠躬的姿势,他微微抬头,瞅了一眼隗狸,看对方毫无反应,忙又添油加醋地道:“唐贼的人马在隗先生的眼里,与蚂蚁又有何异?他们节节败退,已是溃不成军,相信过不了几日,我等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长安!恳请隗先生再多留几日,我南阳国的良将精兵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你们死不死的,有什么所谓?”隗狸的声音如平静的湖水,“李渊抢了我的人,那我只好让他的人,也去死了。”他斜眼瞧向朱灿,妖魅的丹凤眼似笑非笑,“你被玄儿割下一十二块肉,还肯向我低头,倒有点儿意思。”

“你!……”朱灿血红色的双目恶狠狠地瞪着隗狸,他紧握拳头,身体气得发抖,最后用力地吐出一口浊气,抓起桌上的一整只烧鸡便往大嘴里塞。他让自己的嘴巴里塞满了鸡肉,便可以不再说话。

且说大半个月前,在唐王府的赏剑大会上,隗狸指使其徒凌玄肃当众凌辱折磨朱灿,并致其伤重。朱灿的伤口,现在时不时地还会渗血。按理说以朱灿暴虐的脾性,对隗狸可以说是仇深似海,即使将对方挫骨扬灰亦难消心头之恨。然在南阳军对淅州久攻不下之时,隗狸突然出现,助他们一举破城。侵占了淅州之后,在楚易的好说歹说、千劝万劝之下,朱灿为了能更进一步地利用隗狸,且自知自己若与其动手,非死即残,是以,这口恶气他竟是硬生生地给忍了下来,也的确难得。

眼看这“南阳之主”动怒,此时正坐在南阳领地上的隗狸,却压根没当一回事儿。他继续用手指梳弄着他的发丝,“我路过淅州之时,李渊正好惹我不高兴,算你们运气好。”

他悠悠地站起身来,不疾不徐地往殿外行去。堂外的冷风夹带着霏霏细雨吹进殿门,他长及脚踝的褐发如一道笼罩在晶亮雨雾中的褐色瀑布,随风轻动,“行吧。你们爱怎样,便怎样吧。”

康颜“偷偷地目送”着隗狸离开。他琢磨着楚易方才的言语,心中有些许纳闷,“梁洛仁让我抄录的兵书上说:用兵有‘四路五动’之妙。我虽不知他们口中的‘唐王府’的虚实,然那个隗先生好像和唐王府的人不对付。那个隗先生显然绝非易与之辈,唐王府既然能作他的对手,想必应该不差吧?楚易说他们南阳王府一直都在打胜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康颜的记性极佳,且他内心想要变强的**使得他处理每一件事之时都格外用心。在替梁洛仁抄写兵书的同时,他已将全文牢记于心。此时他对兵法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不知何故,他隐隐感觉似乎南阳之兵并没有楚易所说的那么风光,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他一时之间也说不上来。心中的这些疑虑,他自然不会道予朱灿及楚易听。对于这个吃小孩的南阳王,他是半点好感也没有!

隗狸走后,在楚易及朱灿的双重施压下,康颜被迫向这个盟友首领行了屈辱的跪拜礼。双方随意地寒暄了几句之后,楚易扯出一个笑容道:“康大人既然来了,就在此住下吧。待到合适之机,我们南阳国自会放你回去的。”为防止康颜窥探己方军情,在大军未获全胜之前,朱楚二人自然不会让康颜这个小小的“列曹行参军”离去。

**“浅议”写文之九:

关于“大纲剧情”、“篇幅控制”及“割舍”。

前段时间和一位朋友交流探讨故事大纲、剧情等话题。讲真,我觉得针对这一点也是我的弱项(貌似我也没啥强项哈哈哈~~~),所以就把我的一点粗浅认知和一些自己的想法感悟,在这个“话外小贴士”里写一写。注:以下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看法而已,不论对错、不涉其它。

关于“写大纲和定剧情”,据我所知,应该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种模式:

(1)在写第一章之前,详细地写好大纲、定好剧情。包括目录树、人物线、剧情框等等……从头到尾的每一处细节均布局规划好之后,再动笔。惯用模式一的作者,貌似有一部分人喜欢全部写完、反复修订好之后,再发文。这类作者可以说是绝对求稳、稳中求胜的“稳健型”人才。

(2)所谓的大纲也好、剧情也罢,在惯用模式二的作者眼里,估计都是浮云。他们或许有一个模糊的大方向,想了个头,想了个尾,就开始动笔了。我个人认为,惯用模式二的作者,并非乱来。相反的,如果这类作者对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的塑造和控制的能力十分了得,那么,在一个个丰富多彩、跃然纸上的角色下,文中的剧情,不是由作者本人,而是由不同的人设下的各种角色,自己去走、相互去碰撞、自己去驾驭自己、自己来完成故事,那可以说是相当厉害,而且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什么样的人(角色),便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成就什么样的结果或者结局。这种情况下,作者更多的不需要考虑“写事”,而是“写人”——写好人。

(3)第三种就是在写第一章之前,事先定好大方向、故事框架、文章篇幅长度、主要的主角和配角以及他们的预计出场时间、门派及人物关系线等等……其它不影响剧情大方向的细节或者情节,则是在写文写到的时候,即兴发挥,并不是事先就定好的。惯用模式三的作者,有时候甚至连“大纲”都不去写,因为事先已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我就是属于这种……ennnn……有点懒……

个人觉得,不同的作者,按自己的喜好、处事风格以及写文习惯等等,不论选用哪一种,其实都很好,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比如我惯用模式三,是因为我的性子选不了模式一(如果事先全部定好,会让我在后续写文的时候失去激情,搞不好写两章就弃了哈哈哈)。而我的能力也选不了模式二(我对角色的塑造和把控能力,还远远达不到可以放开作者牵扯角色的那一条条“无形线”,任其自由碰撞而最终成型)。

其实不管选择哪一种模式,最最主要最最关键的还是——小说最终成型的效果呈现。

小说最终的成型,则涉及另一个要点,就是“控制篇幅”。避免赘述、避免重复、避免啰嗦、避免下笔哗啦啦一发不可收拾、避免各种——控制!即使再怎么样的不舍得……

个人认为篇幅控制,其实关键并不是“整个小说、整篇文章”的篇幅控制。毕竟关于自己的作品,打算架构的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预计大约要写多少字数?最心知肚明的,还是作者本人,而且作者在写的时候,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即便以读者的眼光看来,可能是“过长或者过短”。所以,针对篇幅控制,更多的是指“小单元”。

一个一个的小单元,不断地交织、融合、勾稽、牵扯,才汇集成整个完整的小说。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控制“小单元”的篇幅,最终就能控制整个小说。而读者的感观,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在“小单元”中形成最直接的冲突和体会。

个人觉得:对“篇幅控制”的“注重”,以上三种模式,应该是“二、三、一”逐个递减。模式二若不注重控制,则很有可能越碰撞越宽、越碰撞越多,最后难以收场。采用模式一的“稳健型”作者,本身在实行模式一时,就已经是一个宏观的控制了,要写多少字,以及写了多少字,他们心里最有数。模式三则居中。

以上其实都是我的一些小想法,也不确定对不对,反正我是这么想的(反复思考多次之后,还是这么想的),于是就这么写出来了。而且我自己在开始每一个“小单元”之前,我一般都会先给自己“预设”字数(比如之前的“赏剑大会”小单元),然后尽量努力地控制在字数范围之内,不要超太多、也不要少太多。

要做到控制篇幅,就要学会“割舍”。忍痛割爱啊啊啊!这其实也是挺难的……但如果不够狠得下心的话,就很可能重复啰嗦或者不够合情理或者读者观众的感观不好等等。

一般来说,作为一名作者,脑洞可以说是无限大的。各种脑洞经常会时不时地蹦出来,有时在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时候,也会突然灵光一闪地蹦出来……ennnn……

针对各种脑洞,我的一个小建议就是:有脑洞的时候,就赶紧先记下来。或可用或忍痛割弃(为篇幅或人设或剧情着想)。其实可以先记着、先放着,因为暂时用不着,后面也可能用得着。或者原来脑洞用在A角色或者A场景,但发现这个脑洞与人设或者剧情走势相冲突的话,或许可以考虑在合情合理、人设不摇摆的情况下,把脑洞转用到B角色或B场景上,这样也就不浪费“脑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