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瀛剑诀 > 第一百章 赏剑大会

龙瀛剑诀 第一百章 赏剑大会

作者:谭漠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5 19:40:40 来源:笔趣阁

十月二十五日,万众瞩目的龙瀛剑赏剑大会之期,终于到来。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清晨的寒露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点缀在红花绿叶之上。秋意正浓、寒风不止。然清秋的晨霜冷风,却丝毫未能阻止“紫云御庄”内各番王帮派翘首以盼的心。庄内之人早早起身,此时已有大半人马赶到了“大王山”脚下。

山下聚集了近三千人,人头攒动、吵吵嚷嚷。然唐王府此前已言明在先:准予上山观剑之人,每个门派或势力,最多不能超过五人,且入山需卸下兵器。唐王府在众番王诸侯之间,属于实力较强的一方,而一般的武林门派,也难以与庞大的军队为敌。且唐王府在自己的领域地盘内,自是占尽地利人和,而作为大会的筹办方,手握“龙瀛”,自然有决定与会之人去留的权利。是以在李唐的“明令禁止”下,即便所有人都心有不愤,却也不得不将自己的部众门徒留在山下。

李靖父子亲守要道口,认真地盘查着上山之人的身份、人数,并卸缴来人之刀剑枪戟。当郭旭扬递上黄伊榕的荐书之后,李德謇的眉头皱到了一处。

“你到底是谁?和我榕妹妹是什么关系?”李德謇感觉胸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妒火。他早在三天前就注意到了相伴在黄伊榕身侧的这个男人。黄伊榕对此人诸多关照与回护,甚至连这个男人居住的楼阁,都下令不允许他人打扰。

郭旭扬暗自调整了一下呼吸,“你的……榕妹妹?”他瞧向眼前的男子。只见那人衣着光鲜洁净,相貌清秀俊雅。他瞥了一眼那人腰间的长剑,他能感觉得到对方的武功应当不俗。

郭旭扬面无表情地道:“在下杨靖文。我与黄姑娘是何关系,阁下似乎无权过问吧?”此时他连向对方抱一抱拳都懒得去做。

“你……”李德謇对郭旭扬怒目而视,他下意识地摸向了利剑的剑柄。

“謇儿,不得无礼!”李靖赶忙将李德謇拦下,对郭旭扬抱拳躬身,歉声说道:“犬子多有冒犯,还望杨公子宽宥!”

郭旭扬赧然地回了一礼,“李公言重了!在下狂言,望两位海涵。”他素来待人温和,今次对一个陌生人这般冷言冷语,与他平日的言行多有相悖。虽说李德謇的言语令他不快,然他也意识到自己有失礼之处。

郭旭扬是黄伊榕亲荐之人,李靖父子不可能阻拦。望着郭旭扬登山远去的背影,李德謇抓握剑柄的手背暴出了青筋。他的心中又是愤怒又是哀怨,“先是姓郭的,后是姓杨的……榕妹妹,我对你掏心掏肺,你却视而不见;我可以为你去死,你却对别的男人如此的……唉……”

大王山乃是一座孤峰,山顶像是被天神用巨斧截断一般,留下一片宽阔而平整的峰面。在这好似神匠辟出的峰顶处,坐北朝南地设有一座高坛。一张巨大无比的绣花红毯将高坛罩了个严实。这座高坛可纳数百人,但那张铺展着的地毯却如无缝之天衣,找不着一丝拼合的痕迹。

高坛上垂下四匹鲜红色的绒绸布帘,每匹布帘上都书写着七个金色大字,合起来便是:逆龙天命难思量,泽瀛流断水未央。星移氤氲玄黄现,神剑出鞘定苍茫。

这四句“无名诗”是最近这段时日才在江湖中陆续流传开的,源头已不可考究。诗中暗含“龙瀛剑”极具逆天神幻、定天下大势之能。此诗一出,使得天下之人对龙瀛剑的狂热之情更甚从前。布帘和着凛冽的晨风摆动,这首金字题成的“无名诗”在日光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

高坛四方分别支起一面大鼓,皮鼓两旁摆着四排编钟,中间是一座需要登九十九级环形台阶方可到达的琉璃高台。“九”乃至尊之数。据传数千年前,夏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安天下,自此“九”字便多与帝王皇族相关联。正所谓九九之态,往复归一。唐王府此番造九十九级台阶,乃是旨在寓示一统江山、万民朝圣之意。

各路参会之人以派别势力为划分,围坐在高坛之下,玉石茶几上摆放着各式精致的茶点。由于场地所限,真正设座的,只是各门各派的首领,或是割据一方霸主,其他随行上山之人,便只能立于其后。“卓君宫”一派,被安排在了最正面的前排,此时苍夜已然现身,端坐在座位上,而她带来的四名女弟子,则恭敬地跟在她的身后。

众人纷纷落座之后,俱都伸长了脖子张望。他们看坛上空空如也,性急点儿的,索性叫喊起来:“唐王,快把龙瀛剑拿出来让大伙儿瞧瞧!”虽然坛下之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唐王府处除了派出一些武者维持秩序之外,包括秦王李世民在内的其他重要臣属,却是无一人现身。

待到日上三竿之时,一阵悠扬的箫声响起,之后又传来一阵擂鼓之声。随着这时起彼伏的乐曲,许多相貌出众的年轻男女飘身飞上高坛,载歌载舞,缓缓地列好阵型。

飞身上坛的共计六十人,男女各半,分六列站开。男子身着劲装武士服,手持长剑;女子却是统一的宫女装束,丝裙飘飘,纤手均捧着一支玉箫。

这一柔一刚的组合和着箫乐鼓音,在高坛上变幻着各种阵型。时而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时而如层叠涌动的波涛。更有化玉箫为挥舞之利剑;弹剑身和吹奏之长箫。虽说此等舞武兼容、刚柔并济的演出堪称惊艳绝伦,然似乎台下燥动的人丛中,却并没有几人能平心静气地好好欣赏。

这一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蹈过后,李世民才自远处飞落在高坛之上。此时,那六十名舞者却退至那座高台左右。他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垂手而立,实则却是以某种阵型各自站好方位。

今日李世民内衬贴身软甲,外着窄袖劲装。他如电的双目将坛下众人扫视一轮后,朗声一笑,抱拳说道:“在下乃唐国秦王李世民,今次由本王主持大会。众位贵宾远道而来,实乃我大唐国之荣幸!本王代我国皇帝陛下及唐国臣民,欢迎诸位!”

“废话少说了!快把龙瀛剑拿出来吧!”说话之人是“峰花名楼”的少主葛毅。这猴急的少主方才等候之时,已经嚷嚷了很多回了。

李世民面带微笑,毫不在意葛毅之言,继续说道:“我大唐国广发英雄帖,邀诸位到此,便是要在这赏剑大会上,与诸君共赏此旷世奇剑之风采。”他似是无意地向“卓君宫”一派瞥了一眼,他与苍夜的目光一经触碰,立即分开,各自盘算着心中的事情。

李世民迈着沉稳的脚步踏上那九十九级台阶,笔直地站立在高台之上,他调动内力高喝一声:“请剑!”

只见身着素白色紧身罗裙的黄伊榕,双手捧着一只锦盒,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坛,继而踏上台阶,来到秦王跟前。她俯首躬身呈上锦盒,“秦王殿下,神剑龙瀛在此!”

坛下所有人皆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盯着黄伊榕手中的锦盒。坛上坛下有数百人之多,却无一人发出声响。想到传说中的“龙瀛剑”将在下一刻公诸于世,许多人的眼中已暴射出异样的光芒。

因黄伊榕在江湖上多次露面,故而不少人已认出了她。联想到江湖上流传的“她与郭旭扬关系密切”的言语,一些人对盒中之剑的真实性,又多信了几分。

李世民神情肃穆,双手接过。他缓缓地揭开盒盖,将那柄剑自锦盒中取出。他将宝剑高举过头,提气大喝:“这便是‘得剑即可得天下’的‘龙瀛宝剑’!”

高台之下,那六十名舞者闻李世民之言后,立马单膝下跪,反反复复地齐声高呼:“逆龙天命难思量,泽瀛流断水未央。星移氤氲玄黄现,神剑出鞘定苍茫!”这六十名舞者皆为唐王府内精挑细选的武功高强之人,此刻他们暗含内力的呼声在山脉间惊动天地,久久不散。

得龙瀛者得天下!这便是天下人觊觎已久、为之疯狂的龙瀛剑!

――而这柄剑,此时正握在“唐王府”世子的手中。

神剑尚未出鞘。观剑者只能看到虚幻镂空的剑格与螺旋图纹的剑柄。玄铁所铸的剑鞘上,镶嵌着的九粒色泽妖艳的南红赤玉,与琉璃台的七彩之色竞相斗美,在旭日的映照下,耀得坛下仰头而望的众人两眼生花。

“锵”的一声金鸣,秦王李世民在众人面前拔剑出鞘!

世人终于得一睹这柄绝世神兵的全貌!

整柄剑通体暗红,隐隐泛着寒光。剑身与剑格锻造得极为精细,似是一体相合、天赐之作。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面剑身刻有游龙之态,让人不禁猜测“龙瀛剑”的“龙”字,是否便因这两条如活物般的苍龙而命名?

坛下顿时乱成一团。

“这真的是龙瀛剑么?”

“俺看挺像的!”

“我相信大唐国!这柄龙瀛剑绝对是真的!”

“这剑透着邪气,兴许他拿把假剑来诓我们也说不定!”

“不会吧!既是赏剑大会,他还拿假剑出来,这有什么意思?”

……

“你如何证明这便是真正的龙瀛剑?”人群中有一人发问道。此人的说话声音并不是很大,但奇怪的是:他的话语似乎能穿透人的心肺,竟将其他人的议论之声都压了下去。而这问话之人,正是“御剑山庄”的庄主穆剑宗!

李世民目光一寒,此局面早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在座之人皆为各方翘楚,武学造诣亦是人中龙凤,对“剑”的认知和领悟,必定均达到极高的境界。以黄伊榕的师父所提供的不知真假的龙瀛图样,能否成功的以假乱真,瞒过众位“老江湖”的双眼,对于整个唐王府来说,才是此次赏剑大会的最大难题。

**开大会了、开大会了!咖啡喝了吗?!笔记本带了吗?!保增长促发展全员动员大会现在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