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302章 考虑对策

北魏武侯 第302章 考虑对策

作者:青山隐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5:48 来源:笔趣阁

在那片开阔地上可不止有几十号人操持粥棚,还有五十多名士卒帮着维持着秩序,此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不远处乌泱乌泱地一片灾民。

有分到粥的就躲到一边,也顾不上粥的温度,就算被烫得龇牙咧嘴的也直往嘴里头灌。没分到粥的急不可耐地盯着施粥的摊子,生怕还没轮到自己就收摊了。

眼见又来了这么一大波人,场面顿时就开始乱了起来。

吃过的还想再抢一碗。还没吃到的使劲往前挤着,想要快点弄到一碗。沈兮瑶带来的这些人,更是一个个疯了一般往粥棚冲去。

“不要急!不要抢!所有队正都约束住自己的人!”

沈兮瑶使劲喊着。奈何只她一个人,这三千多灾民又是一帮乌合之众,看见吃的就在眼前,是无论如何也都约束不住了。

还好有一小支军队在跟前,眼看着形势危急,所有士卒都拔出兵器迅速列队挡在粥棚前面。同时大喝几声,整齐地挥动着手里的兵器,威吓住了所有人。

看见闪着寒光的刀枪,头脑有些发热的灾民们终于清醒了些。沈兮瑶趁机高声道:“现在吃的就在眼前,咱们这么一冲把粥棚冲塌了,谁还能吃得上?不要着急排着队有序的领取,谁都有份。”

杨如和那些队正这时候也开始发挥作用,开口劝说着各自负责的百姓。

人群终于平静下来。

沈兮瑶、那些士卒、粥棚的那些人,以及在远处看着的吕阳宾、姜明初,几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粥棚重新回复了秩序,负责在此指挥的一名管事,又安排了几人同时发粥,以便加快发粥到速度,减少人们的等待。

挡在粥棚前的士卒也逐渐让开道路,开始重新维持这一片的秩序。

趁着这个机会,沈兮瑶悄悄往吕阳宾、姜明初两人方向走去。这两人也赶忙迎了过去。

姜明初行礼道:“叔父!”

“申……!”

吕阳宾看着沈兮瑶的样貌有些懵逼。

发黄的脸盘,两撇小胡子还修剪的不整齐,一身普通的灰蓝布衣服皱皱巴巴的。

“申管事。”

还没等沈兮瑶回应,一道充满怀疑的声音问道:“吕公子,这位是什么人?”

沈兮瑶侧头一看,一个校尉打扮的人提着一柄刀,疑惑地盯着自己缓步走过来。

吕阳宾哦了一声。

“这是我手下一个管事,负责在后边料理些杂事,现在才赶过来。”

很明显,校尉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

“仅仅是一个管事,就有能力统领这么多灾民?而且吕公子你还拿出这么多粮食来救他?”

“这位军爷笑说了。”

沈兮瑶接过话茬。

“这哪是什么统领。这位军爷实在是高看在下了。我哪有那个能耐。都是咱们江东的百姓老实忠厚,没有什么女干猾之辈。在下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希望,他们也愿意相信我,这才乖乖地跟着来了这里。”

校尉转过身,直视着沈兮瑶。

“那你就这么肯定你家主人会拿出粮食施粥?”

沈兮瑶低着头。

“军爷有所不知,我们家老爷主母都乐善好施,公子受其影响,也从小心善。在下虽不能断定公子会能拿出粮食施粥,却也肯定他定不会看着我受到伤害。”

“这话说得没错。自从我来了建康,城中哪次施粥没有我吕公子参与?就连府尊老爷后来不施粥了,我不是照样施了好几天。”

吕阳宾傲气地接过话茬。

校尉将信将疑地看了几人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吕公子,今后你这粥还施不施了?还需要我们兄弟帮忙吗?”

“这个还得再议,这么多人我也不想他们饿死,可一直吃我也养不起他们。今天还要麻烦你们,明日的话……我再想想办法吧。”

闻言,校尉看了几人一眼,拱拱手。

“那我就不打扰吕公子了。”

等校尉走后,沈兮瑶上下打量着吕阳宾,嫌弃地道:“吕公子?穿得这么骚包?”

吕阳宾苦着脸,连连告饶。

“沈县子,沈县子。这不是需要么,我才置办了这么一套行头。不然这建康城里的富商士绅根本就不正眼看你。”

沈兮瑶哼了一声,道:“这粥棚准备怎么安排?”

吕阳宾神色一正。

“先就摆着吧,等关城门的时候再撤。”

沈兮瑶点了点头。

“沈县子,你也饿了吧?其他的先不说了,咱们先回城吧。”

一说这话,沈兮瑶露出一丝苦笑。

“也好,等吃饱了,咱们再谈其他的。”

回到居住的客栈,吕阳宾叫了几道拿手菜,和姜明初陪着沈兮瑶一起用饭。

沈兮瑶也确实是饿了,美食在前再也顾不得其他了,风卷残云般地几乎炫光了所有的饭菜,又喝了几口茶,这才心满意足地让人撤了下去。

休息了片刻,沈兮瑶才想起什么,问道:“你们两个相互认识了没?”

吕阳宾和姜明初互相看了一眼。姜明初道:“师姐,你不是跟我说这位吕公子叫吕阳宾么?”

沈兮瑶有些无语。

“那你们就不互相认识一下?”

姜明初解释道:“也不是。我这一路都在担心你的安危,托封掌柜找到吕公子后,又安排着准备粥棚,一直都没来得及。”

“没错,我们都还没来得及。”

吕阳宾也开口解释道。

随即,他向姜明初施了一礼。

“在下吕阳宾,太子殿下随身侍从。”

姜明初也抱拳。

“失敬失敬。在下姜明初。”

吕阳宾思索了片刻,道:“辅国将军姜浦秋是……?”

姜明初有些不好意思。

“正是家父。”

“久仰久仰!”

沈兮瑶一摆手。

“好了,互相认识了就行了。现在说说要紧的事。”

吕阳宾和姜明初随即正色。

“吕阳宾,你在这儿也待了不短的时间了。官府为何一开始还施粥,后来却又停止了?”

说起这个,吕阳宾有些愤愤然,他一拍大腿。

“沈县子,你都想不到是为什么。太守的母亲崇信佛教,前些日子,说是什么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城中观音禅院的住持劝说太守母亲,说是借着菩萨过节给百姓施粥,能广积功德,将来可往西方极乐世界。

太守母亲深信不疑,太守也是孝子,官府这才组织人手,连续几天施粥。城中的一些富户商贾便也跟着一起施粥。

过了几天之后,太守便说节日已过,家中存粮告罄不便再施。其他人倒是又施了几天,可太守又对富户商贾说,看来诸位的身家都挺丰厚的。

这话一说,谁还敢再施粥啊,就都停了下来。”

沈兮瑶不可思议地看着吕阳宾。

“竟是如此?”

吕阳宾点点头。

“江东这一大片也就这建康算是有数的大城。浔阳地区的百姓受灾后,很多人都向着建康而来。施粥的消息传开以后,更多的百姓也都向着此地汇聚。

哪成想还没等赶到,施粥就停止了。以致这城中陆陆续续地聚集了快两三万的受灾百姓。

太守又担心城中灾民过多,百姓趁机作乱。便命令士卒全城搜索,将其全部赶往城外。”

“难道城外就不是他的治下?”

“太守在城外又贴了安民的告示,说朝廷已经发下了赈灾的粮草,不日便可运到建康,同时,太守已经上奏朝廷请求开仓,让灾民再忍耐些时日。那些百姓就只能在城外苦等,一直到今日。”

“现在城外大概有多少百姓?”

吕阳宾想了想。

“到现在为止怕是不下三万,多的话可能有五万之巨。这些人全都散落在这附近。今日咱们施粥,这消息传出去的话,还会吸引不少人过来。”

沈兮瑶低头考虑了好一会儿,才道:“你能见到太守吗?”

吕阳宾摇了摇头。

“我现在不过是个实力大一点儿的行商,连主簿功曹都见不到,何谈太守呢?”

沈兮瑶又想了想。

“你说太守的母亲崇信佛教,那她常去的寺庙是哪座?”

“这个我倒是知道,她一直去的就是那座观音禅院。可是,太守的母亲一般都是在家礼佛。只有在初一十五,一些节日以及有事的时候,才去寺里上香。最近的节日就是盂兰盆节,她肯定会去。可这不是还有好几天时间么。”

沈兮瑶默然,两条路都堵死了。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见到太守。”

“可这也不是花钱就能办到的事。”

吕阳宾有些为难地道。

“让内侍处的人打听一下这位太守的喜好,和最近两三天的行程。咱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城外的灾民也等不了。”

姜明初跨前一步。

“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吧。”

沈兮瑶点点头,又对吕阳宾道:“有没有和你交情还算可以,又交际广阔的人。请他出面往官府中推荐一下,就说你有办法解决城外的灾民。”

吕阳宾想了想。

“这个倒是不难。我认识一人,与府衙中一位舍人乃是连襟。据他所说,他的这位连襟与别驾有些关系。”

“有这关系你不早说。”

沈兮瑶瞪了吕阳宾一眼道。

“我这不是怕他说得是假的么。我已求了他几次,请他代为引荐一下。这人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每次都不见他帮忙。”

“那你再去找他,备上一份重礼,对他言明厉害。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你吧。”

“不用!我这就去准备礼物。”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