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盼天灾

我家娘子萌萌哒 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盼天灾

作者:土豆地瓜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7:06 来源:笔趣阁

大闹太仓,殴打上官,又逼宫上疏,狂犬吠日。

用疯狗跳墙都不足以形容,只能说作大死。这数百人硬是在疯狂的状态下,将自己给逼到了绝路,走向了全天下数万官僚的对立面。

自绝于官场,自绝于天下。

今日之事,若是弘治皇帝将这些人押入刑部大牢,只待发酵一段时间,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上至封疆大吏,下到各州府县之官员,必定是要纷纷上疏。

数万封奏疏将递至朝廷,只求弄死这数百人。

届时天下震动,中宫震荡。到那时即便皇帝豁出全力想要保下这数百人,都做不到。

最后的结果必定是经三法司会审,数百人到那西四牌楼走上一遭。

但押入诏狱,诏狱是皇帝的诏狱,三法司对于诏狱的审理无权过问。

就如大明朝处决人犯有两个最高刑场,一个是京师的西四牌楼,经三法司审理的人犯都在此地公开处决;另一个便是诏狱之中。

换句话来说,一个是朝廷的司法部门,一个是皇帝的司法部门。

比如皇帝想杀一个人,百官却想要保住这个人,那皇帝便直接绕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将这个人投进诏狱。

并不急着杀,就关在里面。然后皇帝便顶着百官的压力拖延时机,等时机差不多了,便妥协让步,听取百官的忠直谏言,将其赦免,从诏狱把那个人放出来。

至于放出来的人是竖着出来,还是横着出来,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而若是百官想杀一个人,皇帝却想保这个人,那便也可以投入诏狱。

如今能不能保下这帮人,让这帮人活命,甚至还能在官场待着。就看弘治皇帝能否顶住后续的压力。

“陛下,臣说这话您可能不愿意听,我大明朝的贪官污吏多过历朝历代。

原因之一,便是国朝定的俸禄着实太过微薄,这些俸禄若是养家糊口是够的。但身为官员,尤其是地方官,他们要请幕僚,要请书办,还要维持所谓官员的体面,一应花销全是自费。

这样一来,那些看起来够用的俸禄就不够用了。因此许多人就将手伸向底层的百姓,去剥削治下的子民,官商勾结,压榨百姓。”

“陛下知道有盘剥百姓这等事,但或许不知道具体是怎么盘剥的,不知陛下有没有听说过淋尖踢斛?”

“..淋尖踢斛?”

夏源嗯了一声,又接着道:“便是那些地方官员在收取税粮时,那税粮需要在斛里堆得满满的,还要冒尖。负责收取税粮的人就跑过去使劲对着那斛踹上一脚,粮食倾泻一地,然后他们吩咐百姓将这斛再给装满,装到冒尖,如此才拿去上缴运司。

而那被踹出来的粮食就是他们的合法收入。”

听到竟是如此的淋尖踢斛,尤其是那合法二字,更是让弘治皇帝瞬间一股火气窜起,压着声道:“国朝可从来没有如此之律法。”

“国朝没有,但百姓哪里敢争辩这些,那些官吏说有,那便是有。”

闻言,弘治皇帝话语一滞,又被堵了回去。

夏源像是陷入了回忆,声音有些发虚,飘忽不定,

“除了朝廷定下的赋税之外,那些官员还自己发明了许多名目:耗米税,月前银,水脚银,开廒钱,倒箩钱,免筛钱,加筛钱.”

“呵”

说到此,夏源倏地呵了一声,“陛下可能想象不到吧,过个筛子还能挣钱,那么大的筛子,眼儿很大,孔也很大。”

他用手比划着,声音更空了,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既远又近。

“那些县衙的差役端着筛子摇啊摇啊摇啊本来都是上好的麦谷,全都顺着那些眼儿掉了下去。在他们口中这些都是劣粮,入不得府库。要百姓再去取新的麦谷,而那些掉下去的‘劣粮’又是他们的合法收入。”

“可这么大的筛子哪里能过的了麦谷?百姓们没那么大的麦谷,就是把所有的麦谷都拿过来也无济于事,全都要变成劣粮,全都要变成老爷们的合法收入。

幸得那些老爷们开恩,贴心的弄出这免筛钱和加筛钱。给的银子够数,可以不用筛粮,若是给的不够数,那就按银子给的多寡,去换个眼儿或大或小的筛子。”

说到此,夏源抬起眸子,“陛下可能觉得这等事离得很远,应当是在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但一点都不远。就在京师脚下,就在大兴县,就在臣的家乡。”

“每到征税之时,州县如饿虎出林,官吏如毒蛇发动,差役如恶犬吠村。”

夏源说到这里,声音又低沉了下来,“臣那个村的族长,是个为人很古板很迂腐的老头子。按理来说,他对这种事最是看不惯,可每次征税时都是他组织着全村人一道凑钱,给官府交这些所谓的名目税银。”

“陛下,你知道臣的那些族人最盼什么吗?”

“.什么?”弘治皇帝的喉咙有些干涩,良久才问出了这两个字。

“最盼天灾,最盼什么蝗灾,什么旱灾,什么冻灾.但可别是大灾,大灾要死人的,就小灾小难就好。

只要能盼来这些影响不是很大的小灾,仁德的皇帝陛下就会给我们免税,那些官府就不会来收税,没有那么多的名目来挣银子,而且我们还能端个破碗去领碗粥喝。”

仁德的皇帝陛下。

这本是称颂,真心实意的称颂,但朱佑樘却没有半点欢喜的情绪。

最盼天灾。

这四个字听在耳朵里,让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涩楚之感,好似有一团凝结的郁气积沉在心里,变作了一块巨石,压得他的胸口阵阵的发闷,堵得难受。

然而夏源还未停歇,只是声音更加低了,“臣去岁考上了解元,臣的叔父考上了举人。我们夏家村摆了三天的宴席,乡民们凑钱摆的,就连那些打发报喜人的喜钱也是乡民们出的。

他们为何要这样做,不是因为我和叔父考了个举人光宗耀祖,而是有了举人的功名,按照我大明朝的律法,可以免取田产的赋税。”

“臣如今名下有数千亩的田产,大半个夏家庄的田地都在臣的名下,但只有四亩是我家的,其余的田产都是臣族人家中的田产,他们把田产投寄到臣的名下,便是想通过这等方式逃过朝廷,逃过官府的赋税。”

“可朝廷定的赋税并不高啊,若按照真正的赋税去交税,将所有的税项合并,百姓们一亩地最多最多也不过交两三斗而已。莫说是两三斗,就是十斗,八斗又能怎样?可百姓们为何还要想尽办法的逃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