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家娘子萌萌哒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望陛下爱惜民力

抄家灭门四个字轻飘飘的,飘到那位工部侍郎的耳朵里,当时就惊了,失声道:“砍头抄家?”

夏源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不错,砍头抄家。先前下官提议此事时,便已是和陛下说过,这修路一事干系重大,须得定下狠厉的章法。若是拿了朝廷的银子,却把这路修不好的,那就直接砍头抄家,陛下也觉得深以为然。”

“本来这条规矩是给那些商贾订的,但诸位大人觉得让商贾来做不妥,那就交由诸位大人。

城西已是分包了出去。城东,城北,城南的道路还未分配,不知哪位大人愿意领命?”

跪在地上的十几个人脸颊一抽,不约而同的把脑袋垂下去默不作声,修好了皆大欢喜,修不好砍头抄家。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万古不破的真理。

不能为了捞银子,就把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都搭上去。

这不划算。

见这十几人迟迟不言语,夏源又把目光看向其余的群臣,还没开口,见他看过来,其余的大臣也把脑袋偏向一边。

先前听到这路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朝廷不做干涉时,确实有不少人蠢蠢欲动,打算跪在地上请命。

但听到砍头抄家四个字时,那身子又蹭的一下站的直直的。

环顾一圈见没人说话,夏源无奈道:“既然其余大人都不愿意,那只能偏劳工部的这位侍郎大人了,等大人修完这城西的路,若是还没被砍头抄家的话,再来修这其余的路。”

侍郎大人一张老脸绿的像秋天的菠菜,再一想到是自己主动请命,接下这差事,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嘴唇蠕动半天,才干巴巴的道:“国朝处罚如此狠厉,岂不是有暴虐之嫌?”

“是有些暴虐,但这狠厉的规矩一开始是给商贾定的,商贾嘛,见利忘义,能帮朝廷做事就已是天大的恩德,处罚重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夏源哂然一笑,又道:“可诸位大臣不同意让商贾来办此事,那就只能交由诸位大人,而诸位大人又不愿请命,那就只好劳累侍郎大人了。”

这时,有人对着弘治皇帝道:“陛下,商贾行事处罚重一些倒也无妨,但对待朝廷命官,岂可与商贾的处罚混为一谈?”

此言一出,其余人也像是醒悟过来,也开口道:“不错,商贾皆乃见利忘义之辈,所谓无奸不商,自是需以重刑量威。太祖高皇帝时也曾定下这士农工商之分,商人乃贱籍,商业乃贱业,可本朝自开国起,一向优待士人,如何能以此量威?”

见状,夏源心中一个劲儿的冷笑,当初他提出商贾承包制,固然有其余的种种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如果让朝廷各级官员来主持修路之事,必会有人借机大肆敛财。

到时候一段路明明只需五千两,可却硬是能花费五万两,十万两。

就这,还会偷工减料,修的是豆腐渣工程。

而商人,一柄砍头抄家的刀在头上悬着,敢偷工减料,就砍你的脑袋。

情况也和他预想的一样,给商人定下这种狠厉的规矩,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一个接一个的人跳出来,引经据典的说了一堆,但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商贾是贱籍,他们办不好差事,别说砍头抄家,就是夷三族诛九族都行。

但我们是高贵的朝廷命官,如何能以这种刑罚论罪?

斥责一顿,再认个错就过去了,了不起罚个俸,最多削个职。

此时天光微亮,夏源往奉天门下的方向看,只见弘治皇帝半阖着眸子,盯着这些跪地请命的大臣不言不语,也不知在思忖什么。

许是觉得悲哀吧。

国朝百三十年,竟养出这样的一帮无耻的臣子,如何能不觉得悲哀。

而还有更多没有跪地请命的大臣,他们似乎也不见得就是伟光正。

或许是在权衡,或许是在观望。

夏源猜不出,他也不想猜,只是开口道:“诸位大人方才也说过了,这修路一事耗费钱财众多,为了确保每一两银子都花在刀刃上,这刑罚定的高一些也是自有其利处的,以重刑量威,且又能震慑宵小。”

说完这番话,他倏然觉得心下有些发沉,这大明朝的皇帝和大臣向来是政见不合的吗?

还是因为每次自己所提出的谏言不被他们接受,才导致皇帝和大臣政见不合?

没再接着想下去,仅是心念一转,他又接着道:“当然,我不是说诸位大人是宵小,说的是那些商贾,诸位大人饱读圣贤书,都是品行高洁之人,如何能和这商贾混为一谈?”

闻言,有不少人暗自点头,这姓夏的狗东西还算是说了句人话。

“诸位大人,这路的标准定的并不高,只要不偷工减料,只要不借此敛财,这路必然会修的妥妥当当。

而诸位大人既然品行高洁,想必拿着这朝廷的拨款去修路,必然会尽心尽责,不会偷工减料,不会借机敛财,所以,诸位又何必要在意处罚是否过重的事?毕竟这处罚重与不重,都与诸位没有关系。”

“还是说,诸位大人觉得自己品性并不高洁,修这路是奔着敛财去的,因此才担心被砍头抄家?”

话一出口,空气还没变得凝重,夏源又立马陪起笑脸来,“晚辈也就是随口说说,诸位长辈论起岁数都能做晚辈的爷爷,可莫要和晚辈计较。”

这一来一回,弄得在场众人不上不下的,这狗东西纯粹就是不要脸。

撕破脸的说了一通,又立马开始当孙子,说这是随口说的,让你别跟他计较。

现在被他这样一弄,众人也没法再说这处罚过重的事情,不然岂不就变相承认了自己是奔着敛财去的。

跪地请命的大臣恨得牙根痒痒,而那些站在原地默默旁观的,尽是些朝中位高权重之人,不是内阁阁臣,便是六部公卿。

到这一刻,内阁首辅刘健终于不再充当雕塑,反而躬身行礼道,“陛下,无论这路如何修,是交由商贾,还是交由朝廷各级官吏,现下说这些都只是高屋建瓴,空谈罢了。

如今国库亏空,没有银子去修。就算国库充盈,也当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国事樊稠,岂能花费数年之功为全天下修筑道路?

何况,正如韩部堂适才所言,我大明朝陆路畅通,道路盈达。即便不修,这路也并非不能行人走马,何必要劳民伤财的去修什么青金石路?老臣以为,修路之事当以作罢,还望陛下爱惜民力。”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在场众人无不点头,等刘健说完,其余大臣也都出班道:“陛下,刘公此乃老成谋国之言,还望吾皇明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