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人道永昌 > 第四百二十七章 釜底抽薪

人道永昌 第四百二十七章 釜底抽薪

作者:小楼听风云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0-08 11:56:03 来源:笔趣阁

急速产生的强大风阻,被大毛笼罩着庞大身躯的锥形流线法力罡气从中破开,化作狂风自它身躯四周掠过,既未影响到它的急速,也未影响到端坐在它背上的陈胜。

陈胜双目微避,一手按剑正襟危坐,一袭只有朝中朝会或盛大庆典之时,才会穿戴的黑底红边上绣七条暗金五爪神龙的宽大衮服,在习习清风之中衣袂飘荡,若从远处望去,就如同一朵盛放的瑰丽牡丹!

他看似是在闭目小憩,但按剑之手,一根修长有力的食指却在轻轻叩击泰阿剑剑格。

从金陵城水陆道场工地回转至今,不过一个多时辰。

但陈胜心中,却已经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复盘得七七八八了。

要说此事的起因,还得是在孔圣人身上……

孔圣人积蓄人道气运,冲击人皇至境,行至荆州零陵,不知是气运交感还是恰逢其会,“仁德始祖”帝舜陵出世,孔圣人入内增补儒家仁之道,陷入闭关入定的状态之中。

孔圣人乃当世唯一的人道圣人,他这一闭关,九州人族的顶层力量当即就缺了一根顶梁柱!

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孔圣人为首的的那一票亚圣,比如陈胜知道的鬼谷子、庄子、孙子、孟子等等百家亚圣,就不强。

亚圣境也非常强力!

想当初,区区一个武墨修意,就敢脸朝天,拿俩鼻孔看他陈胜,视他麾下千军万马如物。

但当下九州外有四邻蛮夷图谋不轨、内有群雄逐鹿图谋大统,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

这种节骨眼下,缺了孔圣人这位挑大梁的人道圣人,诸位亚圣还真就有点顶不住压力。

证据就是庄老夫子频频出现在帝舜陵附近。

无论他老人家是去求援。

还是去护卫闭关之中的孔圣人。

都足见他们的战力,已经捉襟见肘……

而他们这一捉襟见肘,问题就来了。

原本不应该这么早就倾泻到陈胜身上的高层力量,如今终于有心、有力、有胆,来谋划算计他这个风头正劲的汉王了!

至于为什么要算计他?

那当然是因为他陈胜,挡了太多人的路!

无论任何人。

无论是想要图谋九州十二域。

还是想图谋九州数千万炎黄子孙之昌盛人道气运。

都必然要在九州内部落子……

然而很不巧的是。

无论是北方妖族、犬戎、百越的路。

还是张良、嬴政、刘邦、韩信等人的路。

都被他大汉一朝给镇压了!

就当前的形式而言,只要他大汉不倒,无有一人能越过他大汉,染指九州!

至于大汉……

陈胜身为汉王,他当然能确定,他大汉无有任何人落子,也不是任何人、任何势力的附庸!

哪怕是孔圣人、庄老夫子他们,也仅仅是因为大家乃是同道中人,相互扶持、各司其职而已。

甚至连孔圣人意图化名入大汉为汉臣,都被陈胜给拒绝了!

挡了这么多人的路,又不属于任何一系,挡风遮雨的顶层大老还闭关了,当前还兴师动众双线作战……

不算计你大汉算计谁?

不算计你陈胜算计谁?

于是乎,就先有了道门黄石公,以他遗留在陈县陈家大院的发肤,勾连汉王宫之残余气韵,算计他之事。

就这事儿,若是孔圣人还在汉地内行走,再借他黄石公俩胆,他敢胡来?

真当孔圣人是靠礼乐游历九州,教化众生的?

什么?

不怕孔圣人秋后算账?

倘若是真叫那道门黄石公把事给做成了,就算孔圣人出关秋后算账,活活把黄石公千刀万剐、大卸八块、挫骨扬灰……于九州大势又有何益?

有道是:时来天地皆用力,势去英雄不自由。

若真是红衣军大败,九州豪杰群起伐汉,陈胜就算自信能撑住,一统九州之事,也得往后顺延十数年起!

十数年的波谲云诡,已足够诞生无数变数!

西方教那些秃驴,算计他那可怜的老父亲陈守,也是这么一回事。

进,可逼他陈胜承认他西方教在九州的地位。

退,可逼他陈胜默许他们在九州传道的资格。

毕竟父为子纲,谁能逆反自己的生身父亲呢?

或许有这种一百斤重,八十斤都是反骨的狼灭。

至少陈胜做不到。

面对陈守他做不到。

至于为何能算计到他那可怜的老父亲……

陈胜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原因。

大汉朝中诸文臣武将,私下里都称呼他那可怜的老父亲为“始祖大人”。

既不是“始祖陛下”。

也不是“始祖殿下”。

而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大人”。

为何如此?

却是因为陈胜未曾正式颁布王令,敕封陈守为汉始祖。

而陈胜之所以未敕封陈守为汉始祖,原因有二。

其一,他走的乃是上古人皇时代的九七人王之路,乃是真正的人道君王。

上古时期,莫说是人王,纵然是三皇五帝,都不曾追封过父系为人族君王。

追封父系为天子的做法,乃是自刘邦始,也只有他这位布衣天子有需要册封父系的需要。

除他之外,无论是始皇帝,还是周文王、商汤、夏启,都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他们的父系,即便不是君王,也是诸侯王。

而刘邦既不是九九人皇至尊,也不是九七人王之尊,而是自降了位格的九五之尊天之子。

所以有些事,刘邦做得,陈胜不一定做得……

其二,陈胜本心里,其实也不太愿敕封出一个庞大的陈姓王族来。

自他自封为王始,他就一直都在极力将公权与个人生活分割开来。

汉王是陈胜。

但陈胜却并不只是汉王。

他还想做自家大姐的良人,做陈家的大郎。

甚至某日一朝兴起,他还想脱下汉王衮服,做个背包客游历九州。

那才是他想要的活法……

而一旦敕封出庞大的陈姓王族,他与他老陈家,便真正与汉王之位捆绑瓷实,从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有道是:自古天家多无情,皇家王族父子相残、手足相残的悲剧,屡见不鲜。

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任你文治武功旷古绝今,也决计造不出万世不移之基。

是以,陈胜并不想自己被汉王之位捆绑到死。

也不想自己的子子孙孙,代代都被这一尊王位给玩死……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你陈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家老小无论有无功勋都封了王、列了侯,那我们这些为了大汉基业南征北战、血洒疆场的功臣,你陈胜封还是不封?’

不封,有功之臣没法交代,百万汉军将士也没法儿交代。

封了,他大汉自起家开始便深入人心的那一句“王侯将行宁有种乎”,立时就成了婊子立的牌坊,有功之臣们倒是交代得过去了,但百万汉军将士那里更交代不过去了,等于就是他们打生打死的将旧有的利益集团拉下宝座,接着自己一屁股坐上去……

当然,若是陈胜铁了心的既要婊子还要立牌坊,他也不是玩儿不转。

但他是真的不愿那样做。

那么多血热忠诚的好儿郎,就因为他陈胜一句话,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战场,百战凋零、直死不悔!

他陈胜真的能昧着良心,黑了最终的胜利果实?

他昧不下这个良心。

他也不愿意自己昧这个良心!

大汉走到今天这一步,距离一统九州,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往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陈胜心头已经有些想法,但他还未能彻底拿定主意。

反正对于自家人的敕封,他一直都是能拖一日就拖一日,拖到他清楚的哪一天再说……

当前,陈家人中唯有赵清,乃是他正式敕封的汉王少君。

这他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哪怕是他前世,不还有啥第一夫人吗?

再者说,他就敕封了一个,又不是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朝堂之上,那个文臣武将的妻妾不比他陈胜多?

最过分的就是陈风那个夯货,娶就娶了,还时常跑他老子哪儿给他上眼药,简直就是白疼那夯货一场!

话归正题,名正言顺……真的很重要!

想当初陈胜自己,在没有正式称王之前,都不得王号。

他那可怜的老父亲既没有正式敕封,自然也就算不得整整的汉始祖。

既不是真正的汉始祖,自然也就没有君王气数,无论是人皇气、天子气,还是王侯命格,他都没有。

而以陈守当前在大汉朝中的官位,他所能得到的大汉国运庇护,也并不多,甚至连一郡郡守都及不上。

顶多,也只能得到一些他人皇气顺着血脉上朔的余阴庇护。

那点人皇气,对于不懂得操控人皇气的人来说,或许也就和热武器战争时代,士兵穿了一件防弹衣近似。

效果有,但并不大……

至少,肯定防不住宗师以上的大老级人物算计。

更何况,西方教算计他那可怜的老父亲的招数,根本就算不得攻击,能不能引动人皇气护体都还两说。

陈胜估摸着,那也就是幻术一流的取巧小花招,也就能骗骗他那可怜的老父亲这种不知西方教根底的老实人……

否则,他们若真有可以硬刚人皇气的招数,那还找他那可怜的老父亲作甚?

直接对他陈胜下手,岂不是一步到位、药到病除?

正因为他们奈何不了他陈胜,所以只能对他那可怜的老父亲下手,将他那老实巴交的老父亲,活生生逼成那副老实人要干大事的暴走模样……

陈胜真没和自己那可怜的老父亲动气。

老小孩、老小孩,顺着他性子,哄一哄就得了。

自他起事这么多年,他那老父亲可以说是事事都为他着想、处处都为他考虑。

当年他谋夺了陈郡郡守之位时,老父亲就为了助他竖立威信,不声不响的陈家大院搬到了蟠龙寨去统领红衣军,轻易不回陈县。

他要出兵助蒙恬的砀山大营抵挡任嚣的徐州黄巾军时,也是他那老父亲自领军出马,征战在外。

再后来,他自立为王,为了避免他父子俩当着汉廷那一干文臣武将见面,削弱了他的威严,老父亲更是长期领兵驻扎在外,年节之时都不曾回过陈县。

也就是迁都之后,赵清就怀上了,老父亲才终于肯答应留在金陵,领一个京师卫戍将军的职位,安心等待孙儿降生……

这么些年,他们父子俩嘴仗是没少打。

但真正不顾他脸面和感受一意孤行的,有且仅有这一次!

且这一次,既不是为了权钱,也不是为了脸面,而是为了让他那撒手人寰十六年的亲娘,在九泉之下能得安息。

就这点小事,若不明内情,横看竖看、仰视俯视,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对他陈胜、能对他大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的样子吧?

毕竟陈胜打压西方教的始末,朝中唯有陈风清楚来龙去脉,其余人等,哪怕是李斯、范增这两大时常掺合大汉百家之事的股肱大臣,都只知道一个大概。

更何况是从不参加朝会、也不插手朝中任何事务的陈守?

处于陈守的角度,他或许才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芝麻大点的小事,还是为了你陈胜的亲娘做的这么一丁点小事,你陈胜却不惜当众和我这个当老子的顶牛,也要极力反对!

这或许就是他那两问的由来。

为你亲娘做这么大点小事,你陈胜都不愿意,你眼里真的有过这个家吗?

为你亲娘做这么大点小事,你陈胜都不愿意,你眼里真有我这个老子吗?

所以陈胜不和自家老子置气。

争赢了,丢脸的是他们父子。

争输了,丢脸的还是他们父子。

这就好比小情侣吵架,吵赢的男生,后来都单身了……

所以赵清当时一提醒,他麻利儿的就磕头认错了……给自家老子磕头,他不觉得丢人,心头也真不膈应。

权当哄自家老父亲高兴嘛。

解决问题?

他和老父亲争执,本来就解决不了问题。

就算他当时真的争赢了,回头西方教再给他老父亲上点眼药,保不齐他们父子真会因此反目成仇。

得多大的缘分,他二人才能相距一个时空,做这一回父子?

为了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绝了父子之情?

当真的值得吗?

不值得!

大大的不值得!

连相提并论,都是对他们父子情谊的侮辱!

所以,金陵这边,只要哄得老父亲高兴就成了。

至于问题……

只要杀得九州从此再无秃驴,自然也就没了问题!

我陈胜是不和自家老子置气。

但不代表,这口恶气我陈胜就要打落牙齿和血吞!

不叫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你们这些秃驴还真以为我这个汉王,是充话费送的!

……

金翅大鹏凋瞬息百里之间。

陈胜按着剑,一身恐怖杀生剑意,亦是迎风就长,直冲霄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