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02章难以下手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02章难以下手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洪承畴在解决了流寇的问题以后,他才考虑到城中的问题。

城中的问题,也都不像他想象之中的简单。

此刻的陕西,依旧还挂着大明的日月旗,尽管大明已经灭亡了,他们却没有把大明的旗降了下来,城头上孤独悬挂着的明字旗,说不出的孤独凄凉,有一种黄昏过后即将永夜的凋怅。

当然他们现在,也都没有奉新朝为正统,这样一来,就让洪承畴的地位有些尴尬了。

他是大明的五省总督,这五省之中,就包括了陕西、洪承畴部下的十几万军队,主要就是以陕西的秦军为核心。

陕西这地方太穷了,土地贫脊,水土流失严重,百姓难有饱饭吃,所以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参军,这差不多是穷人唯一的出路。

可以这般的讲,洪承畴的主力以秦军为主,而流寇的主力,大多数也都是以三秦子弟为主。

此刻洪承畴率领大军驰援西安,在他没抵达之前,许多人对他那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

当他回来以后,才默然发现,双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洪承畴他官拜华夏帝国陕西总督,挂征西将军印,负责西北地区的军务,地位和权势还不如他在明朝的时候。

现在他率领大军回到了他曾经管辖的地方,他成了敌人,而治下的百姓和军民,依旧奉大明为正溯。

本来洪承畴认为,城中久受流寇的围困,对他是非常欢迎的,至少会打开城门,壶浆箪食,结果他在城下击溃了流寇以后,对方也都没有大开城门,没有欢迎他们进去,甚至都没有送来一批粮食犒军。

只是送来了好大一批的财宝,这些财宝,是李广海从城中的富户和秦王府里面搜罗过来的,城中的金银珠宝不缺,这粮食自从流寇围困城市以后,他们就开始收罗了城中所有的粮食,进行了粮食管制,这时候的粮食,比人命还重要。

西安城本身的粮食都不足,自然就不会往城外运粮犒军了。

洪承畴更加生气的,是对方的态度,他们可是日夜赶路,千里迢迢的赶来救援,结果对方就这一点表示,洪承畴在想,我是缺这点财物的人吗?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缺这一批的金银财宝,但是他捣毁了李自成的辎重营,缴获了他的全部财物以后,对于这一点财宝,有点看不上眼了。

而且作为华夏帝国任命的陕西总督,他的驻骅地居然不欢迎他,这就令他十分震怒。

洪承畴当务之急,是要击败流寇,接收这些降兵,然后就是打扫战场,对各种数据和财物进行登记,但是当他腾出手来有空的时候,他就开始处理西安的问题了。

洪承畴正式的派出了使者,前去询问西安知府李广海,且问他关于此事的看法。

西安城就是大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城中还有许多的高官,比如说左右布政使,提刑观察使和都司等等,这些人论起地位,还有权力,都远在李广海之上。

但是在这一场对抗流寇的战斗之中,这些人都被李广海架空了,都大权旁落了,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能力领导全城的军民抵抗流寇,所以李广海当仁不让。

打退了流寇以后,城中的居民,只知道有李广海知府,不知道有另外几位辅台大人。

就连秦王都尝言:“唯李知府可托大事。”

不单止城中的军民百姓是这般想,就连城外的洪承畴,他都是这一般的想,看见对方没有打开城门欢迎他大军的进入,他就是知道,对方对他是抱有成见或者是敌意。

这就令洪承畴为难,本来洪承寿他以为,只要一来,对方会如珠如宝一般欢迎他,礼若上宾,毕竟他带来的是荣华富贵,毕竟他也都是李广海的老上司,李广海能有今天,离不开洪承畴的大力推荐。

在此之前,他也给对方写一下书信,表示只要愿意归降华夏军,是可以共享荣华富贵,但是对方看起来是不为所动的样子。

洪承困为此而震怒,如果对方拒不投降,他别无选择,只能够命令部队攻城,作为华夏帝国陕西行省的总督,西安就是它的地盘,就是它的驻兵之地,居然不欢迎他入城,这还了得。

洪承畴为难,城中的李广海更加的为难,打退了流寇以后,他的威望如日中天,城中的百姓,都唯他马首是瞻,其他的官员,基本上都被无视了,不然这些官员,自己都失势了,不敢与李广海争锋,如果还是在大明,他只怕就是另外一个洪承畴和孙传庭了。

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大明已经灭亡了,但是李广海他还是坚持奉大明为正溯,不肯降下大明的王旗,城中的百姓,也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何去何从。

以前在对付流寇的时候,他们是紧闭城门,坚壁清野,不许进,不许出。

但是现在驻扎在城外的是洪承畴的大军,洪承畴万余人的先头部队赶到,后续的部队也都陆陆续续的赶到,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这些部队的抵达,大大的加强了洪承畴军事力量,同时也都给城中的居民,以更大的压力。

洪承畴的部队,没有流寇那么多,没有流寇那种铺天盖地的声势。

但是洪承畴给他们的压力更大,对方虽然只有两三万人,但是他们训练有素,军容鼎盛,一看就知道是骁勇善战的部队,这跟李自成手下那一群乌合之众,完全不同。

李自成的部队,号称二十万,打起仗来,也是铺天盖地,无边无际的,但是他们的军队,连一门大炮都没有,华夏军却抬来了许多的大炮,这些巨大的大炮,可是给城中的居民以很大的压力。

这些大炮,好像比传统的攻城锤更加的厉害,莫非就是传闻之中的红衣大炮。

城外的华夏军,军纪很好,没有出现兹民忧民的情况,他们目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城外树立军营,看管这些流寇逃兵,对于有些冒险出去城外寻找亲人的百姓,他们也都给予帮助,根据这些回来的百姓,说只要向华夏军报官求助,他们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自古百姓出现自己无法搞的事,就报官,这是对官府权威的认可。

流寇的动乱,对地方的伤害很大,因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抢光当地所有的粮食,所有的财产,然后就裹挟所有的男女老少,随里而行,随着他们去吃香的喝辣的。

其实这只是说的好听而已,根本就是裹挟,如果不愿追随他们而去的,就是他们的敌人,也都成为了他们的刀下之鬼。

这些青壮男女还好一点,身体强壮,跟得上部队的步伐,而这些老弱病残,根本就适应不了军队的生活,很快就开始掉队了,流寇对于掉队的人,手段是非常的狠,基本上就是就地解决,偶尔能从他们魔爪逃走的,也都饿死在荒野之中。

要知道大军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就连野菜草根都被他们挖的差不多,剩下的人除了一死,没有什么选择。

而裹挟在他们军队中的人,也都非常的惨,男的追随他们行军,饿着肚子还得去拼命打仗,而女的就更惨了,发生了许多不忍言之事。

现在这一股巨大的流寇军终于被打败了,大多数人也都被生擒活拿了。

在他们是流寇的时候,他们就是凶猛的野兽,现在被官军打败驯服以后,就跟绵阳差不多。

如果是洪承畴刚刚当官的时候,抓获了这些流寇,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就拿刀砍死,他刚刚当官的时候,对于造反的流寇,手段极狠,落入他手中的,一律处死,所以才混来了洪阎王的外号。

但是现在他抓获了十万多的流寇,当他巡视军营的时候,这才发现大多数,都是当地的老百姓,都是当地幸存的青壮。

以前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丈夫,现在就成了被流寇裹挟而去造反的暴徒。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看见官军来都是吓得瑟瑟发抖而辎重营中的女人,情况就更惨,洪承畴根本都不敢去看。

以前他不会有这么软弱的,遇到了这些敌人,一律砍死杀光杀绝就对了。

但是现在华夏军可是有明文的规定,没有统帅部的同意,是不可轻易的杀死战俘,杀死十个八个都不太允许,更不用说十几万人了。

华夏军唯一的一次大规模的屠杀,就是对付朱燮元部下及其家人,对付其他的,往往都是采取其他的手段,无论怎么讲,他们都不可能把这十几万人都杀了。

这就令洪承畴头痛了,不能杀,不能放,难道还把这些人当祖宗养着不成?

就算是杀,他只怕也下不了这狠手,洪承畴久在陕西为官,懂得当地的方言,听这些人的口音,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百姓乡民,都是朝廷懦弱,没有能力保护地方,流寇肆虐,在流寇攻破了城市,家破人亡之下,才沦落为流寇。

许多人都可能是一个家族中的独苗了,这让他如何下得了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