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18章毁灭证据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18章毁灭证据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陈文若负责指挥这样的行动,心里面是充满了兴奋的,他知道如此一来,自己肯定会在李朝人的心目中,成为了一个屠夫,成为的一个魔王。

反之在华夏帝国这里,则是成为了有功之臣,华夏帝国的刘氏父子,从来不会在乎手下的名声,只在乎他们有没有能力为帝国立下功劳。

他们现在这样子出兵李朝,是存了心要将对方灭掉,把这一片土地并进的华夏帝国的统治之内,所以这些里头的精英分子,就要将他们处死,以防止他们最终作乱。

上层的贵族被清除干净,重新提拔一批人出来,这些人靠华夏帝国提拔,自然对华夏帝国感恩戴德,让他们加入华夏帝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陈文若亲自主持这一次的伏击行动,他可是布下了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御,确保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脱,就算是躲在地下,想要装死的人,也都被他们使用刺刀,反复的补刀,不存在有人可以装死逃走或者是躲在偏远的角落逃走,这也都是不可能。

他们可是反复的对战场进行扫荡,再把这些人干掉以后,就开始把这些战场上的尸体收拢起来,一把火烧掉。

对于能证明这些人身份的东西和文件,全部都烧掉,他们身上的财宝,除非是非常宝贵的古董字画才保留,如果是普通的金银,一律都融掉,变为金砖银锭,确保没有任何一样东西,留下证据。

当这一切和所有的东西都烧掉了以后,他们就成功的将李氏王族的影响力在这里根除和抹去,剩下的只有回忆。

历史最容易忘己,对于前尘往事,更易忘却,楚汉风流,唐宋烟云,尽成往事,只有青山依旧。

陈文若等人,在这里抹去了一切的痕迹以后,就开始撤退,迅速的撤离了此地,前往汉城北门十里处驻扎,加入围攻汉城之行列。

当然他们也怕会留下有后患,所以留下了特种营的人,潜伏在附近,看还有没有可疑的东西或者是证据留下来。

事实证明,陈文若这种做法没有多虑,他们大部队离开以后,居然从草丛里面、地底下、树丛下,钻出了许多幸存者,他们偷偷摸摸的想要离开此地。

这也都让华夏军特战营的人大开眼界,原来人会这么聪明,生命力这么顽强,在他们这般的打击和扫荡之下,居然还是有人躲了起来,会用这么巧妙的方法躲了起来。

华夏军可是反复的清扫过三次战场,理论上确认战场上是没有活口了,但是当他们离开以后,还是有许多人从秘密的地方钻了出来,准备离开此处,逃出生天,人在压力之下,可以迸发出如此巨大的潜力,他们藏身的方法,也算是让华夏军的人长了见识,也学到了东西。

不过尽管是如此,他们可是不会就此放过对方,如果让这些人跑了出去,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虽然说华夏帝国与李朝现在是处于战争状态,现在就是你死我活的情形,无论怎么样对待对方,都没有问题。

只不过如果传出来李朝的王族贵族全部死于华夏帝国之手,很容易激起李朝人的民愤,对于他们统治这里,并不容易。

对于李朝皇室覆灭,华夏帝国顺完全撇清此人,认为他们并不知情,至于他们是怎么消失的,他们会推个一干二净,如果有这些证人留下来,这就不一样了,他们想推掉可不容易。

所以当这些人离开此地以后,华夏军的特种部队的人,悄悄的跟了上去,把对方干掉灭口。

为什么是悄悄的跟上去,而不是大张旗鼓的追杀,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还有许多人藏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会让他们错过了漏网之鱼。

华夏军特种营的人,暗中潜伏在这数十里范围之内,是潜伏了七天之久,在这七天之内,居然还陆续有人从各个隐秘的角落走了出来,他们不得不走出来,潜伏了这么久,没有水,没有粮食,他们也都是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他们也都认为,华夏军应该是撤走了,结果这些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人,最终还是一一的落入了华夏军之手,全部灭口,没有一个人逃脱。

这样一来,也都让李朝的君主李倧一行人的行踪成迷,李朝的人,没有人具体说的清楚他们的具体去向和具体的遭遇。

在汉城方面,他们早就确定,他们的大王早在数天之前就已经率领五千人马逃逃往平壤方向。

而平壤方面的守将,则可以肯定,他们的大王,根本没有抵达这里,李倧大王发出来了旨意,要求他们派兵前去接应,守将也都如约派出了军队前去接应,但是他们前锋已经抵达了汉城了,但是路上却没有遇上李倧大王一行人,也都没有发现他们任何的痕迹。

他们这么多人,居然就凭空的消失了。

当然,如果是太平盛世,这么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凭空消失,即使再小心,肯定会留下许多的证据和痕迹,但是现在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在附近进行大规模的交战,华夏军在这里跟李朝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撕杀。

兵荒马乱,战火连天,也就让要追查这件事情变得非常困难。

比如说华夏军,在猛攻南汉山城,守将李思成看见守不住,只能退出山城。

他也是想逃往平壤,但是他从宫中的密探传来了消息,大王也都率领他的亲卫和王公大臣往平阳方向逃过去,如果李思成他逃往这里的话,估计会没有好果子吃,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只能先退往汉城,再行定夺。

李思成退往汉城的时候,城中已经传出,他们的大王已经逃往了平壤,朝中已经是群龙无首,乱成了一团,李思成进城,他成为了城中最高的军官,也就顺利接管了所有的权利。

李思成他现在虽然成为了汉城之主,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高兴之意,这是因为此时他接到了准确的消息,觉华岛也都沦陷了,作为拱卫汉城的两大要塞,先后的沦陷,这意味着华夏帝国,可以抽出大量的军队,围攻汉城了。

果不其然,当两大要塞先后沦陷以后,华夏军就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大量的火枪手,开始往汉城方面进行集结,开始准备将这座城市进行包围,打一场歼灭战。

汉城方面,人心惶惶,在本来他们的军心士气就不高,在李倧大王率领着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逃往平壤方向了以后,所有的军民都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了,他们更加没有斗志了,城中更是乱成了一团,青天白日,就有当街当众,发生了大规模的抢劫杀人事件。

这些抢劫事件,并不是发生在荒郊野外,或者是偏僻的胡同,而是就发生在王城门口,发生在王公贵族聚居的地区,李思成看见这样的情形,他的头皮也为之发麻,虽然他现在成为的汉城最高之官,但是就像坐在火山口上,这可是烫屁股的很。

李思成才回到自己的营地,城中的官员就纷纷的跑过来向他问计,问他怎么办?

李思成说道:“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他本以为回到这里,可以缓一口气的,现在才发现,好处没有,麻烦一大堆,很容易就会让自己脱不了身。

既然是如此回来,摆明就是错,他就打下了主意,本要确定的王上的行趾,他才决定往何处落脚。

如果是以前,像他这样兵败而逃的,估计早就被推出午门斩首了,但是现在不同,他手中有兵有将,国家也处于极大的混乱之中,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就算是王上,也都不敢轻易拿他怎么样。

如果王上敢拿他怎么样,他干脆就自立为王或者投了华夏军得了,李思成有了这番盘算以后,就开始有了计划,他马上就命令官员们拿出库存里面的粮食,还有强行的去搜王公贵族家的粮食,分发给城中的老百姓,让他们安定下来。

李思成拍胸口的保证,有本将在这里,没人能拿汉城怎么样。

众人看见李思成这么有信心,这么有把握,而且还大包大揽,这便放下心来,这时候城中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就缺一个领头的,有人领头,大家的心就定下来了。

特别是李思成把王公贵族家里面的粮食都拿出来,分发给这些老百姓,极大的安抚了人心。

老百姓都在想,既然大将军还舍得把粮食分给大家,这就意味着他胸有成竹,否则在这乱世之中,粮食就是比钱财还要宝贵,那个将军会舍得把这些粮食给别人的?

李思成收买了人心,显得相当的得意,他就在想,如果我能够收买城中的人心,代表李朝向中土王朝谈判,如果能谈判成功,岂不是可以取而代之?

李思成有了这一方面的想法以后,他就坐不住了,他就在想,李朝太祖李成桂,他都是靠叛主谋反而得国,我凭啥就不能够这样干?这叫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