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37章汉和盛世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37章汉和盛世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家的新作派可是给老百姓以巨大的震撼,在以前,许多老百姓都认为,朝廷所说的减税免税,只是口头上说说的,谁都知道,历朝历代,又有哪个皇帝不收税的?

就算是当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平定的天下,当了皇帝以后,体恤老百姓的苦,大大的降低了老百姓的税,让一些老百姓吃饱了饭。

但并不见得这件事就是这么简单,同时他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工程,征发了几个省老百姓做徭役,不向你收田地税,却是让你去负徭役,同样的是付出了,连农民出身的朱元璋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商人出生的皇帝了。

你说这位刘皇帝,出生于巨富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从来没有饿过肚子,每一餐都不低于三十个菜,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都有,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会知道民间的疾苦?怎么会在乎别人会不会饿肚子?

但是这位皇帝,所做的事情就是如此的明了,他说了少收田地税,就是少收。

如果在以前,许多老百姓都见惯了官方的这种论调,所说的少收税,就是口头上说说,名义上讲而已。

比如说本来就应该收十成的,他说应收二十成,现在收你十成,已经是减了你十成了,就是官面文章,忽悠别人来着。

百姓面对官方这种手段多了,忽悠多了,也都麻木了。

但是华夏军他所说的少收费,是真正的少收,首先就是公布出来数字,官方就是以这个一个依据作为收费的标准。

许多老百姓看见了这一个标准,心里面都暖得像一团火,如果按这一个标准收的话,相当于以前的三四成,肯定可以吃饱饭。

但是一个季节下来,依旧是风不调雨不顺,涝灾旱灾不断,虽种下了庄稼,小心护理,除草捉虫,不敢丝毫有怠,但是大多数地方都欠收,就是按照官方核定的数字都交不出去。

到了收获的季节,就令许多人都在发愁,交不上税,只怕又有官差拿着棍棒牵着狗,下乡来逼百姓们交税了。

谁知道,当收获的季节来了,官差还是躲在他们的衙门里面,压根就没有出来摧税的意思。

而官方最新在各地成立了许多的税局,也都养了许多如狼似虎的税兵,这些税兵,可是武装了盔甲火枪,还有火炮,对抗者死。

但是这些税丁,他们是不会来田地里面收税的,他们只会向城里面做生意的人收税,大鸡不食细米。

这也让习惯了一到交税的季节,就有大批官差来催收税的老百姓很不习惯。

这时候,许多人都打听到了朝廷的消息了。

那就是皇帝已经下了旨意,进一步减免各地的税收,如果能交的就交,交不了的,就先缓缓再交也不影响。

老百姓们听到了这样一道旨意,简直就惊得呆了,这朝廷还有这般的玩法?老百姓他们都以为听错了。

自古以来,哪里有百姓自愿交税的,只有派人去强行催逼交税的,现在官方,居然懒到这样的地步,你爱交不交,不交记帐,明年再交,还有这般当皇帝的?

现在百姓们才知道,刘皇帝虽然是生于巨富之家,不知道五谷杂粮,却道民间疾苦,更架不住人家有的是钱,压根就不在乎你们在田地里面刨出来的那一点东西,人家的目光,放在了做生意那里去了,放在了当官那里去了,那里才是大头,石头里榨油,没意思。

这样一般解释,老百姓们这就明白了,他们就感觉到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历千辛万苦终于解放了的感觉。

百姓最愁的,就是每年两季收获的时候,官差如狼似虎来摧收粮食,辛苦劳作一年到头,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自己都吃不饱,就让当官的给抢走了。

这些当官的来抢的时候,还得追加路费或者各种摊派、什么淋尖踢觥,多收不知凡几,都能搞到你家破人亡,让你吃不饱饭。

现在这位刘皇帝倒是牛逼的人物,人家有的是钱,压根就不会在乎你这些事情,不准当官来收税,得让你百姓自己来交,这样的皇帝,五千年来都少有,摊上了这样的皇帝,百姓可就有好日子过了,这令老百姓都为之而宽心。

进入了华夏朝,跟大明朝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粮食不值钱。

大明朝粮食到处都是欠收,粮食价格就一路走高,高到了老百姓都买不起的地步。

但是到了丰收的季节,粮食的价格又非常的低,贱到了你挑去卖都得亏的地步,如果你不卖,又没有银子交税,如果你卖了,还是得饿肚子,这就造成了老百姓饿肚子,丰收也是饿肚子,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而到了新朝,最大的特点就是城里面的粮仓,总是堆满了粮食,粮价是一年四季都是那个价格。

据说这是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定下来的价格,永远都得按照这样的价格来卖,超出了部分,必须向官府请示才可以加价,否则临时加价的话,就是对朝廷最大的冒犯。

其实同样的政策,在大明也有,大明的官府,也都不允许粮商擅自提升粮价,官方对粮食,也有定价。

但是这些奸商,有的是办法,你官方定的价格这么低,我就不卖,有钱都不卖,屯积居奇,升高再卖,百姓还是得自己自行加价来买到粮食,这般的行为官府也无可奈何,只能说这是市场行为,他们无力干涉,干涉不了。

顺便一提,大多粮商,都是有当官的做后台,甚至是当官的开的。

但是新朝则不同,他们设立了许多的粮仓和粮站,官方加入了卖粮的行列,同是当官卖粮,和以前不同者,后者价格是定死的,勒石为记,妄改者形同贪污。

他们从南洋运回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的价格相对的便宜,达到了稳定粮价的作用,这些粮商们想独自定下了粮价,压根就不行,这就保证了粮食价格的稳定。

老百姓对别的事情,是不会感兴趣的,因为他们永远最为关心和着急的,还是如何填饱肚子,对于那些军国大事,他们真正的不想关心,也关心不了。

但是对于这些粮食的事情,许多人却是十分的了解,当官方实行了这些政策,并稳定的推行以后,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这就让他们知道,新朝才是他们想要的朝廷,才是他们一直期盼的盛世。

刘远桥的这些政策,民间自发的把它称为汉和新政,许多人还欢喜的说,这是汉和盛世的开始。

刘远桥无负八面佛之名,在夺取了天下之后,居然在短期之内,就开始进入了战后重建的阶段,并且快速地进入了稳定的局面,在面对仕林和利益集团的反扑的时候,也都利用打压和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巧妙的利用了各方面的实力,达到了他的目的,这种手段和这种功力,刘布是非常的佩服。

刘布甚至还在想,这一位老爹,他是不是穿越者来着,刘布还用言语试探过老爹一些关于以后的问题,结果这一位老爹是一头雾水,所以刘布才确定,他不是穿越者,只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

刘远桥他是一个务实主义者和重利主义者,根本就不在乎什么仁义道德,根本就不在乎什么规矩,只要能弄到钱,能达到目的,他就会去搞,他就会去做,至于那些大臣们想用仁义道德或者是什么法则去限制于他,压根就不奏效,这些虚无主义,在他的务实主义面前,全面的崩溃。

朝廷的这一系列政策出来,彻底的稳定局面,当刘布出城迎接林丹汗时候,把这一切推向了高峰。

百姓们欢欣鼓舞,自发的来到了官道边,观看这一盛事。

要知道北直隶的老百姓,没少被这些蒙古**害,在以前大明衰弱的时候,蒙古人经常就杀入了长城内,在北直隶一带,烧杀抢夺,蒙古人不行以后,就改由建奴,反正是把北方都折腾了不轻。

以前的大明只能防采取守势,那时很多人都是非常悲催的,现在中原皇朝主动出击,灭了正宗的成吉思汗后人林丹汗,至少可以令眼前的局势,得到缓解,大家就有好日子过了,百姓们那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甚至有人敲锣打鼓,庆祝盛世盛事。

华夏军果然也都没有令人失望,他们摆出了强大的一面,浩浩荡荡的由得胜门进入,都是把自己最为雄壮强大的一面,展示给老百姓看,让老百姓对他们充满信心。

军队就是国之重器,军队强国家就强,大家的安稳日子就有保证,看见这些彪悍雄壮的军队,得胜归来,还擒获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归来,这可是中土王朝,千百年来少有的盛事。

话说大明可是有皇帝,都让蒙古人给俘虏了,而他们却没有抓获对方同等的人物,令许多人都觉得悲催,但是此刻,华夏军表现出强势的一面,令老百姓们信心十足,太平盛世可期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