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1章父子对话

明末之新帝国 第11章父子对话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布回到家中,坐在马车上一路私想,还真是让他想到一个应对的办法。

听他老爹的口气,不让他办粥棚,并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因为怕他冒头,树大招风,城南刘家,富甲天下,现在人人都盯上他们了。

再做一些出格的事,盯上的人就更多,刘运桥不过七品小官,现在已经是有点难以招架了。

刘布得出一个结论,不搞粥棚,主要是怕我出风头,被当官的矛头所指,最终收拾了。

刘布他从自己赠予奶奶的佳句中得到一个灵感就是:“修合无人见,勤缘有天知。”

就是说事情你做不做,扬不扬名无所谓,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只要你做了,最终还是有人会知道的,人在做天在看。

连刘布都觉得刘家,实在是太有钱了,这么多钱不用来帮人,让人饿死,让银子烂在了库房里面,有伤天和。

但是刘布可以肯定,如果捐出去,估计99.9%都是让这帮当官的给贪了,流不到了灾民的手上去。

回到了刘府,刘布叫来了许建强和刘富贵,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新的计划,粥棚是继续开,不过不在刘府门口,开在刘府门口,依旧是每天500斤,过多不供,但是他们会移师城外,多开了几个粥棚进行供应,扩大供应。

刘远桥捞了不少的钱,不缺钱,不缺粮,但是就怕别人把他们当靶子,他决定在在城外开几个粥棚,不挂刘家的招牌,直接的就在城外摆,救济难民。

刘布也得为自己的事着想了,老爹是个能人啊,居然为他弄了一个浮山卫所千户的官职,这可是一个千户官,那千户官已是不小了,虽然说现在这几十年文贵武贱,但是要弄一个实缺的五品千户,还是相当的难的,但是他说弄来就弄来了。

刘布有点犯难了,我从来就没有当过官,领过兵,就连一个管理人员都没有当过,那我该怎么当好这个千户官呢?这个是管理上千人哪?

而且以后镇守的的浮山卫所算是山东半岛的要冲之处,虽然没有登州那边那么的要紧,但是也是一个要命的地方,称得上战略要地,再过了二百年多年,德国人入侵山东,日本人入侵山东,就是从这里登陆,然后占领山东半岛,袭击京城,强迫朝廷同意协议的。

刘布没有当过官,真是不知道如何当这个官呢,如何当好这个千户官了?

如果天下没有大乱,他大可以做一个甩手掌柜,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天下乱世将起,他们也不可能再过这种安乐太平日子了,手中有兵都不知道好好的训练和利用,最终来说不免走向了灭亡之路。

所以回到了家里面刘布也没有再出去也没有喝酒,而是去了书房,学着老爹的样子在看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是当代知名兵书,兵家经典。

《纪效新书》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当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

刘布在发现这几天老爹在书房里面看的都不是什么子诗经集,而是这一部《纪效新书》,当时他就觉得有点奇怪,你一个贪官污吏,看这兵书干啥?想来可能觉得他的老爹也觉得,世事是不对了。

作为世家大族,手里必须有兵,如果手上无兵的话,估计最终来说还是被人杀死,或者失去家族的权利或者富贵。

所以刘布自己也决定研究研究一下,学着来管理卫所和当他的千户官。

刘布有些犯难了,以前从来没干过这勾当,现在一当就是大官,而且是介乎于营长与团长之间的官衔呢,管着1000多人真的不算是小官了,如果是没人管的地方都可以独霸一方了。

所以他想看看书,看看有什么可以获得的灵感。

今天刘远桥早早的下值,大概四点就下了值回来,他马上把刘布叫进了书房。

刘远桥说道:“诗会的事情为父已经知道了,我就想问你为何如此的狂妄自大呢?”

刘布只好说道:“不是儿子狂妄自大,而是这些人真心的没有用了,他们的水平就这么一丁点,还敢称高人名士?”

刘远桥道:“其实让你去那里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为了让你扩展人脉,认识更多的人,捐钱也不是贡献,而是一种笼络人的手段,现在正是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朋友。”

估计李天伊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一直压着刘布,吃着它上,谁知让刘布反咬了一口,狠狠的打脸了。

刘布道:“儿子认为,这些靠钱拉拢来的关系,在与权势对碰的时候,没人敢为我们家说话。”

刘远桥有些惊讶的看了儿子一眼,然后说道:“看起来你好像是有些想法。”

刘布说道:“现在正是艰难的时候,朝廷无力,地方大乱,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好,就只能靠自己了。”

刘远桥说道:“本来想叫你再住上一阵子的,但是你如此的会惹事,没有办法了,收拾好行装,明天回老家去。”

刘布从父亲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之色,但是并不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应是一种保护,他心里面在想形势有如此的危急了吗?

刘布道:“父亲,其实我们挣的钱也足够多了,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挣的钱多不花,放在家里也是跟石头泥土没有什么分别,既然事不可为,为何不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刘远桥这次算是惊讶了,虽然说这小子是随口说来,但其中好像包括了一些道理似的,刘远桥道:“祖宗留下来的家业不能在我手上而丢,否则就是不孝子之子,而且在为人处世,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是没有艰难险阻的,凡是遇到艰难险阻便退缩,还能成什么事?”

刘布只好恭恭敬敬地说道:“儿子受教了。”他算是明白了一点,在这个家只要你讨好了老爹,讨好了奶奶,你就可以像螃蟹一样横着走。

刘远桥说道:“你平时不看书怎么就能做出这种诗来,是从哪里抄过来的吧,或者是从哪里听说的吧?如果是有什么破绽和尾巴,赶紧叫人收拾收拾。”

刘布说道:“这还真是儿子做的,没有抄袭,没有枪手,至于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才华,只能说是古人说的好,好诗好句只是妙手偶得,我就是妙手偶得,为什么千古以来作诗的人,有像李白杜甫,王渤这种佳作名句不断的,也有很多人只是靠一两首诗,同样名传千古,后者可能就是妙手偶得,偶然而得吧,灵感来了,谁也挡不住。”

刘布这个说法勉强的让刘远桥认可了,因为毕竟刘布也读了10多年的私塾,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打闹,但是毕竟读了10多年的书,所有的书都读过,四书五经都大都能背,虽然考试连童生都过不了,但是,没有功名而做出千古佳作的人也不是没有。

然后刘远桥又在问:”现在在家里面做什么啊?”

刘布道:“我在看书。”

刘远桥问:“你在看什么书?”

刘布说道:“正在看《纪效新书》,因为父亲让我回浮山卫为当千户,我想应该看一些兵书,想想应该怎么学会练兵打仗。”

刘远桥道:“让你回去老家,只让你看家,守住地盘就行了,不是叫你回去打仗,打仗的事情也用不着我们来,你既然看了《纪效新书》,可有什么感悟?”

刘布说道:“这是一本好书,如果熟读练兵,打仗不是难事。”

刘远桥说道:“《纪效新书》乃是咸少保一生心血所著,但是书成几十年,能成为成为戚少保第二的,能从中学着什么东西的,却好像没有一个人,你有什么看法吗?”

刘不道:“看法不多,主要就是很多东西,人人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却是很难,而且《纪效新书》虽然是有很多对的,但是他又有一些是死的东西,要活学活用才能够灵活。”

刘远桥点了点头,道:“没事就在家里面好好的看书,学习学习戚少保是什么练兵用兵?”

戚继光是跟着张居正混,后来张居正倒台以后他也跟着倒台,被贬去广东担任总兵,朝廷对他的评价也就是一般,但是黑白对错,公道自在民心,民间都知道大明开国以后200年来最能打的就是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个人了。

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人,跟他们是老乡,还与刘家有一些偏远的亲戚关系,所以刘远桥一直非常的推崇戚继光,视为偶像。

刘不道:“儿子明白了,没有什么事就回去看书了。”

刘远桥说道:“粥棚是怎么回事?还在搞,难道就非得跟我对着干?”

刘布道:“这可是老佛爷的修行啊!”

刘远桥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的马车收回来归我了”。然后,挥了挥手,让刘布滚蛋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