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84章明军车营

明末之新帝国 第184章明军车营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才十月份就开始下雪,在即墨训练军队的刘布,也感到了大不妥,下雨就可以意味着冬天的来临,也就意味着这个冬天可能会很久,至少会延续四个月之久。

如果是丰收之年,仓满谷足,自然可以说是瑞雪兆丰年,或者有人会感叹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即墨练兵的刘布同样有刘福气的感受,那就是天气冷了,意味着人们无法出去干活,消耗却进一步的增加,比如说衣服和被子就不能省了,还有就是柴火也燃烧的更多,因为人们需要烧火来烤暖,而且他们还必须为这么多的灾民们提供足够的住房,在这样的天气之下,在野外的话就会饿死或者冷死在那里。

自从赈灾计划有他的父亲刘远桥接手以后,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他可以统统筹莱州两州五县之地的官府力量,进行全力以赴的赈灾,他们设立了大量的安置点,这些安置点都是围绕着城墙临时搭建的,但是他们都看见还有源源不断的流民开始涌入,很多人都走不到安置点去。

刘布他新招来的新兵全部都部署在了即墨这里,进行集中的训练。

因为他们上次的大练兵手上有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就可以挑选出许多优秀的教官来代劳了。

比如说上次他们进行练兵的话,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刘忠勇他来负责,但是现在,他们因为拥有了大量的优秀老兵和教官以后,他们就可以提拔许多的老兵出来做教官,就可以为他们带新兵和训练新兵了。

这可以说就在某一种程度上减轻了刘布他们的压力,他们现在练兵已经不像当初一样,直接的就是练长枪手和刀盾手,还是分为了多个兵种,主要的还是他们的刀盾刀、弓箭手、火枪手、骑兵。

他们分别由不同的教官进行培训基本的作战技能,等他们的第一次训练完毕以后,就会把他们组成一个兵阵进行协同作战训练。

这是为了对付强大的敌人而准备的。

刘布他们他不用负责训练新兵以后,他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掌管后勤这里,他一直都为训练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努力,但是训练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首先的还是装备的问题和军队福利的问题,刘布他清楚这两点。

比如说当年威震天下的戚家军,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同时他们的福利和待遇、装备也是最好的。

比如说他们的车营,一个营就有128辆大车,每辆大车就有一门佛朗基炮,全营2800多人,近3000人,不过这3000人拥有强大的野战能力。

车营所有火器,一次齐射,共有768发炮弹和枪弹,弹丸投射量能达到近200公斤,这在80米的距离上,将造成极为可怕的杀伤效果。

以上这种火力密度,如运用得当,能给进入有效射程内的敌人带来极其惨重的损失,足以瓦解一次万人级别的大规模骑兵冲锋,可以说,面对这样的火力,即使是最精锐的蒙古铁器也会崩溃。

刘布他的计划就是,首先把他们的军队先训练好基本的作战技能,然后就组建车营、进行步车协调。

步车协调的话,他就要考虑使用车营了,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大车营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法拉着几百斤的大炮在野外快速作战。

车营主防御,以车阵为根本,时机合适时,出车做主动型防御,力有不逮时依车防守转为被动型防御,为了防御两侧,同时设立了偏厢车。每辆战车配备士兵二十人,十正十奇,一营有战车128辆,移动起来就像一面大墙。

刘布他一直就在为他车营的装备和设计而忙。

但是戚家军现在都已经消亡了,已经烟消云散了,曾经威风一时的车营也都不复存在的,只存在于一些文献之中,而且现在也很少有这些擅长于组建车营和有车营实战经验的人才,没法通过发掘的方式获得,只能够自己和刘忠勇他们研究,寻找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了。

刘布他在想这方面的事情的时候,那可是非常的头痛的,主要就是没有这方面实战经验的人了。

但是刘布他知道,在目前诸多的军事体系之中,车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因为他对他的军队那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一支拥有火炮和快速投放和快速移动能力的部队,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使用车营才可以迅速的运动这些大炮,否则的话,他们让士兵一天到晚抬着大炮跑来跑去,根本就没法打仗。

在土木堡之战以后,明军对于蒙古的态势由进攻转变为防守,修葺边军防务迅速被提上日程,到俺答汗破古北口大掠京畿,隆庆年间封贡为止,蒙古人的战术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大抵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从大明朝千里边境中寻求薄弱点突破,顺利则抄掠一番离去,不顺利则迅速奔离。

这时代的蒙古军,并没不像百姓想的那般简陋,蒙古军中实际上装备差距很大,区别于漠北、漠西简陋的蒙古军,像察哈尔部等靠近汉地的漠南蒙古军,清一色的具装骑兵,铁甲具装骑兵在漠南蒙古实际上已经大规模列装。

具装骑兵对上明军带来一个问题,即是可以用快速冲击战术来抵消明军火力,同时大手笔的以具装骑兵当炮灰和明军前军交换,只要在野战中明军前军崩溃,剩下的对于蒙古骑兵无异于切瓜砍菜。

为了对抗蒙古人的战法,明军需要一种战术,能依托防御工事以少量兵力抵挡住蒙古人的进攻。于是,明军引入了轻便的小型车营结阵。这种车营并非胡斯大车,而是一种重不过一百千克的轻型车辆,是在土木堡之战后由朱冕提议大举制造的。

俺答封贡以后,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基础上对于车营战术开始了改革。俞大猷认为:“车必籍火器以败贼,火器必籍车以拒马。”

换成欧洲那边的说法:长矛手必籍火枪手以破敌,火枪手必籍长矛手以拒马。

戚继光车营首先确立了制式和所用兵额装备。俞大猷之前的正厢车在戚继光这里得到延用。所谓正厢车,就是直接面对敌人屏障于前的战车,俞大猷的战车不同于前人,除了改用双轮外,原本难以经久的松木、柳木被取代,改换成了楠木、桦木榆木等耐用木材。此外,前方的大木板画上老虎这种威武的动物用来吓敌军的战马,而前置的五支长矛则用来拒马。

戚继光手下的明军,通过堆积火炮上车同时配合鸟铳的战术,发挥出了战车鸳鸯阵的效果。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大抵就是戚继光这种,万历元年,蒙古酋长董狐狸蒙古骑兵入寇,在戚继光的主导下,蓟镇车营连败蒙古军,连酋长董狐狸也被生擒。

万历三年,朵颜卫部蒙古再次入侵,戚继光率军自榆木、董关出塞一百五十余里追击,再次生擒其首领长秃……连连的胜利给明廷带来了莫大的信心,戚继光的车营战术也开始普及,自此大明北境日宁,在叶梦熊的改造后,车营威力更加显现,明军也借此取得了万历三大征的胜利。

而在万历后期,东北的建奴全面崛起。此时勃兴的建奴其实与大明印象中有很大差别。

区别于蒙古人,建奴军并不是以骑射作为主要战术。建州女真临近汉地,又长期在明朝政府的约束下,此时已有相当程度的农业化,平时也兼事渔猎,战争也讲究多兵种配合作战。

早年的建奴在浑河之战中吃过明朝战车的亏,为此他们也研究了一套反车营的战术,这个战术的最重要一点在于盾车。

努尔哈赤下令,要与明军作战,必须有盾车,有人还曾因不带盾车而获罪。建奴军盾车的战术,就是以第一层用盾车,板约五六寸,形制类似于战车,专门用于躲避战车的枪炮,以重骑兵居于前,弓箭手在后面为其掩护,在之后是用小车装载泥土填平明军挖的壕沟,最后才是马军压阵。

这样的所谓反车营战术,是利用辽东明军军备废弛,火力不足的特点,用盾车抵挡最开始的火力以后,用重装步兵硬冲开防线,之后填平壕沟,最后只剩下骑兵收割了。

崇祯继位,随之而来的是明朝内部混乱的开始,明军的战斗力也在不断下滑,而建奴那边,新上位的皇太极则对火器空前重视,双方力量在己巳之变后此消彼长。

大凌河之战中,得到孔有德等人以后火力不断提高的皇太极利用盾车推进,步骑兵合击的多兵种配合彻底击垮了明军援军。

此时的后金军即便是火器对上明军也不算太大的劣势,因此明军车营战术已然难以发挥出原有的威力,明军边军的崩溃也在所难免,风光一时的车营风光不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