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236章体制腐败

明末之新帝国 第236章体制腐败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郑芝豹他这样想陈应元,还真是没有想错。

现在的朝廷那是党同伐异,首辅温体仁对于出身是前任首辅座下弟子的陈应元看不顺眼,那是公开的。

陈应元当上登莱巡抚以后,简直就是被他处处挑刺,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陈应元当上登莱巡抚,他肯定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但是他每次向朝廷申请钱粮,都是被饬斥的,不留情面,除了发放一些最基本的俸禄和钱粮以后,别的一律都不支持。

比如说东三府地区经历了惨重的吴桥兵变,兵变以后地方打成了白地,民生凋零,朝廷应该拔下一些钱粮,帮助地方恢复才是。

但是朝廷自从平定了吴桥兵变以后,除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以外,再也没有任何的钱粮上的支持,也就是因为是如此,所以陈应元他才没有办法,只能打东三府地方豪强的主意。

但是他这样子做以后,又让他这一位登莱巡抚根本就得不到地方豪强们的好感,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这些地方豪强,哪个不是有钱有势,哪个不是在朝中有人的,如果不是犯下真正的大错,他们还真是不用怕这一位巡抚大人,你总不能抢我的钱吧?

朝廷对于陈应元的态度,这也就确定了他无所作为,现在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果没有获得朝廷的支持,他们是没有办法做其他的事情的。

也就是因为这种坑爹的制度,才令地方的将军们开始大力的培养家丁,培养家丁是他们应对这种制度的唯一一种方法,但是家丁制度的兴起,对于大明朝廷的危害是巨大的。

那就是这一支由朝廷的钱粮养出来的军队,最终他是不会听朝廷的命令的,还是听从掌兵的将军的命令。

也造成了一个更加恶性的循环,那就是朝廷对于掌兵将领的不信任,让他们加大了对家丁的投入,家丁是自己的,无论是谁干自己的事情,那是特别的积极热情,干公家的事情,那自然就要公家出钱出力了。

关于上一次登莱地方上报的战报,朝廷最终是认可了这一个战报,因为朝廷他还是有一些别的渠道,令他们证实了建奴的水师,现在确实是被剿灭了。

但是为什么没有封赏呢?因为大明的军功是用人头来计算的,登州水师这一次打得非常的不错,剿灭了建奴水师,但是也有一个硬伤,那就是没有砍下任何一个人头。

无论是兵部还是户部,他们只认人头,如果登莱水师在打赢仗以后,不急着去攻打其他的地方,而是派出他们的登陆舰或者是水手攻上去,把建奴的脑袋砍了下来,他们还是会为此而买单的,一个人头给出四十两的天价。

但是现在登莱水师打赢了仗,却没有缴获任何的人头,这令兵部非常的为难,甚至怀疑这是在谎报军工。

在大明军中,夸大战功,谎报军功,杀良冒功这等已经成为了常态,向有武官难封之说。

朝廷的意思反馈了下来,这让郑芝豹父女觉得坑的要死,朝廷的这种制度,意味着他们根本不能用大炮来解决问题,而是用传统的接舷战、跳帮战来解决问题,因为只有传统的战斗方式,才能在战斗以后缴获敌人的武器,砍下敌人的脑袋。

如此一来,真心是让他们觉得坑的要死了,这是要他们放弃了他们所拥有的火炮的优势,有火炮火枪不用,直接拿着刀跳上对方的船上跟对方砍。

这样一来,他们又跟陆师有什么分别?分别就是他们更加不如擅长于在地面上砍砍杀杀的陆师,还会被对方打的大败,这也是水师一直都是作为陆军的附属,一直都被对方打压着打的原因。

所以关于郑芝豹他们这一次的上报,朝廷上面是表面认可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奖赏,算是认同了他这一位登州总兵的能力,但是想要奖赏,那个简单,拿人头换。

当知道了朝廷的意思以后,郑芝豹他如同被一盘水泼了下来,他当上了登州总兵以后,踌躇满志,是想着有一番作为的,因为他的水师是最优秀的,最为强大的,他们可以用强大的炮火灭掉敌人,但是如果让他们像是陆军一样跳上去跟对方来砍砍杀杀,这是以彼之短攻彼之长,这是送人头的行为,先不说他能不能打赢仗,光是这种做法就不能令他接受了。

也就是因为了如此,郑芝豹他就对于巡抚大人所谓的反攻辽南四卫兴趣不大,一是不想让别人忽悠自己,像傻子一样前去打仗,二就是这是让自己的手上去白白的送死。

他郑芝豹不可能让自己的手下为了一些银子,为了一些功劳,白白的上场去跟敌人砍杀,最终丢了性命,这是让他最优秀的水师军官,用最蠢的方法去送死,他才不这样干。

郑芝豹他跟刘远桥之间是有勾结的,他们对于刘远桥的做法,是有一些不屑的,因为他一直就想着,他凭着他手上强大的武力,要建功立业,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刘远桥的做法,有些保守,小心翼翼的,就像走路步子跨得稍大一点就怕扯着蛋似的,他甚至在想,他可以突然间出兵,夺回了金州,他就成为了英雄了,但是现在朝廷的做法令他一盆冷水的泼下,让他知道在大明,无论你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准确的谋划,必须朝中有人为你护佑和说话,才能够确保你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作为一名军官,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必须与朝廷保持一致,是在朝廷的命令之下做事才会获得封赏的,如果你不在朝廷的命令之下或者是不履行朝廷的制度,你无论做什么都是白做的。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郑芝豹他就绝口不提反攻辽南四卫的事事情了,除了派出舰队为沿海一带的过往船只提供保护以外,他不做其它事情了。

另一方面,他这一位登州总兵除了水师以外,同时还管着三大营二十四卫所的事情,所以他也必须管着这些人的吃和住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这里以后郑芝豹他也才发现了总兵真心的不好当,朝廷拖欠军饷拖欠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且上面发放军饷,也是真心的能够把你恶心死。

他明明只发一半的军饷,却是要你签收全部,这就意味着他们至少有一半的军饷和粮食被上面给贪污和截留了,如果你不肯签字,确认收的是全部,他们就不发放给你,你就是饿死了,发起了兵变他也无所谓。

这些当文官的为了捞钱那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也是无所畏惧了,没有他们不敢伸手的,因为这已经是朝廷的惯例了,粮响从朝廷拔出的那一刻,已经被别人截流和盘剥了,分发到地方兵备道这一块,已经是不足额了,地方的官员还要盘剥,到士兵手上的钱就不多了。

所以大明朝廷拖欠军饷,拖欠的极其严重的,但是在这些当官的眼里,他们是准时发放的,没有任何的拖欠,如果有所拖欠,那就是这些当兵的不愿意领而已。

这些人的心该有多黑,当年横行天下,东亚无敌的戚家军就是被他们玩死的,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可是震动整个大明军界的事情,自从这件事以后,大明军队的军魂就彻底的没有了,打仗都非常的畏惧和思前想后了。

作为一个掌兵的将领,他已经不能专心的领兵打仗,也是要思前想后要考虑其它的事情了。

他们要考虑粮响能不能够准时发放,自己的牺牲是不是正确的,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自己的做法是不是符合朝廷大官的胃口?是不是在朝廷的制度之内?

当兵打仗本来就是非常凶险的事情,你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够打好,做事思想想后,顾虑多多不败才怪,这也是大明朝廷在短短十几年之内,士气涣散,军队弱到了极点,在内让流寇横行四方,在外让建奴压着来打。

郑芝豹他一腔热血,有着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想法,但是在自己当上了总兵以后,这些当文官的就给他上了一课,把他的满腔热血都给浇灭了。

当上总兵大人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他知道如果凡事依着朝廷的意思,依着巡抚大人的意思,估计明年的今日,他手下的军队就会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郑芝豹他跟一般的人不同,一般的将军手下,士兵死了就死了,如果是将军仁慈就给一些烧埋银,如果是将军够贪够黑,连烧埋银都能够黑了你的,郑芝豹的手下大多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家很多人都是认识的,他们之间就是一个家庭整体。

如果有人阵亡了,他们还得付出很多的抚恤,作为安家费,所以阵亡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别人那里士兵是消耗品,但是在他们这里却是完全的不同,是他们的兄弟,是他们的家人,如果伤亡了一个,都是很大的损失。

所以郑芝豹他在看透了朝廷和陈应元的本质以后,他就开始认同刘远桥的做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