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265章尘埃落定

明末之新帝国 第265章尘埃落定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这件事不但吏部觉得尴尬,就连皇帝也都觉得尴尬,以往每一次廷推,都会有几个人选,吏部将会对每一名人选进行评选,进行称赞,仿佛每一个人选都是非常合适的,都是非常的能干的,皇帝只要是凭自己的心意,随意选出一个就可以了。

但是这一次就是如此的奇怪,那就是只有一个人选,除了刘远桥以后,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皇帝不免感到生气,他说道:“难道整个朝廷就不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了吗?”

吏部尚书他只好解释说道:“如果要选贤人能人,朝中有的是,但是如果要选一个合适的,那就是真的只有刘远桥一个人,因为登莱地区形势实在是太复杂了,外来人根本就难以把控形势,根本就无法掌控节奏,如果再出了事情,就很难收摊了,只有他这种熟悉业务的本地官员,才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迅速令地方走向稳定。”

吏部尚书这一个说辞,也同时得到了首辅温体仁的认可,这一次他没有收钱,但是他也怕登莱地区再次崩盘了,如果这一地区崩盘,他也捞不上什么好处,他也会倒霉的。

放眼整个大明朝,希望大明越来越好,欣欣向荣的,没有几个人,但是他温体仁却是其中之一,皇帝也是其中之一。

就连内阁也都同意了,崇祯皇帝就算他有诸多的不满,满心的不开心,也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一件事情。

不过他也不会如此轻易的点头,他大声的说道:“先让刘远桥署理登莱巡抚之职,先让他干一阵子,看看表现再说,如果干的不好,还是回莱州做他的知府吧?”

温体仁看见皇帝发话的,连忙的拍马屁说道:“陛下果然是老成持成,考虑周全。”

崇祯皇帝没好气的说:“还怎么个成熟稳重法,连这样的东西都没想到,你这内阁首辅是怎么当的?”

被皇帝没有好气的训斥,温体仁讪讪一笑。

这一点温体仁他当然想到,但是现在满朝文武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一次推荐的人同样出事的话,皇帝肯定会对他们进行问责,谁都讨不了好,所以不敢乱来。

加上本来他们还是有一些人选的,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坑,所以他们就主动弃坑了,以至于他们出现居然没有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大明的清流官员就都是这样子,平时喊口号的时候,他们可是喊得非常的高大上,总是在道德的高地攻击敌人,经常就是要求别人为了大明牺牲,为了朝廷牺牲,如果要自己为此牺牲和作出贡献时,他们却退缩了。

不要说让他们主动去填坑,就是让他们去当官,都不愿意去当,当官也有当清流和浊流的,只是每个官员都争着当清流官员,对于由清转浊一向都兴趣不高,就由清转浊他们都不愿意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填坑了。

再加上这一次刘远桥在朝中做了布局,向不少的大佬塞了银子,这些大佬在人选不多的情况下,又加上刘远桥比较会做人,送来了这么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一件事情。

如此一来,刘远桥就变成最新一任的登莱巡抚,升官之快无人能及。

一年前他还是山东临清税关的一个七品官员,但是转眼就升上了四品莱州之府,才半年时间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登莱巡抚,这种升官速度当然是还是有的,但是一般只是发生在清流官员和翰林学士身上,对于一个监生出身的人居然有这样的升官速度,就是非常少见了,非常罕见,朝廷在这一方面算是认可了刘远桥的能力。

皇上既然都已经同意了,内部马上就发下了行文正式的任命刘远桥为右佥都御史,钦命巡抚登莱莱、东江各镇等地屯田军马事。

刘远桥他为了作秀,远在登州办公,但是他可是派出了他的得力干将刘贵在京中进行打听和周旋,刘贵他虽然只是一个下人的身份,但是他手上拥有大量的钱财,他不断的周旋于各位大佬之间,为他的主人进行游说,他派人第一时间等候在的通政司外面,命令刚下发,他基本上马上就知道了,对此他欣喜若狂,他知道老爷辛辛苦苦的谋划,终于获得成功,他高兴的不得了,马上令人快马回登州,让老爷知道这些好消息。

刘贵他也十分的会做人,马上就来到了礼部给事中王文英家中,王文英就是即墨大胖子王文升的哥哥,这一次刘远桥能够当上巡抚也与他这位家乡人全力的奔走有关。

王家与刘家那是井水不犯河水,一向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作为进士出生的王文英,以耕读传家自居,一向看不起刘家这一种商吏人家,但是他的弟弟从中竭力的游说哥哥,诉说他跟刘家关系的种种好处,王文英一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一向对他非常的宠爱,听弟弟说刘家在家乡帮了他们的大忙,是十分重要的盟友,双方十分的友好,还介绍了双方相识,所以他就全力以赴的为刘远桥说话,算是政治上的盟友。

这一次谋划登莱巡抚之位,也是获得了王文英的支持,王文英他之所以这么卖力的干活,也与他的老师靖云公的全力推荐有关,当年王文英可是跟着靖云公读书,算是他的半个弟子,既然老师都说刘远桥是个合适的人物,他自然是不敢回绝。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但是在朝中的能量可是很大,大明言官势力一向都很大,在朝中可是有呼风唤雨的实力,对于这些言官们,文武百官都是非常的畏惧,非常的害怕,往往一个六科给事中,比一个地方四品的知府含金量还要高。

这一次他们全力的谋划登莱巡抚之位,就是在王文英的策划之下进行的,王文英一直在指点刘贵该向哪位大佬说好话,才能获得好处。

这一次既然他们成功了,自然是不能失了礼数,还是必须向该送礼的人送礼。

要知道刘远桥已经是被任命为新任的登莱巡抚了,但是正式的任命还是要走一套流程的,这一套流程可快可慢,如果他们礼物送到了吏部,办理的速度就会快了许多,如果服务不到位,对方有心拖延,拖你两三个月都是可以的。

刘贵磕了三个响头道:“我家老爷能有今天,全靠王大人提携,这里有两万两银子,是我家大人给王大人你的谢礼多谢大人你全力支持。

听说有2000两银子王文英他的心情才好转,他以为这一次就是白干了,因为他弟弟和师傅一直在游说,所以他就不好意思开价了,如果是平时操作这种东西,少不得向对方暗示,要收多少好处?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他是不可能如此卖力的干活的。

他们这些言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朝中监督各部,闻风奏事,指摘时弊,一旦让他们逮住了短处,群起而攻之,就算是一头大老虎,也会让他们撕下了几块肉,所以说大明的言官是历朝历代最为凶猛的,就连皇帝都怕,更不要说朝中的六部堂官和各地抚督了,若让朝中的言官们弹劾,他们都必须挂冠待参,如果他们在言官进行呼应和解释,那整个形势也就不同了。

看见了20000两银子的王文英才算认可了刘远桥这一个人,有手腕又舍得花钱,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不过他心里面在想,即使你再有手腕和能力,再舍得花钱,估计你的政治生涯也到了顶点,你一个监生出生的人,能当上了登莱巡抚,这已经是破例中的破例,相当的少有,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朝廷也不会为此而例外,如果在巡抚任上没有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估计很快就会落马。

但是这些话,他是不会跟对方说的,就说了一些好听的话,虽然他与刘家是盟友,但是还是有所保留的,不会与对方一条心。

王文升一再地游说他这一位哥哥,说刘家是一个大好人,是天大的大好人,值得帮忙,弟弟的面子他肯定会卖,但是这面子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帮助。

王文英他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在朝中也都当了这么久的言官,也想准备运作一番,让自己外发出去成为一方的高官,比如提刑按察副使,参知政事等,在朝中当言官,虽然是风光,指点天下,叱咤风云,但是论起权力却是非常的小,他先当地方的高官,然后混一个巡抚当当,在在当了一任巡抚再转回六部出任堂官,这才是正确的升迁之道。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他才会想跟刘家搭上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刘家的势力和钱财助他达成目标,所以他才会为刘家说好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