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262章自我弱点

明末之新帝国 第262章自我弱点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张献忠他在现在这里是被刘布的大军击溃,并且把他生擒了,估计下场也好不了多少。

但是在原版的时候,这可是绝对的一个枭雄人物,他的出现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后来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占领的多座大城,建立了大西国。

他绝对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给大明和后来的满清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无论是大明或者是满清,都让他折腾的不轻,可以说是一个影响了许多人的大牛人。

他一生最辉煌的事业应该就是反明了,然后就是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大西国,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难怪后来名气那么差。

但是在大明的崇祯皇帝自杀以后,满清入关,要控制中原之时,张献忠他却能够毅然地作出决定。拒绝了满清的招揽,率领数十万大军,奋然北上抗清,在民族大义上,他可是丝毫的不含糊,比起许多所谓的良将名臣超出了不知道几条街。

最后虽然是战死了,但是他的这种强悍作风却是非常的硬朗,算是一个铁血枭雄人物。

北上抗金之前他立下了遗言。

“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这句话两层意思,其一张献忠立孙可望为自己的继承人,其二张献忠如果遭到不测,孙可望率领部众归顺明朝,扶明抗清。就是因为张献忠的这句话,才保住了南明十多年的江山。

满清军与大西军在凤凰山遭遇,结果张献忠在视察战场时,被清军发现,结果被一箭射死。

张献忠死后,大西军余部辗转南下,进入贵州境内,并在1647年正月十二日攻破遵义城。在这大西军召开会议,商定未来的方向,结果双方发生矛盾。孙可望、李定国等人主张按照张献忠的遗言,决定“反正扶明,洗去贼名”,并将主张维持大西国号汪兆龄杀死。

之后孙可望、李定国率军占领贵阳,“入黔固守”,“休息士马”,正在此时他们又得到了明朝土司龙在田的求救信,原来当地土司沙定洲叛乱。孙可望、李定国率军入滇,平定叛乱。孙可望平定云南后,派使者来到广东,向南明永历帝表示正式归顺。

当得到永历皇帝的诏书时,孙可望等人“跪读涕泣”,下令改年号,尊正朔,铸造永历钱。不管孙可望是虚情,还是假意,在最初的时候,他还是积极抗清的,大西军余部成了南明朝廷的主力军,特别是李定国所部,李定国率军出滇,杀死定南王孔有德,收复两州,十六郡之地。

后来清朝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军南下。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骁勇善战,是清朝八旗军中的一员悍将。李定国佯装败退,将尼堪引入包围圈,然后将其击杀。李定国杀死清朝两位藩王,挫败十多万清军,时人称“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就在李定国抗清取得胜利时,孙可望的野心进一步扩大,居然想取代明朝,这造成了大西军内部的分裂,李定国坚持扶明,并将孙可望击败。孙可望于是投降清朝,引清军南下。李定国等人坚持抗清,但终因叛徒出卖,而败走缅甸,后来李定国听到永历帝的死讯后,悲伤过度,因病而亡。

张献忠虽然残暴嗜杀,但还不算糊涂,当清军入关后,他命部下改变策略,扶明抗清,而以李定国为首的大西军坚持抗清十余年,也延续了南明十多年,特别是宁死荒外不降清的遗言,更令人敬仰,极有气节。

当然现在的刘布,因为是跟他们处于敌对的关系,那是你死我活的结局,他也都放下了对对方的敬仰之心。

而且他也毫不犹豫的决定,使用对方的人头来让自己走向更加的强大,更加的辉煌。

刘布他所想到的那就是大西军之中,毕竟还是有许多的良将名臣的,如果能够把这些人给吸引过来,加入他刘家军的团队里面,自然可以加强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强大。

大西军最后辉煌一时,但是他们也都因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的不和而走向分裂,最终走向了败亡,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那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压得住他们,没有大佬坐镇,叫驴们自然叫得欢了。

可以说无论是孙可望还是李令国,都是一时之雄,都是非常难得的人才,相互的不服气,如果是有一个人可以压得住他们的话,自然就可以令它们变得好用,是最锋利的军刀,没有人压得住他们了,他们才会变得相互的砍杀,相互的相爱相杀。

试想他们投靠了刘家军,庞大的体系之下排在了众多大将之后,他哪里有什么机会自把自为,占据一方或者是相爱相杀。

而且刘布,他在看了张献忠的老营的时候,他也都发现了一点,这些都是极其精锐的老兵,任其个人能力,并不在米柱他精锐的家丁兵之下,只是纪律性上有所不足而已。

所以说这些兵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最精锐的士兵,都是任何一位将军他梦寐以求想追求的士兵。

如果按照大明以往的惯例,这些士兵应该全部都要被他们斩杀,因为这些士兵都是叛贼,而且都是参与攻陷了中都凤阳,毁了大明皇陵,发掘龙脉,这些人落入官军之手,只能是一死。

刘布却是认为这些兵这样子死了非常的可惜,如果能让他加入刘家军的行列,可以加强他们的力量,要知道这些可是运动战的高手,也都习惯性的打硬仗,如果让他们加入刘家军,可以弥补他们兵力上的损失。

刘家军,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的战术和全新的武器,所以他们这是大战之中击溃了张献忠的数万大军,但是本身的损失却是不少,只有区区的四五百人,这样的伤亡如果在别人那里简直就不算是一件事,简直就不算是伤亡,但是对于刘家军来说却是非常大的伤亡了。

不过刘布他们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他们没有报自己伤亡了400多人,而且直接的上报,伤亡了接近2500人,伤亡过半非常的惨重,所以他们必须补充兵力,也都必须急于的休息。

他们这样子做目标,就是避免了朝廷再一次的把他们当成枪使,让他们继续的去追杀流寇。

刘布的刘家军他们虽然是正面战场上击溃了张献忠的大军,非常的牛逼,非常的厉害,但是如果让他们像其他的官军一样,千里的追杀流寇,追着对方屁股,一路的追杀他,这些重武器就无法使用,在对付流寇方面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刘家军他们这次可以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功,那是因为他们合理的使用的火炮和火枪,而对方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大规模的火炮火枪,结果让他们不明就里,吃了很大的亏。

如果单凭是冷兵器搏杀,他们是不可能赢得这么辉煌和漂亮的。

这是因为对方也都是一支十分强悍的冷兵器部队,如果双方进行搏杀的话,估计刘家军还会吃很大的亏。

所以刘家军他在自我定义方面都是定为冷兵器加火枪的配合,在大规模的决战之中,他们没有大炮的掩护,是没有底气打赢对手的。

这已经是对武器的依赖,一开始的刘家军对于武器没有这么的依赖,但是他们也都不可能轻易的获得辉煌的胜利,自从他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以后,另外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他们必须使用火枪火炮才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没有大炮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出战,另外就是在雨天的时候他们也都不敢出战,而且这也都意味着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下使用兵器也都会变得有选择性。

所以让他们正面的攻坚或者是打决战,他们是轻易可以获得胜利的,但是如果让他们去追剿流寇,盲目的追杀对方,这就不好说了。

甚至还会容易被对方反攻,把他们打垮了。

所以刘布他们也都制定了一个策略,就是让他们去打流寇正面决战,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让他们像撵鸭子一样一路追撵这些流寇,他们就不去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排兵布阵和运送武器装备上去。

没有这些足够的武器,他们去打流寇就会吃很大的亏,说不定他还会被打的很惨。

在这一种情况之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够选择避而不战。

他们刘家军虽然打垮了张献忠的大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天下无敌,就是非常厉害的了。

而且他们也都是也都不具备全天候作战和全环境作战的能力,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弱项的,如果他们不正视自己的弱点,盲目出战很容易就会被打败,很容易就会被打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