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385章妥善处理

明末之新帝国 第385章妥善处理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外面普遍的评价,这一次孵银子,最少损失在上千万以上,只有刘布才知道,这帮富豪是多么的有钱,他们的银子是多么的惊人,他们的数据还在统计之中,到底有多少银子,必须用称称量出来,统计出来,但是他们可以确认一点,他们可是搜刮了附近十几个府主要富豪们的银子,并且这些银子还不是他们去抢的,还是这些人主动送过来的,这些银子最终数量不会低于五千万之巨。

刘布他觉得这社会其实是畸形的,大明的社会体制其实就算是畸形的,要知道大明国库一年最终收入的银两,不过是几百万两而已,但是民间收入的却是如此的惊人。

历朝历代也就是大明的收入如此的低,要知道在历史之上,偏安的南宋,还有后来的满清,动不动就是收入上亿白银,但是到了大明这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也是让这些人平分了天下的利益,这就让大明朝廷在要用钱的时候,根本就无钱可用,这些钱都堆积在了民间,都在了这帮富豪和乡绅们的手上去。

这些天杀的,当官的,皇帝向他要钱的时候,他们可是哭着喊着说没有钱,还想方设法偷税漏税,贪污受贿,但是当他们吃喝玩乐,购买古董,购购买字画,购买美女的时候,花银子却是毫不眨眼,非常的爽快,像这次孵银子,就连刘布他都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银子,他们能坑这么多的钱,当这些人急急忙忙的把钱弄过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这些银子可是有多少,他们可是用了几十艘大船,分了几天才把这些船钱给拉走。

他们这些钱拉走,回到了他们浮山刘家的私人仓库,可是堆满了几十个仓库,可以这么说,就连国库都没有这么多的银子。

刘家拥有了这么多的银子以后,他们简直就是富比朝廷的,至少现在的大明朝廷,国库里面就没有这么多的银子。

如果国库里面有这么多银子,建奴就不至于嚣张至此。

无论是刘布还是刘远桥,他们也都明白一样事情,银子只有花了,才能够体现它的价值,如果放在家里面藏起来,这跟石头是没有分别的。

他们接着要做的,那就是如何不动声色的把这些银子花出去,变回另外一种实力,要知道银子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的价值是在别人运用它的身上,他们可以把这些银子变为钱粮,也可以把这些银子变为权力和实力。

刘远桥和刘布他们的意思,都是准备把这些银子变为实力,只要把这些银子变为了硬实力,他们就可以保护它了,如果他们有这么多银子,只顾吃喝玩乐享受,迟早有一天会让别人打进这里来,把它全部都掠夺走了。

要知道后来的辫子王朝,以他们野蛮的游牧民族,居然整出了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明末数十年的大战,损失了大量的百姓,百姓久乱思太平,人心思稳,天下遂定,另外一个就是他们在大明掠夺了大量的银子,他们掠夺到了这么多银子,是他们开创上百年康乾盛世,上百年不断的对外扩张,把新疆、西域、蒙古等一一征服的前提条件。

大明并不是没有钱,只是大明的钱分散在了许多人的手上去,在关键时候,要用的时候却拿不出来,结果变成了一堆石头,当敌人杀上门来的时候,就成为了敌人的战利品了。

现在江南大乱,到处都是一片混乱的局面,刘布他可是不敢擅自回家,但是他却是让人把这些钱全部的送回到了山东,送回到了他的老家,这些钱他妥善的交给他父亲在使用,他相信如果在北方使用,相信会低调了许多。

要知道他们这些银子来自于江南几百家富豪,各家都有各家的记号,当然这些记号也都不成问题,他们会重新把这些银子融掉了,变成新的银锭,变成新的钱粮。

但是刘布他知道,肯定会有许多人在盯着他们刘家,盯着他们这一块,让他们不敢大肆的挥霍,使用银子,肯定会有人怀疑,肯定会令人追踪的,但是如果在北方,估计会好上许多,毕竟刘家就是非常有钱的,他们本来就非常的有钱,拥有运河最为庞大的船队,拥有山东最为庞大的商业体系,自从跟郑家结盟以后,更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去,可以说是顶尖的富豪人家,他们有钱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

刘家少爷有多么的豪奢?他的一辆马车可是二万两银子,可是比皇帝的还要气派名贵,还有他的花了一万两银子去买一个美人回来享用,这样的场面可是非常的大,刘家这么多的钱,最终都是归刘布一个人所有。

刘家他们有钱,也都一向不低调,否则也赢不到临清刘家,富甲天下这样的外号,他们正是因为通过这样的名号和宣传,才令刘布他在关键时刻向别人打欠条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是可以相信的,就是欠钱,他也可以还债的,因为临清刘家这牌子还是相当值钱的,还有就是刘家的老爷刘远桥,也是一个人物,他绝对不会坐视刘布欠人钱的。

刘布他就知道,如果这些银子在江南使用的话,会惹来麻烦,如果在北方使用的话,那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山东东三府那里,压根就成了刘家的地盘,在刘远桥的经营之下,这里铁板一块,刘远桥的手腕可是非常的厉害,非常的铁血,他通过几次的动作,可是牢牢的把控了东三府的行政大权,所有不服他的,都被他弄走,即走剩下的,都是他的心腹,可以说他们刘家在这里面,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招兵买马了。

东三府在经历了吴桥兵变和后来的一系列之变以后,到了现在,到了刘远桥上任之后,终于恢复到了正常。

朝廷对于登莱巡抚的设立,主要就是为了支援辽东前线,支援辽南作战的,但是随着辽南战场的失败,登莱镇的地位也在日渐的减弱,但是朝廷还是希望它能够发挥作用的,在刘远桥的强力整顿之下,它正在逐步的恢复它的功能。

至少朝廷可以原着海岸线,在冬季运河结冰的时候,把粮食运到了天津卫,然后再由天津卫把粮食转送到北京或者其他地方去,这也是在大运河北段结冰了以后,迫不得已的一种方法。

刘远桥他这一位登莱巡抚当了这么久,没有在战场之上体现出了自己的作用,但是他却是成功的在运粮方面体现出了自己的作用,虽然朝廷免了登莱三年的钱粮,但是他们在经历过了半年的缓冲以后,也进行逐步的恢复了,他们还主动的上交了一笔钱粮,虽然距离朝廷希望的和想要的还相差甚远,但是他能够不用向朝廷伸手要钱,并且还能向朝廷贡献钱粮,这也是相当的不错,相当的好了,这也令刘远桥混上了一个能吏之名。

其实现在大明的局势,自从万历中期以后,就一直有小冰河期之说,极端的恶劣的天气,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令许多地方,年年欠收,百姓颗粒无收之后,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够铤而走险或是落草为寇或者是出外行乞,这局势一面一天比一天崩坏。

这是天灾,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知道现在当官的,除了捞钱和权斗,就不会干别的事情了,他们除了平时的压榨百姓,就不会考虑别的问题,这也是大明朝日渐的衰弱的原因之一。

刘远桥他巡抚东三府,其实也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主要的就是轻徭薄赋,减轻了民间的压力,民间他自然就会逐步的恢复,逐步的恢复到以前的局面。

要知道古人所说的苛政猛于虎,这是完全有道理的,只要不是人自己作死,在这个天地间,你要混一口吃的,其实还是不难的。

刘远桥他经营东三府,主要的政策那就是大力的发展农业,大力的发展商业,动员整个东三府的资源,大做生意,赚到了不少的钱。

他们在赚到了足够的钱以后,也都没有学别的地方的官府,拼命的压榨百姓,拼命的盘剥百姓,而是当官的主动的交出了一笔钱,上交上去,算是应付了朝廷上面的催迫,算是交了税,要知道许多地方所收的税,都是朝廷收一,他们是能够收到十。

但是刘远桥他们现在的政策,就是朝廷要收一,他们就给一,没有了百倍的盘剥,没有了官府的剥削,民间的压力就大量的少了,他算是成功的建立了一个清洁廉明,高效的官府。

这也与东三府经过了长期的变乱和动乱有关,民间的百姓渴望和平,呼唤和平,当地方已经民生凋零,地方上的乡绅贤达,他们主动地走了出来,劝课农桑,发展农业,恢复经济,他们才是这一片土地上的精英,在这些乡绅和百姓的同心协力之下,东三府迅速的进行获得了恢复,由吴桥兵变以后的一片凋零,变成了今天的太平局面。

东三府它的形势本来就一片大好,这个时候又获得了刘布大量银子的收入,更加令刘远桥等人欣喜若狂,他们拥有了这么多得银子以后,那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做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