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411章军事存在

明末之新帝国 第411章军事存在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布他是因为战略的改变,才撤出扬州,主力北上,而不是别人说的畏惧于朝廷的威严,在朝廷的压力之下灰溜溜的走了,这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大明朝廷对他没有任何的威严可言。

他刘布算过一笔账,朝廷要派出大军征讨于他,至少要动员二十万人以上,它就相当于四线作战了,试想朝廷现在在西南出动了十多万大军继续的平定奢安之乱。

在中原的主要兵力在围剿流寇,他们在九边的精兵全部都对于用于对付建奴和蒙古,他哪里还有力量腾出手来,腾出二十万规模以上的部队来对付刘布这等势力?

所以刘布他认定对方对他的威胁是有限度的,但也并不意味着朝廷会永远的如此,他现在这一种做法也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做法,他把兵力分得这么散,部署的这么广,估计朝廷就不会视他为心腹大患了,毕竟一条狼在身边,没有一群狼在身边如此的恐怖。

朝廷认为刘布这种做法是遍地开发分散他的兵力,也是进行韬光养晦式的退让,常规来说他们把力量分得这么少,确实是很容易让朝廷或者说地方势力把他们吞噬,但是他们不同,他们是刘家军。

如果是别人把力量分得这么散肯定是会让朝廷吞噬的,地方把它融合了,但是他们是刘家军,是最难打的部队,更牛逼了一点,那就是他们不缺钱,而且比朝廷更加有钱。

刘家军的福利是朝廷的几倍,是职业军队的标准,试问职业军队的军人怎么可能会投靠一支奴隶军,一直以来只有朝廷的军队和军队里面的精干人士,暗地里准备改头换面投了刘家军,确实没有刘家军的士兵改投朝廷军队的。

而且这些地方势力之中,看见主力撤退,肯定是想吞并掉他们的势力的,但是也得有这么好的牙口才行,他们这些人又如何是刘家军的对手?高望的下场可就是最能够说明情况。

而且就是这种事情,在全凤阳地区各州府都有发生,就是地方官府看见刘家军主力撤退,剩下一些残兵败将守在军营里面,认为可以好欺负的,所以纷纷的向他们下手,准备吞并他们的势力,夺走他们的地盘,结果都有崩了牙口,这一切都是刘布在暗中策划和主持的。

江淮地区就是水乡地区,这里河道纵横,刘家军可以通过河道,快速的运送部队,如果哪个地方出事,弹压不住了,他可以迅速的通过河运把兵力运送抵达这里,所以凤阳四个府十几个州里面,这里被他们收服的服服帖帖的,如果皇帝知道刘家军,所谓的撤退,反而让势力更加的大,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什么叫做势力更加的大呢?以前刘家军直接在一起,数万人马浩浩荡荡,非常的雄壮,但是却也让他们不方便大举的招兵买马,如果他们的军队数量超过了五万以上或者是数万以上,那就令朝廷更加的忌惮了,但是他们现在分散在各处,没那么显眼,他们在各地都有暗中的招兵和扩充势力,所以说刘家军主力明面上撤出了凤阳地区,事实上他留在这里的兵力不会在以前的数量之下,只是质量暂时不如,但是经过时间的磨练,相信会有所改变的。

刘布他这一种军事存在的做法,可是令手下的几位将军赞赏不已,既然他们已经暂时的无法在扬州立足,就在徐州立足,他们把自己的齐军大本营设立在了徐州,相当于他们的军分区一样,建立一个刘家军在山东之外基地,这一个基地一方面靠着官道,一方面依靠着运河,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运送物资,投放兵力,这就让他们可以快速的得到增援或者是撤退。

刘布他把大批的主力集结在徐州,也是看好了这一片地方,他知道这一片地方就是南北之争最为重要的一片地方,好像在后日的历史中都不曾改变。

比如说在后世的抗日战争之中,中日双方在徐州地区进行了总决战,为什么双方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徐州地区作为总决赛的地点。

而到后来的解放战争之中,国共两党也都不约而同的把主力集结在了徐蚌地区,发动了著名的淮海战役,这也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命运的大决战,因为大家都明白一点,无论是谁控制了这一片地方,他就等于控制了南北的主动权,掌握了国运,刘布他现在还没有举兵造反,但是它确实可以通过暗地里部署兵力的方式,提前对这些战略要点进行掌控,他相信一点,如果他一旦举兵起义,整个江淮地区将会很快的就落入他的手上。

只是刘布她在考量一点,那就是江淮地区属于四战之地,如果在这里起兵很容易受到朝廷来自四面八方军队的围剿,必须有一块边角之地才行,这一片边角之地就是东三府。

东三府面对运河,背靠大海,拥有无限的战略空间,更加牛逼的就是刘家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他们的海军现在敢称为海军,朝廷的那一支海上力量只是叫水师,只是陆军的一只附属而已,不要说他们的远洋作战能力或者是海军作战实力,他们根本就不是刘家军海军的对手,相信一旦起兵,他们很快将会掌握海上这一块的主动权。

刘布即使它在地图上打开一看,他都觉得刘家的形势现在算是一片大好,如果他的父亲守住东三府,他守住了江淮地区,然后南北对攻,把两片地方连成了一片,它就有了割据一方,称霸一方的实力的。

当然他们也都明白,一旦起兵,就不可能跟朝廷之间有任何的和平,因为这里就是朝廷的心腹之地,最为重要的地区,不可能放任这里失陷于刘家之手,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派兵来攻打,夺回这里,甚至他们会放弃陕西让流寇来占领,放弃整个关外,让建奴来占领,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放弃山东,绝对不可能放弃江淮。

所以刘布他才明白,他们现在还不是起兵的时候,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一旦起兵,一定会惊动朝廷,最多在半年的时间,朝廷会集结出数十万大军,云集而来把他们给歼灭。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现在的刘家军实力足够强大,武器也都非常的精良,远远的优胜于朝廷的官军,但是他们现在还不具备打一场数十万人大战级别的能力。

这一种能力不是你说有就有的,必须打过才知道,现在刘家军也都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级人物,如果有可能就是刘远桥、刘布、郑芝豹、郑紫宁四人而已,像是老将刘忠勇,他都只能称为勇将一名,而不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帅才,没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

刘布他明白和知道,一旦他们举兵起义,朝廷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他们最少要从三个方向迎战朝廷的军队,目前而言,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跟朝廷来进行一次总决战。

最好的方式还是等流寇和建奴把朝廷的精锐主力消耗的差不多,把他打的摇摇欲坠了,然后再出动精锐的大军对其进行围剿和袭击,到了那个时候他刘家对大明取而代之,就是水到渠成之事的。

建奴可以凭不到二十万人的规模就打垮了大明,统治了拥有数亿人口的大明,创造了游牧民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话,既然一个人游牧民族的荒野蛮夷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刘家凭什么就不可以做?

刘布他是跟父亲交换了这些想法定下了这样的战略,才会举兵北上的,当然刘布是命令他的陆军主力,按照预定的计划进驻凤阳府治下的各大州府,名义上是奉朱大典的命令进驻各地,实际上就是暗中扩展自己的实力,部署军事存在,为未来起兵做准备。

他们信心十足,刘布他相信一点,如果给他2~3年的时间发展,一旦起兵,这些地方估计就会一呼百应,瞬间的落入他的手上,他在想,当皇帝听到中都凤阳地区都落入了刘家叛军之手,不知道他会有何想法。

刘布对于自己的布署还是非常得意,非常满意的,他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帅才,但是在战略布局方面,倒是有些本事,就连眼界极高的郑芝豹对他这方面的能耐,也颇为的赞赏,认为他尽管没有能力大杀四方,冲锋陷阵,完全没有他名字中吕布的吕布的神勇,但是他这一种布局能力,却远远在于吕布之上。

所以刘布他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认为他也是一个可以独挡一面可以的统统,统率大军出征作战的人物了。

事实上刘布他在打赢了安庆之战以后,还有现在孵银子之役以后,他就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即使眼光高傲如刘远桥,都认为刘布已经拥有了统帅全局的能力,所以放心的把南方的力量交付给他,任由他在这里发展,为刘家打出一片天下。

现在刘布回家一方面是回家探亲,另外一方面则是应他父亲的要求,他父亲叫他回去共商大计,现在的刘布已经成为刘家军这一庞大集团的二号人物,在许多重大的事情上,他的父亲八面佛也会跟他进行商量。

这也并不是刘布他的智慧高到了整个集团离他不开的地步,而是刘远桥也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孤高寂寞,能跟他共商大事的人并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