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418章生存之道

明末之新帝国 第418章生存之道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衍圣公家虽然也叫大成至圣先师家族,就是相当于人间的半神了,但是他们也是要吃饭的。

他们孔家的收入除了自己的田税地租以外,就是皇室的赏赐,近些年来,皇室朝廷都入不敷出,对他们家的赏赐也就少了,那就全靠自己田里地里的收入,偏偏这十来年又是干旱年年,田里地里面的收入也都降低,但是吃饭的嘴可就是没有少吃过。

但是另外一代巨擘就不同了,刘家好像非常有钱,钱多了用不完的地步,就连孔家都不敢大举的赈灾,居然刘家就敢干了,虽然混得了一个收买人心的名字,但是他们还是干了,看到这一点衍圣公他其实是相当佩服的。

此时自己的好友静云公前来相劝,游联姻,他稍一思量,马上就答应了。

自己这女儿其实就是一个苦命人,眼见待出嫁,偏偏夫家是个短命鬼,幸亏他死得快,如果嫁过去再死,那就更惨了,现在成为了望门寡,以孔家的名声,如果有再嫁之女,那是非常的羞涩的。

虽然说他的未来亲家,在新郎死了以后,也都识趣退回了婚书,解了婚约,但是他以他孔家的名声,如果让女儿再嫁,恐怕也是非常的不好,他们孔家完全就是靠名气吃饭了,如果没有了名气和有任何的暇疵,这对他们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这一次与刘家结亲,听起来却是相当的不错,其一刘远桥家算是名闻天下的人物,这一次东三府大灾,他们倾力救灾,可是获得了天大的名气,有万家生佛之名,当然这样做也是要付出极大的勇气的,衍圣公自己不敢干,但对别人敢做的,他还是表示极大的赞赏。

而且他的好友静云公也都向他说明了他的难处和身为山东地方父老的难处,例如刘家表面风光,其实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这就是他们的富贵和他们的行为已经引起朝中的猜忌。

如果是别的人听说引起了朝中的忌讳,那是避之不及,但是这一种猜忌对孔家来说,又完全不是一个事。

静云公已经把事情告诉了他,那就是刘家在,东三府就稳定,刘家不在,东三府肯定会出现巨大的动乱,这种局势之严峻,危如悬卵,静云公他认为他们完全有有义务为了稳定地方而作出贡献。

另外一条就是刘家送来的彩礼,一看这彩礼的名单,基本上可以解决他十年的烦恼了,他不免再感叹,刘远桥不愧是八面佛,有点石成金之能,临清刘家,富甲天下,也是名不虚传。

虽然他们已经退出了临清,但是其富甲天下之名,却已经传遍了天下,就连衍圣公也都心向往之,虽然他是一个读书人,重文学而轻钱财,但是他也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仓禀而知礼乐,人要吃喝不愁了,才会考虑读书识字的事情。

如果在别人眼里面,跟刘家结亲捞不上什么好处,但是在衍圣公的眼里,这好处就是实实在在的,而且退一万步,就算以后刘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能牵连到孔家不成?孔家的地位是天定的?是二千多年来封建王朝稳定的基础,任何一代皇帝和朝廷,即便对孔家万般的不满,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最多只是赏赐少了一些,令其在家里面继续的安心读书,侍奉祖先就是了。

当然衍圣公他同意了这门亲事,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欣赏刘远桥,此人的能耐,是真真正正的,此人比起自己大上了三岁,自己比他出身的更好,但是混的却比他还不如。

衍圣公他的爵位是祖先传给他的,实际权利只负责曲阜县的县令之职,说白了他是富贵无比,但是行政权力也仅限于曲阜一县之地,而其影响力往整个兖州府延伸,但是论起真正的权力,跟刘家人相比还是差了好久。

衍圣公他算是了解刘远桥的心思,刘远桥他是想把刘家打造成不低于孔府这样子的家族,既然有这一趟的快车,他何不趁机而上,坐了上去,搭上一趟顺风车呢?

所以衍圣公他就就同意了。

这不是一门简单的亲事,也相当于两大家族的结盟。

当两大家族传出了这一件事情以后,这可是轰动山东的事情,现在就连东三府的百姓,也都看得出朝廷对于刘家的忌讳,许多人都感激刘家在百姓大灾之时拿出了大量的钱财赈灾,但是许多懂行情的人都知道,如此一来刘家难免逃脱一个收买民心的指责,这年头,往往都是想要做好事,还会落得骂名,行好事者不得善终。

而且许多人也都发现了刘家与朝廷之间的不和谐,如果这种不和谐扩大的话,估计会令地方陷入巨大的动乱和不安之中,好日子才过了两三年,又要恢复以前的那种日子,许多人是为之害怕不已。

别的不说,现在在刘远桥主政东三府后,东三府跟西三府完全不同,刘远桥主政东三府才一年多时间,就铲平土匪和山贼,令地方走向的稳定,虽然没有达到夜不闭户的地步,但是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了。

而在更加富有的西三府现在却是出现了土匪横行,地方混乱不已的局面,以前是东三府的百姓逃往西三府,现在好了,是大量西三府的百姓逃往东三府,去那里找工作,去那里投奔亲戚。

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山东孔家的地位,如果刘家一旦跟孔家结为亲戚,就相当于孔家的一脉了,在很多时候都会得到孔家的庇护,这就意味着刘家的地位也开始稳定下来了,对于即将来到的乱世,许多百姓都是有预感和不安的,但是看见山东境内最大的不安因素刘家居然采取了这样的政策和措施,这就意味着他们会平定下来,这就令百姓们欢欣鼓舞,高兴不已,视为普天同庆的消息。

这消息传到了二千多公里之外的京城,也都令京城之中的文武官员显得有些意外和措手不及。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要知道现在满朝廷都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刘家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军阀,这样的军阀必须要打倒甚至最好是宰了,朝廷百官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们进行指责和批评,反正就是对付刘家都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所以首辅温体仁亲自下场了,就连兵部尚书张凤翼也派出了心腹,想提前夺走刘家的军权,希望在打倒刘家这一浪潮之中独占头筹,获得好处,结果是灰溜溜而回。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朝中对刘家的不满,就连温体仁都提出了一些调整政策,刘远桥能力非常的强,强到了东三府离开他就不行的地步,但是他们都不希望他再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如果刘远桥再在这个位置上坐上去,那就尾大不掉难以管束了。

所以他们就有人建议把刘远桥调进了京中,担任太常寺卿,又把刘布调进进五军都督府,担任高层的都督佥事,说是升迁,其实是剥夺了他们的实际权力,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段,在朝争之中屡试不爽。许多大官都是用这种对手法来对付他们看不爽的官员。

当官其实不是看你当几品,而是看你手中掌握的权力,就算你品级大,高高在上,如果没有实际的权利,又有有个毛用?

但是当他们听到这样的消息了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因为每一个读书人都是深深的相信一点,那就是天不生孔圣人,万古长黑夜,所以他们对于山东曲阜孔家也是充满了敬佩之意和尊重之意,甚至在大明,你不尊重孔庙,侮辱孔庙,就算是一条罪名,相当于在西方你不尊重教堂,不尊重圣经一样。

所以他们这些人也都对孔家的子弟充满了敬意和礼遇之情,在他们的眼里面,尊重孔家就是尊重孔圣人是连为一体的,如果连孔圣人都不尊重,就枉为读书人了,就是读书人的公敌了。

谁知道在这个时候,在朝中对刘远桥进行落井下石,人人喊打的时候,他居然成了孔家的女婿,成为了当代衍圣公的女婿,这很扯淡,他刘远桥比衍圣公还大上的三岁,比她的女儿大上了接近三十岁,他居然娶了现任衍圣公的女儿为正妻,这是整的令大家好生尴尬。

要知道山东孔府就是天下士林和读书人的道德标杆,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他们所做的每一样事都是高大上,都是不会有错的,即使是有错,都是下面的人搞错的,这次倒好,衍圣公居然搞出这样的事情来,折腾出这样的一个女婿,这就令大家感觉到为难和不安了。

本来朝中现在兴起一,新的风潮许多御史和给事中都纷纷准备好了奏折,弹劾刘家横行地方,独霸一方,独断征行什么之类的罪名,这都是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对他们进行批评,但是如果对方成为了孔府的一员,成为了他们精神敬仰家族的一部分,如果再加以批评的话,就相当于批评孔家,就相当于搬块搬起一块大石头砸自己的脚,这该如何是好?

听到了这样的消息,温体仁第一反应就是,此次坏菜了,这就令他们对刘家所有的谋划都不能明面进行,只能从暗地里进行,他连忙派出他的心腹,连夜南下山东,务必要阻止此事,他说道:“你无论如何也要劝服衍圣公取消跟刘家之间的婚约,否则与朝廷大局不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