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449章朝廷难处

明末之新帝国 第449章朝廷难处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对于这一件的事情,皇帝首先让太监宣王承恩宣读了刘远桥他上报上来的战报,然后让大家议一议这一件事情。

当太监王承恩在宣读刘家上报上来的战报的时候,这又令皇帝他有一些些的不满,这就是刘远桥他果然就是文采不行,写一份战报都写的如此的简单,如此的直白,只是像是列表一样列出了他们这次派出了多少人,打了多少天仗,取得多少成绩,然后就算了,没有夸耀皇帝,没有夸耀朝中大臣,没有夸耀士兵的勇猛,自己的能干,就是像列表一样列了一个表格出来,令大家看惯了锦绣文章的,有些非常的不适,觉得对方就是像土豹子一样俗气。

不单止崇祯皇帝是这样想的,就连几位大臣们也都是这样想的,他们在想,刘远桥就是这一点不好,出身的不好,只是国子监的荫监出身,做一份战报都做得像是在临清税关做表格一样,如果这样子一份战报拿上了朝廷去,当众宣读,只怕会让天下人笑话,大明无人了。

但是大家不爽归不爽,还是对此事进行了讨论

这一件事情无论在任何一个人眼里,都知道这是天大的好事,这对于大明朝廷或者是对关外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现在建奴对大明可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大明朝廷对付建奴,除了一个宁锦防线,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宁锦防线可是朝廷倾全国之力打造出来抵抗建奴的一个巨型盾牌,他们确实是挡住了建奴的兵锋,让他们没有办法沿着最近的辽西走廊,长驱直入,直接进攻京城。

但是这一个巨型盾牌只是大明九边中的一边而已,只能够护住一边,建奴可以通过其他的八边进入大明,比如说前几年他们就绕道蒙古,进入了这里,可是给他们以巨大的打击。

本来大明的敌人主要是蒙古帝国的,主要就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为首的蒙古帝国,但是自从蒙古帝国失势以后,大明又联合了蒙古帝国共同的对付建奴,但是现在大明的日子不好过,蒙古帝国的日子也都不好过,现在林丹汗他的威信连续不断的受到了建奴的打击,他的地盘也受到了建奴的多处的侵占,这一位皇帝他也都当得非常的憋屈的,他已经在建奴兵锋之下显得有些摇摇欲坠,江山不稳了。

蒙古帝国日子不好过,这其实是大明君臣十分乐见的,他们还巴不得他灭亡了,但是在双方联合起来对付建奴的时候,这就是他们的不对了,这就是因为他们也都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如果让建奴驯服了蒙古帝国,他们轻易的可以得到大量的兵员,大量的兵马,也都直接的获得了更多直接的进攻大明的地盘了。

蒙古人林丹汗他的日子现在非常不好过,他的部众很多都投靠了建奴和其他的部落,他的地盘也都日渐在减少,已经无力面对建奴的兵锋了,但是却传出了建奴的首领皇太极正准备组织一次对林丹汗的打击,准备彻底的灭掉这一位蒙古的皇帝,如果打垮察哈尔部的蒙古皇帝,这就令蒙古人也都投向了建奴,这对于大明来说可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因为形势危急,蒙古帝国的林丹汗他都无法面对和不敢直接面对建奴,所以带领着他的部落往西迁移,以前他可是直接的跟建奴进行接壤的,但是因为不敢跟建奴做对了以后,往西迁移,迁移到了土默川和河套一带去跟三边总督洪承畴抢夺地盘抢粮食了。

没有了蒙古人做牵制,大明的日子会更加的难过。

建奴十分的聪明,他们在占领了大明关外的主要城市以后,肯定是想一路直扑京师的,但是却是在宁锦方向这里撞的头破血流,然后他就开始准备打蒙古的主意,准备灭掉了蒙古以后再向大明下手,经过一系列的组合拳,他们可是把蒙古人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就连蒙古帝国的皇帝林丹汗都让他们打得逃到了青海戈壁滩去了。

现在就连大明的君臣对于关外的形势都非常的不看好,他们都看出了一点,这就是建如他在收复了蒙古以后,真正的无后顾之忧,大明在尽力倾举国的资源建立的宁锦防线,在他们面前也都形同虚设了,因为他们可以不从宁锦辽西方向进入,却可以通过绕道蒙古,从其它的地方进入,在大明九边中的其他地方,可就是没有像在宁锦防线一样,布满了堡垒,布满了重兵,根本就无力抵挡建奴的进入,很多大臣都感到心惊,很多稍有见识的大臣,他们都悲观的判断,估计很快建奴就会率领他们的军团从蒙古或者从山西各处进入大明,大肆的狩猎抢劫了。

知道敌人即将发起了进攻,而他们却是没有什么办法,这对于大明朝廷和众臣来说,这是十分的无奈十分的悲剧的,但是就在这时候,刘布他出现了,并且刘布率领着他的主力军团,一举地收复了辽南,这就相当于在建奴背后放了一把刀,让他们不敢全力以赴的对蒙古用兵,不敢全力以赴的绕道蒙古,进入关中,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东江镇,大大的牵制住了建奴的兵力,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十分乐见的事情,这大大的改善了大明朝廷不利的局面。

面对着这样的事情,这可是令他们非常的愉快非常的轻松。

首辅温体仁他马上就分析了一下关外的最新情势,他都是非常乐观的,他认为经过刘布这么一闹,建奴肯定是不敢全力以赴南下了,他们都相信建奴正在组织兵力,准备南下,对大门进行一次洗劫和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在经过刘布一闹,他们的兵力估计都不敢南下,而是用在了辽南方向去,大明的在关外的形势正在好转。

其实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一点,那就是现在的建奴正在全力以赴的收拾蒙古,一旦让他们收拾蒙古以后,他们将会获得更多的精兵,更多的战马,就是他们前来进攻大明的时候了,许多大臣他们都在估计,马上就会发生像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谁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布一举扭转了不利的局面,成为他们的大救星。

兵部尚书张凤翼对于这种事情是非常的高兴,他马上就向皇帝建议,让皇帝下旨,命令刘布率部攻打海州,只要攻打海州以后,辽南四卫就全部落入他的手上了,他这一位辽南总兵就实至名归了,然后就可以直接进攻辽阳,切断建奴部署在宁锦防线一带的兵力,迫令他们后撤。

说白了张凤翼这样的建议,还是想让刘家当枪使,当磨刀石来使。

但是皇帝他也不傻,他看了问题关键,马上提出一个建议,这就是单单让刘布一路出马,肯定是无法成就大事,可以命令宁锦方向的明军,主动的出关,跟建奴进行决战,如果两同时从两个方向进行反攻,形势就不同了,建奴就会疲于奔命,捉襟见肘了。

皇帝这样一个建议可就是令大臣们感到有些为难的,因为这些大臣们都知道,辽西那边将门的尿性,要知道这一帮人他们现在能守住宁锦防线并不是他们都能打,而借着宁锦方向系列的堡垒群守在城市里面对抗敌人,如果在野外作战的话,他们多半就不是建奴的对手,早就让别人灭了,他们可是让建奴打怕了,畏敌如虎,基本上都不太敢去跟建奴进行野战了,现在让他们主动的出去攻打建奴,估计没有人能够使动了他们。

所以温体仁他不得不指出,让辽西方向的明军去跟建奴进行作战,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宁锦方向粮响不足。

其实粮响不足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还是他们根本就指挥不动这帮大爷,这一帮大爷他们可是不会愿意为了一点小钱去跟建奴拼命的。

但是温体仁他又不方便告诉皇帝,他们现在是指挥不动这一班丘八,只能够用迂回的方法说,还欠着军饷,欠军饷是没有办法为你打仗的。

皇帝信以为真,马上就命令户部尚书想尽一切办法,也要筹措一笔军饷钱去辽西,让他们发足了军响以后就出关去对付建奴。

对于皇帝这样天真的想法,大家心里面也感到有些苦笑,现在他们这些人算是知道大明因为宁锦防线挡住了建奴,但是大明也被宁锦防线绑住了手脚了,要知道这些辽西的将领们,现在都成了兵油子了,他们知道建奴还在,他们就可以借机向朝廷要粮要响,如果建奴不在了,粮响就会被朝廷削减了他们的开支,想要军饷还被他们拖欠。

所以他们打仗现在打油了,那就是出工不出力,而且还怕鸟尽弓藏,所以他们都在养寇自重,想让他们主动去攻打建奴,跟建奴拼命,这是不太可能的,虽然这帮人他不敢公开的违抗朝廷和皇帝的命令,但是他们却是有办法把消极的执行你们的政策,就是你命令他去打建奴,他也都会去,只是见到敌人就跑,也就是完成了使命,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

这一点估计可能连皇帝都觉察到,所以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他倒是想调整宁锦防线这些守将们的地盘,但是这些人已经形成了将门,关系枝盘错节,发一先动全身,不敢轻易的动,到了现在,他们算是被宁锦防线绑住了手脚了,并且也到了讨论该如何赏赐刘布的问题了,刘布太厉害了,立了这样大的功劳,朝廷不可能没有任何表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