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534章北方大乱

明末之新帝国 第534章北方大乱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家军抗拒圣旨,拒绝在东三府收税一百万两银子摊派,朝廷愤而出兵征讨刘家军。

这可是轰动山东,轰动整个北方的大事,在刘泽清没有出兵的时候,几乎整个北方都知道了,所有的人都觉得山东战乱就要起来了,百姓就要过上战火连天,流离失所的日子了。

整个北方都听说刘泽清出动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东进,准备一举扫荡东三府,这个消息传出,整个北方数省都粮价大涨,一日数价。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开打,肯定会战火连天,双方交战区域,刚好是运河附,近如果双方大打,朝廷视为命脉的大运河被切断,南方的粮食无法运过北方去,这就会令整个北方都会陷入缺粮的局面,所以米价飞。

他们也都是并非的多虑,因为当刘泽清大军出兵以后,运河就开始停运了,所有的粮食都放在了济宁、济南、临清等地,无法向北运过去,他们担心会被刘家军袭击,局势会氛紧张到极点。

但是令许多人都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牛逼冲天,骚气冲天的刘泽清大军居然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被击溃了,号称齐鲁六府第一重镇的济南,居然也都在一夜之间就被刘家军所攻破了。

这样一个消息,就像是十级飓风一样,传遍了北方,当然也都传到了京城。

所到之处,令人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留下一地鸡毛。

朝廷他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算是小庙失火--慌了神。崇祯皇帝他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也是勃然大怒,他一把把自己御案上的所有奏折都扫在了地上,然后狂踢,怼天怼地怼人。

他们可是对刘泽清寄予厚望,他们都相信刘泽清的战斗力,毕竟是一个纵横沙场二十多年的老将,他们也都拥有人数上的优势,又有朝廷的支持,剿灭家军就是轻易的事情。

甚至朝廷还在研究,应该派出监军使,约束一下刘泽清的部队,就怕他在占领了东三府以后,势力大涨,造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又是另外一个刘家军了。

整个朝廷都沉浸在即将胜利的喜悦之中,谁知道却迎来了如此惊人的噩耗,刘泽清10万大军被击溃了,本人被生擒,济南府在一夜之间就被攻破了。

可以说朝廷在山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败,所有的人都觉得天塌了,地裂了,世界末日要来了。

当朝廷在震惊和慌乱之中回过神的时候,他们马上就组织人手,研究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可以说朝廷现在面对的局势是前所未有的危险。

刘家军虽然没有举兵造反,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跟造反没有任何的分别,朝廷不用有任何的犹豫,马上出兵去剿灭就对了,但是现在的朝廷,陷入了巨大的犹豫之中,他们是从各省调兵,联合围剿刘家军,还是从九边中抽调精兵抑或是从陕西抽调精兵前去,这都令他们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是好。

现在他们算是真正意识到刘家军的强大和厉害,就连兵部都得出一个结论,非二十万大军,不能平定刘贼。

如果从周边的省份抽调精兵强将,集结二十万大军,围攻山东,最少要半年的时间进行组织,这半年的时间都不知道刘家军会在这里把山东折腾成什么样子。

另外一条就是从九边调兵,如果现在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各地也都正在防秋,积极面对建奴随时可能地南下,如果抽调大军南下,剿灭刘家军的话,这就意味着边防空虚,建奴和蒙古人随时会打进来。

如果从陕西抽调他们的主力军团东进灭掉刘家军,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把流寇压缩在终南山一带,又把他们给放了,要知道这些人的生命力极其的顽强,你不把他们彻底的消灭了,他们会很快就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这么一算,朝廷算是走进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就是从哪里调兵都不合适,从哪里调兵都不划算,都会让另外一个地方陷入崩溃的局面,现在朝廷在几个方向用兵。

主力是在九边对付建奴蒙古;中原地区的大军则集结在西北一带剿灭流寇;西南五省的军队则集结在贵州,对奢安之乱的叛军进行最后的剿灭,本来多个方向用兵,已经令他们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时,但是现在在这么危急的时候,刘家军叛变了,造反了,这令整个朝廷都气疯了,都气坏了。

不过现在朝廷他就奇怪,既然刘家军都起兵,击溃了刘泽清的大军,生擒刘泽清,还攻下了济南府城,但是他们却没有举兵造反,传檄天下,声称自己起兵。

要知道所有的叛军造反,他都不可免俗的传檄天下,声称自己是正义之师,推翻的是残暴的朝廷,伐民吊罪,既然刘家军没有做这一手,就说明他们只是没有举兵造反。

不过他们可不管刘家军有没有传檄天下,起兵造反,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造反,已经完全的越过了朝廷的底线,没说的,打就是的,他们所要考量的,就是从哪里调兵把他们给灭了。

兵马粮草成为他们的大难题。

兵部尚书张凤翼,可是亲自的在太庙门口请罪忏悔,如果没有他当日的处处庇护,刘家军就没有今天的局面,所以他向历代先皇请罪,然后他这兵部尚书不干了,外出督兵,攻打刘贼。

朝廷他这一次没有想好该调动那路大军,前去攻打山东的刘家军,但是他们已经决定了任命兵部尚书为督师,统领所有的军队,对刘贼军进行围剿。

这也看出朝廷他这一次是动了真怒,是真正的要动刘家军的,要知道以前出动去剿匪的那些大将,都是挂兵部尚书衔,统领数省的军队去,这一次可是命令真正的兵部尚书出手,去对付他们了。

他们现在已经决定由张凤翼统领各路军队围剿刘家军,但是具体是调动哪方的军队,还在研究之中。

兵部尚书张凤翼,他可以调动全国之兵。

正当朝廷还在研究之中时。

这时候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来了,那就是建奴大军终于来了,他们在准备了一个月以后,他们再次的绕道蒙古,直接的攻破了长城。

皇太极派了阿齐格为奉命大将军,帅兵寇边。

这次,建奴军兵分三路,奔冀北,入独石口,会合于延庆,七战七胜,俘获人畜一万多,建奴大军经延庆入居庸关,取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建奴烧毁了德陵,朝廷为之大哗,一片哀嚎。

德陵是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未宾天)的合葬陵墓。

当年,朱由校临死前曾拉着崇祯的手说:“吾弟当为尧舜”,没想到,几年后,这位被他许为尧舜的弟弟却让他的坟墓被人破坏了,崇祯无面见人矣!

建奴大军兵锋进抵京师西直门下,并分兵攻打其它各门,切断京师对外之联系。

这时候整个朝廷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南边的山东,甚至还准备从边关一带抽调兵力南下山东,剿灭刘贼,谁知道建奴就在这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有如排山倒海一般攻进来,一举破掉了长城,直接的达到了京城之下,轰动了整个京城,北直隶震骇。

这一次建奴好像是要拿下京城一样,他们在兵抵西直门以后,兵分数路对北京的九大城门进行包围,切断了京城与外面的联系,扬言要一举攻下京城,活捉崇祯皇帝。

北京城在历经的七年以后,再次被建奴兵临城下,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极大的混乱,极大的恐慌之中,百姓乱成了一团,米价再次飞升,街上的流氓土匪公然的走上街是杀人抢劫,让形势更加的混乱,人心惶惶,仿佛乱世来临。

崇祯帝急命兵部尚书张凤翼总督各镇援兵,太监高起潜监军,限时抵达,违令者杀,各镇却都按兵不动,没有一人敢于出战。

崇祯皇帝自从建奴军围城了以后,他就诏令北方的各镇,迅速地派兵入京勤王。

但是这些各大边镇的军官将领纷纷的找借口,不敢前来,要知道他们可是被建奴打败了,打怕了,以前建奴小股部队都教他们做人,现在他们这么多人来,如果他们贸然出击的话,很容易就中了敌人的埋伏。

所以北方各镇的总兵,在接到诏令以后,纷纷都表示,马上出兵,但是却借口粮草未齐,兵甲未齐,其正在集结之中为由,拒不出兵。

阿济格大军攻入了京城,就是为了想带动刘家军,让刘家军来支援京城,他们就可以在野外野战的时候,跟刘家军进行作战,谁知道他们也都听到了非常坑爹的消息

那就是这时候刘家军也反了。

这刘家军一反,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听他们的调动,前往京城去跟他们决战,反而他们会跟明军进行决战。

建奴大军入塞,是为了灭掉刘家军,现在居然坑爹的变成掩护刘家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